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韓國人的風俗習慣
1、韓服是韓國的傳統服裝,近代被洋服替代,一般只有在節日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穿。女性的傳統服裝是短上衣和寬長的裙子,男性以褲子、短上衣、背心、馬甲顯出獨特的風情。白色為基本色,根據季節、身份,所選用的材料和色彩都不同。
2、韓國有各種飲食,由於其過去處於農耕社會,因此從古代開始主食就以米為主。韓國飲食與各種蔬菜、肉類、魚類共同組成。泡菜(發酵的辣白菜)、海鮮醬(鹽漬海產品)、豆醬(發酵的黃豆)等各種發酵保存食品,以營養價值和特別的味道而聞名。
3、韓國現代音樂大致可分為民族音樂和西洋音樂兩種。民族音樂又可分為雅樂和民俗樂兩種。韓國的戲劇起源於古代中國,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劇、曲藝、唱劇、話劇五類。其中假面具又稱假面舞,為韓國文化象徵,在韓國傳統戲劇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4、元宵節和春節、中秋節並稱韓國三大傳統節日。韓國的正月十五叫「正月大望日」,意為「望滿月」。韓國人在正月十五吃由糯米、高粱米、紅小豆、黃米、黑豆等雜糧製成的五穀飯,祈願新的一年五穀豐登。此外,韓國人當天還要吃花生、核桃、松仁、栗子等堅果,喝「清耳酒」。
(1)韓國人生活習慣擴展閱讀
20世紀90年代末,韓國提出了「文化立國」戰略,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振興。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即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也隨著漢文化的傳播很早就傳到了朝鮮半島,成為韓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並傳承至今。
1967年「江陵端午祭」就被韓國政府批准為國家級第13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予以保護,每年吸引國內外大量遊客參與和觀光,同時也使人們從中了解韓國的民俗風情。2005年11月25日,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在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方面,韓國注重立法先行。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韓國經濟還處在起飛前夜,韓國政府就開始著力進行傳統民族、民間文化的搜集和整理。在一大批民俗文化學者的倡導和參與下,1962年韓國頒布了《文化財保護法》。
B. 韓國人的生活方式
1、韓食以泡菜文化為特色,一日三餐都離不開泡菜。韓國傳統名菜燒肉、泡菜、冷麵已經成了世界名菜。韓國有各種飲食,由於其過去處於農耕社會,因此從古代開始主食就以米為主。韓國飲食與各種蔬菜、肉類、魚類共同組成。
2、韓服是韓國的傳統服裝。近代被洋服替代,一般只有在節日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穿。女性的傳統服裝是短上衣和寬長的裙子,看上去很寬松;男性以褲子、短上衣、背心、馬甲顯出獨特的風情。在結婚等特別的儀式中,一般平民也穿戴華麗的衣裳和首飾。
3、傳統的韓國家庭通常是3代或4代人住在一起的大家庭。過去由於嬰兒死亡率高,同時大家庭又被認為是一種福氣,因此都希望多生孩子。但是在20世紀60和70年代快速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同時,韓國實行了有效的計劃生育,每家孩子的人數大大減少。
(2)韓國人生活習慣擴展閱讀
韓國自古即為民俗禮儀之邦,節日眾多,其中盛大隆重的傳統節日更是深深體現韓國人民對傳統的重視。20世紀90年代末,韓國提出了「文化立國」戰略,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振興。
受中華文化影響,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即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也隨著漢文化的傳播很早就傳到了朝鮮半島,成為韓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並傳承至今。在傳統節日文化保護方面,韓國注重立法先行。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韓國政府開始著力進行傳統民族、民間文化的搜集和整理。
在一大批民俗文化學者的倡導和參與下,1962年韓國頒布了《文化財保護法》,通過開展民俗文化遺產調查、認定功能重要無形文化財的保持者或保持團體、資助其進行傳承等方式,將包括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以及有關歷史、自然的知識和實踐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入保護范圍。
