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迅馳2與迅馳4
迅馳2是二代平台,是官方認可的第2代迅馳技術。
迅馳4實際上是迅馳第1代的第4個版本的改良處理器,迅馳4是國內民間叫出來的,官方並沒有在任何書面材料上標記迅馳2、迅馳3、迅馳4.
⑵ 我想知道迅馳究竟是什麼技術,還有迅馳2又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迅馳技術?
它是英特爾於2003年3月12日,面向筆記本電腦推出的無線移動計算技術的品牌名稱。迅馳(Centrino)是:Centre(中心)與Neutrino(中微子)兩個單詞的縮寫。它由三部分組成:移動式處理器(CPU)、相關晶元組以及802.11無線網路功能模塊。迅馳品牌,是英特爾首次將一系列技術用一個名字來命名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是新一代筆記本電腦使用的創新技術。用這個技術裝備的筆記本電腦,將使用戶脫離纜線的約束,真正做到在移動中進行工作、學習、休閑、上網。而且在增加電池壽命的同時,筆記本也將變得又輕又薄。這種創新的技術不僅為筆記本系統帶來嶄新的性能和低功耗,並把無線通信和安全功能集成在本機晶元中。
從產品實體上看,Centrino移動技術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迅馳技術由晶元組、移動CPU和無線區域網晶元組成:
Intel Pentium M處理器
Intel 855系列晶元組Intel
PRO/無線網路連接
新的移動CPU最引人注目,它摒棄了英特爾以往在台式機CPU的編號後面加MMobile,移動)來表示移動版本的命名方法,將產品命名為Banias。記者在現場采訪了
英特爾中國公司總經理楊旭,他向記者證實,這一新的命名方法將標志著英特爾的移動晶元從此以一個獨立的產品序列的方式發展,其產品架構將不再和台式機CPU並行。首款Banias晶元的頻率是1.60GHz。英特爾還給出了它和2.4GHz P4-M晶元的「系統性能值」的對比結果。在這項英特爾自己進行的測試中,Banias晶元的得分高於P4-M晶元15%以上。而Mcdonald先生也特別指出,由於使用了「新的高級指令系統、微操作合並技術和1MB的高速緩存」以及400MHz的系統匯流排,Banias晶元具有「十分出色的性能」。Banias晶元在能耗、發熱量和體積上的優勢十分突出。在英特爾給出的測試結果中,同樣容量的電池,使用Banias晶元的筆記本電腦的使用時間達到了6小時零6分鍾,而採用含有移動技術的英特爾筆記本電腦專用晶元奔騰4-M的使用時間僅有2小時52分鍾,電池使用時間延長了一倍以上。它由兩大特點:與奔騰4相比,迅馳具備無線連接、流動通訊功能,利用安裝迅馳的筆記本電腦,用戶可在安裝無線連接點的地方(或稱熱點)無線上網。第二個特點是延長電池供電,一次充電最長可達7小時
總體而言Centrino技術的主要特點是:集成對無線區域網Wi-Fi的直接支持;降低能耗延長電池壽命和優良的運算性能。而這三點也正是今年筆記本電腦最重要的發展趨勢。
什麼是迅馳2代?
SONOMA就是迅馳2代!
