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堅硬的稀粥
擴展閱讀
美國拜登簡歷 2025-08-17 07:04:06
深圳政府買股票 2025-08-17 06:43:43
300etf 2025-08-17 06:29:51

堅硬的稀粥

發布時間: 2021-07-12 10:08:42

⑴ 王蒙寫的小說有哪些

1.堅硬的稀粥 [王蒙] 2.蝴蝶 [王蒙] 3.冬雨 [王蒙]
4.聽海 [王蒙] 5.箏波 [王蒙] 6.淡灰色的眼珠 [王蒙]
7.虛掩的土屋小院 [王蒙] 8.惶惑 [王蒙] 9.名醫梁有志傳奇 [王蒙]
10.木箱深處的紫綢花服 [王蒙] 11.焰火 [王蒙] 12.無言的樹 [王蒙]
13.冬天的話題 [王蒙] 14.輪下 [王蒙] 15.Z城小站的經歷 [王蒙]
16.失去又找到了的月光園故事 [王蒙] 17.史琴心 [王蒙] 18.音響炎 [王蒙]
19.選擇的歷程 [王蒙] 20.球星奇遇記 [王蒙] 21.十字架上 [王蒙]
22.夏之波 [王蒙] 23.欲讀齋志異 [王蒙] 24.初春迴旋曲 [王蒙]
25.雜色 [王蒙] 26.風箏飄帶 [王蒙] 27.夜的眼 [王蒙]
28.一嚏千嬌 [王蒙] 29.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 [王蒙] 30.濟南 [王蒙]
31.室內樂三章 [王蒙] 32.成語新編 [王蒙] 33.調試 [王蒙]
34.鈴的閃 [王蒙] 35.王蒙自傳:(第一部) 半生多事 [王蒙] 36.王蒙活說紅樓夢 [王蒙]
37.滿漲的靚湯 [王蒙] 38.神鳥 [王蒙] 39.阿咪的故事 [王蒙]
40.來勁 [王蒙] 41.我又夢見了你 [王蒙] 42.棋鄉軼聞 [王蒙]
43.最寶貴的 [王蒙] 44.夜雨 [王蒙] 45.眼睛 [王蒙]
46.春節 [王蒙] 47.最後的「陶」 [王蒙] 48.庭院深深 [王蒙]
49.葡萄的精靈 [王蒙] 50.灰鴿 [王蒙] 51.鄭重的故事 [王蒙]
52.躲避崇高 [王蒙] 53.致愛麗絲 [王蒙] 54.王蒙:青狐 [王蒙]
55.蘇聯祭: 記錄王蒙隱秘而曲折的… [王蒙] 56.王蒙自傳: 第一部:半生多事 [王蒙] 57.尷尬風流: 中國人「心」 [王蒙]
58.王蒙活說紅樓夢: 解讀紅樓政治… [王蒙] 59.春 之 聲 [王蒙] 60.尷尬風流 [王蒙]
61.王蒙五年集成的奇書:尷尬風流 [王蒙] 62.王蒙散文隨筆集:忘卻的魅力 [王蒙] 63.王蒙探索中國人之「心」:尷尬風流 [王蒙]
64.鷹谷 [王蒙] 65.尋湖 [王蒙] 66.布禮 [王蒙]
67.王蒙心史:蘇聯祭 [王蒙] 68.荒誕小說選 [王蒙] 69.王蒙:不成樣子的懷念 [王蒙]
70.中國心 [王蒙] 71.難得明白 [王蒙] 72.貓話 [王蒙]
73.我的處世哲學 [王蒙] 74.論「費厄潑賴」應該實行 [王蒙] 75.永遠做生活與藝術的開拓者——序小說集《迷亂的星空》 [王蒙]
76.哦,穆罕默德·阿麥德 [王蒙] 77.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王蒙] 78.土地的尋覓 [王蒙]
79.狂歡的季節 [王蒙] 80.王蒙作品獲獎目錄 [王蒙] 81.他來 [王蒙]
82.白先生的夢 [王蒙] 83.白衣服與黑衣服 [王蒙] 84.蟲影 [王蒙]
85.漫談中外文學的交往 [王蒙] 86.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王蒙] 87.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學 [王蒙]

