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雲南省民族商會的第一屆理事會
總顧問
周鐵農 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
楊汝岱 中共第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委員。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
名譽會長
白立忱 中共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屆中共委員。第九、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首席顧問
劉樹生 雲南省政協原主席
執行顧問
朱奎 雲南省人民政府原常務副省長
顧問
令狐安 中共雲南省委原書記
李桂英 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
祁 山 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常務副主任
趙 坤 雲南省軍區原政委
孟曉駟 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黃 毅 中共雲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齊扎拉 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常委、拉薩市委書記
李漢柏 原雲南省紀委書記、全國政協委員
楊健強 全國政協提案委副主任委員
白成亮 雲南省政協副主席
馬開賢 雲南省政協副主席
陶昌廉 雲南省軍區原政委
趙廷光 雲南省政協原常務副主席
牛紹堯 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常務副主任
張寶三 雲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
孟繼堯 雲南省政協原常務副主席
黃光漢 雲南省軍區原司令員
馬德山 成都軍區裝備部原副部長
楊國欽 西藏軍區原副司令員
王永銀 雲南省武警總隊原政委
專家委員會顧問
和自興 雲南省國土資源廳廳長
王建華 雲南省環境保護廳廳長
楊光成 雲南省交通廳廳長
張玉明 雲南省農業廳廳長
熊清華 雲南省商務廳廳長
戰略委員會顧問
姚慶艷 紅雲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董 英 雲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雷 毅 雲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施維勤 中鋁雲南銅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保明虎 雲南省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和 軍 雲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陶國相 雲南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王建又 雲南廣電網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法律與審計委員會顧問
王樹芬 雲南省民政廳廳長
王承才 雲南省民委主任
侯新華 雲南省民委黨組書記
何劍文 雲南省司法廳廳長
陳建國 雲南省地方稅務局局長
投資與發展委員會顧問
李保上 雲南省政協經濟委副主任
字如鈞 中國農業銀行雲南省分行行長
任建洋 富滇銀行監事長
馬 奎 中國移動雲南分公司總經理
決策與咨詢委員會顧問
歐志明 雲南省扶貧辦副主任
李靜波 雲南廣電網路集團公司總經理
馬 春 雲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
馬化清 雲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原副主任
馬 澤 雲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原副主任
項目與學術委員會顧問
李 森 中共雲南省委原副秘書長
白庚勝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
熊榮元 文山學院黨委書記
劉滄山 西南林業大學黨委副書記
第一屆理事會名譽理事長
褚時健 玉溪卷煙廠原廠長、紅塔集團原董事長
第一屆監事會監事
任樹雲 雲南省信用聯社理事長
段萬春 昆明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宋光興 雲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
周常春 昆明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副院長、博士
唐婷婷 雲南民族大學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
第一任黨委書記
馬美能 大理軍分區原政委、紅河軍分區原政委
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李保進 雲南民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第一屆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