2代和1代的區別:
CPU:
CPU方面是咱們早已熟悉的Pentium M處理器,但是從早年的Banias核心升級為目前的Dothan核心。大家可能僅知道後者的二級緩存比前者多出一倍為2M,其實還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優勢,而不僅僅在二級緩存的提高。Dothan支持的外頻為533MHZ,比起Banias的400MHZ速度上可提高不少,這樣也可以解釋為何Dothan的起始主頻為何遠遠高於Banias的緣故。Banias的製程為130納米,而Dothan的製程為90納米。相對而言,後者比前者更省電且發熱量進一步減少。相對應的其也有賽揚版本,二緩存降為1M,並且取消了英特爾引以為豪的Intel Speedstep節電技術。
晶元組:
相對於三大組件來說,晶元組的變化最大。全新迅馳二代的晶元組由855M升級為915M。相對於855M晶元組而言,915M晶元組帶來了太多的新功能,可以說讓我們為之眼前一亮。
首先915M晶元組全面支持533MHZ外頻,可以使Dothan CPU速度上的優勢全面發揮出來,而沒有像在855M晶元組上的那種尷尬境地。
其次915M晶元組完全支持DDR2內存。所謂DDR2內存就是雙道通DDR內存,理論上可以得到與我們平常所用DDR內存速度的兩倍,不過實際應用數據測得大約提高40%。不過現在筆記本電腦上專用的DDR2內存還比較昂貴,近期建議不宜升級。令人遺憾的是,915M晶元組並不下向兼容DDR內存。恐怕咱們本本手中的內存「退休」後,再也無法發揮余熱了。
915M晶元組還支持全新的PCI-Express X16匯流排圖形加速卡。有了PCI-Express匯流排,我們可以像更換PC卡設備一下方便地更換自己的顯卡——咱們愛本的顯卡也和台機一樣能升級顯卡了,這可是一件大大的利好消息了!本本用過幾年後,隨著軟體需求的增長,顯卡往往力不從心且不能升級(人家內存、硬碟甚至是CPU都可以走馬換將了),成為本友心中的一塊心病。以後咱們的顯卡也會被做成類似信用卡一般大小,只要我們插入PCI-Express槽即可,頂多也是裝個驅動程序而已。寫到這里,筆者不禁思緒萬千,再看看自己的T40還是AGP 4X的顯卡,真是感嘆和無奈。不過咱們也先於別人享受了一年半的「無線你的無限」,想想心中也平衡不少。
915M晶元組還支持SATA硬碟。所謂SATA硬碟,即串列ATA硬碟,其標准與台機的串列ATA標准完全相同,大家可以參閱相關資料即可。限於篇幅,筆者就不在此展開。好在他老人家還沒完全拋棄傳統的ATA硬碟,否則可就太慘了。
915M晶元組內部傳輸速度也有不小提高。筆者這里不想用測試軟體的數據來說明,一則測試軟體的結果不是百分之百准確,二則在不同的硬體搭配上所產生的效果不同,橫向可比性相對較差。
915M晶元組有三大類:分別是915PM、915GM和915GME。這三類晶元組雖都歸915M晶元組的大旗下,但是三者之間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915PM不集成顯卡,需要額外載入,一般作為中、高端筆記本電腦使用。915GM在晶元組的南橋晶元中集成了Intel ExtremeGraphic2顯示晶元,據英特爾他老人家講,比起一代來性能提高兩倍有餘。反正無論怎麼提它還是要共享主內存的,無論如何也比同時代的獨立顯卡要稍遜一籌的。915GME晶元組可以說是915GM的晶元組的簡化版,專門為賽揚版本的CPU而量身定做的。在915GM的基礎上刪去了對DDR2內存、SATA硬碟的支持,好不好就看您的需要了。
無線網卡:
最後應該是「無線你的無限」之主角——無線網卡登場了。迅馳一代的無線網卡僅是IEEE802.11b標准,到二代狂升到IEEE802.11a/b/g三頻無線網卡,可以說這已能包打目前天下所有的主流無線網路標准。其實這些無線網路標准也不能算是什麼新技術,前幾年早已有之,只是使用者寡沒有如今那麼威風八面而已。相對而言,三頻無線網卡可達到的終極速度能更快,而且從安全性來看也更好。
看來迅馳二代比起一代來更是「長江後浪推前浪」。那我們如何區別呢?要知道標簽是一樣的。筆者給您兩個辦法,分別對應電腦水平較好及非常一般的朋友。對於電腦水平較好的朋友可以直接進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查看CPU、晶元組及無線網卡。如果您的電腦水平相當一般亦可進入系統後,打開「設備管理器」中的「處理器」選項卡(CPU)、「系統設備」選項卡(晶元組)及「網路適配器」(無線網卡)選項卡查看,便大白於天下也。
現在對迅馳一代和二代的區別明白了吧?那還坐在這兒幹嘛,到電腦市場去買台迅馳二代的本本吧。
⑶ 迅馳2代的CPU性能比較
就性能來說,PM1.73(二代迅馳)就相當於奔四2.8-3.0,而且穩定性、散熱方面遠遠強於奔四2.8-3.0,所以PM1.86(二代迅馳)絕對不止台式機奔騰4 1.6G。大概3.0-3.2左右吧,是比不上現在的雙核cpu,但是在老筆記本還是不錯的。
另外迅馳平台並不是單單指cpu,事實上迅馳平台包含intel的cpu,inter的主板晶元和intel的無線網卡,只有都具有這三個才能被稱為迅馳平台。
⑷ 迅馳2到底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迅馳技術?