⑵ 《堅硬的稀粥》反映了什麼主題

並不是在那裡不厭其煩地單純嘮叨一大家子人如何吃好一天三頓飯的事。他暗示給人的東西是,「新風日勁,新潮日猛」,傳統文化的權威性和模式化受到威脅和挑戰。

⑶ 堅硬的稀粥怎麼樣

王蒙的小說啊,很幽默,也有深意哦。說是一個家庭厭倦了稀飯鹹菜的早飯以後更換了黃油麵包牛奶雞蛋等各種早餐之後最終又回到稀飯的故事

據說實際上,這部小說影射改革開放的,其中的爺爺指的是那個大人物哦
:)

⑷ 王蒙的小說作品是什麼

1.堅硬的稀粥 [王蒙] 2.蝴蝶 [王蒙] 3.冬雨 [王蒙]
4.聽海 [王蒙] 5.箏波 [王蒙] 6.淡灰色的眼珠 [王蒙]
7.虛掩的土屋小院 [王蒙] 8.惶惑 [王蒙] 9.名醫梁有志傳奇 [王蒙]
10.木箱深處的紫綢花服 [王蒙] 11.焰火 [王蒙] 12.無言的樹 [王蒙]
13.冬天的話題 [王蒙] 14.輪下 [王蒙] 15.Z城小站的經歷 [王蒙]
16.失去又找到了的月光園故事 [王蒙] 17.史琴心 [王蒙] 18.音響炎 [王蒙]
19.選擇的歷程 [王蒙] 20.球星奇遇記 [王蒙] 21.十字架上 [王蒙]
22.夏之波 [王蒙] 23.欲讀齋志異 [王蒙] 24.初春迴旋曲 [王蒙]
25.雜色 [王蒙] 26.風箏飄帶 [王蒙] 27.夜的眼 [王蒙]
28.一嚏千嬌 [王蒙] 29.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 [王蒙] 30.濟南 [王蒙]
31.室內樂三章 [王蒙] 32.成語新編 [王蒙] 33.調試 [王蒙]
34.鈴的閃 [王蒙] 35.王蒙自傳:(第一部) 半生多事 [王蒙] 36.王蒙活說紅樓夢 [王蒙]
37.滿漲的靚湯 [王蒙] 38.神鳥 [王蒙] 39.阿咪的故事 [王蒙]
40.來勁 [王蒙] 41.我又夢見了你 [王蒙] 42.棋鄉軼聞 [王蒙]
43.最寶貴的 [王蒙] 44.夜雨 [王蒙] 45.眼睛 [王蒙]
46.春節 [王蒙] 47.最後的「陶」 [王蒙] 48.庭院深深 [王蒙]
49.葡萄的精靈 [王蒙] 50.灰鴿 [王蒙] 51.鄭重的故事 [王蒙]
52.躲避崇高 [王蒙] 53.致愛麗絲 [王蒙] 54.王蒙:青狐 [王蒙]
55.蘇聯祭: 記錄王蒙隱秘而曲折的… [王蒙] 56.王蒙自傳: 第一部:半生多事 [王蒙] 57.尷尬風流: 中國人「心」 [王蒙]
58.王蒙活說紅樓夢: 解讀紅樓政治… [王蒙] 59.春 之 聲 [王蒙] 60.尷尬風流 [王蒙]
61.王蒙五年集成的奇書:尷尬風流 [王蒙] 62.王蒙散文隨筆集:忘卻的魅力 [王蒙] 63.王蒙探索中國人之「心」:尷尬風流 [王蒙]
64.鷹谷 [王蒙] 65.尋湖 [王蒙] 66.布禮 [王蒙]
67.王蒙心史:蘇聯祭 [王蒙] 68.荒誕小說選 [王蒙] 69.王蒙:不成樣子的懷念 [王蒙]
70.中國心 [王蒙] 71.難得明白 [王蒙] 72.貓話 [王蒙]
73.我的處世哲學 [王蒙] 74.論「費厄潑賴」應該實行 [王蒙] 75.永遠做生活與藝術的開拓者——序小說集《迷亂的星空》 [王蒙]
76.哦,穆罕默德·阿麥德 [王蒙] 77.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王蒙] 78.土地的尋覓 [王蒙]
79.狂歡的季節 [王蒙] 80.王蒙作品獲獎目錄 [王蒙] 81.他來 [王蒙]
82.白先生的夢 [王蒙] 83.白衣服與黑衣服 [王蒙] 84.蟲影 [王蒙]
85.漫談中外文學的交往 [王蒙] 86.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王蒙] 87.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學 [王蒙]

