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國時期日本女王叫什麼
卑彌呼 ,為倭國邪馬台女王。
她曾經派人參見過魏王曹操並受賜金印一枚,現已出土。
三國時期的倭國相當原始,處於原始社會和封建社會過度的階段,曹操的金印對於當時的邪馬台女王的統治地位有著巨大的幫助。
B. 有沒有人知道日本 卑彌呼 女王的一些事跡或簡介,百度上的除外。
公元2世紀末左右,日本列島上最大的國家邪馬台國大亂,30多個部落屬國互相殘殺,爭斗不止,無人能統一全國。此時,一位叫卑彌呼的女子出現在日本民間。她年齡不大,卻極其聰慧,常年在外從事鬼神之道,倭國人都相信她能呼風喚雨。很快,卑彌呼就擁有了宗教權威。於是,各部落首領協商決定推舉她為女王。憑借原始宗教的號召力,卑彌呼順理成章地成了女王。此時的邪馬台,正是日本大和國家的雛形。 <廣告>
<廣告>
當上女王後,卑彌呼住在深宮絕少露面,身邊有上千名奴婢侍奉,王宮內外處處戒備森嚴。她也很少接見官員,國內具體事務都由弟弟處理,負責傳達女王命令,遞送各級官員奏摺,因此,卑彌呼一直保持著極其神秘的色彩。但是,國家的長治久安絕非鬼神之道能夠解決。聽說邪馬台國君是個女子,南鄰狗奴國男王立時氣焰囂張,咄咄逼人,大有欲吞並邪馬台而後快之感。
在這種情況下,卑彌呼女王不得不尋找途徑,避免亡國的命運。卑彌呼自幼就知道中國,從一些到過中國的商人、漁民口中,她又了解到中國的強大和繁盛。於是,她打算結交中國魏朝來鞏固邪馬台國的政權。
公元239年(三國魏明帝景初三年),卑彌呼派使者帶著牲口、精米、絲織品和金銀,橫渡大海來到魏都洛陽,表示願意臣服於魏國,希望魏國能和邪馬台女王永世交好。魏明帝欣然答應,授予卑彌呼女王「親魏倭王」的稱號和金印,並賞賜使者大量絲綢布匹、寶器珍玩,令其帶回倭國獻給女王。日本列島的人從沒見過來自中國的寶物,覺得卑彌呼竟然能和中國拉上關系,還贏得如此罕見之寶,實屬難能可貴。狗奴國的男王聽說此事大為吃驚,出於對中國的敬畏,立刻打消了攻佔邪馬台的念頭。
一年後,魏朝帶方郡太守弓遵派建中校尉梯俊等人,帶著魏帝的信函、金印、禮品前往邪馬台國,會見卑彌呼女王。卑彌呼回信給魏帝以示感激。當時,日本還沒有正式文字,女王賀信都是由專人用漢語記錄。之後,卑彌呼女王又多次遣使向魏國進貢,兩國關系十分密切。這是歷史記載日本和中國最早的交好事跡。
卑彌呼以其鬼神之道和卓越的政治才能,統治邪馬台國70餘年,在90多歲高齡去世。她死後,國人十分悲哀。她的墳墓底面周長達百步以上,墳上有高高的封土,殉葬奴婢有百餘人之多。由於女王終身未嫁沒有後代,王位由她的宗室女壹於繼承。壹於也略懂鬼道,邪馬台國人希望她繼承卑彌呼的神氣。壹於繼續結交中國朝廷,以鬼道治國。她死後,一位男主成了國君。中國史書上未見此男主結交後來的晉朝,也沒說他會不會鬼道,但卑彌呼女王太平之世一去難返了。
C. 誰是日本寫真女王
窖萘返?
