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評優課、研討課、觀摩課、公開課之間有什麼不同
1、課程的內容是不同的
評優課的主體是老師,對於老師來說評優課相當於一次考試;研討課是指在教師指導下,遴選主要研討專題,學生選擇搭配,先由學生進行簡短報告,老師、學生共同參與討論的教學形式,這在大陸法系國家中最為常見。
觀摩課是探討教學規律、研究教學方法、推廣教學經驗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也是教師課堂教學水平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徑;公開課是示範課,即充分和集中地展示執教者對—定的教學理念、教學藝術、教學風格等的追求,供觀摩者評議、學習乃至在某種特定含義上的效仿。
2、開展的目的不同
評優課主要是對老師的教學水平一個評價,是判斷一個老師是否為優秀老師的標准;研討課是大家一起把問題拿出來交流探討的課程,主要以交流溝通為主。
觀摩課是為了檢驗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生聽課情況而進行的檢查性聽課,是為了改進教師的教學工作;公開課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一種面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開的課程講授形式活動。
(1)研討課擴展閱讀:
公開課的意義:公開課,作為一種教研形式,具有存在和發展的價值,它應具有原生態、研究性和鮮明的個性,公開課以有原則、講方法的教學評論作引導,可以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堅實的台階。
觀摩課的基本方法:
1、教者的教學是否達到教案規定的目的
2、教學的內容是否准確
3、教者運用課前設計的教學方法是否得法
4、教者的組織能力和教學風度
研討課的基本步驟:
1、由教師宣布本次課的討論主題。
2、學生利用相關的教學工具報告自己的觀點或研究進展。
3、針對報告內容,課程參與者(教師、學生等)向報告人提問。
4、教師進行專題評點,簡短地對討論進行總結。
② 研討課是什麼樣的課(轉)
研討的開設,筆者認為應該作如下幾方面的理解: 第一.研討課是一種平等的交流 研討課,從名字可以模糊地悟道,不是有什麼提前的約定。研討課的出發點只是為了研討,是希望在相互研探中找出所希望的。不是為達到結果而進行,而是為繼續發展而進行。在研討課中沒有什麼身份的高低,只有經驗思想的碰撞。研討課為青年老師和老教師提供同樣的平台,相互吸取對方的閃光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其實無論怎說,研討就是不加框架,給老師提供一種交流的平台。 第二.研討課是老師們的提高課 學校開展研討課,作為校本研究,能很好地幫助老師解決問題。解決什麼問題呢?就是解決怎麼教的問題,即解決老師自己,在處理教材、駕馭課堂、在選擇方法和在實施監控上的技能問題。通過研討使你澄清認識,通過研討使你獲得理智,從而達到使你提供高的目的。所以,我說研討課是老師們相互提高的課。作為研討課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主動地參與之,並積極地思考課堂過程得失,引以為鑒,從中獲得啟迪發,達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第三.研討課是定性中的無定性 研討課一般都是選一位老師上課,其他老師觀摩,觀摩後相互交流議論此課的感受。開設研討課,講課人可能會覺得自己是被研究的對象,認為目標就是來聽課的老師評議自己講的好來。非講課的人可能會覺得,研討課就是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我認為這樣的想法都有點太過於方向性了。研討課雖說有一定的目的性,但它並不一定有很強的確定性。研討課我理解往往應是確定性中的不確定性,目的性中沒有目的性,這樣老師們可以在自由的思考中隱性地提高,沒有什麼任務和壓力,樂於其中享受研討課的快樂,達到定性中無定性的目的。 第四.研討課是校本達成共識的課 雖說研討課是確定性中的不確定性,但它卻不是沒有意義的課。它的重要意義是在於推進了學校的校本研究,營造了學校校園中一種研究的熱潮,形成了老師們一種文化學習的風氣。當老師一旦有了自己研究探討提高的要求,那會形成如同洪水般的強流,勢不可擋的。這比研討課本身的意義會大得多。研討-研討,思考-思考,交流-交流,碰撞-碰撞,最終老師們,領導們,老師和領導們,會打成共識,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
③ 復旦大學研討型課程與一般的課有什麼區別嗎
「研討課」一般由大學知名教授專門為大一新生開設的小班專題討論課程。主要教學方式是以小組方式與開課教授就某一專題共同開展研究,在教授指導下開展小組討論,進行口頭辯論和寫作訓練。
與其他類型課程不同,新生研討課沒有固定的教材,開課專題可以涉及任何學科領域,有教師依新生的特點自行確定,學校鼓勵交叉學科選題。全校學生不分專業,原則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愛好自由選擇一門新生研討課。
區別:
研討課比一般的課程課堂氣氛活躍一些,人數相對少一些,課堂內容也不一樣。
④ 什麼叫研討課
「新生研討課」一般由大學知名教授專門為大一新生開設的小班專題討論課程。主要教學方式是以小組方式與開課教授就某一專題共同開展研究,在教授指導下開展小組討論,進行口頭辯論和寫作訓練。與其他類型課程不同,新生研討課沒有固定的教材,開課專題可以涉及任何學科領域,有教師依新生的特點自行確定,學校鼓勵交叉學科選題。全校學生不分專業,原則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愛好自由選擇一門新生研討課。
?????????????????????是這個嗎?
⑤ 教研課的作用是什麼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專業進步。
教研課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專業進步為目的,以學校課程實施過程和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的教育教學問題為研究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專業研究人員為合作夥伴的以校為本的實踐性研究活動。
教研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切實提高全體教師的專業素質,增強教師的課程實踐能力。因此,基本點必須放在課堂教學和課程改革實施中教師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
著眼點必須放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切入點必須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生長點必須放在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自我提升上,在全面實施的基礎上深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開展教研活動的形式:
1、專題式教研:即教研時,教研組圍繞一個專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討論。它是將教研與科研有機融合的教研活動形式。
教研組是以音樂與相關文化為研究對象,先制定分步驟研究計劃,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圍繞這一專題多次反復研究,探尋教學對策,逐步解決問題.與常規的教研活動相比,它具有更深入、更規范、更科學、更具針對性等特點。
2、問題式教研:問題式教研與專題式教研的最大區別在於問題式教研解決的是個性問題,而專題式教研解決的是共性問題。問題式教研時可針對自己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利用教研的機會提出,大家集思廣益共同研究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