C. 韓國人有哪些習慣和特點
一、韓國人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
韓國人對飲食很講究,有「食為五福之一」的說法。韓國菜的特點是「五味五色」,即由甜、酸、苦、辣、咸五昧和紅、白、黑、綠、黃五色調和而成。韓國人的日常飲食是米飯、泡菜、大醬、辣椒醬、鹹菜、八珍菜和大醬湯。八珍菜的主料是綠豆芽、黃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條、椿梗、藏菜、蘑菇八種。
韓國人特別喜歡吃辣椒,辣椒面、辣椒醬是平時不可缺少的調味料。這與韓國氣候寒冷濕潤、種植水稻,需要抗寒抗濕有如泡菜是具有韓國民族特色的冬季必備副食品。每年11月,把白菜、蘿卡洗凈晾乾之後,加辣椒、蒜、蔥、海鮮等各種調味料,用大缸掩漬起來,密封半個月至1個月後食用。每個家庭主婦都有腌制泡菜的獨特手藝和秘方,因此泡菜的口味,每家各不相同。
韓國人愛吃牛肉、雞肉和魚,不喜歡吃羊肉、鴨子以及油膩的食物。狗肉是他們喜歡吃的肉食之一。
韓國多泉水,泉水干凈清涼甘美,因兩韓國人一般不喝茶和開水。
韓國人都習慣在矮桌上吃飯,小桌上擺有飯碗、湯碗、盛醬的小碟,以及裝小菜的盤子。吃飯也使用筷子和湯匙。
韓國著名的鄉土名菜主要有:各種生魚片、木浦臭酶魚、光州燉乳豬、烤牛肉、生拌牛胃(即牛百葉)、人參雞、神仙爐(即悅口子湯,類似中國的火鍋)。
韓國人的飲食離不開脆製品,種類很多,主要為泡菜和腌魚。
韓國人喜愛喝湯。湯是韓國人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就餐時所不可缺少的,種類很多,主要有大醬湯、狗肉湯等。
韓國人常吃甜點、糕點和麵食,主要有麥芽糖、油蜜果、打糕、蒸糕、發糕、甲皮餅,油剪餅、冷麵等。
韓國人的日常飲品,包括酒類和軟飲料兩大類。三亥酒是一種濁酒,它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羅、百濟、高句麗時期。因系農家當釀制,俗稱農酒,清蜜混氈,但酒精度低,清涼可口;此外,還有保存期長的清酒和適宜冬天釀制的甘酒。軟飲料主要有民間自製的花茶和柿餅汁,前者與中國的花茶同名而實質不相干,後者多在元旦時飲用。
二、韓國人的生活習慣——禮儀
韓國受儒家教育的影響很深,但西方文化近來對其影響頗大,他們的習慣也因此帶有了西方文化的味道。禮儀方面的特點是重視地位、輩分、老幼、男女之別,對地位、輩分高的,對年長者和男性都要表示尊重,說話要用尊稱(韓國語持有的語法形式),見面要先問候,同行時要讓路,不能走在他們的前面。在家庭中,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提倡「賢妻良母」氣家務勞動幾乎全落在婦女身上。男女7歲以上不能同席。家庭經濟好些的,婦女婚後大多不參加工作,即使參加工作,報酬也比男子低。近年來女權運動有所發展,爭取男女平等、同工同酬,要求將女性公務員的退休年齡從43歲改為50歲等。
1、問候認識的人見面時,一定要相互問候,可視身份關系用點頭、鞠躬、握手或擁抱等形式。
2、介紹家裡來客人時,父母與客人相互行禮,再向子女介紹每來客的身份、稱呼,並要求子女向客人們行鞠躬禮或行跪拜禮。如是在工作單位,則先將本單位的人介紹給來訪的客人。
3、招待韓國人十分好客,招待客人往往是盡其所能,將家中最好吃的都拿出來,而客人應盡量多喝多吃,吃得越多越能顯示感情的深厚。韓國男子普遍好飲臼酒,且酒量很大,互相敬酒,邊喝邊談邊唱,極為熱鬧。中國史書《魏史東夷傳》中就記述了韓國人飲酒、唱歌、跳舞的習俗。據世界衛生組織(WHO)1981年的調查統計,韓國每年每人平均消耗的白酒量是9.2公升,名列世界前茅。飲酒時按身份、輩份的高低就座,依次斟酒。位高者先舉杯,依次相隨。地位相差太大的人不能同桌而飲,因情況特殊不得已時,地位低的人應背臉而飲。相互碰杯時,身份低的人應用杯沿碰對方的杯身,不能平碰,否則是失禮。地位低的需向地位高的人敬酒時,應徵得其同意,上前敬酒時,先鞠躬,說些祝賀的話,右手持瓶,左手托瓶底。要注意的是,敬酒人只斟酒,而不陪飲,離開時也應鞠躬。接受敬酒的人要說些答謝的話。身份地位相似的人相互敬酒時,要相互斟酒,碰杯對飲。
4、敬煙向客人敬煙也是韓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但是,一般情況下身份地位低的人不能在身份高的人面前抽煙。子女絕不能在父母面前抽煙,更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
5、注意穿襪子進韓國人家裡要脫鞋,到韓國式食堂進餐也要脫鞋,因此一定要注意穿干凈的襪子。襪子不幹凈或有破洞是失禮行為,被人看作沒有教養。入座時,賓主都要盤腿席地而坐,不能將腿伸直,更不能*開。
6、在與韓國人的商務交往中,晚上的娛樂活動起著重要作用。他們認為,讓他們的貿易夥伴在異國他鄉孤獨地呆在飯店裡,是失禮的。所以,他們會主動邀請客人參加娛樂活動。
7、韓國商人一般把晚宴設在餐館里或酒吧間,只有當你們之間建立了很好的關系,才有可能邀請你到他們家裡做客。在韓國,晚宴一般是談判活動的一部分,只有談判的人才有資格參加。你不能要求一位韓國男子帶他的妻子來參加晚宴,同時,參加韓國人的宴會,不要帶自己的妻子去。你接受了韓國人宴請後,要設法回請一次。你在選擇請客的地方時,要注意韓國人的飲食習慣。