想要好的就繼續往以下看看,
裙境
D. 日本動漫 十大女王
可以看看這個
http://hi..com/hnllqq/blog/item/6c3b069418259b1ad21b7095.html
E. 日本有日本女王嗎
准確來說有一個稱作女王,卑彌呼(約159年-約247年,有的史書也寫成「俾彌呼」)是日本彌生時代邪馬台國(今日本九州島東北部)的女王,在《三國志·魏書·倭人傳》中有關於她的記載。
另有八個稱作女皇。
①推古天皇(592年—628年在位):欽明天皇之女,敏達天皇妹、皇後,崇峻天皇妹,日本歷史上第33代天皇、第一位女天皇;592年其兄崇峻天皇遭蘇我馬子殺害後被擁立為天皇;即位初立侄兒聖德太子為皇太子,朝政大權基本由聖德太子主持;聖德太子力主恢復中日幫交,推崇佛教,4次遣使團訪問中國隋朝,開創飛鳥時代;屢次發兵朝鮮半島,討伐新羅,未果。
②皇極天皇(642年—645年在位,重祚為齊明天皇,655年—661年在位):舒明天皇皇後,孝德天皇姐,日本歷史上第35、37代天皇、第二位女天皇;642年其夫舒明天皇死後被權臣蘇我蝦夷擁立即位;645年其子中大兄皇子(後來的天智天皇)發動宮廷政變,滅蘇我入鹿,乃內禪於其弟孝德天皇;654年孝德天皇死後於次年重祚,而實權掌握在兒子中大兄皇子手中;統治後期奢侈揮霍,廣營宮室;在位最後一年發兵朝鮮半島,支援百濟,對抗新羅和大唐聯軍,未交戰先病逝。兩年後(663年),日本、百濟聯軍在白江口之戰中大敗。
③持統天皇(690年—697年在位):天智天皇之女,天武天皇侄女、皇後,日本歷史上第41代天皇、第三位女天皇;686年其叔兼丈夫的天武天皇死後臨朝稱制;689年其子草壁皇子死,乃於次年正式即位;697年內禪於其孫文武天皇,稱太上天皇;統治期間日本文化得到很大發展,開始了白鳳時代。
④元明天皇(707年—715年在位):天智天皇之女,持統女帝妹、兒媳婦,草壁皇子姑母、太子妃,文武天皇姑祖母、母親,日本歷史上第43代天皇、第四位女天皇;707年其侄孫、也是兒子的文武天皇死後,由於其侄兒兼丈夫的草壁皇子早逝,乃即位;710年遷都平城京,開創了日本歷史上的「奈良時代」;715年內禪於女兒元正女帝,為太上天皇。
⑤元正天皇(715年—724年在位):草壁皇子與元明女帝之女,日本歷史上第44代天皇、第五位女天皇;715年其母元明女帝內禪,乃即位;724年內禪於其侄兒聖武天皇,為太上天皇。
⑥孝謙天皇(749年—758年在位,重祚為稱德女帝,764年—770年在位):聖武天皇與光明皇後之女,日本歷史上第46、48代天皇、第六位女天皇;749年其父聖武天皇內禪,乃即位;758年內禪於遠房表弟淳仁天皇,為太上天皇,仍掌握實際大權;764年因藤原仲麻呂之亂,廢黜淳仁天皇,重祚;在位期間多次派遣唐使出使中國,是「奈良時代」的全盛期;晚年寵信道鏡法王,頗多弊政。
⑦明正天皇(1629年—1643年在位):後水尾天皇與德川和子之女,日本歷史上第109代天皇、第七位女天皇;1629年其父後水尾天皇內禪,乃即位;1643年內禪於異母弟後光明天皇,為太上天皇。
⑧後櫻町天皇(1762年—1770年在位):櫻町天皇之女,桃園天皇姐,日本歷史上第117代天皇、第八位也是至今最後一位女天皇;1762年其弟桃園天皇死,由於桃園天皇之子英仁(後來的後桃園天皇)尚幼,乃即位;1770年內禪於侄兒後桃園天皇,為太上天皇,繼續輔政。
F. 日本歷史上有幾個女皇
有8個女皇。
①推古天皇(592年—628年在位):欽明天皇之女,敏達天皇妹、皇後,崇峻天皇妹,日本歷史上第33代天皇、第一位女天皇;592年其兄崇峻天皇遭蘇我馬子殺害後被擁立為天皇;即位初立侄兒聖德太子為皇太子,朝政大權基本由聖德太子主持;聖德太子力主恢復中日幫交,推崇佛教,4次遣使團訪問中國隋朝,開創飛鳥時代;屢次發兵朝鮮半島,討伐新羅,未果。
②皇極天皇(642年—645年在位,重祚為齊明天皇,655年—661年在位):舒明天皇皇後,孝德天皇姐,日本歷史上第35、37代天皇、第二位女天皇;642年其夫舒明天皇死後被權臣蘇我蝦夷擁立即位;645年其子中大兄皇子(後來的天智天皇)發動宮廷政變,滅蘇我入鹿,乃內禪於其弟孝德天皇;654年孝德天皇死後於次年重祚,而實權掌握在兒子中大兄皇子手中;統治後期奢侈揮霍,廣營宮室;在位最後一年發兵朝鮮半島,支援百濟,對抗新羅和大唐聯軍,未交戰先病逝。兩年後(663年),日本、百濟聯軍在白江口之戰中大敗。
③持統天皇(690年—697年在位):天智天皇之女,天武天皇侄女、皇後,日本歷史上第41代天皇、第三位女天皇;686年其叔兼丈夫的天武天皇死後臨朝稱制;689年其子草壁皇子死,乃於次年正式即位;697年內禪於其孫文武天皇,稱太上天皇;統治期間日本文化得到很大發展,開始了白鳳時代。
