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的評價
此間分析家認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表明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為進一步發揚黨內民主、增強黨的活力作出的最新努力。
專家認為,雖然中國已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框架,但「框架」發育程度較低,仍不健全,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的深層體制問題還未得到根本性的解決。他們預期,十六屆三中全會將要發出突破體制性障礙的號令,這將又是中國改革進程中的一個轉折點和一個新起點。這次會議是根據2003年8月11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決定召開的。那次會議認為,中國現行憲法總體上適應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應該保持穩定。同時,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對憲法作適當的修改和補充也是必要的。但會議並未透露中共中央對憲法修改提出的具體建議。
Ⅱ 全國第十六屆政府工作會議是哪年開的
一、黨的會議
1、全國代表大會
全國代表大會5年召開一次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黨的十六大」
2、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簡稱中央全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簡稱「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解釋:十六屆五中全會的意思是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的第五次全體會議)
二、人大會議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
(簡稱: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釋: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開的第三次會)
2、全國人大常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2次會議
(簡稱: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解釋: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的人大常委會委員開的第22次會)
三、政協會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簡稱: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解釋:政協全國委員會第十屆委員開的第三次會)
Ⅲ 黨的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大召開時間
十五大: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
十六大: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開。
十七大: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開。
十八大: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開。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職權:
(一)聽取和審查中央委員會的報告;
(二)聽取和審查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報告;
(三)討論並決定黨的重大問題;
(四)修改黨的章程;
(五)選舉中央委員會;
(六)選舉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領導機構:
1、中央委員會(黨中央);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政治局(中央全會閉會期間的黨中央)
2、中央政治局常務常委會(同上);中央書記處;中央軍事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3)16屆中央常委擴展閱讀
黨的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大歷史意義:
1、黨的十五大:提出21世紀前50年「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明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黨的十六大:總結過去5年的工作和13年的基本經驗;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勾畫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
3、黨的十七大:全面總結了過去5年的工作和改革開放近30年的偉大進程、巨大成就和寶貴經驗;首次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了概括;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作出全面部署。
4、黨的十八大:回顧和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和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奮斗歷程及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把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總布局和總任務;開啟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更加美好未來的嶄新征程。
Ⅳ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一、黨的會議
1、全國代表大會
全國代表大會5年召開一次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黨的十六大」
2、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簡稱中央全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簡稱「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解釋:十六屆五中全會的意思是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的第五次全體會議)
二、人大會議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
(簡稱: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釋: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開的第三次會)
2、全國人大常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2次會議
(簡稱: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解釋: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的人大常委會委員開的第22次會)
三、政協會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
(簡稱: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解釋:政協全國委員會第十屆委員開的第三次會)
Ⅳ 16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有那些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9/65444/4429139.html
Ⅵ 第十七屆中央政治常委有幾個
第17屆中央導致常委有幾個這個而是比較多,建議你去江西了解一下。
Ⅶ 中共十六大是哪一年召開
中共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開。
大會正式代表2114人,特邀代表40人,代表全國6600多萬黨員。黨的十六大,是中國共產黨在新世紀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也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
報告共十部分:
(1)過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經驗;
(2)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4)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
(5)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
(6)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
(7)國防和軍隊建設;
(8)「一國兩制」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9)國際形勢和對外工作;
(10)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共十六大
Ⅷ 第十六屆中國共產黨領導成員有那些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
總書記:胡 錦 濤
中央政治局常委(共9員):胡 錦 濤、吳 邦 國、溫 家 寶、賈 慶 林、曾慶 紅、黃 菊、吳 官正、李長 春、羅 干
中央政治局委員23名:(按姓氏筆畫為序)
王樂 泉、王兆 國、回 良玉(回族)、劉 淇、劉 雲山、李長 春、吳 儀(女)、吳 邦 國、吳官 正、張 立昌、張 德江、羅 干、周 永 康、胡 錦 濤、俞 正聲、賀國 強、賈 慶林、郭伯 雄、黃 菊、曹 剛川、曾 慶紅、曾 培炎、溫 家 寶。
Ⅸ 中央政治常委成員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簡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是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的正式成員,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任期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相同。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正式設置於1927年5月。根據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中國共產黨在第一、二、三、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都沒有設立中央政治局。早期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機構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局。
(9)16屆中央常委擴展閱讀
1927年5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開始設立中央政治局,陳獨秀、張國燾、李維漢、蔡和森、李立三、瞿秋白、譚平山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是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中央政治局委員。此後中國共產黨每屆中央委員會都選舉產生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一般按姓氏筆畫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