董勒成 瑞麗市景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四龍 雲南麗江正龍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留存 昆明佳達利房地產開發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 波 雲南馬龍春雨磷肥有限公司董事長
第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馬躍升 雲南通海納古連鑄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
馬柱偉 雲南振興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王維和 玉溪市維和集團董事長
馬慈光 雲南商業物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海江 雲南建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支 雲 雲南雲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皓然 雲南俊皓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朝開 雲南民族大學後勤服務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陶 鑫 雲南瀚雄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第一屆理事會秘書長
楊 振 雲南省民族學會專職副會長
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
余衛民 成都軍區原政治部上校
馬一弘 雲南弘弧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
梁利本 昆明旭坤會計事務所主任
楊清允 雲南業豐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興明 香港商報雲南辦事處主任
謝自靈 雲南錦綉江山律師事務所副主任
趙 江 雲南善為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海濤 玉溪市維和維生堂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 耀 雲南民族時報法制周刊主編
田玉艷 雲南省民族學會副秘書長
唐 傑 昆明瀚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2. 一九五六年出生的名人
王 傑195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王庚年1956 國家廣電總局黨組成員、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台長
俱孟軍1956 新華社副總編輯
陳寶生1956 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
李 克1956 河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中央候補委員)
王 益1956 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
莫建成1956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長
徐立全1956 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錢 智195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副主席
陳喜慶1956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
張 軍1956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孟曉駟1956 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
3. 張文俊的追逐夢想
張文俊從小就想當一個老師。參加工作後陰差陽錯當了工人,但當老師的夢念念不忘。一天,張文俊要辭掉工作,建一個自己的學校,家人強烈反對。丈夫開一個陶瓷出口工廠,效益可觀,當然不希望節外生枝。張文俊則吃下秤砣鐵了心,丈夫只好說,要辦你自己辦,只給5000塊錢,不成就趕緊回家。
1996年冬天,張文俊帶著5000塊錢來到淄博,租一間6平米辦公室,裝一部電話,印製10萬張招生傳單沿街散發。餓了啃燒餅,渴了喝涼水,耳朵生了凍瘡,手上凍出口子,晚上回到冰冷的辦公室兼卧室,兩條腿沉得像灌了鉛。她不吭一聲。丈夫看不下去了,停下濟南的窯爐趕到淄博,白天一起發傳單,晚上,夫婦倆就睡在那張不足一米寬的鋼絲床上,一翻身就往下掉。為了讓妻子睡好,丈夫每晚把一條腿擱到地上。傳單發到學校門口,門衛舉著掃帚又攆又打說是盲流。丈夫說拉倒吧,學校哪是這個辦法?張文俊不為所動。
報名的日子到了。張文俊起個大早,門窗桌椅擦了又擦,坐下來靜靜等待。她不信招不來1個學生,有1個就會變成10個、100個、1000個。八點整,3個孩子捏著那份傳單跑過來,說,我要報名!張文俊騰地站了起來,一下子抱住孩子,滾燙的淚水再也抑制不住。
像是滾雪球,短短3年,英語班的學生數量就到了6000人。一天大清早,淄博日報的攝影部主任乘車路過柳泉路58號,看見好幾百人在門外排隊,立即打電話叫記者去看看,他納悶現如今還有啥事能叫人排這么一串長隊?這是英語班新生報名。家長們找到張文俊說,你這么懂孩子,為什麼不辦一所全日制寄宿學校?
圈裡人說,辦寄宿學校不像培訓班,哪是說辦就辦的?張文俊一意孤行。丈夫被她徹底拉下水,丈夫的妹夫從自己公司拆借來資金,政府部門給他們敞開綠燈,她還把在青海乾建築總工的父親也請來。老人一生節儉,一分錢掰成兩瓣花,卻把一輩子積攢的10萬塊養老錢交給女兒辦學。
