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馬來西亞的沙巴州到底有幾個機場
馬來西亞的沙巴州只有一個機場,是亞庇國際機場。
亞庇國際機場是馬來西亞沙巴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也是繼吉隆坡國際機場全國第二繁忙的機場。位於亞庇市中心附近,是亞洲航空、馬來西亞航空的重點城市。機場分為兩個航廈,分為第一航廈和第二航廈。
1、第1航站樓
第1航站樓是機場的主要航站樓。設有12個登機門、6個空橋、免稅店等。 馬來西亞航空是此航站樓的主要航空公司。每年能處理520萬名乘客。
目前正在拆除舊的航站樓,現在已經開始使用新的航站樓,當舊航站樓拆除並興建了另一半新航站樓,將可完全投入服務,因此能夠處理更多的乘客以及停泊更多的飛機,是馬來西亞第二繁忙的國際機場。
2、第2航站樓
位於丹容亞路(丹亞),離亞庇市只有大約10分鍾車程的航站樓。第2航站樓總面積約1萬3000平方米,擁有23個供國際及國內班機的服務櫃台,13各移民廳櫃台(6個離境及7個入境櫃台),每小時可處理2000名乘客,每年可應付客量達350萬人次。
其現代化特徵包括了9個供波音737型飛機或 A320空中客車的停放區,並有9座停放艙。航廈也擁有至少172個的停車位。航廈內擁有快餐店、食物及飲料商店、超市、遺留行李服務部、外幣兌換亭、貴賓室、抽煙室以及三間小型回教堂。
(1)馬來西亞沙巴州擴展閱讀:
其他交通運輸:
1、公路
截至2017年10月,沙巴州公路全長6公里,其中聯邦政府管轄公路長1501公里、州政府管轄公路長10747公里、地方政府公共工程局(JKR Sabah)管轄公路長8888公里。
2016年4月,馬來西亞政府啟動了泛婆羅洲大道建設計劃,該大道全長2239公里,橫跨沙巴州至砂拉越州各城鎮,預計2025年完成。覆蓋在沙巴州范圍內的泛婆羅洲大道長度為706公里,是擁有4條車道的雙行道。
2、鐵路
沙巴州只有一條鐵路,始建於1896年。列車始發站位於沙巴州首府亞庇市丹絨亞路,終點位於內陸省的丹南縣,里程全長134公里,共設有4個主站和11個小站。鐵路由沙巴鐵路局(JKNS)進行管理。
3、水路
沙巴州有8個港口,由沙巴港口公司經營,其中5個港口有裝卸集裝箱和處理散貨及一般貨物的能力,5個主要港口分別為實邦加灣集裝箱港、亞庇港、山打根港、斗湖港和實邦加灣輸油港。另外3個港口分別為拿篤港、古達港和古納港。
⑵ 沙巴州各市名稱是什麼
正確。加十分。但是哥打京那巴魯
kotakinabalu不是機場名字的意思,
就是亞庇。你在馬來西亞講亞庇人家不知道的,只知道哥打京那巴魯
kotakinabalu
⑶ 沙巴州的歷史
由於缺少正式的官方歷史文件紀錄,沙巴早期的歷史比較模糊,也只能由一些國外的紀錄及考古學家所發現的考古證據來考證。沙巴博物館收藏了關與這方面的資料。 相傳沙巴西面海岸的居民喜歡種植一種稱為「Pisang Saba」的香蕉。這種香蕉成為遠近馳名的特產,於是人們便把這里稱為「Sabah」。另一個說法是,因為沙巴處於北半球的台風地帶以南,不受台風的干擾,故被稱為「風下之鄉」(Land Below The Wind),吸引那些到蘇祿群島經商的回教商人停駐以避台風;而在阿拉伯語,「風下之鄉」被稱為Zir-e Bad,發音接近「Sabah」。
