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菲律賓射殺台灣漁民,大陸官方為什麼沒有正面交涉
大陸在看樂子呢,為啥要交涉啊。
台灣和菲律賓目前都是美國的馬仔,二者相較,自由玄機。我們認同一個中國,但也要承認台灣是不在中央政府統治下的一個小政權,貌似我們還是沒有義務給台灣出頭吧,只是當台灣立場可為我所用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考慮提供聲援。但考慮到「馬娘娘」剛剛一招臭棋與日本簽訂了得小利,喪海權的漁業協定(參考台灣YST:焦點聚集在台灣、談一談台灣的現況與未來),大陸就更願意看娘娘再出一丑了。
最近幾天大家都很關注菲律賓人開槍打死台灣漁民的事。菲律賓為什麼要對台灣漁民下手呢?他也是在朝美國人撒氣呢。以前,美國希望中國被菲律賓等國家在南海牽制,所以在背後推著菲律賓等國家跟中國鬧事,現在呢,中國騰出手來了,先把黃岩島收了回來,又悄悄地把仁愛礁收了回來,吃了虧的菲律賓是拚命地鬧騰——你們美國不是要給我撐腰嗎?怎麼不管我了?所以,菲律賓是不依不饒,還要跟中國打官司,把中國惹毛了,直接給他拉了個清單,你一共佔了我包括馬歡島、費信島、中業島、南鑰島、北子島、西月島、雙黃沙洲和司令礁在內的八個島礁,全給我撤出來,不然我把遼寧號改成海監船去執法。菲律賓著急呀,可美國人又不幫忙,怎麼辦呢?菲律賓就朝台灣漁民下手了。試想一下,菲律賓是美國的盟友,台灣也是呀,兩個盟友打起來了誰最頭疼呢?雖然這么做的實質意義不大,可敲打的目的是達到了,不過,一向油光水滑的馬英九這回是毛了爪了,這該怎麼辦呢?面子是不能丟的,所以,馬娘娘聲色俱厲地向菲律賓提出了四項嚴正要求,第一是正式道歉,第二為賠償損失,第三是盡速徹查事實嚴懲兇手,第四為盡速啟動「台菲漁業協議」談判。乍一看,來勢洶洶,其實呢,屁都不是,這邊人都死了,那邊肯定要償命的,所以,正常情況要第一項要求應該是嚴懲兇手或者是直接要求對方交出兇手,馬娘娘的要求卻是道歉,道什麼歉呀?又沒踩著你的腳。面對著色厲內荏的馬政府,菲律賓政府怎麼說的呢?「暫時不回應!」人家根本沒把你當盤菜。美國又是如何主持公道的呢?希望菲方進行全面調查,不要求菲方一定要道歉!看吧,美國人很清楚事情是怎麼鬧起來的。菲律賓是逼美國人幫忙把島弄回來,可美國哪有這本事?
過去印尼排華事件,保釣總是台灣香港鬧的歡,某軟蛋當權確實讓我們的政府很失分,不過現在這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一邊看著台灣出醜,一邊我們步步為營謀取實惠,這樣的中華才是能有凝聚力的中華。
Ⅱ 菲律賓射殺台灣漁民事件,大陸採取了那些行動
因為台灣還沒有回歸,所以能採取的措施並不多,比如:強烈譴責、軍艦去仁愛礁巡航、東海艦隊經事發海域進入南海訓練等等。
Ⅲ 菲律賓為什麼射殺台灣漁船竟然還追著射。
菲律賓人何以敢這樣?
