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贊助支出
擴展閱讀
tci股票價格 2025-07-22 05:40:17
怎樣買堅瑞沃能股票 2025-07-22 05:40:17

贊助支出

發布時間: 2021-07-08 21:21:13

❶ 企業所得稅中非廣告性贊助支出能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不可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四十四條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第五十四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第(六)項所稱贊助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各種非廣告性質支出。

(1)贊助支出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十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二)企業所得稅稅款;

(三)稅收滯納金;

(四)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五)本法第九條規定以外的捐贈支出;

(六)贊助支出;

(七)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

(八)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第二十二條 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除依照本法關於稅收優惠的規定減免和抵免的稅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額。

第二十三條 企業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可以從其當期應納稅額中抵免,抵免限額為該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超過抵免限額的部分,可以在以後五個年度內,用每年度抵免限額抵免當年應抵稅額後的余額進行抵補:

(一)居民企業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應稅所得;

(二)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取得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應稅所得。

第二十四條 居民企業從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外國企業分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外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外國企業在境外實際繳納的所得稅稅額中屬於該項所得負擔的部分,可以作為該居民企業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稅稅額,在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抵免限額內抵免。

❷ 企業所得稅裡面廣告性贊助支出是否可以扣除,不能扣除的是不是非廣告性贊助支出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第(六)項規定,贊助支出不得扣除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四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第(六)項所稱贊助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各種非廣告性質支出。因此,非廣告性贊助支出不得扣除。

❸ 廣告性質的贊助支出如何稅前扣除

除合乎規定的公益性捐贈外,其他各種贊助支出不得稅前扣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十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二)企業所得稅稅款;

(三)稅收滯納金;

(四)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五)本法第九條規定以外的捐贈支出;

(六)贊助支出;

(七)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

(八)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3)贊助支出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四十三條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第四十四條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第四十五條企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規定提取的用於環境保護、生態恢復等方面的專項資金,准予扣除。上述專項資金提取後改變用途的,不得扣除。

第四十六條企業參加財產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准予扣除。

第四十七條企業根據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租入固定資產支付的租賃費,按照以下方法扣除:

(一)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租賃期限均勻扣除;

(二)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規定構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部分應當提取折舊費用,分期扣除。

第四十八條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勞動保護支出,准予扣除。

❹ 贊助支出能否稅前扣除的例子求解

第一個例子,按稅法的相關成文解釋(書面解釋)都是廣告費。

只不過,奧運會的這個贊助費支出,有特殊的規定。

❺ 捐贈支出和贊助支出有什麼不同,謝謝

捐贈支出和贊助支出有3種區別:

1.動機有區別:

從動機角度,捐贈與贊助的根本區別在於是否要求回報。對外捐贈是指企業自願無償將其有權處分的合法財產贈送給合法的受贈人,用於與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公益事業的行為,因此捐贈是公益的。贊助則是商業宣傳的一種,是一種成熟的廣告模式。

2.效果有區別:

捐贈畢竟是公益支出,提升了企業的社會影響力,卻很難獲得效益。贊助則不然,通過贊助,企業深入了目標消費者的人心,獲利更多。

3.納稅扣除有區別:

對捐贈支出,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群眾團體)或縣級以上政府部門的公益性捐贈,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發生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各種非廣告性質的贊助支出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❻ 贊助支出和利息支出是不是納稅調整事項

贊助支出如果是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的公益事業的捐贈,不需要納稅調整,除此之外的捐贈、贊助支出需要納稅調整。利息支出中,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需要納稅調整,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需要納稅調整。

❼ 公益性捐贈支出與贊助支出的確認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六條第二款(四)項規定:「納稅人用於公益、救濟性的捐贈,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第七條(六)項規定:超過國家規定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捐贈以及非公益、救濟性的捐贈不得扣除。因此,法定準予限額扣除的捐贈,是指公益、救濟性捐贈。此外,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1997)7號文的規定,為支持文化、藝術等事業的發展,納稅人通過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或批准成立的非營利性公益組織,對下列幾類文化事業的捐贈,納入公益、救濟性捐贈范圍,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後,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也准予調整扣除:(一)對國家重點交響樂團、芭蕾舞團、歌劇團、京劇團及其他民族藝術表演團體的捐贈;(二)對公益性的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革命歷史紀念館的捐贈;(三)對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捐贈;(四)符合該文件三項具體規定的對文化館或群藝館的捐贈。 他們的區別是 1、是否通過行政單位進行捐贈,贊助支出不需要經過其他行政單位確認 2、扣除時需要經過批准 3、接受公益性捐贈單位都是非贏利性質單位 都計入營業外支出

❽ 以固定資產贊助支出的會計分錄

是,對方給您出示收到的憑據。會計分錄為:
買回來時:
借:固定資產 5860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等) 5860
贊助時:(因買回來後直接贊助,所以不涉及到累計折舊)
借:固定資產清理 5860
貸:固定資產 5860
借:營業外支出--贊助支出 5860
貸:固定資產清理 5860

❾ 贊助支出為什麼不能稅前扣除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主席令第63號)第十條第六項的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贊助支出不得扣除。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五十四條的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第六項所稱贊助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各種非廣告性質支出。
另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四十四條的規定,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因此,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各種非廣告性質的贊助支出不允許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廣告性質的贊助支出可按廣告和業務宣傳費的規定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