早在 15 世紀,汶萊和菲律賓南部一帶的商人已經把這個地方稱為沙巴。然而,英國人於 1881 年統治沙巴後,就把地名改為北婆羅洲(North Borneo)。直至 1963 年,沙巴成為馬來西亞聯邦的一分子,才恢復固有名稱。 在第七世紀,有一個定居的社會名為 Vijayapura,向三佛齊帝國進貢,被認定是當時已存在於婆羅洲東北海岸附近的汶萊帝國的最早封地。另一個讓人懷疑是否確實存在的王國是第九世紀的渤泥(Po—ni)。學者認為,渤泥位於汶萊河口,並且是汶萊蘇丹國的前身。在汶萊統治者開始接受伊斯蘭教之後,成立了汶萊蘇丹國。在第五任蘇丹博爾基亞於 1473 年至 1524 年間的統治下,汶萊蘇丹國的領海延伸到沙巴、北方的蘇祿群島和馬尼拉,以及南方的砂拉越一直到婆羅洲島南端的馬辰。在 1658 年,汶萊蘇丹將婆羅洲北部和東部的一部分割讓給蘇祿蘇丹,以答謝協助弭平汶萊蘇丹國的一場內戰。在 1749 年,婆羅洲蘇丹國將菲律賓巴拉望省南部割讓給西班牙。
據記載,沙巴早在公元 6 世紀就和中國有經濟來往,在沙巴博物館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瓮,足證沙巴與中國的關系源遠流長。當時中國商人來這里多是為了香料、木材、燕窩等等。中國各朝代古書、史書中都有渤泥的記載,可見當時中國人已經踏足婆羅洲了,甚至在中國南京還保留著明朝渤泥國王的墳墓。
1761 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官員亞歷山大·達爾林普爾與蘇祿蘇丹締結協議,允許他在峇蘭巴雁島設立貿易站,但由於該項計劃在 1805 年 11 月遭到失敗,使得島嶼和站點均被英國所舍棄。
1846 年,汶萊蘇丹將位於北婆西海岸的納閩島(Labuan)割讓給英國,而後者於 1848 年成為英屬皇家殖民地。幾經轉移,北婆羅洲的所有權最後流落到阿爾弗雷德·登特手中,並由他在 1881 年成立了英屬北婆羅洲臨時協會有限公司(British North Borneo Provisional Association Limited)。
1882 年,英屬北婆羅洲特許公司成立,以古達為特許公司初始之總部,後於 1883 年將總部遷往山打根。
1885 年,英國、西班牙和德國簽訂了馬德里議定書,承認西班牙在蘇祿群島的主權,以交換西班牙放棄對北婆羅洲的主張。
1888 年,北婆羅洲成為英國的保護領。
1963 年 8 月 31 日,北婆羅洲被英國予以自治地位,但並未從法律上獲得正式獨立,其國防、外交、財政、內政等事務仍由英國政府所掌管。
日本佔領到獨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於 1942 年 1 月 1 日登陸納閩,並繼續入侵北婆羅洲的其他地區。1942 年到 1945 年,日本軍隊佔領馬來亞、北婆羅洲和砂拉越,連同這座島嶼的大部分地區。日軍完全佔領沙巴後,當地人組織了抗日組織「神山游擊隊」,由郭益南(Albert Kwok)建立;而在古達,另一支游擊隊由敦姆斯達發(Tun Datu Mustapha)建立。1943 年 10 月 10 日,郭益南的部隊開始與日軍交戰。亞庇市的亞庇國際機場正對面有一座 Petagas 戰爭紀念碑。
盟軍的轟炸摧毀了大多數城鎮,山打根被夷為平地。山打根曾有一座由日本人所管理的殘酷的戰俘營,用來關押在北婆羅州的澳大利亞與英國戰俘。囚犯遭受慘無人道的待遇,而且盟軍轟炸使得日本人將戰俘營搬遷到內陸的蘭瑙,有 260 公里之遙。當時所有的戰俘犯人數量已減少到 2504 人,被迫展開惡名昭彰的山打根死亡行軍(Sandakan Death March)。幾乎所有的戰俘都在這場行軍中死亡,只有六名澳大利亞人逃跑倖存。1945 年 9 月 10 日戰爭結束。
