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司令在中國的官職有多大
司令是部隊的最高軍事指揮官。
司令是負責指揮所屬軍隊的長官,一般是師級以上的編制才稱司令,如軍區司令、集團軍司令、空軍司令、縱隊司令和方面軍司令以及警備區和軍分區司令等。擔任司令的軍銜視所屬部隊的規模而有所不同,但至少是上校以上。
(1)司令擴展閱讀
在中國,司令和司令員沒什麼區別,不過司令員是正式稱謂。軍、兵種、武警總部、大軍區、省軍區、軍分區、衛戍區、警備區、海軍艦隊、軍區空軍和各基地的軍事主官稱作司令員。
2012年(壬辰年)10月28日各省武警總隊總隊長統一改稱為:司令員,其它國家軍隊沒有司令員的叫法,一般都稱呼司令。司令員是規范的稱呼;司令是口語,不規范,特別是在行文或著書時不應使用「司令」。但兩種叫法的都是指某部隊的最高軍事指揮官。
30年代初,劉伯承從蘇聯回國,組織左權、葉劍英等人一起翻譯帶回的各種條令,同時為中國紅軍確定內部的稱呼。他在舊軍隊中多年,一向痛恨等級森嚴和對勤務人員的歧視。
他確定紅軍中的「司令」後面要加一個「員」,將舊稱呼「護兵」、「勤務兵」改稱「警衛員」、「公務員」,將「伙夫」改稱「炊事員」……體現了革命軍隊人人平等,都是革命軍隊的普通一「員」,只是分工不同。
❷ 司令、軍長、師長、旅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班分別管多少人
一個班是10-12個人,一個排是三個班,30-40人,一個連三個排,90-120人, 一個營三個連270-300人,一個團三個營900-1000人,一個旅三個團3000-4000人,一 個師三個旅10000-12000人,一個軍三個師30000--35000人。司令管轄幾十萬乃至幾百萬軍隊。
(2)司令擴展閱讀:
班編制
中國人民解放軍由若干名士兵編成的軍隊最基層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排。設班長,由軍士擔任。一般在排的編成內遂行任務。班的編制人數,根據所擔負的任務、配備的武器裝備和便於管理、指揮的原則確定。
排編制
由若干個班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連。為戰術小分隊。
設排長,由軍官或士官充任。一般在連的編制內遂行任務。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區分為步兵排(摩托化步兵排、裝甲步兵排、步兵戰斗車排)、坦克排、炮兵排、工兵排、偵察排、雷達排、通信排、修理排、汽車排、勤務排等。
連編制
由若干個排(或班)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營。為基本戰術分隊。
一般在營的編成內遂行任務。直屬團以上單位的連稱獨立連,多擔負技術和勤務保障任務。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可分為步兵連(裝甲步兵連、摩托化步兵連、機械化步兵連)、坦克連、炮兵連、導彈連、工兵連、通信連、防化連、偵察連、雷達連、電子對抗連、汽車連等。
營編制
由若干個連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團和旅。為高級戰術分隊。
一般在團或旅編成內遂行戰斗任務。
直接隸屬於師以上單位的營稱獨立營,多遂行戰斗勤務、技術勤務和後勤保障任務。按任務、裝備和編成,分為步兵營(摩托化步兵營、機械化步兵營)、坦克營、炮兵營、導彈營、空降兵營、電子對抗營、工兵營、通信營、雷達營、防化營、汽車營等。戰斗營通常轄3-5個戰斗連及戰斗、勤務保障分隊。
設有營部,有的國家軍隊的營設司令部,編有參謀長和參謀。
團編制
由若干個營(或連)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師(或旅)。直屬於軍(集團軍)以上單位的稱獨立團。為基本戰術部隊,是具有一定職能和許可權的教育訓練、行政管理單位。設有領導機關,編有戰斗勤務保障分隊。
由統帥部授予番號和軍旗,有的還有自己的獨特標志。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區分為步兵團(摩托化步兵團、機械化步兵團)、坦克團、炮兵團、航空兵團、空降兵團、導彈團、工兵團、通信團、防化團、雷達團、汽車團等。通常在師或旅編成內遂行作戰任務。
旅編制
由若干個營(或團)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師或集團軍(軍)。為戰術兵團。設有領導機關,編有戰斗、勤務保障分隊。
一般在上級編成內遂行作戰任務,亦可獨立作戰。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分為步兵旅、坦克旅(裝甲旅)、炮兵旅、反坦克旅、高炮旅、防空旅(防空混成旅)、戰術火箭旅(導彈旅)、空降旅(傘兵旅)、工兵旅、舟橋旅、海軍陸戰旅、航空兵旅、雷達旅等。