它是英特爾於2003年3月12日,面向筆記本電腦推出的無線移動計算技術的品牌名稱。迅馳(Centrino)是:Centre(中心)與Neutrino(中微子)兩個單詞的縮寫。它由三部分組成:移動式處理器(CPU)、相關晶元組以及802.11無線網路功能模塊。迅馳品牌,是英特爾首次將一系列技術用一個名字來命名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是新一代筆記本電腦使用的創新技術。用這個技術裝備的筆記本電腦,將使用戶脫離纜線的約束,真正做到在移動中進行工作、學習、休閑、上網。而且在增加電池壽命的同時,筆記本也將變得又輕又薄。這種創新的技術不僅為筆記本系統帶來嶄新的性能和低功耗,並把無線通信和安全功能集成在本機晶元中。
從產品實體上看,Centrino移動技術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迅馳技術由晶元組、移動CPU和無線區域網晶元組成:
Intel Pentium M處理器
Intel 855系列晶元組Intel
PRO/無線網路連接
新的移動CPU最引人注目,它摒棄了英特爾以往在台式機CPU的編號後面加MMobile,移動)來表示移動版本的命名方法,將產品命名為Banias。記者在現場采訪了
英特爾中國公司總經理楊旭,他向記者證實,這一新的命名方法將標志著英特爾的移動晶元從此以一個獨立的產品序列的方式發展,其產品架構將不再和台式機CPU並行。首款Banias晶元的頻率是1.60GHz。英特爾還給出了它和2.4GHz P4-M晶元的「系統性能值」的對比結果。在這項英特爾自己進行的測試中,Banias晶元的得分高於P4-M晶元15%以上。而Mcdonald先生也特別指出,由於使用了「新的高級指令系統、微操作合並技術和1MB的高速緩存」以及400MHz的系統匯流排,Banias晶元具有「十分出色的性能」。Banias晶元在能耗、發熱量和體積上的優勢十分突出。在英特爾給出的測試結果中,同樣容量的電池,使用Banias晶元的筆記本電腦的使用時間達到了6小時零6分鍾,而採用含有移動技術的英特爾筆記本電腦專用晶元奔騰4-M的使用時間僅有2小時52分鍾,電池使用時間延長了一倍以上。它由兩大特點:與奔騰4相比,迅馳具備無線連接、流動通訊功能,利用安裝迅馳的筆記本電腦,用戶可在安裝無線連接點的地方(或稱熱點)無線上網。第二個特點是延長電池供電,一次充電最長可達7小時
總體而言Centrino技術的主要特點是:集成對無線區域網Wi-Fi的直接支持;降低能耗延長電池壽命和優良的運算性能。而這三點也正是今年筆記本電腦最重要的發展趨勢。
什麼是迅馳2代?
SONOMA就是迅馳2代!
2代和1代的區別:
CPU:
CPU方面是咱們早已熟悉的Pentium M處理器,但是從早年的Banias核心升級為目前的Dothan核心。大家可能僅知道後者的二級緩存比前者多出一倍為2M,其實還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優勢,而不僅僅在二級緩存的提高。Dothan支持的外頻為533MHZ,比起Banias的400MHZ速度上可提高不少,這樣也可以解釋為何Dothan的起始主頻為何遠遠高於Banias的緣故。Banias的製程為130納米,而Dothan的製程為90納米。相對而言,後者比前者更省電且發熱量進一步減少。相對應的其也有賽揚版本,二緩存降為1M,並且取消了英特爾引以為豪的Intel Speedstep節電技術。
晶元組:
相對於三大組件來說,晶元組的變化最大。全新迅馳二代的晶元組由855M升級為915M。相對於855M晶元組而言,915M晶元組帶來了太多的新功能,可以說讓我們為之眼前一亮。
首先915M晶元組全面支持533MHZ外頻,可以使Dothan CPU速度上的優勢全面發揮出來,而沒有像在855M晶元組上的那種尷尬境地。
其次915M晶元組完全支持DDR2內存。所謂DDR2內存就是雙道通DDR內存,理論上可以得到與我們平常所用DDR內存速度的兩倍,不過實際應用數據測得大約提高40%。不過現在筆記本電腦上專用的DDR2內存還比較昂貴,近期建議不宜升級。令人遺憾的是,915M晶元組並不下向兼容DDR內存。恐怕咱們本本手中的內存「退休」後,再也無法發揮余熱了。