日本投降後,北婆羅洲由英國軍政府(British Military Administration)所管理,1946 年成為英國海外領地。北婆羅洲的首都由山打根遷至亞庇。英國繼續統治北婆羅洲直到 1963 年 8 月 31 日,北婆羅洲擺脫英國統治獨立。之後是一段過渡時期,英屬北婆羅洲總督留在北婆羅洲至 1963 年 9 月 16 日,即馬來西亞聯邦成立為止。
⑷ 沙巴州的地理
沙巴州面積大約 72,500 平方公里,海岸線長 1,440 公里,沙巴州在地圖上看似一個狗頭,三面環海,首府是亞庇(Kota Kinabalu),沙巴州東北部與菲律賓為鄰,面向蘇祿海(Sulu Sea),東部南部是印尼蘇拉維西(Sulawesi)及加里曼丹(Kalimantan),面向蘇拉威西海,也稱西里伯斯海(Celebes Sea),東南部與汶萊及砂拉越州為鄰,西部面向南中國海。
沙巴境內最長的河流是京那巴當岸河(Kinabatangan River),最高的山是神山。
亞庇(Kota Kinabalu)曾譯作哥打京那峇魯,沙巴州的首府。屬於肥沃的低地平原,大部分的商業貿易活動以及州行政工作皆集中在這里。亞庇是進入馬來西亞的「東方之門」,此地的機場提供直飛汶萊、香港、菲律賓、新加坡、韓國、印度尼西亞及台灣。
斗湖(Tawau)沙巴州第三大城市。也是斗湖區的行政中心。斗湖位於沙巴東南部,面向蘇拉威西海,後靠內陸山脈。市鎮分成 3 區:沙賓都,發佳和舊斗湖。山打根(Sandakan)
沙巴東海岸的一個小城市,人口約 30 萬人。山打根曾經吸引了大批的香港人到來做生意,加上景貌相似,有「小香港」之稱,也是沙巴州內唯一以廣東話為主的城市,香港明星馮寶寶就是在山打根的新加坡街出生的。
根地咬(keningau)
(馬來語:Keningau)是座落在馬來西亞沙巴州內陸省的一座城鎮,是內陸省七個縣中最大的縣市之一,也曾經是英國殖民地和二戰日軍的重要行政中心。
拿篤(Lahad Datu)馬來西亞沙巴州斗湖行政區的一個縣城,是一個被可可和油棕園圍繞著的農耕埠,同時也是進入丹濃谷保護區,踏繽野生動物保護區,以及往南面馬岱山洞的門檻。
仙本那(Semporna)在巴夭語和馬來語中,Semporna 字面意思為「完美的」。城鎮被海水包圍著,仙本那和它的附屬海島就像是一個現實世界中的夢境之島。仙本那(Semporna)原本只是一座小漁村,不過,現在它已發展成為著名的海底世界旅遊中心了。
⑸ 沙巴州的經濟
沙巴的經濟傳統上大量出口熱帶龍腦香木材,但隨著自然森林以驚人速度枯竭,人們做出許多生態努力,以挽救僅存的自然雨林領域,這是在 1982 年初開始達成,透過森林保護方法,特別是率先由山打根森林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收集不同種類的大葉相思種子,並種植到試點地區;但是,油棕已成為農民選擇種植的經濟作物。沙巴經濟的其他重要農產品,包括橡膠和可可。旅遊是目前的第二大經濟來源。還有其他如海鮮和蔬菜的出口。
在 1970 年,沙巴名列馬來西亞聯邦最富裕的州屬之一,其平均國民生產毛額僅次於雪蘭莪(當時包括吉隆坡在內)。然而,盡管擁有巨大的自然資源,沙巴是馬來西亞目前最貧窮的州屬。現在的平均所得是全國最低,而且比起西馬,沙巴的生活開銷相對較高。2000 年沙巴的失業率是 5.6%,成為馬來西亞失業率最高的州屬,幾乎達到馬來西亞全國平均值 3.1% 的兩倍。沙巴具有全國最高的貧窮率,達 16%,超過全國平均值的三倍。由於缺乏可提供就業機會給專業人員和高度熟練的勞動力,大量沙巴人遷移或實際上搬到馬來西亞半島、新加坡、澳大利亞和美國。有部分問題出自州政府和聯邦政府之間不公平的資源分配,以及大量來自印尼、菲律賓,甚至中國和東帝汶的非法移民,其人口估計為五十萬人。由於大量土地已種植油棕,產業並不充分機械化,它是高度依賴持有工作準證的移民以及非法移民。2004 年,貧窮程度惡化到 22%。然而,在州政府與聯邦政府的援助,以及聯合國和這些非法移民來源國政府的主動協商之下,已採取若干措施幫助沙巴緩慢地克服這些危機。