8、同韓國人約定洽談時間後,要准時赴約。同韓國人見面,隨便握握手是最普遍的做法,或者用稍微低頭的辦法代替鞠躬,因為韓國人在見面時傳統上是鞠躬。握手時或雙手,或用右手。與長輩握手時,除右手相握外,還要把左手輕置於其右手之上,以示尊重。在把你介紹給一位韓國婦女時,如果她把手伸給你,你可以同她握手。如果她不伸手,你不要伸手給她,否則會使她陷入窘境。因為韓國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9、韓國人說話比較直率。當你遇到韓國人沉默時,首先要弄清楚沉默的原因,再進行交談。
三、韓國人的生活習慣——人生習俗
韓國人從出生到成人,要舉行許多儀式,現在已逐漸簡化。傳統的儀式主要有:
掛禁線生孩子的人家,必需在大門上攔根草繩,俗稱禁線。如生男孩,就將木炭、松枝和辣椒夾在草繩上;如生女孩,就將木炭、松枝和紙條夾在草繩上。禁線要掛21天,凡服喪與患有病者均不得進入。
三七嬰兒出生後的第蘭個7天稱蘭宅,婆婆要為產婦做特別好的食物,並把蒸糕和海菜湯分送給親戚、朋友和鄰居,表產婦和嬰兒健康無恙,此後近親可來探望。
取名一般由父親在滿月前為嬰兒取名。
賣子有些家庭怕孩子夫折,就認樹木載文在壁為父,祈其保佑孩子無病無災、健康校壽。為此,小孩的名字要作相應的改動。
百日嬰兒出生100天稱百日。這一天要宴請親友和鄰居。客人們向產婦和嬰兒贈送小衣服和禮品,祝願嬰兒健康成長。
周歲小孩出生一周年這一天?交母給櫻兒穿上彩虹衣服進行「抓周」到了現代,多為孩子周歲留影紀念;然後親戚朋友前來祝賀,主人設宴招待。
冠禮男子20歲時進行加冠禮節,表示已長大成人。古代冠禮禮儀式繁縟,現在已大大簡化,甚至不再進行了,儀式一般選陰歷正月的吉日進行。
笄禮女子年滿15歲舉行結發插替的儀式,一般由受笄者母親主持。
花甲60周歲生日稱花甲。祝賀花甲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儀式一般在長子家中進行,親戚朋友也來祝壽。祝壽儀式很隆重,兒孫、親朋按輩份依次施禮,贈送禮品,祝老人長壽。
進甲70周歲為進甲。父母到了進甲之年,子女們要為老人祝賀生日。儀式與祝賀花甲相同。
四、韓國人的生活習慣——禁忌
韓國人禁忌頗多。逢年過節相互見面時,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生氣、吵架。農歷正月頭三天不能倒垃圾、掃地,更不能殺雞宰豬。寒食節忌生火。生肖相剋思婚姻,婚期忌單日。漁民吃魚不許翻面,因忌翻船。忌到別人家裡剪指甲,否則兩家死後結冤。吃飯時忌帶帽子,否則終身受窮。睡覺時忌枕書,否則讀無成。忌殺正月里生的狗,否則三年內必死無疑。
與年長者同坐時,坐姿要端正。由於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時,賓主都應席地盤腿而坐。若是在長輩面前應跪坐在自己的腳底板上,無論是誰,絕對不能把雙腿伸直或叉開,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或侮辱人。未徵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級、長輩面前抽煙,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飯時不要隨便發出聲響,更不許交談。迸入家庭住宅或韓式飯店應脫鞋。在大街上吃東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被認為是粗魯的。
照相在韓國受到嚴格限制,軍事設施、機場、水庫、地鐵、國立博物館以及娛樂場所都是禁照對象,在空中和高層建築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平時和韓國人交談,最好是談韓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少談政治問題,特別是當地政治。韓國政府禁止人們談論政治問題,所以,和韓國人談政治會給他們帶來麻煩。用餐時,不能隨便出聲說話,如不遵守這一進餐禮節,會引起人們的反感。韓國人很愛面子。所以,要尊重韓國人,不能當面出言指責他們。不能使用「不」字來拒絕韓國人,可以委婉地表示你的不同意見。
韓國人同第一次見面的客人之間交換禮品是很常見的事情。為了保全韓國人的面子,要讓對方先送禮;然後你再回送。送給韓國人的禮品可以是鮮花和一些小禮品,或者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禮品。不要送食物做禮物,因為它們可能不適合韓國人的口味。在送禮時,還要注意禮品上不能有韓國製造或日本製造的標志。韓國人一般不當別人的面打開禮物。
韓國人忌諱的數字是「4」,「4」在朝鮮語中的發音、拼音與「死」字完全相同,是不吉利的數字。所以,韓國樓房沒有四號樓、旅館不稱第四層、宴會中沒有第四桌、喝酒絕不肯喝四杯,等等。
韓國人姓「李」的很多,但絕不能說「你是姓十八子李」之類的話。因為在朝鮮語中「十八因為在朝鮮語中「十八子」與一個淫盪詞相近。特別是不能在女子面前說此話,否則會被認為有意侮辱人。
D. 韓國人有哪些習慣
腿麻了,喜歡用食指點點舌尖,然後在鼻子上點點...
