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百姓」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老百姓」這是中國人(漢人)常常掛在嘴邊的自稱。在戰國以前的時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這個字,分開來就是「女」、「生」,什麼樣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個什麼地方生的)兒子,就得了一個相應的姓。相傳黃帝的母親是住在姬水邊上的,所以黃帝就姓姬;舜的母親是住在姚虛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時候,子並不跟著父親姓,比如黃帝,就給他的後代分別賜了12個不同的姓。所以那時候有姓的就都是王公貴族,「百姓」也就是「百官」。一般的平民,不知道他的老祖宗的媽媽在哪裡住的,老祖宗又無權無勢,夠不上稱「百姓」,只能說是「黎民」,或者被稱為「庶民」。
到戰國時代以後,在貴族和奴隸之間出現了一個既不是貴族(可能祖上是貴族後來沒落了)也不是奴隸(可能祖上是奴隸,後來被主子給放生了)的一個階級,他們的人數慢慢地比貴族和奴隸還多了起來。所以,「百姓」們來,因為他們也有姓,所以「百姓」和「黎民」或「庶民」就變成一回事了,書上就有了「黎民百姓」的詞語。
因為「黎」字也有年紀大的意思,國人(在此主要指漢人)看來,是大的佔便宜的,(比如做人的「老子」、「老爺」、「老祖宗」,或者「老闆」,不都是很佔便宜的嗎?)所以,百姓們就自稱「老百姓」,算是天天在官老爺面前自稱小民的一點點補償。但在白紙黑字的古書中,從來沒有在「百姓」前面還加個「老」字的。只是不能寫書的「庶民」們不知從哪朝哪代起「老百姓、老百姓」地叫到了今天,「老百姓」也只能在老百姓之間才敢說的。
⑵ 有老百姓是天這句歌詞的是什麼歌
《老百姓的事情大於天》歌詞:1、走遍(那個)小山村,情系著莊稼院,東邊借來張家的長,西頭補上李家的短,一件件的(那個)擺平鬧心的事兒呀,一樁樁的解開愁和怨,為的是鄉里鄉親呀過上好日子呦,過它個和和美美花好月圓,為的是鄉里鄉親呀過上好日子呦,過它個和和美美花好月圓.
2、光陰(他就)象桿秤,民心(他)重如山,曲直是非常斟酌,腳正不怕影子偏 ,-年年的(那個)秋風掃落葉(呀啊),-茬茬的故事往下傳,說來說去(呀),還是那句話 (喲),老百姓的事情大於天。說來說去(呀),還是那句話 (喲),老百姓的事情大於天,大於天。 你說的是這個歌吧。
⑶ 最後一句是,咱老百姓是天是地是江山,是什麼歌曲
江山社會搖
⑷ 老百姓是天
呵呵 我不這么認為 我感覺如今社會亂的很 如果問我什麼是天 我會說就是該死的《金錢》老闆姓一生只是為了安安靜靜的生活 可是往往有些人為了金錢已經迷失了自我 也正是因為金錢吧來半醒變成了魔 有的老闆姓很有本事 有才 呵呵命好 就可以享清福了
⑸ 老百姓是什麼意思
字面意為一百個姓氏,引申指一般平民,如「老百姓」、「平民百姓」。
因為「老百姓」這個詞是專制時代對庶民的稱呼,它是相對於統治階層以外的人民,故稱自己是「老百姓」其實是小民在官員面前表現訴求時的一點精神補償,是一種卑微的叫法,默認了自己是被管束、被統治的對象。
(5)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擴展閱讀
「老百姓」這是中國(大陸地區)人(漢人)常常掛在嘴邊的自稱,港台一般用「民眾」或「公眾」代替。
白紙黑字的古書中,從來沒有在「百姓」前面還加個「老」字的。只是不能寫書的「庶民」們不知從哪朝哪代起「老百姓、老百姓」地叫到了今天,「老百姓」也只能在老百姓之間才敢說的。
⑹ 平民百姓 老百姓,兩者區別是什麼
百姓和老百姓的區別就是---在白紙黑字的古書中,從來沒有在「百姓」前面還加個「老」字的。只是不能寫書的「庶民」們不知從哪朝哪代起「老百姓
⑺ 有一首歌,副歌中有「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歌名叫什麼謝謝
一般正常的2段體歌曲就是ab段主歌副歌
3段體要麼是在ab段主歌副歌間有個過渡段
要麼是ab段完了
一個過渡段接副歌
⑻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這表明
天地都是老百姓的
⑼ 豫劇唱段《老百姓心裡有桿稱》歌詞
《老百姓心裡有桿秤》
出自:豫劇《焦裕祿》選段
老百姓心裡有桿秤,知道你是重還是輕。
老百姓心裡有面鏡,知道你是濁還是清。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
老百姓是千萬條樹根把大樹撐。
咱自己也曾是老百姓,怎能忘了百姓的苦與疼。
多擔點責任不算啥,為的是百姓臉上少愁容。
咱吃的是百姓飯,穿的是百姓衣。咱就該為百姓分憂解難報恩情。
咱心中想著老百姓,就不會只為臉面爭虛名。
心中想著老百姓,就不會貪圖虛名把百姓坑。
心中想著老百姓,就不怕冷風和邪風。
心中想著老百姓,就能夠他與你同心同德同分心,
共擔風雨把船撐。
(9)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擴展閱讀:
作品背景及賞析:
河南豫劇院三團在編創大型現代戲《焦裕祿》中,以嶄新獨特的視角演繹歷史往事,以凝重樸素的筆觸再現人物形象,起伏跌宕的沖突,深情動聽的聲腔,藝術地再現了焦裕祿感人至深的優秀共產黨員形象。
2014年,該劇榮獲第十三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第一名;2016年參加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榮獲「文華大獎」第一名,「焦裕祿的扮演者」賈文龍榮獲第十五屆「文華表演獎」第一名,再次創造河南戲曲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