915M晶元組還支持全新的PCI-Express X16匯流排圖形加速卡。有了PCI-Express匯流排,我們可以像更換PC卡設備一下方便地更換自己的顯卡——咱們愛本的顯卡也和台機一樣能升級顯卡了,這可是一件大大的利好消息了!本本用過幾年後,隨著軟體需求的增長,顯卡往往力不從心且不能升級(人家內存、硬碟甚至是CPU都可以走馬換將了),成為本友心中的一塊心病。以後咱們的顯卡也會被做成類似信用卡一般大小,只要我們插入PCI-Express槽即可,頂多也是裝個驅動程序而已。寫到這里,筆者不禁思緒萬千,再看看自己的T40還是AGP 4X的顯卡,真是感嘆和無奈。不過咱們也先於別人享受了一年半的「無線你的無限」,想想心中也平衡不少。
915M晶元組還支持SATA硬碟。所謂SATA硬碟,即串列ATA硬碟,其標准與台機的串列ATA標准完全相同,大家可以參閱相關資料即可。限於篇幅,筆者就不在此展開。好在他老人家還沒完全拋棄傳統的ATA硬碟,否則可就太慘了。
915M晶元組內部傳輸速度也有不小提高。筆者這里不想用測試軟體的數據來說明,一則測試軟體的結果不是百分之百准確,二則在不同的硬體搭配上所產生的效果不同,橫向可比性相對較差。
915M晶元組有三大類:分別是915PM、915GM和915GME。這三類晶元組雖都歸915M晶元組的大旗下,但是三者之間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915PM不集成顯卡,需要額外載入,一般作為中、高端筆記本電腦使用。915GM在晶元組的南橋晶元中集成了Intel ExtremeGraphic2顯示晶元,據英特爾他老人家講,比起一代來性能提高兩倍有餘。反正無論怎麼提它還是要共享主內存的,無論如何也比同時代的獨立顯卡要稍遜一籌的。915GME晶元組可以說是915GM的晶元組的簡化版,專門為賽揚版本的CPU而量身定做的。在915GM的基礎上刪去了對DDR2內存、SATA硬碟的支持,好不好就看您的需要了。
無線網卡:
最後應該是「無線你的無限」之主角——無線網卡登場了。迅馳一代的無線網卡僅是IEEE802.11b標准,到二代狂升到IEEE802.11a/b/g三頻無線網卡,可以說這已能包打目前天下所有的主流無線網路標准。其實這些無線網路標准也不能算是什麼新技術,前幾年早已有之,只是使用者寡沒有如今那麼威風八面而已。相對而言,三頻無線網卡可達到的終極速度能更快,而且從安全性來看也更好。
看來迅馳二代比起一代來更是「長江後浪推前浪」。那我們如何區別呢?要知道標簽是一樣的。筆者給您兩個辦法,分別對應電腦水平較好及非常一般的朋友。對於電腦水平較好的朋友可以直接進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查看CPU、晶元組及無線網卡。如果您的電腦水平相當一般亦可進入系統後,打開「設備管理器」中的「處理器」選項卡(CPU)、「系統設備」選項卡(晶元組)及「網路適配器」(無線網卡)選項卡查看,便大白於天下也。
現在對迅馳一代和二代的區別明白了吧?那還坐在這兒幹嘛,到電腦市場去買台迅馳二代的本本吧。
參考資料:http://www.gz-kw.com.cn/news/050119/011919.asp
⑸ 迅馳1和迅馳2 有什麼區別阿
我來說說吧,其實就現在無線上網環境來說,實際效果都差不多的(給分哦~):
先從源頭說起吧,特別是市場上容易混淆的地方
從2003年Intel正式發布代號為Carmel的Centrino迅馳平台以來,事實上迅馳這個系列已經推出了5代產品。在Centrino2(迅馳2)沒有被Intel正式命名之前,通常我們習慣把Carmel成為迅馳1、把Sonoma稱為迅馳2、把Napa稱為迅馳3、把Santa Rosa稱為迅馳4,而把最新的Montevina稱為迅馳5。不過這次將Montevina命名為迅馳2,也就造成了很多用戶認識上的混亂。