出台的第九大馬計劃已撥款馬幣 16.908 億令吉給沙巴,這是國內僅次於砂拉越州的分配金額,但這僅占國家總預算的 8%,但沙巴人口超過全國 13%,而面積超過全國 25%。這顯然帶有歧視,已導致沙巴州擁有馬來西亞最多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民,並低於印度尼西亞的貧困率,根據 2004 年聯合國的數字,跟亞齊和緬甸處在同一水平。
這筆資金將用來改善沙巴州的農村地區,提升該州的交通運輸和公用事業基礎設施,並促進沙巴經濟。政府已把重點放在有可能成為沙巴經濟增長引擎的三個主要領域:農業、製造業和旅遊業。
⑹ 馬來西亞沙巴最佳旅遊時間是什麼時候
沙巴沒有四季之分,也不受台風干擾,全年都適合旅遊。
沙巴地處熱帶,常年溫度在23~32℃之間,幾乎沒有變化,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各種水上活動。
沙巴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空氣潮濕,降雨量大,為雨季;5~9月降雨量小,為旱季。
相對而言,旱季更適合旅遊。雨季降雨雖多,但雨下得驟,停得也快,極少有連陰雨,大雨後天氣轉涼,更覺舒適宜人,有「四季是夏,一雨成秋」之說。
無論是雨季濕潤的東南風,還是旱季乾燥的西南風,帶來的都是涼爽和愜意。
(6)馬來西亞沙巴州擴展閱讀
沙巴文化禁忌
1、當地人視左手為不雅,握手或傳遞物品時切記只用右手。
2、馬來人覺得用食指指人是一種侮辱,所以千萬要記得不要用食指指人。
3、等女士先行握手才可以,不要主動要求握手。
4、頭被認為是很神聖的部位,記得不要隨便摸當地小孩子的頭。
5、和伊斯蘭教徒共餐事,要避免吃豬肉。
6、不要隨便詢問馬來人的年齡。
7、即使對於馬來人的婚姻制度好奇,也不可以談論他人的家務事。
參考鏈接
網路-沙巴
⑺ 馬來西亞沙巴州有多少人口
沙巴州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州,人口超過兩百萬人,其中約有華人四十多萬人,約占沙巴州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祖籍廣東
⑻ 前往馬來西亞沙巴旅遊需注意哪些
馬來西亞沙巴風俗注意事項沙巴是一個盛行伊斯蘭教的地方,遊人去那個地方旅遊在衣著上要注意一下,特別是去當地清真寺中參觀時,必須要赤腳進入。
那裡的清真寺對女性遊人的要求更為嚴格,女性遊人必須把自己的頭、膝蓋和臂腕都遮起來以後才能進入。
大家進入清真寺以後,如果看到在那裡祈禱的遊人,千萬不要從他們面前經過,也不要在清真寺中去觸摸那裡的可蘭經。如果在清真寺中與當地人有物品上的聯系,切記要用右手傳遞。
馬來西亞沙馬潛水注意事項馬來西來珠沙巴是世界上公認的潛水勝地,它境內的詩巴丹,更是有著潛水天堂的美名。
但是潛水對遊人也是有一定要求的,首先說大家要擁有潛水資格證才可以下水,如果沒有的話需要在當地經過培訓考取之後才能去體驗潛水的樂趣。
再就是潛水也不是所有遊人都能玩的。因為它對遊人的身體也是有有定要求的,如果遊人本身有鼻炎與心臟類疾病,是不可以下水的,不然水下壓力太大容易出現危險甚至危及生命。