⑸ 評價 小說 我是你爸爸(王朔)和 堅硬的稀粥(王蒙)

《我是你爸爸》繼承了王朔作品的詼諧,但書中以一個十四歲男孩的自我敘述,心理剖析讓人為之眼前一新,父子角色的轉換所演繹的一系列故事,使讀者深切體會到男人的無奈,作者的筆下小市民活著的嘆氣聲將一直追隨著你,不由讀者難以釋卷。

本書講述了喪妻的男人馬林生與他一手拉扯大的兒子之間日趨緊張的關系。這個在機關里混日子的小職員在對待兒子的時候,時而濫施暴力、時而搖尾乞憐,有時又滿腔熱情地和兒子稱兄道弟。但最終父子之間仍然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堅硬的稀粥》。以粥作為書名,有一種返璞歸真的味道。作者自己也不諱言有喝粥的嗜好。如果按中國人「食療」的說法,粥確實有養胃、助消化等療效。裡面有一段形容當時中國民眾生活的說明,大意是說:老百姓把買襯褲的錢都省下來買了冰箱,客人來看,只見有冰箱而不見無襯褲。

http://www.dqt.com.cn/wx/xd/zpj/wangshuo/baba/baba.html
http://book.ayinfo.ha.cn/mjwj/ww/wangmeng/zzz/028.htm

⑹ 王蒙最簡介

王蒙(1308-1385),書明,黃河山橋,湘光巨石,吳興人。元代畫家。趙孟復的孫子。元朝末年,他放棄官職,退居臨平黃河山。他叫黃河山樵夫。他直到晚年才下地當官。明初任山東泰安知州。洪武十八年,因「胡維勇案」入獄身亡。

王蒙、黃公望、烏鎮、倪瓚被稱為元代四大家族。受趙孟復的影響,他的山水畫受到東原和汝蘭的啟發,有自己的風格。作品與茂密、重疊的山巒、蒼松翠柏、蒼勁盎然、多變;喜歡用繩子和牛毛,干濕互作,送清新中厚實厚重;苔蘚點多焦墨渴筆,順勢而下。他擅長字和墨竹,也擅長楷書。現有作品有《清邊隱逸圖》、《葛志川移民圖》、《避暑山莊藏圖》、《丹山瀛海圖》、《太白山圖》。

(6)堅硬的稀粥擴展閱讀:

代表作品:

1、青卞隱居圖》是元末明初山水畫家王蒙所作紙本水墨畫,現藏於上海博物館。描繪畫家故鄉卞山蒼茫景色,山上樹木茂密蒼郁,溪流回環,景色清幽,隱士行居其間。畫法先以淡墨勾皴,而後施濃墨,再用焦墨皴擦,使得畫面不迫不塞,元氣淋漓,氣勢磅礴,創造了線繁點密、蒼茫深厚的新風格。

2、《春山讀書圖》是元代畫家王蒙所創作的一幅畫,現藏於上海博物館。《春山讀書圖》描繪水濱山崖下茅屋幾椽,文士們在屋中讀書的情景。近景岡阜,松柏成林。中景兀峰,拔地而起,氣勢雄偉。

⑺ 如何評價王蒙的《堅硬的稀粥》

《堅硬的稀粥》可視為在東西文化碰撞和改革浪潮沖擊之下,世態民心真實情狀的微型景觀。它是王蒙對民族整體進行全景式的考察和哲思後一種抽象還原的縮小藝術處理,其整體象徵的意味非常明顯。一眼就能看出,王蓑並不是在那裡不厭其煩地單純嘮叨一大家子人如何吃好一天三頓飯的事。他暗示給人的東西比這要多得多。「新風日勁,新潮日猛」,各種觀念在矛盾中撞擊,「在茲四面反懇含悲厭舊,八方湧起杯夢維新之際」,傳統文化的權威性和模式化受到威脅和挑戰。
從《堅硬的稀粥》看王蒙的政治小說

