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那一世 那一年 那一月 那一日 倉央嘉錯
《那一天那一年那一世》 ——倉央嘉措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 驀然聽見 你誦經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長頭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我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輪回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轉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我轉山轉水轉佛塔啊 不為修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夜 我聽了一宿梵唱 不為參悟 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 我轉過所有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紋
那一年 我磕長頭擁抱塵埃 不為朝佛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我翻遍十萬大山 不為修來世 只為路中能與你相遇
那一瞬 我飛升成仙 不為長生 只為佑你喜樂平安
倉央嘉措,(1683.03.01-1706.11.15),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在桑結嘉措的主持下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廢,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押解途中圓寂。
倉央嘉措是一位才華出眾、富有文採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道歌。最為經典的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詞句優美,朴實生動,匯集了倉央嘉措60多首詩歌,如今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幾乎傳遍了全世界,他的詩歌已經超越民族、時空、國界,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
❷ 倉央倉嘉措的情詩
一 不相見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二 等
納木措湖等了我多少年,我便等了你多少年。
出生時我就忘了該有冗長的對白,讀經文。
轉著經筒,長跪在羊皮紙托起的文字里屏息。
20年前我的句子丟失足跡,偶然醉酒,遇見己身。
在大漠里流干淚水,風沙襲來,三千繁華深埋。
曠古的煙塵從此便擁有了接近眾生的質地。
三、我願知曉
我願知曉你的願望,以及一些稱呼的含義。
坐在月光里的妹妹,是否你的長頭發已改變了秩序。
是否我該用枯坐代替斷腸,禪定,寂靜無語。
可一百次的轉世,你仍舊會看見我打馬徐行。
而我也註定看見你,面龐上眨著瑪吉阿米的眼睛。
四、佛緣
我開始知道什麼是佛緣,
在我胸口有一朵青蓮,
那是經歷過塵世痛苦的印記。
卻沒有想到那是你對我今生的召喚,
我會去尋你,
一定會的,
等著我。
五、相親
雖然肌膚相親,
情人的真心卻不知道。
不如信手在地上畫畫,
能算出天上星星多少。
(2)倉央擴展閱讀: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1683~1706)的作品《倉央嘉措詩歌》,廣泛流傳,馳名中外。倉央嘉措的詩歌約66首,因其內容除幾首頌歌外,大多是描寫男女愛情的忠貞、歡樂,遭挫折時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譯成《情歌》。
《情歌》藏文原著,有的以口頭形式流傳,有的以手抄本問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見流傳之廣,藏族讀者喜愛之深。中文譯本海內外至少有10種,國外有英、法、日、俄、印地等文字譯本。
倉央嘉措,公元1683年生於藏南門隅地區宇松地方的一戶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的農民家庭。1697年,倉央嘉措被選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薩。同年10月25日,於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
❸ 倉央嘉錯的詩句
倉央嘉措詩集經典句子:
1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轉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2那一刻 我升起風馬 不為乞福 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日 壘起瑪尼堆 不為修德 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這一世 轉山 不為輪回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天 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轉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啊 不為修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夜 我聽了一宿梵唱 不為參悟 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 我轉過所有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紋
那一年 我磕長頭擁抱塵埃 不為朝佛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我翻遍十萬大山 不為修來世 只為路中能與你相遇
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3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❹ 那個詩人到底叫倉央嘉措還是倉央措嘉啊
正確名字: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1683—1706年),為第六世達賴喇嘛,門巴族人,西藏歷史上著名的人物。
人物簡介:
1683年(藏歷水豬年,康熙二十二年)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1697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在桑結嘉措的主持下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1705年被廢,1706年在押解途中圓寂。
倉央嘉措是一位才華出眾、富有文採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情歌。最為經典的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詞句優美,朴實生動,匯集了倉央嘉措60多首情詩,如今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幾乎傳遍了全世界,他的詩歌已經超越民族、時空、國界,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其中最著名的是「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❺ 尼瑪倉央是什麼意思
尼瑪是「太陽」的意思,倉央是「音律」的意思。很有意境的名字:像太陽一樣燦爛光明,像樂曲一樣美妙優雅。
❻ 倉央嘉措詩詞
《倉央嘉措詩詞》
1、野馬跑到山上 可用套索捉住
情人一旦變心 神力也難捉住
2、對於無常和死 若不常常去想
縱有蓋世聰明 實際和傻子一樣
3、無論虎狗豹狗 喂熟它就不咬
家裡的花斑母虎 熟了卻更凶暴
4、雖然肌膚相親 情人的真心卻不知道
不如信手在地上畫畫 能算出天上星星多少
5、守門的老黃狗 心比人還靈
別說我夜裡出去 今日清晨才回宮
6、夜裡去會情人 早晨落了雪了
腳印留在雪上了 保密又有何用
7、把帽子戴在頭上 將辮子撂在背後
一個說"請慢坐" 一個說"請慢走"
說:"心裡又難過啦"
說:"很快就能聚首"
8、在那陰曹地府 閻王有面業*鏡
人間是非不清 鏡中善惡分明
9、柳樹愛上了小鳥 小鳥愛上了柳樹
只要兩兩用心 鷂鷹無隙可入
10、不要說持明倉央嘉措 去找情人走掉!
如同自己需要一樣 他人也同樣需要
11、喝了一杯沒醉 又喝一杯還沒醉
少年的情人勸酒 一杯便酩酊大醉
12、你是金銅佛身 我是泥塑神象
雖在一個佛堂 我倆卻不一樣
13、 熱戀的時候 情話不要說完
口渴的時候 池水不要喝乾
一旦事情有變 那時後悔已晚
14、從那東方山頂 升起皎潔月亮
未嫁少女的面容 時時浮現我心上
15、去年種的青苗 今年已成秸束
少年忽然衰老 身比南弓還彎
16、我那心愛的人兒 如作我終身伴侶
就象從大海底下 撈上來一件珍寶相似
17、路上遇見的意中人 身上飄溢著醉人的芳香
擔心拾到的白玉 會再丟失遠方
18、花開季節過了 玉蜂可別惆悵
相戀的緣分盡了 我也並不悲傷
19、芨芨草上的白霜 還有寒風的使者
就是它們兩個 折散了蜂兒和花朵
20、天鵝流連池沼 想多停留一會
可那湖面結了冰 叫我意冷心灰
21、渡船雖沒情腸 馬頭卻向後看
那負心的人兒去了 卻不回頭看我一眼
22、寫出的小小.黑字 水一沖就沒了
沒繪的內心圖畫 咋擦也不會擦掉
23、蓋上的黑色小印 它不會傾吐衷腸
請把知恥守信的印章 蓋在你我的心坎上
24、面對大德喇嘛 懇求指點明路
可心兒不由自主 又跑到情人去處
25、默想的喇嘛面孔 很難來到心上
不想的情人容顏 心中卻明明亮亮
26、想她想的放不下 如果這樣去修法
在今生此世 就會成個佛啦
27、問問傾心愛慕的人兒: 願否作親密的伴侶?
答道:除非死別, 活著永不分離!
28、珍寶在自己手裡 並不覺得希奇
一旦歸了人家 卻又滿腔是氣
29、姑娘不是媽媽所生 莫非桃樹上長的?
為什麼你的愛情 比桃花謝得還快?
30、從小相愛的姑娘 莫非狼的後裔?