菲律賓當局去年曾下令在南海【菲方稱菲律賓西海】,禁止菲國海岸警衛隊和海軍向「越界的」中國漁船開槍,只能口頭警告。
菲律賓當局對菲國北面的台灣漁船,就沒有下過禁止開槍的命令。第一,台灣算不上一個國家,台在菲律賓只有一個經濟文化代表處,雖然自吹是外交機構可以發放簽證,菲國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馬尼拉看不起台灣,雖然也有菲佣和菲工在台灣謀生。第二,雖然北京當局也宣稱代表台灣同胞利益,也一直替台灣的漁工遇到外國不公平對待時發聲抗議,中國輿論也提倡兩岸聯手抗菲,但馬英九當局就是不領情,驕傲地宣稱「台灣是個主權國家,不與大陸搞什麼聯手」。因此菲律賓當局判定,台灣漁工出了事,台北也不會讓北京插手。 我還記得台灣《聯合報》網站上的一篇文章嘲諷說,台灣有幾大怪,其中一怪就是:「全世界大概每一個國家,包括美國在內,都對中國大陸忌憚三分,只有台灣不怕。無論軍事、外交、經濟、文化,台灣對中國大陸,都是明刀明槍對著干,毫無懼色。但是除了不怕中國大陸以外,台灣政府對任何國家都怕,包括國力薄弱、根本不堪一擊的菲律賓。相信這是世界獨有的。」
然而菲律賓警務人員就敢向台灣漁船開槍,反正一是還沒有打過,二是自持有【菲美共同防禦條約】護身,打不過就求助美國老大。
事實上菲律賓在中國南海問題上的胡攪蠻纏也是出於他的本性驅使,他既不像越南那樣考慮美國的滲透,也沒有馬來西亞在乎與中國的關系,他既不用擔心有恃強凌弱的指責,也不必為倒行逆施承擔後果,所以說菲律就可以肆意妄為的挑戰中國的的容忍底線。確實馬尼拉做事再怎麼出格,也能獲得國際社會的諒解,在怎麼潑皮西方社會也是裝聾作啞。就拿2010年菲律賓的人質事件來說,中國香港22名遊客有8人死亡,7人受傷的慘劇,阿基諾在記者會上的笑容給中國留下了令人作嘔的印象。這次同樣被菲警槍殺案抄的的沸沸揚揚的時候,阿基諾還是一如既往的淡定,派菲律賓政府發言人故伎重演對中外記者的提問竟然笑出聲來,與上次一樣西方社會集體失聲。反觀中國的維權西方一些國家大呼小叫,如北京保護在中國領土黃岩島作業的漁民被美國及一些國家的無端指責就能看出來。
在強大的壓力下,馬英九要求菲律賓道歉並給出72小時的最後通牒,隨著菲律賓的「大限」臨近。13日阿基諾不慌不忙回到戶籍地,投票後被記者問到台灣72小時通牒一事,阿基諾輕松地說,這件事應該擺在「一中政策」下解決。他又接著表示,他將不再針對這起事作出任何反應,將由外事管道解決。他所說一中政策下解決言外之意就是台灣沒有資格與菲律賓談賠償和道歉,只有大陸才有資格和他談。他的如意算盤是,首先把第一受害者踢出後與中國周旋,一是減輕了自己的壓力,二是與中國耍無賴更有利獲得同情。三是離間兩岸關系。雖然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客觀事實面前,菲律賓有很多理由拒絕與北京合作,換言之中國難有所作為。其次在中國與菲國根本就談不出結果的情況下,島內的綠營以大陸統戰為借口,把矛頭指向馬英九,國民黨會受到島內民眾特別是綠營攻擊,尤其在今後島內大選上做文章,國民黨將很可能成眾矢之的,民進黨有可能從新成為執政黨。(民進黨當選對美國而言利大於弊)最後這次槍擊事件表面上看是漁業糾紛引發的血案,實際上是政治事件,也是美國利用菲遏制中國的一部分。
另外我們假設台菲開戰,美國會如何取捨。
美國和菲律賓有軍事盟約,按照條約規定,如果菲律賓本土被攻擊的話,美國是有義務和菲律賓共同反擊的
雖然台灣一直號稱自己是美國在亞太最重要的盟友之一,一直說自己是美國圍堵中國的第一島鏈的核心,對美國很重要,可是沒有任何有法律效力的條約保障台灣在受到攻擊的時候,美國有義務和台灣共同反擊
這幾天,台灣島內不分藍綠一直在宣揚自己的武力遠大於菲律賓,還說兩個小時可以滅掉菲律賓海軍,一個星期就可以全部佔領菲律賓
如果萬一擦槍走火,台灣和菲律賓真的打起來了,美國根據條約義務是要幫著菲律賓打台灣的,如果美國不打,那美國的信用掃地,起碼在東亞的小國家不敢相信美國的承諾了
所以馬英九盡管放狠話,我認為也是在等,等一個能下台的高階。其實不管事情最後的結尾如何,對於馬黨派都是一針見血。打?不可能,不打?選票自然下跌。另外我相信前段時間馬英九聯大陸保釣的聲明已經觸怒了美國。
其實不管結果如何,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個時代又多了一個美國利益鏈的犧牲者,他的名字叫馬英九。
Ⅳ 菲律賓槍殺台漁民,此事件發生在七年前求解釋
菲律賓槍殺台漁民,2006年1月15日台東籍漁船滿春億號在蘭嶼和呂宋島北方的交界海域遇襲,67歲船長陳安老遭槍殺身亡。這是7年前的事情,
菲律賓槍殺台漁民,2013年5月9日,屏東琉球籍漁船廣大興28號在台菲重疊經濟海域遭菲律賓漁政船掃射,65歲船員洪石成中彈身亡。這是7年後的事情。
10年前可能也發生過,N年後可能也會發生。你的明白?