為趕工期,張文俊綰起長發穿上工裝,親自跑原材物料,與供貨商討價還價。為少雇一個裝卸工,她自己跟車,扛不動水泥就裝磚卸磚,這個不足一米六的柔弱身軀,總是蓬頭垢面地忙碌在車上、腳手架上。施工間隙,張文俊又著手籌備教學組織工作。工地周邊一片荒野,沒辦公室,住工地傳達室;沒自來水,喝工地上的地表井水;寒冬臘月,四面透風的傳達室冷得實在攥不住筆,她就鑽進汽車駕駛室借發動機的余熱畫圖寫字。
艱辛換來巨大發展,父親卻積勞成疾被病魔擊倒,在小學建成4年後離別人世。張文俊充滿內疚,為支持女兒,父親獻出了一切,情感,智慧,全部積蓄以及生命最後一息。她知道,壓力再大,為了父親也不能後退半步。
張文俊因習慣性流產一直沒有自己的孩子。但她把校園里的每一個孩子都視為掌上明珠。全國婦聯副主席孟曉駟在聽了張文俊的事跡後說,你雖然沒有自己的孩子,但你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4. 請問吉林有認識 三胞胎古箏姐妹花 楊淼(水)、楊晶(晶)楊磊 的么她們真是三胞胎呀就是一次生三個嗎
「水晶石」組合 楊淼 楊晶楊磊,是我國第一個由孿生三姐妹組成的古箏組合。她們外形靚麗、容貌酷似,難以分辨,所到之處光彩照人。三姐妹自幼學習聲樂、舞蹈學習古箏師從青年古箏演奏家袁莎女士。2006年1月份,在京首開古箏音樂會,並在央視播出,三姐妹的出色表現立刻得到國家領導人的重視,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顧秀蓮,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孟曉駟等領導人都親切的接見她們並進入北京人民大會堂,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釣魚台國賓館,中國會等重要場所為國際奧委會,中國傑出領袖人物等國內外外友人做精彩演出。先後在央視經濟頻道播出的「2006時尚中國.相約海寧」,央視新聞頻道的人物訪談,央視音樂頻道的春節晚會及「中國茶文化節.民樂專場」鳳凰衛視的「聲響亞洲頒獎典禮」等大型節目中登台亮相,獲得好評。在中央電視台「2007年新年音樂會」上,她們更是和袁莎,袁莉老師一同與中國一流且享譽海內外中國愛樂樂團首度合作,開創歷史先河的共同演繹交響協奏版古箏五重奏《雲之南》,中央電視台一套及音樂頻道面向世界華人全球同步現場直播此次群星璀璨的聚會。三姐妹與世界當紅鋼琴家朗朗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同台獻藝,到達了他們藝術人生的第一個里程碑。
5. 在國家文化部的歷任副部長中,有叫雪兵的嗎
沒有叫雪兵的
文化部歷任副部長都在下邊了:
周 揚(49.10-54.09)
丁西林(49.10-58.03)
劉芝明(53.09-57.00)
鄭振鐸(54.06-58.10)
錢俊瑞(54.10-63.09)
夏 衍(54.10-65.05)
陳克寒(54.10-63.09)
張致祥(54.10-58.03)
胡愈之(59.08-65.05)
林默涵(59.08-67.01)
齊燕銘(60.02-65.05)
徐光霄(60.02-67.01)
徐平羽(60.02-67.01)
陳荒煤(63.09-65.05;81.02-82.04)
李 琦(63.12-67.01)
石西民(64.12-67.01)
肖望東(65.04-67.01)
趙辛初(65.04-67.01)
顏金生(65.04-67.01)
劉白羽(65.04-67.01)
楊 岩(66.07-67.01)
劉賢權(70.06-75.01)
於會泳(70.06-75.01)
張維民(76.02-76.10)
浩 亮(76.02-76.10)
劉慶棠(76.02-76.10)
袁水拍(76.02-76.10)
劉復之(77.12-80.11)
周巍峙(77.12-80.12;82.04-86.03)
賀敬之(77.12-80.09)
王闌西(77.12-81.02)
林默涵(77.12-82.04)
司徒慧敏(78.07-82.04)
姚仲明(78.07-81.02)
周爾復(78.12-81.02)
趙起揚(81.03-82.04)
吳 雪(81.03-82.04)
仲秋元(81.03-82.04)
呂志先(82.04-86.03)
丁 嶠(82.04-86.02)
高占祥(86.02-96.03)
劉德有(86.03-96.03)
宋木文(86.03-86.12)
英若誠(86.07-90.05)
王濟夫(87.04-90.05)
徐文伯(90.05-99.04)
陳昌本(90.05-96.03)
李源潮(96.03-00.11)
艾青春(96.03-01.04)
潘震宙(96.03-03.03)
孟曉駟(97.05-
陳曉光(01.04-
周和平(01.04-
趙維綏(01.10-
鄭欣淼(02.11-
6.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成人員名單(2015年)
根據1982年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規定,政治協商會議設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全國委員會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代表、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邀人士組成。每屆任期5年。設主席、副主席若幹人和秘書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由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以及無黨派民主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代表,台灣同胞、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