首先,沙巴島位於馬來西亞,西臨南中國海,同時也位於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島的北上端,以其金色的沙灘而聞名。
這里處於台風地帶之下,終年沒有台風、地震、海嘯等災難,因此有「風下之鄉」的美譽。那裡有未經人工破壞的小島群、清澈見底的海水、美麗的珊瑚以及山上公園里繁茂的各類動植物。
其次,前往馬來西亞沙巴旅遊需要注意的事項:
1、沙巴島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陽光充足,炎熱潮濕,每年10月至次年4、5月的微風期是去旅遊的最佳時間;
2、沙巴州是馬來西亞面積第二大的州,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由超過30種族群組成,多信仰伊斯蘭教,使用馬來西亞語、華語、英文。到馬來西亞去之前最好了解一下當地的民風民俗,免得尷尬或者犯禁忌;
3、馬來西亞的貨幣不能直接使用人民幣,因此需要兌換貨幣。100人民幣兌換45.2馬幣,100美元兌換378馬幣,每日的行情不等,每個地方的匯率多少也有差異。在馬來西亞已有近百家商戶可以受理銀聯卡;
4、馬來西亞海關規定可以攜入境的免稅商品為照相機、手錶、鋼筆、收錄機、香水、打火機、紙煙200支、酒類1瓶以及價值200馬元以下的化妝品、土特產、膠卷。旅遊者如攜帶地毯、服飾、珠寶、烈性酒、煙草入境時,須交納關稅,也可入境時寄存海關,離境時取走;
5、當地電話可在任何電話亭撥打,用硬幣或電話卡均可。國際電話須在可使用電話卡的電話亭或電訊通信辦事處才可撥打。
一般的酒店旅館均設有直撥國際電話IDD的服務,但須付些服務費。馬來西亞嚴厲禁毒,攜帶毒品要被判死刑。
過境時旅客特別需要看管好自己的行李,以防被掉包挾帶毒品,禁止開放性娛樂節目以及禁酒;
6、另外到馬來西亞不可缺少的東西包括太陽眼鏡、傘、防曬護膚品、泳衣、胃腸葯、防蚊蟲叮咬葯等。
馬來西亞旅遊注意事項——禮儀篇
1、請在進入馬來西亞人的屋子前,先將鞋子脫掉。
2、右手通常是用來吃東西、接送東西以及握手之用,以示禮貌。
3、在進入任何祈禱的地方如回教堂和廟宇前,都必須先脫鞋。
4、如果想在回教堂內或其他宗教祈禱的地方拍照,須事先獲得管理人的允許。
5、敬酒不是馬來西亞人的風俗習慣,而且馬來西亞的馬來族是不喝酒的。
馬來西亞旅遊注意事項——季節篇
馬來西亞屬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炎熱多雨。最佳旅遊時間是5月至9月,這時是東岸最好的" 賞龜"季節。但如果有商務活動的話,最好是每年的3月至11月,因為大多數馬來西亞商人於12月到次年2月休假。聖誕節及復活節前後一周不宜前往,同時也應避開穆斯林的齋月和華裔人的新年。
馬來西亞旅遊注意事項——其他
小費: 給小費在馬來西亞並不普遍。因為在酒店與餐館,帳單上已附加一項10%的服務費,所以不必給小費;若帳單上註明要另付服務費(ServiceCharge),則需要付大約10%的服務費
貨幣兌換:當你抵達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KLIA)的時候,你會發現銀行、外幣兌換處及ATM提款機在周圍比比皆是。
對於遊客來講,兌換外幣現金的最好去處是「外幣兌換處」(Money Changer),這些外幣兌換處在馬來西亞是有執照的合法外幣經營者。