按照Intel現在對迅馳2的命名來理解,我們以前稱呼的迅馳1、迅馳2、迅馳3、迅馳4都應屬於迅馳1,不過是第一代迅馳1、第二代迅馳1、第三代迅馳1和第四代迅馳1罷了。而今天正式發布的,且被稱大家習慣性地稱為迅馳5的Montevina,才是第一代迅馳2。
第一代迅馳2 Montevina平台仍然由三大組件組成:45nm製程的Penryn核心Core 2 Duo處理器(大多為1066MHz FSB)、Intel GM45/GM47/PM45+ICH9M Cantiga晶元組、以及「EchoPeak」無線網卡。除此之外,新平台還加入了區域網控制器Boaz,Intel TXT安全技術(Intel Trusted Execution Technology),AMT 4.0,以及Turbo Memory2.0。
你說的是現在的第一代迅馳跟第二代迅馳(也就是原來說的迅馳5)吧,也沒有很大區別,其實還是硬體上的升級
迅馳2的硬體要求:
採用45納米工藝Penryn核心的Core 2 Duo,主頻從2.26GHz到2.8GHz不等,前端匯流排均為1066MHz,價格在209美元到530美元之間。
在晶元組方面,則可能推出三個型號——GM45、GM47、PM45。GM45與GM47晶元組將集成了英特爾最新的X4500 HD系列圖形晶元,它不僅支持DX10標准,還集成了HDMI和DisplayPort,並且還可有效提高電池續航能力。
在無線網路連接方面,英特爾會提供兩個WiMAX/Wi-Fi控制器,即WiMAX/Wi-Fi Link 5150/5350控制器。
差距其實也沒有很大,跟迅馳1的各平台升級差不多
⑹ 迅馳2代2.0和迅馳2代1.73有沒質的區別nbsp;或者說有多大的區別
就是主頻差了一點點,實際中用著感覺不出差別,關鍵還得看內存顯卡的指標
⑺ 迅馳2代平台有什麼優點
代號Montevina的Centrino 2(迅馳2)這次啟用Centrino 2標識。和以往的Centrino平台一樣,Centrino 2平台還是由三大組件組成:45nm酷睿2核心Penryn處理器、Intel GM45+ICH9M Cantiga晶元組、以及WiMAX/WiFiLink 5350無線網卡。除此之外,新平台還全新加入了區域網控制器Boaz,Intel TXT安全技術(Intel Trusted Execution Technology),AMT 4.0,以及Robson 2.0迅盤。
迅馳2真正帶來變化的並不僅僅在於處理器,本次評測重點僅展示處理器的性能測試。新的晶元組、無線模塊和新的迅盤也是Montevina的主角,這裡麵包括了更加出色的顯示核心、更加節能並支持WiMax的無線解決方案和更大容量的ReadyDrive、ReadyBoost等,接下來我們會逐一介紹。
>>Montevina平台處理器介紹--低功耗
Montevina平台所配備的45nm Penryn雙核處理器,具備25W的TDP,這可要比現在35W的Penryn低不少。內建4.1 億個晶體管,四核版本則有8.2億個晶體管,微架構經過強化後,在相同頻率下對比上一代Core產品擁有著更高的性能。為適應首次加入的DDR3-1066內存規格,Penryn處理器將前端匯流排進一步提升至1066MHz,處理器的主頻范圍設定為2.26GHz到3.06GHz之間,L2緩存容量也提升了50%,達到6MB。
在CPU型號方面,英特爾也做了進一步細分,除了大家熟悉的T、S系列以外,全新引入的P系列。7月15日發布的Montevina平台中處理器包括了Intel Core 2 Duo T9600P9500T9400P8600和P8400,同時也將發布用於超頻的Intel Core 2 Extreme X9100,它們均採用45nm製造工藝,除去X9100和P8000系列的處理器之外,其餘的產品有著6MB容量的二級緩存(X9100二級緩存容量為12MB、P8000系列處理器的二級緩存為3MB)。
新Penryn處理器將前端匯流排進一步提升至1066MHz,處理器的主頻范圍設定為2.26GHz到3.06GHz之間,L2緩存容量也提升了50%,達到6MB。性能方面相比現在的Penryn處理器有所提升,不過此番新Penryn處理器最大的亮點不是性能,而是其低功耗的優點,能為筆記本提供更長的續航時間,更低的發熱量。眾多迅馳2筆記本評測成績也印證了這一優點。