師編制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師由若干個團(或旅)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設有領導指揮機關,編有戰斗、勤務保障部隊、分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師通常隸屬於集團軍或軍。為基本戰術兵團。一般在上級編成內遂行作戰任務,亦可獨立作戰。
按任務、裝備和編成,可區分為步兵師(徒步步兵師、摩托化步兵師、機械化步兵師、山地步兵師、重裝步兵師、輕裝步兵師)、坦克師(裝甲師)、炮兵師、高射炮兵師、防空師、空降師(空降兵師)、航空兵師、空中突擊師、海軍陸戰師(海軍步兵師)等;
按戰備程度的不同,有滿員師、簡編師、架子師、動員師等。師是構成戰略戰役軍團的基礎,也是計算戰略戰役力量對比的基本單位,其數量和質量是衡量軍隊作戰實力的主要標志。
軍編制
由若干個師(或旅)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軍區、方面軍。設有領導指揮機關,編有戰斗、勤務保障部隊、分隊。為戰役戰術兵團。一般在上級編成內遂行作戰任務,亦可獨立作戰。
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分為陸軍軍(步兵軍)、坦克軍、空軍軍、空降軍等。
集團軍
由若干個軍(或師)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軍區或方面軍、集團軍群。設有領導指揮機關,並直轄一定數量的戰斗、勤務保障旅(團)、營。
為基本戰役軍團。一般在上級編成內遂行戰役作戰任務,亦可獨立擔負作戰任務。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可區分為諸兵種合成軍團(有的稱野戰集團軍)、坦克集團軍、空軍集團軍、防空集團軍、戰略火箭集團軍等。集團軍通常在戰時編設。
一個國家的軍隊平時是否編設集團軍,主要取決於軍隊規模、領導指揮體制、作戰方式和地理環境、歷史傳統等因素。平時編設集團軍的國家,集團軍一般為部隊的最高編制單位,戰時則可為方面軍(集團軍群)編成的基礎。
集團軍通常編制不固定,規模有大有小,一般依據集團軍的性質、戰役使命、所擔負的任務、戰區的地理環境和敵方軍隊的編制等條件而定。
❸ 司令的詳細解釋
(1).官名。 隋 為內官。《北史·後妃傳序》:「司令三人,掌圖籍法式,糾察宣奏。」
(2).官名。 元 為鹽場主管。《元史·百官志七》:「﹝ 至元 ﹞三十年,悉罷所轄鹽司,以其屬置場官……鹽場二十九所,每場司令一員,從七品。」
(3).負責指揮所屬軍隊的長官。 蕭華 《通過大涼山》:「憑著頭一天親身的經歷,彝族人民已經相信紅軍司令與他們的首領結盟是真誠的,紅軍是不會侵害他們的。」
(4).猶當令。 明 徐渭 《十六夜宿葉坊玩月》詩:「春風正司令,桂樹蹔停花。」 清 林則徐 《夷船呈繳鴉片一律收清折》:「惟現值南風司令,各國本年貿易夷船,正應陸續到 粵 。」
❹ 將軍和司令,誰的權力大
這個就太不好回答了,因為這三個詞在不同國家、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含義。
單說我國的吧。
「元帥」是我國的最高軍銜。
我國於1955年第一次實行軍銜制度,軍官銜分為 尉、校、將、帥,元帥是高於大將低於大元帥的軍銜。但是由大元帥銜沒有實際授予(本來是准備授予毛某的,他不要),所以元帥是最高軍銜。被授予元帥銜的解放軍高級將領有10位,分別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1965年取消軍銜制度,包括元帥在內的所有軍銜不復存在;87年恢復軍銜制度,取消了元帥、大將、大尉、准尉等軍銜。所以現在沒有元帥。
「將軍」是對所有將官軍銜的統稱。
我國的將官包括 少將、中將、上將(55年設大將,65年取消;87年設一級上將,94年取消,以及上將沒有實際授予過任何人),被授予這些軍銜的軍官統稱為「將軍」。
「司令員」是對正師級和正師級以上單位的軍事主官的統稱(政治主官叫「政委」)。
我軍正師級以上單位的軍事主官都被稱為「司令員」,比如軍分區司令員(正師職,大校銜)、省軍區司令員(正軍職,少將銜)、集團軍司令員(就是「軍長」,正軍職,少將銜)、軍區司令員(正大區職,上將或中將)、武警司令員(正大區職,上將或中將)、海軍司令員、空軍司令員、二炮司令員(均是正大區職、擔任軍委委員,上將)
所以「司令員」並不是一個具體的職務。
清楚了嗎?再整理一下。
元帥作為軍銜是最高銜級,而被授予元帥銜的人不管是在所任職務還是名譽地位方面都比任何軍銜的將軍要高;
司令員可以是將軍、也可以是大校,兩者在軍銜方面不能簡單比較;
司令員的職務可以比任何將軍都低(少將的最低職務時副軍,最低職務的司令員是正師),也可以比一部分將軍要高(正大區職的司令員的職務就比少將和多數中將高),而不同級別的將軍和司令員之間不見得有隸屬關系(集團軍少將司令員就管不著軍分區大校司令員),所以兩者在職務和隸屬關繫上也都不能簡單比較。