營業時間:馬來西亞的工作時間,一般是8個小時,星期六半天、星期日休息。政府辦公時間,由上午8點到下午4:15。半天工作則從上午8點到下午12:45。
銀行辦公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是由上午10點到下午3點,星期六由上午9:30至11:30。百貨公司與超級市場營業時間為每日上午10點至晚10點。
電壓、插座:電壓220-240V,插座為三孔(門票)型英標插座,需要購買一個轉換插頭。
交通:馬來西亞的汽車是靠左行駛。外國遊客需擁有國際駕駛執照。遊客即使從馬來西亞半島入境沙巴和砂拉越州,也需出示國際護照。
(8)馬來西亞沙巴州擴展閱讀:
沙巴州(NegeriSabah)簡稱沙州,舊稱北婆羅洲,有「風下之地」之美譽,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首府亞庇(舊稱哥打京那峇魯),位於加里曼丹島東北部,面積74500平方公里,人口共380.28萬(2016年),屬於熱帶雨林氣候[1-2]
沙巴州下設5省,即西海岸省、內陸省、古達省、山打根省、及斗湖省。[3]2016年沙巴州生產總值達到738億令吉,人均收入21081令吉,低於馬來西亞人均收入38887令吉。[4-5]
沙巴於1881年至1963年間被英國人統治,直到1963年8月31日起自治(國防、外交、財政、內政等事務仍由英國殖民政府掌管)。
1963年9月16日,沙巴加入馬來西亞。1984年,沙巴州政府將納閩分割出來設立成聯邦直轄區,是馬來西亞唯一的岸外金融中心。
名稱由來
沙巴早期的歷史比較模糊,沙巴博物館收藏了一些國外的紀錄及考古學家所發現的考古證據。
相傳沙巴西面海岸的居民喜歡種植一種稱為「Pisang Saba」的香蕉,於是人們便把這里稱為「Sabah」。
另一個說法是因為沙巴處於北半球的台風地帶以南,不受台風的干擾,故被稱為「風下之鄉」,吸引那些到蘇祿群島經商的回教商人停駐以避台風;而在阿拉伯語,「風下之鄉」被稱為Zir-e Bad,發音接近「Sabah」。
早在15世紀,汶萊和菲律賓南部一帶的商人已經把這個地方稱為沙巴。然而,英國人於1881年統治沙巴後,就把地名改為北婆羅洲。直至1963年,沙巴成為馬來西亞的一分子,才恢復固有名稱。
沙巴早在公元6世紀就和中國有經濟來往,在沙巴博物館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瓮,足證沙巴與中國的關系源遠流長。
當時中國商人來這里多是為了香料、木材、燕窩等等。中國各朝代古書、史書中都有渤泥的記載,可見當時中國人已經踏足婆羅洲了,甚至在中國南京還保留著明朝渤泥國王的墳墓。
參考資料:
網路-沙巴州
⑼ 沙巴在哪裡
沙巴在馬來西亞,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之一,位於加里曼丹島東北部,地處東經115.4至118.8度,北緯約4.2度至6.5度。沙巴州東北部與菲律賓為鄰,面向蘇祿海。東部南部是印尼蘇拉維西及加里曼丹,面向蘇拉威西海。東南部與汶萊及砂拉越州為鄰,西部面向南中國海。
(9)馬來西亞沙巴州擴展閱讀:
沙巴於1963年9月16日加入馬來西亞。下設5省,即西海岸省、內陸省、古達省、山打根省、及斗湖省。沙巴的主要城市有亞庇、斗湖、山打根、根地咬、拿篤和仙本那。1881年至1963年間沙巴被英國人統治,直到1963年8月31日起自治(國防、外交、財政、內政等事務仍由英國殖民政府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