們吃飯喝酒的時候總是用手擋著嘴
如果是和長輩一起喝酒,都必須側過身去的~
小輩向長輩行大禮,用跪的,父親母親總之都是長輩,都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與尊嚴
生日吃海帶湯
試菜時,手會接在筷子下面...
社交禮儀
在社交禮儀上,韓國一般不採用握手作為見面的禮節。握手時講究使用雙手,或是單獨使用右手。在晚輩、下屬與長輩、上級握手時,後者伸出手來之後,前者須先以右手握手,隨手再將自己是左手輕置與後者的右手之上。 在韓國,婦女和小孩一般情況下,婦女不和男子握手,以點頭或是鞠躬作為常見禮儀。 在稱呼上多使用敬語和尊稱,很少會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要是對方在社會上有地位頭銜的,韓國人一定會屢用不止。
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長老,長者進屋時大家都要起立,問他們高壽。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早晨起床和飯後都要向父母問安;父母外出回來,子女都要迎接。吃飯時應先為老人或長輩盛飯上菜,老人動筷後,其他人才能吃。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計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並握手,握手時或用雙手,或用左手,並只限於點一次頭。鞠躬禮節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韓國官員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輕輕點一下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在社會集體和宴會中,男女分開進行社交活動,甚至在家裡或在餐館里都是如此。
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後鞠躬致祝辭,最後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後再鞠個躬才能離開。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你要離去時,主人送你到門口,甚至送到門外,然後說再見
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不宜送外國香煙給韓國友人。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在贈送韓國人禮品時應注意,韓國男性多喜歡名牌紡織品、領帶、打火機、電動剃須刀等。女性喜歡化妝品、提包、手套、圍巾類物品和廚房裡用的調料。孩子則喜歡食品。如果送錢,應放在信封內。
若有拜訪必須預先約定。韓國人很重視交往中的接待,宴請一般在飯店或酒吧舉行,夫人很少在場。
服飾禮儀
社交場合中,大部分韓國人會講英語,對講日語的人沒有好感。 在韓國,穿衣上不會過於前衛,是莊重保守的。男子一般上身穿襖,下身穿寬大的長檔褲,女子一般是上穿短襖,下穿齊胸的長裙。
餐飲禮儀
韓國人在一般的情況下喜歡吃辣和酸。主食主要是米飯、冷麵。菜餚有泡菜、烤牛肉、燒狗肉、人參雞等等。總體來說,韓國人的菜品種不是太多,而且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比較清淡。一般來是說,韓國的男子的酒量都不錯,對燒酒、清酒、啤酒往往來者不拒,婦女則多不飲酒。平日,韓國人大都和茶和咖啡。但是,韓國人通常不喝稀粥,不喜歡喝清湯。韓國人一般不喜歡吃過油、過膩、過甜的東西。不啻鴨子、羊肉和肥豬肉,至於熊掌、虎肉。吃飯時,一般用筷子。為環保,韓國人的會為你提供鐵餐具。與長輩吃飯時不許先動筷子,不可以用筷子對別人指指點點,用餐完畢後將筷子整齊放在餐桌的桌面上。吃飯時,不宜高談闊論。吃東西時,嘴裡響聲太大,也是非常丟人的。在韓國人的家裡宴請時,賓主一般都是圍坐在一張矮腿方桌周圍。盤腿席地而坐。在這種情況下,切勿用手摸腳,伸直雙腿,或是雙腿叉開,都是不允許的。
