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拉動增長率
擴展閱讀
泰科電子的股票價格 2025-07-28 04:35:42
能不能買越南股票 2025-07-28 04:10:22

拉動增長率

發布時間: 2021-07-06 06:26:23

① 拉動率和貢獻率的區別和聯系

我都忘記自己的登錄密碼了。貢獻率標識該指標(比如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如全國gdp增長8%,投資對8%的貢獻比如39%,則拉動經濟增長(gdp增長)為8%*39%。不知道你明白了沒?很簡單的道理。

② 貢獻率與拉動增長率是什麼關系

貢獻率表示部分對整體增長的貢獻,各部分貢獻率之和等於1,貢獻率可正可負可零,可能超過100%,結果是百分數的形式。

各個部分對整體的拉動之和等於整體的增長率,拉動分解的是整體的增長率,拉動增長可以出現負數,但是數值上不會超過百分之百。各個部分對整體的貢獻率之和等於100%,貢獻率分解的是100%,貢獻率可正可負,而且可以大於百分之百。

注意事項

為了反映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些人使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指標,其增長率的計算採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量與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量之比。

拉動率按比重計算,盡管各產業之和的拉動率均等於總體增長率,但是只有按貢獻率計算才是正確的,貢獻率是比重,但不是普通的比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貢獻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拉動增長

③ 拉動增長是什麼意思

拉動增長百分點=該項目的增加值/總值的基數!!!!!!!
例:全省重工業的值為1000億元,同比增長10%。全省工業總值為10000億元,增長8%,全省重工業拉動全省工業生產增長多少個百分點?
具體解釋為:
重工業值1000億元,同比增長10%,可知之前值=10000/(1+0.1)=909.09 億元。增加1000-909.09=90.91億元。
全省工業值10000億元。全省之前值=10000/(1+0.08)=9259.26億元。
拉動全省工業增長=全省重工增長/全省之前總值 =90.91/9259.26=0.98%;拉動增長0.98個百分點 。

④ 資料分析拉動增長率公式是什麼

增長量=現期值-基期值。把增長量的計算公式進行化簡,即將增長量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q,得到增長量=A/(1+1/q),然後觀察q,看增長率這個百分數與幾分之一比較接近。

也就是將q看成與之近似的1/n,用1/n代替q帶入到公式中,此時增長量的公式可以進一步化簡為增長量=A/(1+n),最後只需要做一個簡單的直除即可得到答案。

(4)拉動增長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增長率又分為年增長率和年均增長率,其中年增長率,表示的是以年為統計周期的同比增長率,而年均增長率則表示的是n年間的增長率。

在一些最值比較題的題干表述中,經常出現增加(長)最多和增加(長)最快,需要注意前者比較的是增長量,而後者則比較的是增長率。

⑤ 國考行測:貢獻率與拉動增長區分

在行測資料分析中,有這樣兩個知識點讓很多同學容易弄混,它們就是貢獻率與拉動增長。這兩個基本公式涉及到整體基期值和增長量,而基期值和增長量又是考試中常考的考點,所以有時候題目會結合貢獻率或者拉動增長來出題。如果涉及這兩個知識點考查,難度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更多在於基本公式的運用。因此,熟練掌握貢獻率和拉動增長這兩個基本公式,就可以快速求解整體基期值或者增長量。那麼,接下來中公教專家就給大家梳理這兩個知識點怎麼區別。

一、基礎公式:

二、如何區分

方法一:概念上理解區分

【例】某商店銷售甲、乙、丙三種商品,2017年銷售額分別為A、B、C元,2018年三種商品銷售額分別增長a、b、c元;