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每年舉行1次。其職權為:修改政協章程,選舉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的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聽取和審議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報告;討論本會的重大工作、方針、任務並作出決議;參與對國家大政方針的討論,提出建議和批評。全國委員會設常務委員會主持會務。常務委員會由全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組成,其職權為:召集並主持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組織實現政治協商會議章程規定的任務,執行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的決議,審查通過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或國務院的重要建議案,根據秘書長提議任免副秘書長,決定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工作機構的設置和變動等。
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自治州及部分縣和市轄區,設政治協商會議地方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其組成根據當地情況,參照全國委員會的組成決定。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之間以及地方委員會上下級之間是工作指導關系。
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主 席:俞 正 聲
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杜青林 韓啟德 帕巴拉·格列朗傑
董建華 萬鋼 張慶黎
林文漪 羅富和 何厚鏵
李海峰 陳元 盧展工
周小川 王家瑞 王正偉
馬飈 齊續春 陳曉光
馬培華 劉曉峰 王欽敏
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秘書長:張慶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名單
刀述仁(傣族) 干以勝 於文明 萬季飛 衛小春 馬大龍 馬長慶(東鄉族) 馬志偉(滿族) 馬英林
王偉(解放軍) 王天戈 王太華 王文彪 王永樂 王永慶 王光謙 王旭東(中共界) 王宇田 王作安 王林旭 王明明 王秦豐 王珣章 王梅祥 王新陸 王新奎 韋建樺
雲公民(蒙古族) 牛汝極 毛肯·賽衣提哈木扎(哈薩克族) 鄧楠(女) 甘霖(女) 厲以寧 石碧 石愛中 龍新民 盧京(壯族) 盧柯 盧志強 盧曉光(滿族)
葉小鋼 田剛 田嵐(土家族) 田靜 田震 田中群 田玉科(女,土家族) 田成平 田惠光(女) 冉霞(女,苗族) 白成亮(哈尼族) 仝廣成 印紅(女) 馮鞏
馮國勤 馮驥才 蘭雲升 年福純 朱之鑫 朱永新 朱孝清 朱維群 傳印 伍淑清(女) 任法融 全哲洙(朝鮮族) 劉凡 劉斌(蒙古族) 劉長樂 劉長銘 劉漢銓
劉迎龍 劉明康 劉振亞 劉曉庄 劉曉榕 劉家強、劉繼賢、劉新文(女)、劉慕仁、關凱、宇如聰、許仲梓、許京軍、許家印、孫淦、孫安民、孫懷山 孫蔭環 孫菊生 陽安江
嚴俊 蘇士亮 蘇士澍(滿族) 李明 李羚(女) 李崴 李讜(女) 李小林(女) 李衛華 李玉光 李世濟(女) 李冬玉(女) 李漢柏(白族) 李成玉(回族)
李華棟 李克穆 李卓彬 李和平(民進界) 李朋德 李澤鉅 李學舉 李家傑 李毅中 楊健 楊天怡 楊俊文 楊衍銀(女) 楊勝群 楊崇匯 楊維剛 吳剛
吳江(無黨派界) 吳晶(女) 吳雙戰 吳正德 吳光正 吳國禎 吳定富 吳恆權 吳曉青(滿族) 何維 何小平 何為榮 何丕潔 何光暐 何柱國 余國春 沈文慶
宋海(滿族) 張帆 張海 張元龍 張玉台 張左己 張來斌 張建平 張研農 張桃林 張海迪(女) 張海濤 張基堯 張裔炯 張震宇 阿什老軌(彝族)
陳傑(女,高山族) 陳群 陳旗 陳廣元(回族) 陳世炬 陳永棋 陳自力 陳進玉 陳建功 陳紹軍 陳政立 陳章良 陳清華 陳錫文 陳德銘 陳冀平 邵鴻 邵琪偉
武維華 茅永紅 林樹哲 林樹森 林毅夫 歐陽明高 尚勛武 季允石 周文重 周漢民 周伯華 周忠和 周健民 鄭小燕(女) 鄭心穗 鄭立中 鄭蘭蓀 鄭軍里(瑤族)
鄭建邦 鄭建閩 鄭家純 鄭惠強 學誠 房興耀 居來提·買買提明(維吾爾族) 孟學農 孟曉駟(女) 趙雯(女) 趙雨森 趙振銑 趙曉勇 郝明金 胡四一
胡國珍(女,侗族) 胡定旭 胡振民 南存輝 段敦厚(白族) 姜偉新 姜建初 洪祖杭 洪慧民 姚克 姚志彬 姚愛興 賀軍科 秦大河 珠康·土登克珠(藏族)
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藏族) 袁隆平 袁熙坤 賈慶國 賈治邦 夏濤 顧秉林 錢克明 錢冠林 倪慧芳(女) 徐澤 徐輝 徐一天 徐一帆 徐振寰 殷曉靜(女)
高峰(宗教界) 高小玫(女) 高體健 高武生 高鴻鈞 郭層城 郭振家 唐英年 桑頂·多吉帕姆·德慶曲珍(女,藏族) 黃志賢 黃麗滿(女) 黃作興 黃明榮(黎族)
黃宗洪 黃潔夫 黃格勝(壯族) 黃康生(布依族) 曹小紅(女,回族) 曹衛星 曹其真(女) 康耀紅 梁國揚 梁保華 彭小楓 彭雪峰 葛劍平 葛劍雄 董萬才
董文標 蔣作君 韓志然(蒙古族) 韓美林 覃志剛(壯族) 喻林祥 程紅(女) 程津培 程崇慶 傅成玉 傅先偉 傅惠民 焦紅(女) 童世平 曾華 溫思美 謝慶生
謝克昌 靳尚誼 裘援平(女) 賴明 雷蕾(女,滿族) 蔡威 蔡達峰 廖澤雲 譚萍(女,苗族) 德哇倉(藏族) 顏延齡 潘雲鶴 潘功勝 潘貴玉(女)