菲律賓槍殺台漁民,現在是舊仇未報,又添新仇。怎麼解決,拭目以待!
Ⅳ 從菲律賓軍艦射殺台灣漁民事件看中國的周邊安全趨勢
2011年以來,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問題上態度強硬,中越、中菲之間的摩擦不斷,;中突升級。中國海上鄰國出現「合縱連橫」,共同制衡中國的趨勢。美國以海上安全作為其構建「雁型安全模式」的主要「抓手」,得到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國的積極配合,南海爭端國際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快。美國宣布在新加坡部署一艘近海戰艦,在澳大利亞部署海軍陸戰隊,標志著越戰以來美國首次在太平洋地區擴大長期軍事存在,其矛頭直指中國。菲律賓和越南的強硬立場和行為不僅受美國對地區安全的承諾和支持的鼓舞,同時也有深刻的國內政治經濟困境壓力。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特別是本世紀初,我國和周邊國家海上爭端不斷上升。2009年以來,這個趨勢更加明顯和突出。尤其在南海,我國和菲律賓、越南摩擦不斷。在東海也發生了中日撞船事件,中日關系一度出現嚴重倒退。此外,一些國際輿論大肆炒作中國發展海上力量,還有很多大國企圖插手介入南海問題,以所謂「國際航行自由」搶占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
中國海上力量的發展隨著航母的試航進一步引起周邊國家的警惕和關注。應對中國崛起引發的地區力量失衡,已經成為美國與周邊國家最重要的課題和挑戰之一。周邊國家在安全上依靠美國,經濟上力圖分享中國經濟成果的局面短期內不會改變。誇大南海爭端既是美國加大亞太戰略投入的抓手,也是周邊國家平衡中國影響力和塑造中國未來走向的重要手段。南海爭議已經成為中美戰略較量的焦點,也將成為過去幾個世紀以來西方世界主導權轉移的一個信號。
有必要引起警惕的是,美國對南海問題的關切與台海兩岸關系聯繫到一起。中國台灣地區也對南海聲稱擁有主權,如果中國台灣因實際控制的島嶼與周邊地區發生武力;中突,那麼各方如何有效控制局勢將是一個重大考驗。總之,自1995年美國首度表示關切南海問題開始,美國的目光就沒有離開過這一地區,美國的持續介入使南海地區的安全局勢趨於緊張和復雜化。
一部分西方媒體,包括若干觀察家,長期以來對中國的政策主張缺乏深入了解,以片面的解讀簡化南海問題的多層次性。目前周邊國家對南海問題的關切主要是兩部分,第一是聲索國的島嶼主權紛爭,第二是國際性質的航行自由。20世紀80年代成型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不能否認此前有關南海的歷史性認識,更何況簽約國對海洋法若干條款存在截然不同的認識,不存在一個對所有條款都適用的、普遍的國際規范。從國際發展態勢、國內發展需求看,目前中國使用武力解決南海問題的代價過大。解決南海問題,不僅需要協調國內法與國際法,也不僅是國內不同涉海部門的協調,更需要政治信任的構建、政治勇氣的決斷。
Ⅵ 菲律賓槍殺台灣漁民事件如何收場
菲律賓槍殺台灣漁民開始是一件偶發事件,對菲律賓來講這種海盜行為是家常便飯,是生財之道。槍殺個把台灣漁民是小事一樁,台灣也只能吃啞吧虧,不了了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都是如此。這次事件台灣當局反應如此激烈,是菲律賓沒有預料到的。
台灣當局開始也沒有當回事,但這件事引發了群眾的強烈憤憾,這也是始料不及的。在台灣民眾強大的壓力下,馬英九出於沖動還是投機,或許兩者兼有,在事件發生三天後高調向菲律賓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菲律賓在七十二小時內道歉、懲凶、賠償。還鄭重聲明七十二小時內不滿足台灣的要求,就對菲律採取制裁措施。而對大多數台灣民眾要求兩岸聯手行動卻置之不理。而菲律賓根本不理台灣當局的要求,並把台灣派去參加聯合調查的小組拒之門外。