習俗
· 尊重長者,與年長者同坐時,坐姿要端正。
·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
· 由於韓國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炕上用餐時,賓主都應席地盤腿而坐。
· 吃飯時,不要隨便發出聲響,也不準端著碗吃,應把飯碗放在左邊,湯碗放在右邊,並排擺設。
· 韓國人生活在有「暖炕」設備的居室,不能穿鞋進屋,因此不穿襪子拜訪親朋會被認為不懂禮貌。
· 走進家庭客廳或韓式餐廳應脫鞋。
· 走在大街上吃東西,被認為是粗魯的。
· 應邀到家吃飯或赴宴,帶點小禮物比較好。
· 在結婚典禮等喜慶送禮金時,必須放在白色的禮袋裡。
· 由於受漢字文化圈的影響,韓國最不吉利的數字為「4」,因為「4」與「死」字的發音相似。
· 韓國人不喜歡用紅筆寫名字。
習俗禁忌
韓國人珍愛白色。國花是木槿花,松樹為國樹,喜雀為國鳥,老虎為國獸。忌諱數字是"4"和"13",在發音與"死"相同的緣故,韓國人對相似的"私""師""事"等最好不要使用。
韓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強,反對崇洋媚外,倡導使用國貨。在贈送禮品時,最好選擇是鮮花、酒類和工藝品。最好不是日本貨。
韓國有男尊女卑的講究,進入房間時,女人不可以走在男人的前面,女人須幫助男人脫下外套,坐下時,女人要主動坐在男子的後面。不可以在男子面前高聲談論。
禁忌
政府規定,韓國公民對國旗、國歌、國花必須敬重。不但電台定時播出國歌,而且影劇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國歌,觀眾須起立。外國人在上述場所如表現過分怠慢,會被認為是對韓國和韓族的不敬。
韓國人禁忌頗多。逢年過節相互見面時,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生氣、吵架。農歷正月頭三天不能倒垃圾、掃地,更不能殺雞宰豬。寒食節忌生火。生肖相剋思婚姻,婚期忌單日。漁民吃魚不許翻面,因忌翻船。忌到別人家裡剪指甲,否則兩家死後結冤。吃飯時忌帶帽子,否則終身受窮。睡覺時忌枕書,否則讀無成。忌殺正月里生的狗,否則三年內必死無疑。
與年長者同坐時,坐姿要端正。由於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時,賓主都應席地盤腿而坐。若是在長輩面前應跪坐在自己的腳底板上,無論是誰,絕對不能把雙腿伸直或叉開,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或侮辱人。未徵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級、長輩面前抽煙,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飯時不要隨便發出聲響,更不許交談。迸入家庭住宅或韓式飯店應脫鞋。在大街上吃東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被認為是粗魯的。
照相在韓國受到嚴格限制,軍事設施、機場、水庫、地鐵、國立博物館以及娛樂場所都是禁照對象,在空中和高層建築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吸煙禁忌
· 與年長者或女人同坐時,應先徵得同意後再抽煙。
· 在街上抽煙是不合公眾道德的行為。
· 雖然是室外,在沒有煙灰碟的地方應禁煙。
· 必須遵守地鐵、機場及其他公共場合里的禁煙區。
· 即事不是禁煙區,在人較密集的場所應禁煙。
· 在辦公室里禁煙。
· 在餐廳里必須確認自己的座位是否是禁煙席。
E. 韓國人都有哪些習慣和特點
韓國人非常地懂禮貌。
在人際交往中,韓國人的常規禮儀既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點,又受到了西方文化與中國儒家文化的雙重影響。
在正規的交際場合,韓國人都採用握手作為見面禮節。在行握手禮時,他們講究使用雙手,或單獨使用右手。當晚輩、下屬與長輩、上級握手時,後者伸出手來之後,前者須先以右手握手,隨後再將自己的左手輕置於後者的右手之上。韓國人的這種做法,是為了表示自己對對方的特殊尊重。