作家要關注現實,描寫人間百態和世間疾苦,嬉笑怒罵中或多或少都會和政治有一定的聯系。王蒙也是一位關注現實的作家,他的人生經歷與中國當代的許多政治事丨件掛鉤,而且他出身少共,擔任過文化部長等公職,與政治的聯系就顯得更加密切,感悟更加深刻了。
王蒙的小說很多都帶有政治色彩,每出一部新作都帶有當時強烈的時代特徵。他於1955年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後以《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引起社會關注,並以此成名。
王蒙的短篇小說《堅硬的稀粥》曾獲第四屆1989—1990短篇小說百花獎,可見這篇小說在當時的影響程度。《堅硬的稀粥》寫於1989年,當時正值中國改革發展的初期,這部小說無疑給當時的社會給予了一定的影響,雖然小說是虛構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至少說是對一定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陳舊的文化制度,保守的思想始終是要被前進的社會所拋棄的,小說以一家人的生活為背景,緊緊圍繞著吃飯的問題展開,較為細致地刻畫了一家人思想的變化歷程。
小說敘述了一個四室同堂的大家庭因膳食改革而引起的一系列事丨件,這一家庭內部的變化不正是當時中國改革的縮影嗎?一個的國家不正類似於一個大家庭嗎?膳食的改革牽動家庭中的各種勢力,爺爺是權威的當政者;兒子是新新力量,象徵著中國社會的新一代的青年們;徐姐是勤勞的底層勞動者,舊體制的奉行者;以及堂妹夫的知識分子派,爸爸的中層階級,還有諸如我和妻子代表著不同層次的社會人物。小說最後讓膳食改革之後的一家人明白了一個亘古不變的道理: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作者沒有生搬硬套、大段引用固有的理論來教化讀者,而是將一個高度嚴肅的政治問題作了一個比方,淺化到人人都了解的家長里短的小事。讀者聯想開來,是不難發現作者的良苦用心的。看完這篇小說,讀者對黨的政策方針會有一個更深的理解。
但在小說中王蒙也並非簡單的「翻譯」黨政方針,他也有自己的思考,並用筆表達出來。何謂改革,就是對原有的體制或者原有的方式進行調整,改變、革命、創新。改革中會看到新事物的誕生,比如小說中,一家人迎來了收錄機,雖然只是暫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每個人。改革也會讓人們燃起心中壓抑許久的熱火,點燃對於新鮮事物的好奇與嚮往,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就象小說中對於改善膳食的慾望,從一開始只有爺爺提出,到之後的眾人響應,再是搞得如火如荼,這就好比星星之火剎那間燎原了整個山野。
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兩方面,當你在享受或者在欣賞它的同時,你也在品嘗著它的局限性和副作用。這就象你在贊美玫瑰的艷麗時,不要忘了那同時也是一朵帶刺的凶器。因此,當一家人正投身於膳食改革的熱潮中,每個人都在盡著自己的能力去把改革的火苗越燒越旺之時,卻忽視了它可能會引起一場或許難以撲滅的大火。徐姐的獨自掌權被推翻說明了權利集中制所帶來的深刻後果。兒子完全西盤式化的改革同樣得到相同的答案,那就是一家人不同程度上的生病住院。兒子雖然仍舊堅持他的觀點,一副「堅持走自己的路,由他人說去吧」的姿態,但毫無疑問,他的思想存在著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他現在的觀念或許在之後的人生旅途中得到改變,順應時代的潮流,不過至少目前來說,他是不明白「外國的月亮之所以比中國圓」的真正原因。
小說在進行到兒子的改革時,其實已經漸漸走向了故事的高潮,接著是大傢伙的分餐制,以及由它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喻示著又一次的改革落幕,故事的高潮也趨於停止,然後以大約勻減速的速度向著終點走去。堂妹夫所提出的民丨主選舉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又一次激起了大家的慾望,但是事實很明顯,他的結局和兒子是殊途同歸的,的確他對於改革抱有著象大多數人那樣美好的願望,但是他的觀念同樣犯了不切實際的問題,對於家庭背景的不了解,對於家庭成員的一知半解,他的所謂民丨主選舉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一場走秀性質的鬧劇,它的出現只是告訴人們世界上存在著一種體制叫做「民丨主」,世界上有一種表決叫「選舉」,這或許就是堂妹夫帶給那一家子的最大財富。
之後的廚藝評比,則是證明了膳食改革歸根到底要和膳食沾上邊,換言之,誰的廚藝好,誰就有資格去改革。然而,隨著徐姐的悄然離去,叔叔嬸嬸的搬入新房,堂妹夫的出國留學,這一家的人員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膳食改革變得簡單了,或者說人們在經歷了一番激丨情火熱的喧鬧後,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大傢伙都不同程度上認識到膳食的改革最終還是以吃得滿意為主。這一條改革經驗具有這個大家庭的特色,無疑也打上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烙印。

