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峨眉派掌門人列表
峨眉派掌門人列表排列至今
❷ 歷代峨眉派掌門有哪些郭襄是峨眉派第一任掌門嗎
金庸小說中歷代峨眉派的掌門有一代郭襄,二代風陵師太,三代滅絕師太,四代周芷若,笑傲江湖時期的掌門金光上人,郭襄就是峨眉派的第1代掌門人,是她在峨眉開宗立派。
一、郭襄郭襄是峨眉派的第1代祖師,他是郭靖和黃蓉的小女兒,家學淵源,和他的外祖父黃葯師性格比較相似。後來郭襄15歲的時候,在風陵渡口遇到了楊過,一見楊過誤終生。第2次華山論劍以後,郭襄前往少林尋找楊過的蹤跡,在那裡遇到了張三豐和絕遠大師,學到了一部分九陽神功。在之後郭襄就一直在江湖上游歷,尋找楊過的蹤跡,但是卻一直沒有楊過的消息。在40歲的時候,郭襄出家為尼,在峨眉開宗立派。
金光上人是笑傲江湖時期的峨眉派掌門人,這個時候峨眉派已經不如元末時期。峨眉派是有男弟子的,滅絕師太的師兄孤鴻子就是男弟子。只不過最初幾代峨眉派都是女性長的人,而男性弟子的地位就比較低一些,不是核心。而到了明朝時期,峨眉派的男弟子就出頭了。
❸ 峨眉派第一代掌門人是誰有哪些掌門人
峨眉派第一代掌門人是郭襄,也是峨眉派第一代創始掌門人。楊過……
❹ 歷代峨眉派掌門是哪些
峨眉派與少林、武當共為中土武功的三大宗,也是一個范圍很廣泛的門派,尤其在西南一帶很有勢力,可說是獨占鱉頭。
峨眉派之得名,是以佛教四大名山之峨眉山而起的,它與洪門天地會之「峨眉山」不同,洪門的「峨眉山」是山堂而出於虛構,峨眉派的「峨眉」是地名,是實指。
從明代開始有峨眉派的記載,明代中葉人唐順之(1507一
1560即正德二年到嘉靖三十九年在世)的《荊川先生文集》里,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
忽然豎發一頓足,崖石進裂驚沙走。
來去星女擲靈梭,夭矯矢魔翻翠袖。
自身直指日車停,縮首斜鑽針眼透。
百折連腰盡無骨,一撒通身皆是手。
余奇未竟己收場,鼻息無聲神氣守。
道人變化固不測,跳上蒲團如木偶。
真是「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倏忽神奇,變化萬方,難怪要引起詩人的極大興奮了。
關於峨眉派的起源,據峨眉派的拳志說:祖師原為一道姑,後入佛門。……是時,師善技擊,善研各家拳法,慮各家拳法繁雜,莫衷一是,女子禦侮,多有不同,遂探各家之拳意)另闢蹊徑,創不接手之拳法,獨樹一幟。積十三年,始臻大成,身旁弟子習之,呼之玉女拳法,同道相譽,稱日峨眉拳,後弟子至峨眉山,偶諧其音,始稱峨眉,此拳名之始未也,恐汝不識,為汝志之,師本與世無爭,娛身可矣,禦侮可矣,奚傳姓名。(據孟憲超《峨眉拳(上)》,《武林》1986年第4期)。
由此可見,峨眉最初是一個由女子所創的武林門派,開始的
時候叫做玉女拳法,後因祖師人了佛門,又以稱女子為「蛾眉」
和佛教聖地之「峨眉山」的雙重含義而得名。
峨眉派功法介於少林陽剛與武當陰柔之間,亦柔亦剛,內外相重,長短並用。攻防兼具入拳經上講:「拳不接手,槍不
走圈,劍不行尾,方是峨眉。」「化萬法為一法,以一法破萬法。」總之是以弱勝強,真假虛實並用,站在女子的地位融匯了南拳、少林、武當等眾家之長。
從宗教淵源上看,峨眉亦僧亦道,而以道姑為主。在武俠小說中,金庸《倚天屠龍記》說是郭靖幼女郭襄,因為心中愛慕楊過,而又尊敬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所以雲游天下,藉此暢解胸中塊壘。後得機會聽覺遠念涌《九陽真經》,創立
峨眉派,後來傳至滅絕師太,其弟子紀曉芙、周芷若等,皆
為道姑,此外,峨眉派的許多招式,也都具有女性的色彩,如拳法中的一面花、斜插一枝梅、裙里腿、倒踩蓮等,又如劍法中的文姬揮筆、索女撣塵、西子洗面、越女追魂等,簪法中的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等,都完全是女子的姿態。又如峨眉派的著名兵器峨眉刺,又稱玉女簪,也是由女子發簪變來的。
峨眉派武功有所謂「動功十二樁」—— 天、地、之、心、龍、鶴、風、雲、大、小、幽、冥;又有所謂「靜功六大專
修功」一虎步功、重捶功、縮地功、懸囊功、指穴功、涅磐功;有「三大器械」一劍法、簪法(峨眉刺)、針法(暗器)。峨眉派的絕技,不僅包括三十六式天罡指穴法,還有峨眉劍法,其劍歌雲(據董如軍《峨眉劍技法七招》,《武林》1992年第5期)
玉女素心妙入神,殘虹一式定乾坤,
身若驚鴻鶯穿柳,劍似追魂不離人。
臨敵只須出半手,縱是越女也失魂。
峨眉派的劍法和簪法,姿勢優美而威力十足,也是峨眉的絕技。
峨眉派的分支,據清初《峨眉拳譜》上說:
一樹開五花,五花八葉扶,
皎皎峨眉月,光輝滿江湖。
「五花」是從地域角度所分的五大支派:
一、黃陵派,據說從陝西流入;