霍達(女,回族) 磨長英(女) 戴德豐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太多,不作介紹。
7. 孟子後裔有女的名人有沒有
孟曉駟,女,1956年5月5日出生於上海,江蘇淮陰人,現任文化部常務副部長、黨組副書記。1975年7月在北京音樂出版社工作,1978年至1982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第二分校黨史系,1982年至1983年任文化部黨委宣傳部幹事,1983年至1987年任文化部機關團委書記,1987年至1988年任文化部社會文化司副司長,1988年至1994年任文化部文化市場管理局副局長、局長,1994年至1995年任河北省石家莊市副市長,1995年至1997年任文化部文化市場管理局局長,1997年起任文化部副部長,2003年2月起任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其中1998年-2001年中央黨校攻讀在職研究生,2001年-2005年中央黨校攻讀在職博士研究生,2005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8. 今年兩會主要有什麼話題,最主要講什麼
【兩會焦點】「十三五」期間 老百姓將領哪些民生紅包
備受矚目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正式公布,將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這份歷次篇幅最長的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中,25個主要指標格外引人關注。一些新看點、新提法引起代表委員的高度關注。一起去看看,未來5年,老百姓將領取哪些民生紅包。
10民生紅包
環保:地級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數減少25%
綱要草案:制定城市空氣質量達標計劃,地級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數減少25%;加大黑臭水體整治力度;實施土壤污染分類分級防治。
養老: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
綱要草案: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住房:優化住房供需結構
綱要草案: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優化住房供需結構。
就業: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
綱要草案: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扶持。
教育: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
綱要草案:建立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學前三年毛入園率提高到85%。
收入: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明顯增加
綱要草案:健全科學的工資水平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健全再分配調節機制,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規范收入分配秩序。
扶貧:農村貧困人口吃飯穿衣讀書看病住房有保障
綱要草案: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醫療:合理控制醫療費用
綱要草案: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合理控制醫療費用;打造30分鍾基層醫療服務圈;全面實施「互聯網+」健康醫療益民服務。
戶籍:大中城市不得設置落戶門檻
綱要草案:大中城市不得採取購買房屋、投資納稅、積分制等方式設置落戶門檻;推進居住證制度覆蓋全部未落戶城鎮常住人口。
交通:高鐵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
綱要草案:高鐵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新增民用機場50個以上,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約3000公里。
【兩會聲音】 關於全面二孩:應財政兜底保證女性及企業利益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女性的平等就業權將更加難以保障,不少人呼籲出台一部專門的反就業歧視法。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副主席孟曉駟在提案中建議:應出台降低企業僱用女性用工成本的措施。
>>全國人大代表、知名律師朱列玉建議:要避免女性就業受到影響,政府應出台相關政策法規,特別是從財政上「兜底」,以保障女性以及企業的利益。
>>全國人大代表賀優琳:國家應給企業減壓,給企業一定的政策優惠,以彌補女職工生二孩造成的「損失」。
>>全國人大代表李碧影建議:二孩家庭減收個人所得稅,通過降低兩孩養育成本鼓勵年輕人生二孩。
9. 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有幾位
目前有7位,書記處書記:陳秀榕 孟曉駟 洪天慧 甄硯 趙東花 范繼英 張靜
書記處第一書記:宋秀岩(2010年1月任職)黃晴宜(2003年8月至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