❺ 總司令和司令的區別
總司令和司令的主要區別:
1、概念不同
總司令是指部隊的最高指揮官,發號軍令的統帥,一般指整個軍隊的總司令,解放軍的第一任總司令是朱德。
司令員就是司令,是我國各軍、兵種流傳下來的一種特殊稱呼。指某部隊的最高軍事指揮官。司令員是規范的稱呼;司令是口語,不規范,特別是在行文或著書時不應使用「司令」。
2、級別不同
總司令的級別比司令的級別要高,總司令是最高指揮官,要大於其他的司令,司令是總司令的下屬。不同的司令的級別不同,比如軍區司令是大軍區級,警備區的司令是正師級。
3、管轄范圍不同
總司令管轄的是整個部隊,范圍較廣。
司令員管轄范圍較小,比如戰區司令只管一個戰區,海軍司令只管海軍,警備區司令只管警備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總司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令員
❻ 古詩詞里的司令是什麼官
古代官員與現代對照
丞相---總理
太尉---國防部長/衛戍軍區司令(宋代)
御史大夫---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兼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兼中紀委書記
戶部尚書---分管財政,經濟,稅務,土地,民政,農業,戶口,軍需,資源的副總理
兵部尚書---國防部長/武裝部長
吏部尚書---組織部長兼監察部長
禮部尚書---分管教育,文化的副總理
工部尚書---主管重大工程建設的副總理
刑部尚書---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兼**部長
縣令---縣委書記
縣丞---縣長
通判---副省長
巡撫---省長
唐代時刺史---省委書記
太守---地級市市委書記兼分區軍長
總督---大軍區司令員兼數省省委書記
知州---省轄市市長
知府---省長
縣都頭---縣武裝部長
縣捕頭---縣ga局長
開封府尹---北京市委書記兼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
大理寺正卿---國家首席大法官
大理寺少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三司使---財政部長
亭長---公安局所長
水師提督---海軍分區司令員
尚書令---國務院辦公廳主任/秘書長
太傅---副主席兼宣傳部長
待郎---各部副部長
總兵---戰區司令員
大學士---國務委員
左督御史---國家監察局長
軍師---參謀長
領侍衛內大臣---負責中南海內部安全的官員
九門提督---北京軍區司令
都司---軍分區司令員
押司---保密局局長/地方政府秘書長
提刑官---司法部長
道台---副省長
中堂---相當於一個部的部長
書佐---秘書長/辦公室主任
御史中丞---文化部長兼國家博物館館長兼國務院辦公廳主任
稅務司---主管海關稅務的官員相當於海務局長
巡檢---ga局的大隊長
大司徒---財政部長兼統計局長兼稅務總長兼民政部長
執金吾---北京分區軍長/負責中南海保衛事務的官員
按察使---組織部的官員
觀察使---監察地方的官員
國子監---教育部長
樞密使---國家軍委副主席兼陸軍參謀長
宣政院首席---主管宗教,民族事務的副總理
少府---負責中南海的收支事務的官員
主事---股長
護軍---相當於軍長
參知政事---常務副總理
京兆尹---北京市長
主薄---一個縣的常務副縣長
稅課大使---縣稅務局長
州同---副市長
翰林學士---國家領袖的秘書兼顧問
門下省的首長---政治局常委
節度使---相當於軍區司令兼省長
布政使---財政廳長
鹽運使司運同---鹽務管理局長
郎中---一個部的司長
欽天監監判---科學技術院長
百戶---基層官吏
右拾遺---政府顧問
千戶長(規模較小的)---鎮委書記
❼ 司令和司令員有什麼區別
樓上除了亂抄一氣的,就是亂寫一氣的
在我軍,司令和司令員沒什麼區別,不過後一種是正式稱謂。軍、兵種、武警部隊、大軍區、省軍區、軍分區、衛戍區、警備區、海軍艦隊、軍區空軍、集團軍和各基地的軍事主官稱作司令員
其它國家軍隊沒有司令員的叫法,一般都稱呼司令
❽ 司令員和司令的區別
在我軍,司令和司令員沒什麼區別,不過司令員是正式稱謂。軍、兵種、武警部隊、大軍區、省軍區、軍分區、衛戍區、警備區、海軍艦隊、軍區空軍、集團軍和各基地的軍事主官稱作司令員。
其它國家軍隊沒有司令員的叫法,一般都稱呼司令
❾ 司令是什麼意思
司令,字面的意思就是發布命令的官員。現在是指:負責指揮所屬軍隊的長官。一般是師級以上的編制才稱司令,如:軍區司令、集團軍司令、空軍司令、縱隊司令和方面軍司令以及警備區和軍分區司令等。擔任司令的軍銜視所屬部隊的規模而有所不同,但至少是上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