韓國婦女在一般情況下不與男子握手,而往往代之以鞠躬或者點頭致意。韓國小孩向成年人所行的見面禮,也是大致如此。
與朝鮮人一樣,韓國人在不少場合有時也同時採用先鞠躬、後握手的方式,作為與他人相見時的禮節。
同他人相見或告別時,若對方是有地位、身份的人,韓國人往往要多次行禮。行禮三五次,也不算其多。有個別的韓國人,在這種時候,甚至會講一句話,行一次禮。
在一般情況下,韓國人在稱呼他人時愛用尊稱和敬語,但很少會直接叫出對方的名字。要是交往對象擁有能夠反映其社會地位的頭銜,那麼韓國人在稱呼對方時一定會屢用不止。
與外國人初次打交道時,韓國人非常講究預先約定,遵守時間,並且十分重視名片的使用。
服飾禮儀
韓國人非常看重自己留給交往對象的印象如何,為了維護個人形象,他們對社交場合的穿著打扮十分在意。
除個別墨守陳規的老年人外,韓國人在交際應酬中通常都穿著西式服裝。但是,他們的著裝很講究樸素整潔,並且較為莊重。比如,在商務活動中,韓國男子都會穿深色的西服套裝,而韓國婦女的著裝則絕對不會過於前衛。在韓國,衣冠不整的人,和著裝過露、過透的人,都是讓人看不起的。
韓國人的傳統服裝是:男子上身穿襖,下身穿寬大的長襠褲,外面有時還會加一件坎肩,甚至再披一件長袍。韓國婦女則大都上穿短襖,下著齊胸長裙。
在韓國,參加社交活動時光腳,是一種失禮的行為。其實,在社交活動中穿襪子,往往還有一個好處,即進屋之際需要脫鞋時,不至於過分尷尬。
進屋之前需要脫鞋時,韓國人是不準將鞋尖直對房間之內,不然的話,會令對方極度不滿。
餐飲禮儀
韓國人的飲食,一般情況下以辣和酸為主要特點。主食主要是米飯、冷麵,愛吃的菜餚主要有泡菜、烤牛肉、燒狗肉、人參雞等。就總體而言,韓國菜品種不多,而且大多數比較清淡。
韓國男子通常酒量不錯,對燒雞、清酒、啤酒來者不拒。韓國人一般不吃過膩、過油、過甜的東西,而且不吃鴨子、羊肉和肥豬肉。
在用餐的時候,韓國人是用筷子的。為了環保,韓國的餐館里往往只向用餐者提供鐵筷子。關於筷子,韓國人的講究是,與長輩同桌就餐時不許先動筷子,不可用筷子對別人指指點點,在用餐完畢後要將筷子整齊地放在餐桌的桌面上。
韓國人認為,吃飯的時候不宜邊吃邊談,高談闊論。吃東西時,嘴裡響聲大作,也是非常丟人的。
韓國人在自己家裡設宴招待來賓時,傳統方式賓主都是圍在一張矮腿方桌周圍,盤腿席地而坐。在這種情況下,切勿用手摸腳,悄悄脫襪子。將雙腿直伸開來,或是雙腿叉開,都是不允許的。
習俗禁忌
韓國人大都珍愛白色,並且對熊和虎十分崇拜。在韓國,人們以木槿花為國花,以松樹為國樹,以喜鵲為國鳥,以老虎為國獸。對此,不要妄加非議,更不能當著韓國人的面不恭不敬。
由於發音與「死」相同的緣故,韓國人對「4」這個數目十分厭惡。受西俗影響,也有不少韓國人不喜歡「13」這個數。
與韓國人交談時,發音與「死」相似的詞最好不要用,將「李」這個姓氏按漢字筆劃稱為「十八子」,也不合適。在婦女面前,尤其不要這么作。需要對其國家或民族進行稱呼時,不要將其稱為「南朝鮮」、「南韓」或「朝鮮人」,而宜其分別稱為「韓國」或「韓國人」。在韓國,不宜談論的話題有:政治腐敗、經濟危機、意識形態、南北分裂、韓美關系、韓日關系、日本之長等。
韓國人民族自尊心很強,他們強調所謂「身土不二」,反對崇洋媚外,倡導使用國貨。需要向韓國人贈送禮品時,宜選擇鮮花、酒類或工藝品。但是,最好不要送日本貨,更不要特意指出這一點。在接受禮品時,韓國人大都不習慣當場打開其外包裝。
在韓國民間,仍講究「男尊女卑」。進入房間時,女人不可走在男人前面。進入房間後,女人須幫助男人脫下外套。男女一同就座時,女人應主動坐在下座,並且不得坐的高於男子。通常,女子還不得在男子面前高聲談笑。
F. 韓國人生活習慣問題
1、韓國人飲食清淡,單調。生活節儉,多數韓國人每天米飯,泡菜,醬湯就是一頓飯。烤肉已經算是改善生活了。(在首爾市鍾路區貫鐵洞有一家「姨母家的五花肉」很好吃)本土畜牧業不發達,靠進口,牛肉最貴。水果也很貴。見過韓劇里平民見到排骨就眼淚嘩嘩,那是有依據的。但是蔘雞湯很好喝!(韓國人夏天喜歡吃熱食,蔘雞湯極熱)還有他們超愛吃燒魷魚。(首爾江南區有一家海邊騎士的連鎖店,專賣燒魷魚)還有小吃米腸,炒年糕,壽司(他們路邊的布帳馬車,就是路邊攤有賣)
2、韓國人愛吃方便麵。他們叫拉麵,很辣,方便。連韓星出遠門都要帶它充飢!