所以,貢獻率是部分增長量與整體增長量的比值,拉動增長是部分增量與整體基期值的比值。

方法二:量與率來區分

量和率,狹義理解即為有單位和無單位來區分。

貢獻率無單位,拉動增長有單位。

中公教育希望通過這兩種方式能夠幫助大家區分貢獻率和拉動增長這兩個知識點。

⑥ 一個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和拉動GDP增長多少個百分點的公式

貢獻率:公式: 貢獻率(%)=某因素增加量(增量或增長程度)/總增加量(總增量或增長程度)×100% 上式實際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長量(程度)占總增長量(程度)的比重。 GDP中的應用: 第一、二、三產業增量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量之比,即為各產業的貢獻率。如:第三產業貢獻率= 第三產業當年增量/國內生產總值當年增量×100% ;舉例: 2009年廣東省生產總值39081.59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產值2006.02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產值19270.48億元,增長8.7%;第三產業產值17805.09億元,增長11.0%。那麼三大產業對廣東省GDP的貢獻率是多少? 廣東省GDP增長總額=39081.59-39081.59/(1+9.5%)=3390.05(億元) 第一產業增長總額=2006.02-2006.02/(1+4.9%)=93.70(億元),貢獻率=93.70/3390.05=2.76% 第二產業增長總額=19270-19270/(1+8.7%)=1542.31(億元),貢獻率=1542.31/3390.05=45.50% 第三產業增長總額=17805.09-17805/(1+11.0%)=1764.46(億元),貢獻率=1764.46/3390.05=52.05% 拉動: 公式:拉動增長=增加值較去年的增長/之前增加值 應用舉例: 比如說:重工業實現增加值4935.38億元,同比增長23.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個百分點,佔全省工業增加值總量的比重為67.2%,拉動全省工業生產增長15.7個百分點。 具體解釋為:重工業實現增加值4935.38 億元,同比增長23.6%, 可知之前增加值=4935.38/(1+0.236)=3993 億元。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個百分點,知道: 全省平均同比增長=23.6%-1.8%=21.8% 佔全省工業增加值總量的比重為67.2%, 全省工業增加值=4935.38/0.672=7334 億元。 全省之前增加值=7334/(1+0.218)=6021 億元。

⑦ 拉動率、貢獻率公式詳解

1、拉動率=某最終需求拉動/支出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26times;100%=某最終需求不變價增量/支出法不變價地區生產總值增量%26times;100%。

計算與分析中應注意的問題:GDP核算制度規定,省級GDP年度核算按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計算GDP。各市、縣年度核算按生產法、收入法計算GDP,不計算支出法GDP。所以只有省級才能按支出法計算年度拉動與拉動率。

要注意拉動、拉動率和貢獻、貢獻率的區別。貢獻與貢獻率是按生產法不變價GDP計算的,是指某產業或行業對GDP的貢獻與貢獻率。而拉動與拉動率是根據支出法不變價GDP計算的。

某一最終需求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不能稱為貢獻或貢獻率,因為GDP本質含義是新創造價值,某種最終需求增長,會促進提供這些最終產品的行業擴大生產規模,進而增加新創造價值。支出法只是宏觀上從最終產品去向角度計算GDP的一種方法。所以需求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只能稱為拉動與拉動率。

2、貢獻率(%)=貢獻量(產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佔用量)×100%

(1)總資產貢獻率:反映企業資金佔用的經濟效益,說明企業運用全部資產的收益能力。

(2)社會貢獻率:是衡量企業運用全部資產為社會創造或支付價值的能力。社會貢獻率(%)=社會貢獻總額/平均資產總額×100%

社會貢獻總額包括工資、勞保退休統籌及其他社會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凈額、應交增值稅、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所得稅及其他稅、凈利潤等。為了反映企業對國家所作貢獻的程度,可按上述原則計算貢獻率。企業對國家的貢獻率(%)=稅金總額+上繳利潤/社會貢獻總額×100%。


(7)拉動增長率擴展閱讀:

拉動率和貢獻率的區別:

拉動率=部分增量÷整體基期值
貢獻率=部分增量÷整體增量

每個部分的拉動率相加之和等於整體增長率
每個部分的貢獻率相加之和等於100%

其實都是反映的部分增長對於整體增長的作用大小,拉動率是分解整體增長率,貢獻率是分解100%。

⑧ 拉動增長率等於

(1.2-1.2/(1+5.66%))/(39/(1+2.4%))=(1.2-1.1357)/38.0859=0.17%

⑨ 拉動工業增長多少應怎麼計算

今天又搞統計,去看了看網路,竟然發現其有兩大缺點,一是表述錯誤,二是太讓人眼花!今天我准備把它說得更簡單易懂:
拉動增長百分點=該項目的增加值/總值的基數!!!!!!!
例:全省重工業的值為1000億元,同比增長10%。全省工業總值為10000億元,增長8%,全省重工業拉動全省工業生產增長多少個百分點?
具體解釋為:
重工業值1000億元,同比增長10%,可知之前值=10000/(1+0.1)=909.09 億元。增加1000-909.09=90.91億元。
全省工業值10000億元。全省之前值=10000/(1+0.08)=9259.26億元。
拉動全省工業增長=全省重工增長/全省之前總值 =90.91/9259.26=0.98%;拉動增長0.98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