④元明天皇(707年—715年在位):天智天皇之女,持統女帝妹、兒媳婦,草壁皇子姑母、太子妃,文武天皇姑祖母、母親,日本歷史上第43代天皇、第四位女天皇;707年其侄孫、也是兒子的文武天皇死後,由於其侄兒兼丈夫的草壁皇子早逝,乃即位;710年遷都平城京,開創了日本歷史上的「奈良時代」;715年內禪於女兒元正女帝,為太上天皇。
⑤元正天皇(715年—724年在位):草壁皇子與元明女帝之女,日本歷史上第44代天皇、第五位女天皇;715年其母元明女帝內禪,乃即位;724年內禪於其侄兒聖武天皇,為太上天皇。
⑥孝謙天皇(749年—758年在位,重祚為稱德女帝,764年—770年在位):聖武天皇與光明皇後之女,日本歷史上第46、48代天皇、第六位女天皇;749年其父聖武天皇內禪,乃即位;758年內禪於遠房表弟淳仁天皇,為太上天皇,仍掌握實際大權;764年因藤原仲麻呂之亂,廢黜淳仁天皇,重祚;在位期間多次派遣唐使出使中國,是「奈良時代」的全盛期;晚年寵信道鏡法王,頗多弊政。
⑦明正天皇(1629年—1643年在位):後水尾天皇與德川和子之女,日本歷史上第109代天皇、第七位女天皇;1629年其父後水尾天皇內禪,乃即位;1643年內禪於異母弟後光明天皇,為太上天皇。
⑧後櫻町天皇(1762年—1770年在位):櫻町天皇之女,桃園天皇姐,日本歷史上第117代天皇、第八位也是至今最後一位女天皇;1762年其弟桃園天皇死,由於桃園天皇之子英仁(後來的後桃園天皇)尚幼,乃即位;1770年內禪於侄兒後桃園天皇,為太上天皇,繼續輔政。
G. 日本電視劇《女王》
要下載是要你還還情是論評要是劇
H. 歷史上,日本女王卑彌呼遣使到中國,為什麼被
三國魏明帝曹睿時期,日本女王卑彌呼派使者來到中國.
據《魏志·倭人傳》記載,進入2世紀,倭國內大小國紛爭,形成大規模戰爭;人們擁立卑彌呼女王登上王位.內亂平息,恢復和平.據說卑彌呼登基年代為公元189年左右.根據該書描述,她是善於從事「鬼道」的,似乎具有占卜知曉神的意志的神秘能力,即屬於巫女性的人物.她按照神的旨意治理國家,也就是說卑彌呼的話是神的話,卑彌呼的意志代表神的意志,無論是誰都不能反對.她在民眾的信賴和支持下,征服了三十多個國家,以女王身份對其實行統治.
卑彌呼考慮國內外形勢,致力於與中國的交流.公元239年(三國魏明帝曹睿景初三年),卑彌呼派使者帶著牲口、精米、絲織品和金銀,橫渡大海來到魏都洛陽,表示願意臣服於魏國,希望魏國能和邪馬台女王永世交好.魏明帝欣然答應,授予卑彌呼女王「親魏倭王」的稱號和金印,並賞賜使者大量絲綢布匹、寶器珍玩,令其帶回倭國獻給女王.
應該是這次交流促使了中日文明交流,日本文明的進步.
I. 日本皇室女眷中,內親王和女王有什麼區別
日本天皇直系三代以外的女性皇嗣稱女王,日本天皇直系三代以內的女性皇嗣稱內親王。
天皇的直系子孫還有稱號,直系三代以內的皇子、皇孫稱「親王」,皇女稱「內親王」;直系三代之外的皇孫稱「王」,皇孫女稱「女王」。從前「女王」的稱號只可到直系第六代皇孫女,明治天皇之後這一限製取消。
另外還有「皇太子」、「皇太孫」、「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王妃」等稱呼,意義與中文的相同。
稱呼
天皇、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敬稱「陛下」,其餘皇族敬稱「殿下」。天皇去世為「崩御」,其餘的皇族去世為「薨去」。
(9)日本女王擴展閱讀:
日本皇室公主的結婚:
按照日本皇室以往的傳統,嫁給皇室成員或者貴族保持頭銜這種方式是可以的。但是近代已經不用這種方式了,因為皇族成員與貴族基本都有著血緣關系,等於是近親結婚。
再者日本皇室中並沒有同齡男性可以選擇,比如如今日本皇室只有悠仁一個男丁,其它公主就是想嫁給皇室成員,也沒有對象可以選擇。所以公主嫁給平民是必然的選擇。
公主嫁給平民後會剔除皇籍,也就不能隨意出入皇宮與父母見面。為了解決這種現狀,皇室中公主嫁人後會選擇與皇室相關的場地或是職業。嫁了平民的公主生活也不如眾人想像中如意,是皇室成員時,前呼後擁的僕人,成為平民後失去一切特權。
但是每位公主在出嫁時都會收到來自皇室的一大筆嫁妝,通常摺合人民幣是七八百萬,已經是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掙不到的數目。
J. 日本風靡一時的日劇女王都有誰
2017年春季,日劇人氣女演員的排名是:
①天海祐希②武井咲③木村文乃④波瑠⑤多部未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