3、他們喝的是清酒,他們叫燒酒。度數很低!因為口感偏甜,搭配韓國飲食很好,他們的最愛!啤酒也喝,在酒吧!
4、他們沿襲的中國傳統教育,設想封建社會中,老師體罰學生犯法嗎?
5、韓國男尊女卑,男人有大男子主義。宴會開場時會說:「先生們,女士們」。而其他國家是說:「女士們,先生們!」原來韓國是女性不工作,但近年來女性也工作。女人學習家政課,是出嫁的前提!但他們尊卑有制,晚輩對前輩,小輩對長輩,都使用敬語(對初次見面,和重要場合都使用敬語)除了大男子主義,我個人認為這點是需要學習的!
6、韓國的祖先是從中國學習的文字,在這之前他們沒有文字。從此後,認識漢字是有學識的象徵!他們現在的文字是一種拼音。是在朝鮮成立500年後才有的文字。在韓國沒成立之前,大街小巷都是漢字,連他們的名字都有固定的漢字註解。韓國成立後為去除漢化,街道里漢字少了。把漢城更名為首爾。(那是英文對漢城的音譯)而現在地鐵的站名都有中文註解。他們的單詞70%是漢語。近年來又加入了日語,和英語。總之一句話,他們的文化來自中國!
7、但韓國的語言屬於烏拉語系,屬於粘著語。語法與中文不同,我們是主、謂、賓。他們是主、賓、謂。比如:「我吃飯」,他們是說:「我飯吃。」
他們沒有標點,但韓文有隔音。有韻尾,他們用聲調不同表示感情。用不同的敬語表示尊敬的程度!朋友和戀人之間不用敬語,對小輩不用敬語。這是不同於中文的地方。
G. 關於韓國人的生活習慣
1.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日本人很像,但不完全一樣。
2.他們到家裡都脫鞋。在很冷的冬天也是,家裡有供暖的東西。一般不會穿上鞋,除非有客人,不然就光著腳。
上個月,我們學校組織學生到韓國大田大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研修活動。研修之餘的經歷,帶給我們眾多新奇感受,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韓國人的節約。
談到節約,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的一般是不浪費東西的個人行為,有些人甚至會想到穿帶補丁的衣服。在韓國,節約已經成為整個民族的行為。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歷來都是頭等大事。我在韓國上的第一堂課,正是在餐桌上開始的。
韓國的筷子大多是用不銹鋼做成的,長度是中國筷子的2/3,小巧精緻,每根都是長方體。據說這樣設計更能節約材料,也能克服材質光滑夾不住東西的問題。傳統的木質筷子要耗費大量木材,細菌易繁殖,筷子易變黑,易磨損,使人產生不衛生的感覺,無形之中「鼓勵」人們使用一次性筷子。不銹鋼的筷子不易磨損,易於清洗和消毒,讓使用者更有安全感。
韓國的飲料給我上了第二課。中國的易拉罐飲料,一聽的容量基本在355毫升,而韓國的基本上都低於300毫升。有研究表明,在非運動狀態下的東方人,特別是女性和兒童,很難一次喝完355毫升的飲料,而碳酸飲料開蓋一段時間後就會喪失原有的味道,在無形中就造成了浪費。
最讓我驚訝的是,在韓國的商場購物時,如果你使用塑料袋,就必須付20至50韓元(約合0.16至0.41元人民幣),遠遠超過了塑料袋本身的價值。據說,這項規定已在韓國實行了近10年,目的在於減少白色污染。
據大田大學的教授介紹,在這項規定實行之初,很多人都覺得不方便,但還是用紙袋、紙箱或者布袋取代了塑料袋。這種政府與國民共同進行的環保行動,使我產生了敬佩之情。
在韓國文化課上,大田大學的教授介紹了韓國的古典建築。韓國傳統房屋的圍牆非常矮,即使是皇宮的也不高。很多教授的名片上都寫了詳細的家庭住址。很多人的錢包都放在褲子背後的口袋裡。我們覺得他們的防範意識十分薄弱,紛紛詢問為何不怕小偷。
韓國教授的回答非常有趣:韓國人普遍使用信用卡,身上和家裡基本上都沒有什麼現金,小偷只能偷大件物品,但那些東西都太重了,偷起來很累,又很容易被發現。
信用卡的廣泛使用,其實也是一種節約。完善的信用體系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高效率才能帶來高收益,而節約時間是最大的節約。同時,貨幣製造的成本很高,流通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損耗(尤其是紙幣),使用起來不衛生,回收與銷毀的成本也非常高。而信用卡(包括借記卡)的使用則可以避免這種情況,也方便持卡人對個人資產及信用進行有效管理。