美國在這一突發事件上,從美國的國家利益出發,採取實用主義態度,不分青紅皂白要求台灣和菲律雙方都要「克制」。台灣和菲律賓都是美國戰略上的盟友和棋子,而菲律賓的地理條件和美國正在謀求在菲律賓駐軍和重返軍事基地,它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台灣。毫不懷疑美國一定會偏袒菲律賓的。
隨著美國對這件事的介入,或者叫幕後交易,台灣和菲律賓作為美國手中的玩偶,一定會按美國人的牽線表演,朝著有利於美國利益的方向發展。這也可能與馬英九的要求相符。
馬英九用台灣漁民的鮮血換取他夢寐以求的擴大國際活動空間,用主權換取漁權,如法炮製他在釣魚島演出的那出戲。不過馬英九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
近者失去民心;遠者
涉及馬英九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定位
,縱使他的門客們滿身是嘴,巧言善辯,也改變不了歷史的事實。
Ⅶ 今年5月9日,菲律賓公務船射殺我台灣漁民,台灣民眾在抗議遊行中打出「『菲』常無情」的橫幅。此橫幅
曾記麻糬原訂廿日至廿四日赴菲律賓長灘島員工旅遊,但為抗議菲國公務船槍殺害台灣漁民,全體員工拒絕前往旅行。
花蓮名產業者曾記麻糬原訂廿日至廿四日赴菲律賓長灘島員工旅遊,但為抗議菲國公務船槍殺害台灣漁民,全體員工拒絕前往旅行;十三日員工們在旗艦店比出打叉手勢高喊「菲常無情,堅決不去!」並自發捐款要幫助受難者家屬。
Ⅷ 菲律賓槍殺台灣漁民的來龍去脈 謝謝 不要少於200字
馬當局的軍事布局是迫於台民眾壓力。藉此可多獲民眾給分。沒有一點借事件發動戰爭的可能性。最多是逼菲認真回應台對事件的要求。菲對台大大咧咧,嬉皮笑臉無一點誠意。對中國南海軍演,台軍出動,沒一點威脅感。換句話:一點兒不怕。原因是:有山姆大叔呢。
Ⅸ 從菲律賓射殺台灣漁民事件,談談海峽兩岸合作的前景及重大意義
我本人在台灣所感受到的氣氛誠如下圖所示,我們是很希望台灣方面給我們機會」合作「的,但台灣方面恐怕對我們的警惕要高於菲律賓的。這些就是我所了解的實際情況。
在主權合作方面的前景渺茫,我覺得渺茫還太輕了,應該用不可能才對。只有台灣受到第三方侵略,兩岸合作才有可能。可能有點掃您的興,不過現實一向蠻掃興的。
至於重大意義,是對我們比較有利,為我們三大艦隊的聯合演習提供了很好的借口,對菲律賓侵佔的仁愛礁也有積極作用。希望您採納。
Ⅹ 我對菲律賓無故射殺台灣漁民有感 150字
我是個目前在大陸山西省出差的台灣人, 我當然覺得菲律賓的作為有失厚道. 台灣過往對菲律賓不算差的. 就算真的漁船有越界, 也不是用朝船體開槍掃射這種比海盜還要海盜的行為來處理. 更何況這是政府的單位. 所以我支持台灣政府採取長期抵制菲律賓的作法.
國際關系呢! 我完全沒有指望要美國出來說什麼? 美國與菲律賓的關系是好過與台灣的關系的. 在大陸, 我感謝廣大的網民同情台灣並為台灣發聲. 我也認真的看了這邊的媒體報導. 有大篇幅深入的報導. 讓人感覺到中國這國家上上下下對國家意識, 對戰爭, 對領土疆域的敏感程度是超過台灣的. 這些觀察都讓人印象深刻, 也讓人感謝彼此有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感.
但在兩岸政府的對應層面, 似乎就讓人感到太小心翼翼了. 好像還未見到這邊的政府主動作什麼表示?! 這是我所期待的. 其實有所正式的表示並不一定要多, 適當的可以引起台灣人民的好感就好. 相信這大陸政府是可以拿捏得很好的. 所以這個事件或許對國際關系是個危機, 但對兩岸卻也可能是個轉機與契機. 就看大陸本地領導人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