在《堅硬的稀粥》里,我們依然能感受到王蒙對政治的話題的熱情,但是這種熱情卻又與他早前的另一部作品《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有所不同。《堅硬的稀粥》發表的時代已經褪去了許多的輿論禁忌,作家的創作環境比發表《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時要寬松得多。小說的特色應是忠實與生活,沒有把人物簡單化,臉譜化。作者一方面寫出了劉世吾這樣一個墮落的領導,同時也寫了他內心的痛苦,搏鬥以及短暫的良心發現。面對林震這樣的生活中新人。他有善良的願望與卑劣的慾念想交織的復雜心理狀態。在王蒙筆下劉世吾即不是「死官僚」式的反面人物,林震、趙慧又也不是高大的共產主義戰士,而都是各自存在不同缺陷的活生生的人。這對於當時盛行的公式化,文學創作的臉譜化、概念化傾向無疑是一個有力的沖擊。也正是如此,王蒙的這篇小說才在當時的文壇脫穎而出成為焦點。相比較而言,《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比《堅硬的稀粥》擁有更多的批判力度,《堅硬的稀粥》里有一種平和的敘述和啟迪,並不要有對某些不正常現象的揭露。但這兩種主題的作品它們同屬於對政治現象的藝術的描述,都是作者關注政治生活的體驗。

對王蒙的漸漸消退的批判意識,有評論家說這是「王蒙式的忠恕之道」,把王蒙的政治小說看成是為主流意識服務。對於中國的文人一般有這樣的兩種危險的評判,一種是站在當權者的高度批評某些思想偏離或者反動的文人;一種是站在文人的角度批評某些不夠「揭露」現實或者為當權者說了話的作家。王蒙嘗到過第一種評判的滋味,但在當下,他又遇到了類似後一種批評的境遇。王蒙曾說:「社會上有很多「消費型作家」,寫作就是為了賺稿費,而新生代們甚至討厭成為「良知」。只能說,我們期望作家是社會的良知,而他是不是「良知」要經過長期的考驗,有的作家只是「作良知狀」。至於我個人,我是一個積極投入社會生活、入世很深的人,但創作時是個虛無縹緲、精神遨遊的人,我覺得我是真的作家。」他對自己有這樣的認識,而且我們從他的作品中也看到了他比當下一般作家的具有多得多的社會良知。有人說王蒙是懷有儒家的忠貞意識的,已經不敢再有任何的對現實的批判,可能在這些人的眼中只有不斷的批判現實的黑暗的人才是真正的作家。批判現實,抨擊時弊確實能夠體現一個作家的價值,但也不是只要批判了黑暗面的寫作者就是真正的有良知的作家。作家可以對壞的東西進行批判,但對好的東西也可以進行表揚,對無關對錯的甚至不了解的也可以不發言論。王蒙有關政治的小說是他對客觀社會現實作了認真思考後寫出來的,並不是一味的迎奉主流意識。

⑻ 作者簡介(王蒙)

王蒙 男,河北南皮人,1934年生於北京。上中學時參加中共領導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從事青年團區委工作。1953年創作長篇小說《青春萬歲》。1956年發表短篇小說《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由此被錯劃為右派。1958年後在京郊勞動改造。1962年調北京師范學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十多年。1978年調北京市作協。後任《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員、文化部長、國際筆會中心中國分會副會長等職。著有長篇小說《活動變人形》、《暗殺—3322》、《季節三部曲》(《戀愛的季節》、《失態的季節》、《躊躇的季節》),中篇小說《布禮》、《蝴蝶》、《雜色》、《相見時難》、《名醫梁有志傳奇》、《在伊犁》系列小說,小說集有《冬雨》、《堅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詩集《旋轉的鞦韆》,作品集《王蒙小說報告文學選》、《王蒙中篇小說集》、《王蒙選集》、《王蒙集》,散文集《輕松與感傷》、《一笑集》,文藝論集《當你拿起筆……》、《文學的誘惑》、《風格散記》、《王蒙談創作》、《王蒙、王干對話錄》,專著《紅樓啟示錄》,自選集《琴弦與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等。有多篇小說和報告文學獲獎。作品被譯成英、俄、日等多種文字在國外出版。
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的坎坷歷程,他也由初期的熱情、純真趨於後來的清醒、冷峻,而且樂觀向上、激情充沛,並在創作中進行不倦的探索和創新,成為新時期文壇上創作最為豐碩、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http://www.hcgame.net/Article.Asp?id=1648