在韓國看到的這些節約行為讓我想到,環保不僅僅是一種理念、一句口號,更應該是一項行動,一項全民行動。它不該轟轟烈烈地高調運作,而應體現在每一個細微處。
H. 韓國人有什麼特別生活習慣
在韓國來說,飲食方面非常非常有講究,韓國飲食最大的特點就是「五味五色」,所以韓國料理當中,最大的味道就是酸甜苦辣咸。
泡菜、米飯、鹹菜、辣椒醬、大醬湯、八珍菜,這都是韓國人在日常當中最普通的食物。
韓國人喜食辣,所以平常的飲食當中辣椒醬、辣椒面是一定要有的調味料。因為韓國地理位置和氣候方面的原因,所以冬天的時候泡菜是最具民族特色,也是必備的食物。
基本上家家戶戶的主婦都有製作泡菜的獨特手藝和秘方。飲料方面的話,三亥酒、甘酒以及清酒,都是韓國最常見的飲料,只是在不同場合會有不同的選擇。
在韓國,不同人之間,不同層級之間的交流是非常有講究的。如果是長輩或者是上級領導的話,那麼一定要使用敬語。即使是走路,也要讓長輩先走,不能夠走在長輩前面。
(8)韓國人生活習慣擴展閱讀
1、第一次見面的客人,要准備好禮品交換。但是要讓對方先送禮,然後再進行回禮。小禮品、鮮花或者是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禮物,都是可以的,唯獨不能夠把食物當做禮物送給韓國人。
2、和日本人一樣,韓國人幾乎每頓飯都要吃大米。大米也是他們文化中的一部分。
I. 韓國人的生活習慣,愛好和流行什麼
,運動:高爾夫,因為在韓國打很貴。
2,食物:主食當然是韓國菜,烤肉,冷麵,每個人都自豪得不得了。如果帶他們吃其他中國菜就一定要挑環境非常好的,人家不講什麼小破地方但是東西好吃,因為味蕾壓根兒就有差別。至於具體個人愛吃什麼你自己去了解,口味不同,有的很喜歡PIZZA,有的就不喜歡。很多人中意火鍋。但個人建議請客的話請日本生魚片最好(不是壽司哦是生魚片!那種整條片了還會動的),因為那個在韓國也超級貴!一般人吃的機會簡直沒有。請吃烤肉也不錯,因為吃的時間很長,可以邊烤邊聊,別的菜不熟悉就別亂請了。但是一般來說他們很講究口味,不是是烤肉就可以的,不正宗的話反而不好。統一的特點是他們不喜歡油膩。對中國式的辣也沒有什麼熱情。認為是干辣沒有回味。
3,零食:沒有特別,不過點心是很好的,韓式點心吃過但是沒有研究,一大盒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可以送禮物。還有就是西式糕點,義大利的CHEESE蛋糕很流行,或者法式風格。也可以送精美的果籃,放點熱帶水果,不過這就是偶爾的小禮物了,畢竟人家來久了不比剛來時。
4,衣著:整潔,一定要整潔。很多韓國人詬病中國人不愛洗澡,身上有味道。的確有的人做的實在不好,也不好反駁。至於風格,盡量觀察對方怎麼穿,和自己風格接近不接近,反差不要太大就好,其實大部分韓國人能接受的風格很廣,但不能接受胡亂搭配,那樣不是是風格。總之就是得體整潔。(當然做朋友的話無所謂,合不來就散,但看起來LZ是商務一類)首飾的話偏好金。有的人認為銀是窮人的飾物。注意觀察的確金比較常見。但整體說來不像日本人的飾物那麼誇張。
5,休息:練歌房(KTV),當然要去韓國人聚集多的地方的,那裡才會有很多韓國歌,喝啤酒,燒酒,各種酒。一般不只一家酒吧,喝一喝要換地方才盡興。不一定在酒吧喝,吃飯的地方就開始喝,酒吧是後來的事。舞廳(夜店)。在本國唱歌都會有歌房小姐作陪,和日本一樣,簡直沒有沒有的。在中國就算了。跳舞總體說來女的比男的喜歡去。按摩——當然指真的按摩啊。尤其是那種好的盲人按摩,韓國人非常喜歡,女的也會去(不過女的不方便一起會談,按摩一般要光身的)。浴池就算了,這邊沒什麼像樣的。
貼士:和韓國人打交道禮節非常重要,尤其你比對方小的話。不可以和比你大的人一起抽煙。喝酒要別過臉去,並且對方酒杯一空要馬上主動為對方斟酒。手的動作也有規定,多看看學一下。規矩很多,雖然你不是韓國人但要是你年級比對方小還是那樣做了,對方心裡還是會很不舒服,所以要多觀察,最多犯一次,然後就要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