不過,本次迅馳2真正帶來變化是新晶元組、無線模塊和新迅盤,有了晶元組的支持,Montevina可以應用新的DDR3內存,具備了更加出色的集成顯示晶元,也可以支持更高規格的前端匯流排,支持高達450Mbps極限速度無線模塊等等特點,迅馳2能給我們帶來多少驚喜呢,只有時間來解答了
⑻ 迅馳2的好處與酷睿2 相比
我可能有說的不對的地方,資料沒有查,就我認識的說說。
迅馳是一種平台,由英特爾自家的CPU,主板晶元組和無線網卡組成,也就是說如果一台電腦是迅馳的電腦,他肯定用了一組INTEL的CPU,主板晶元組和無線網卡。迅馳二平台是支持45nm製程的Core 2 Duo Penryn處理器,GM45或者PM45的晶元組,和無線平台WiMax。如果湊齊了一套,就會給你的筆記本上貼上一個迅馳的標簽,買機器的時候可以看看本本上是否貼了一個CENTRINO2的標簽,貼了則說明這款電腦就是迅馳2平台了。這點很重要,尤其是新手,怕被人忽悠,這個就是標准,沒有這個標簽就不是迅馳2,不用聽那個銷售的怎麼怎麼說。
說說迅馳2的好處(同理老迅馳平台),組成了平台實際上個人感覺就是為了提升筆記本整體的檔次,畢竟迅馳2的CPU都是中高端的CPU,懂電腦的人若是看到使用者的那個迅馳標簽的話都會覺得這電腦應該性能不會差,實際也是如此。但是,迅馳平台的電腦就是貴,如果你是個實用的消費者,我建議可以不用考慮到底選不選迅馳平台,因為低於主流價格的筆記本幾乎不可能是迅馳平台的。
至於你想知道迅馳2和酷睿2的區別,呵呵,區別就是前者是一個平台,是由三大件組成的,後者是CPU是處理器。可以肯定的是CORE2的處理器一定是迅馳平台的處理器,但是也有可能是老的迅馳1平台的。挑的時候請注意一下。
我想你不知道的那個P打頭的應該是P8400或者P8600之類的,這個是支持迅馳2平台的酷睿2的CPU的具體型號,P開頭的除了6XXX是中端,剩下像P8400等都是高端的,價格不菲。高端中端低端,性能分別差10%左右,不是很明顯,你可以仔細想想有沒有必要花錢買高端CPU。雖說發熱量和耗電量來說高端CPU能比低端的表現出色一些,但是價格還是有點貴啊。
最後說說一個問題,准迅馳和准迅馳2的問題,前面說了組成三個件缺一不可才是迅馳平台,那若是有一個不滿足要求的話是不能貼標簽的,有點可惜,所以給他個名詞叫准迅馳,一般不符合條件的CPU,主板晶元組和無線網卡都有可能,比如採用了低端Pentium雙核的CPU,不是CORE2雙核的,但是剩下兩條符合要求,但它不能叫迅馳。准迅馳2則是出現在過渡階段的筆記本上,因為迅馳2平台剛推出的時候,各個廠家的筆記本是暫時沒有新品上市的,這個需要重新開發,但是為了讓消費者較早體驗新的平台,於是就把現有的筆記本平台升了級,晶元組和無線網卡換成了迅馳2標準的,但是CPU還是老平台的,雖然很多CPU還都是CORE2系列的,但他們不是CORE2 45nm的PENRYN系列的,所以叫准迅馳,准迅馳不能貼迅馳2的標簽,但是很多可以貼迅馳的標簽,比較代表性的是有些CPU是T5800的本本。
貼了Pentium標簽的筆記本肯定沒有迅馳標簽,換句話說所有奔騰雙核的筆記本都不是迅馳平台的筆記本,別被忽悠了。
祝你好運。
⑼ 迅馳二 是雙核嗎和迅馳一有什麼區別
迅馳二代:全新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平台(代號為Sonoma),該平台由90nm製程的Dothan核心(2MB L2緩存,533MHz FSB)的PentiumM處理器、全新Aviso晶元組、新的無線模組Calexico2(英特爾PRO/無線2915ABG或2200BG無線區域網組件)三個主要部件組成。
它是一個集合,而不是單指CPU的單核還是雙核。迅馳二代的CPU是雙核的。
⑽ 迅馳 迅馳2 是什麼東西
就是同樣的東西,然後被英特爾起了個名字,就變成迅馳。
可以簡單的認為,他就是個平台,CPU板子網卡都是INTER的貨就叫迅馳平台了。
個人覺得,迅馳純粹是INTER打壓AMD筆記本產品的一個手段,他就是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