http://www.chinesewiki.org/wiki/user1/34/archives/2005/2177.html

⑼ 各種笑的解釋 (如什麼的笑是什麼笑)

【笑】露出愉快的表情,間或發出歡喜的聲音。例:造物者已經把笑的能力公開地分給了整個人類,臉上能做出笑容,嗓子里能發出笑聲;有了這種本領而不使用,未免可惜。(錢鍾書《說笑》)
【暗笑】暗中發笑。也指心裡高興,不一定發出聲音。例:①機要員張國慶到各科室下放文件,往往他人還沒出屋子,裡面看的人已經面露驚異之色,甚至在竊竊私語,嘻嘻暗笑。(麥家 楊健《暗算》)②雁兒說,我們大小姐又漂亮又文靜,以後要嫁貴人的。頌蓮心裡暗笑,雁兒褒此貶彼的話音讓她很厭惡。(蘇童《妻妾成群》)
【微笑】不明顯的笑。例:我閉眼,可以看見他的微笑;我轉過身去,他的影子在我前方生動地晃。(葉萱《愛情在南我在北》)
【含笑】面帶笑容。在句中作狀語。例:(慧卿)說罷,又回頭對我道:「老爺,你說是不是?」我只含笑點點頭。(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笑吟吟】形容微笑的樣子。例:蕭彬這晚是那麼和藹,笑吟吟的抽著煙,簡直是個忠厚長者。(瓊瑤《卻上心頭》)
【笑眯眯】形容微笑時眼皮微微合攏的樣子。也作〖笑咪咪〗。例:偶爾翻那本相冊,看著父親蹲在一輛白色帶篷的童車旁笑眯眯的,童車里坐著我,白白胖胖的像藕。(陸星兒《父親的照片》)
【笑盈盈】形容笑得十分好看的樣子。盈盈:儀態美好。例: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蕭紅《呼蘭河傳》)
【笑嘻嘻】形容微笑的樣子。常發出嘻嘻的笑聲。多用於不太嚴肅的場合。例:兩人笑嘻嘻看著她,「我們順路,來問句好,坐十分鍾就走。」(亦舒《天秤座事故》)
【笑呵呵】形容笑的樣子。多伴有呵呵的笑聲。多用於打心眼裡高興的場合。例:高玉智笑呵呵地回答他們的問話。玉德老漢站在他旁邊,嘴裡噙著旱煙鍋,一邊笑,一邊用瘦手抹眼淚。(路遙《人生》)
【嫣然一笑】形容女子美好的笑態。嫣然:笑得很美的樣子。用於書面語。例:文泰來一剎那間……不由得心動,輕輕叫了聲:「妹子!」駱冰回眸嫣然一笑,笑容未斂而火光已熄。(金庸《書劍恩仇錄》)
【笑容可掬】笑容堆得能用手捧起來。形容笑容滿面的樣子。例:胡先生穿著淺色長袍,笑容可掬,從容自然,沒有架子。(宋秉彝《我的校長胡適之》)
【喜笑顏開】心情愉快,滿臉笑容。常用於許多人在一起歡笑。也說〖笑逐顏開〗。例:騎手們輸得喜笑顏開。一箱啤酒搬來了,壘在加木措身邊,幾乎每個騎手都要羨慕地給加木措一拳。(池莉《讓夢穿越你的心》)
【發笑】笑起來。例:偶爾脫穎出了一個褒姒,可是不愛笑也不行,周幽王千方百計要使她發笑,結果只笑了一下,就把亡國的賬都記在她頭上了。(李敖《直筆——「亂臣賊子懼」》)
【失笑】不由自主地笑。例:他們獨自觀賞,獨自無所顧忌地開懷大笑與啞然失笑。(閻連科《一去不再復返》)
【歡笑】快活地笑。例:兒童的歡笑正追隨春日的風箏/在晴朗的天空自由飄舞……(趙麗宏《浮出忘川——南京大屠殺五十八年祭》)
【大笑】大聲笑。例:雙雙把喜旺推蹲在地上,自己卻忍不住格格地大笑起來。她笑得那樣響,把滿臉淚花都笑得抖落在地上。(李准《李雙雙小傳》)