盡管同居相愛 還想逃會山裡
31、那一天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世,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月, 我輕轉過所有經筒, 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紋;
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 不為朝佛,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我細翻遍十萬大山, 不為修來世,只為路中能與你相遇;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卻了所有, 拋卻了信仰,舍棄了輪回,
只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舊日的光澤
32、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6)倉央擴展閱讀:
倉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在桑結嘉措的主持下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廢,據傳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圓寂。
倉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詩歌,其中最為經典的是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
倉央嘉措的詩歌表現了他短暫而傳奇一生的愛與憎、 苦與樂、 行與思、 感與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願望,主題積極深刻,其思想內容上的特點主要如下:
1、大膽的寫實性。倉央嘉措是宗教領袖人物, 但他敢於寫出自己的現實行動、 內心感受和生活理想, 突破了宗教對人性的束縛, 大膽地向傳統勢力挑戰, 表現出巨大的勇氣。
2、真摯的情感性。倉央嘉措的詩歌大多是描寫男女愛情的,詩中有初識乍遇的羞怯,有兩情相悅的歡欣, 有失之交臂的惋惜,有山盟海誓的堅貞,也有對於負心背離的怨尤, 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生活的熱切渴望與真摯追求。
3、深刻的哲理性。倉央嘉措的詩歌, 有不少在敘事的同時,概括出豐富的人生哲理, 通俗中透著深刻, 給讀者以啟發。
莫怪活佛倉央嘉措,風流浪盪;他想要的,和凡人沒什麼兩樣。藏族人雖然是虔誠的佛教徒,可是他們內心最感親近的達賴,據說就是這位在布達拉宮沒有靈塔的倉央嘉措。他們之所以如此崇拜這位年僅二十四歲就遭到政治人物謀害的少年喇嘛,就因為少年喇嘛的情詩表達了他們對人生的熱愛與理解。
❼ 倉央體是什麼
就是形如倉央嘉措的詩歌《見與不見》的文章
原文《見與不見》
作者 倉央嘉措
出名原因 因《非誠勿擾2》再火一次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裡,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里,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寂靜,歡喜。
倉央體:
現實篇
你加班或是不加班,工資就在這里,不高不低。
你愛他或者不愛他,婚姻就在這里,不離不棄。
你買房或者不買房,價錢就在這里,不偏不倚。
讓我一夜暴富,或者讓官二代娶我為妻。
扯蛋,無語。做夢,苦B。
❽ 【倉央】在藏語里是什麼意思
音律
六世達賴六世達賴經名為「倉央嘉措」,藏語意思為「音律之海」,其本身就是對他的一生的預言!
❾ 倉央到底是誰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是西藏歷史上頗受爭議的著名人物。他最大的特點是:身份尊貴,貴為西藏之王,卻有一顆不避世俗的心,嚮往自由、愛情、人世之樂。門巴族人,公元1683年(藏歷水豬年,康熙二十二年)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旦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紅教)佛教。
藏傳佛教高僧對其評價為,「六世達賴以世間法讓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廣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詩歌和歌曲凈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他用最真誠的慈悲讓俗人感受到了佛法並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獨行讓我們領受到了真正的教義!」也正因為如此,倉央嘉措在藏傳佛教中一直被奉為六世,而把後來指定的六世達賴稱為七世。
倉央嘉措的世俗家中信奉寧瑪派(紅教)佛教,但這派教規並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達賴所屬的格魯派(黃教)佛教則嚴禁僧侶結婚成家、接近婦女。對於這種清規戒律,倉央嘉措難以接受。14年的鄉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塵世生活經歷及他本人對自然的熱愛,激發他詩的靈感。他不僅沒有以教規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據自己獨立的思想意志,寫下了許多纏綿的「情歌」。他的詩歌約66首,因其內容除幾首頌歌外,大多是描寫男女愛情的忠貞、歡樂,遭挫折時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譯成《情歌》。《情歌》的藏文原著廣泛流傳,有的以口頭形式流傳,有的以手抄本問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見藏族讀者喜愛之深。中文譯本海內外至少有10種,國外有英語、法語、日語、俄語、印地等文字譯本。可見,《情歌》不僅在西藏文學史上享有盛譽,而且在世界詩壇上也聲名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