【哈哈大笑】大聲笑,發出「哈哈」的聲音。例:關山林在春風得意的時候從來不發惱,聽了金可這話,只知道仰頭沖天哈哈大笑。(鄧一光《我是太陽》)
【縱聲大笑】放縱聲音,盡情大笑。縱:放縱,聽任。也說〖放聲大笑〗。例:江南七怪縱聲大笑,丘處機不禁變色。(金庸《射鵰英雄傳》)
【狂笑】縱情大笑,像發狂似的。常含貶義。例:蔡真歇斯底里地狂笑著,又擲身在床上,用勁地顛著,床架格格地響。(茅盾《子夜》)
【鬨笑】許多人一起笑。例:阮知非真的就過來張了雙臂擁抱了牛月清,眾人一片地鬨笑。(賈平凹《廢都》)
【鬨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時大笑。例:大家鬨堂大笑,互相感慨著:「壞,這作家是壞。」(王朔《一點正經沒有》)
【說說笑笑】連說帶笑,又說又笑。例:莊裡的年青人都自動地到供給處給隊伍上送東西,一邊挑著挑子,一邊說說笑笑。這一切都使彭亮感動。(知俠《鐵道游擊隊》)
【笑語聲喧】說笑聲喧嘩熱鬧。例:聽著賣花和買花的勞動者互相探詢春訊,笑語聲喧,令人深深體味到,億萬人的歡樂才是大地上真正的歡樂。(秦牧《花城》)
【嘻嘻哈哈】形容嬉笑歡樂的樣子。含有不太莊重的意思。例:那是一口深井,許多女人在井旁打水,~,情景十分活潑動人。(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嬉皮笑臉】形容嬉笑不嚴肅、不莊重、輕浮的樣子。例:楊衛字嬉皮笑臉地說:「你現在看上去,還像小姑娘。」馬德麗板臉說:「別跟我這樣油腔滑調,這哪像跟你姐姐說話……」(葉兆言《別人的愛情》)
【苦笑】心情不愉快而勉強做出笑容。例:羅宗祺叫我娶老婆是為了寫論文,馬老婆子勸我別離婚是為了送牢飯,原來這就是現代的家庭觀念!我不禁~了。(張賢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慘笑】凄慘地笑。指內心痛苦、煩惱而勉強作出笑容。比「苦笑」詞義重。例:我說到長了痔瘡時,臉上的慘笑和在她面前無端微笑時的樣子一模一樣,這時候她恍然大悟:原來這種神秘的微笑本源是痔瘡!(王小波《革命時代的愛情》)
【強顏歡笑】勉強做出笑容,裝作高興愉快的樣子。例:沈萬三強顏歡笑地送著他們,待到看著他們都下了船,這才收起笑容。(吳恩培《巨商沈萬三》)
【破涕為笑】停止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轉悲為喜。涕:眼淚,指哭泣。例:「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你給什麼我們就吃什麼,我們都信任你!」徐姐終於~了,感謝家人對她的抬舉。(王蒙《堅硬的稀粥》)
【冷笑】含有輕蔑、譏諷、不滿、無奈等心情或怒意的笑。例:老道一聽,他的眼睛翻了兩翻,可是馬上又平靜下來,哼了一聲,點了幾下頭,冷笑道:「耳聽是虛,眼見為實。」(曲波《林海雪原》)
【獰笑】凶惡地笑。例:「鄭敬之!」中村獰笑道,「你的承認了共產黨,沒關系,皇軍大大的重用,警察局長的幹活。」(李曉明 韓安慶《平原槍聲》)
【奸笑】陰險地笑。例:「余靜同志的話真有道理,最了解一個人的是他自己。這說法再對也沒有了,再對也沒有了。」他接著哈哈奸笑了兩聲。(周而復《上海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