二、點易派,以川東涪陵點易洞而得名;
三、青城派,以川東道家勝地青城山得名;
四、鐵佛派(雲頂派),川北較為盛行;
五、青牛派。以川東豐都青牛山而得名。
「八葉」是從技擊風格角度所分的八派:
一、僧門,據說傳自少林憎人,故名。又稱「申門」。特
點是巧、快、靈、動,如猢猻狀,別名「猻門」。
二、岳門、據說由岳飛所傳,特點是矮樁,手法不劃圓不成拳。
三、趙門,據說為趙匡胤所傳,借鑒少林派太詛長拳(據說也是趙匡胤所傳)等拳法,特點是高樁。又因習練紅拳,稱為「紅門」。
四、杜門,以傳說中諸葛亮八陣圖之「杜門」而得名,一說拳法傳於自然門杜觀印。特點是封鎖嚴密,善於防守。
五、洪門,相傳以明太詛洪武年號而得名,習練大、小洪拳,特點是剛勁。
六、化門,又稱「蠶閉門」、「纏閉門」,三十六閉手如春
蠶吐絲,綿綿不斷,緊封敵手,使其不能施展。
七、字門,又稱「智門」,因收勢擺成字形而得名,特點是高樁長手,起伏大。
八、會門,又稱」慧門」,以神拳為代表,,講究觀師慧像,念咒語,頗為神秘。
峨眉派總的特點,在於亦剛亦柔,如玉樹臨風,是諸家武術中姿態優美的一種。有詩贊峨眉派說(見孟憲超《對峨眉派拳術的進一步探討》,《武林》1987年第四期):
絕藝驚人俠士風,千年擊技古今同。
堪開玄理樹新幟,悟透禪機棄舊功。
假身玉女虛是實,真諦峨眉有非空。
諸家應復昔時而,妙處良然在個中。
雖非「天下第一」,亦不妨自成一格吧。
峨眉派真的是女俠郭襄所創嗎?什麼武功是真正屬於峨眉派的?真實的峨眉派武術究竟出現在什麼歷史時期?如今的峨眉派傳人們在繼承和發揚峨眉武術中究竟有著怎樣的思考?這些問題一直受到中國武術界的關注和很多喜歡武術和武俠小說的市民關注。11月12--13日,成都體育學院教授、《中國武術史》作者習雲泰,省武術協會常務副主席、四川武術館館長劉太福,省武術協會副秘書長、峨眉武術大師吳信良,峨眉武術名家傅尚勛,中國武術變臉第一人、峨眉派青年才俊季筠,峨眉武術研究會會長汪鍵、樂山著名武術老人王旭和樂山市文化局、體育局、旅遊局等部門負責人歡聚"峨眉武術文化論壇",共同探討峨眉派武術的起源、體系形成時間等歷史上爭論已久的話題,並於13日下午在一些關鍵問題上達成共識。
峨眉派祖師是郭襄女俠?
金庸著名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通過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豐的弟子俞蓮舟對峨眉武術起源有一個"著名結論"--"俞蓮舟道:『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後,此後沒再見過面。恩師說,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於一個人,那便是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死蒙古大汗的神鵰大俠楊過。郭女俠走遍天下,找不到楊大俠,四十歲那年忽然大徹大悟,便出家為尼,後來開創了峨嵋一派。'"
說這個結論"著名",是因為它出自中國新派武俠小說宗師金庸筆下,並因《倚天屠龍記》在海內外的大量發行而傳播甚廣。由於金庸本人巨大的影響力和他書中常以史實夾雜虛構的寫法講述故事,使得他筆下的"野史"往往被很多人誤認為是"正史",因此,峨眉派是女俠郭襄所創,峨眉武術源自"九陽真經"之類"小說家言"竟使很多讀者篤信不疑。一些讀者甚至穿鑿附會地說:"郭襄的武功傳至滅絕師太、紀曉芙、周芷若等後世,峨眉派的許多招式,也都具有女性的色彩,如劍法中的文姬揮筆、索女撣塵、西子洗面、越女追魂等都是女子的姿態。又如峨眉派的著名兵器峨眉刺,又稱玉女簪,也是由女子發簪變來的。"
《武林》1986年第4期刊載的《峨眉拳》一文則稱:"祖師原為一道姑,後入佛門。師善技擊,善研各家拳法……積十三年,始臻大成,身旁弟子習之,呼之玉女拳法,同道相譽,稱峨眉拳,後弟子至峨眉山,偶諧其音,始稱峨眉,此拳名之始未也。"
"起於戰國,成於南宋"是本來面目
記者在近日的采訪中,通過對大量峨眉武術典籍資料的翻閱和對峨眉武術傳人的采訪,發現《倚天屠龍記》中的說法完全是金大俠的"想當然",並沒有任何依據。而《武林》所載一文《峨眉拳》也始終沒有被峨眉派傳人承認。而目前得到公認的卻是,歷史上的峨眉武術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而不是宋末元初;峨眉武術創始人是戰國武師司徒玄空,而不是郭襄女俠;開創峨眉派的應為南宋峨眉山白雲禪師和白眉道人,他們都是男人而不是尼姑。
在本次"峨眉武術文化論壇"上,四川省社科院特約研究員、樂山文化名人魏奕雄先生提出的"峨眉武術起於戰國,成於南宋"論述得到了與會武術名人、峨眉派傳人們的一致認同。據了解,魏先生對峨眉武術關注多年,經過對大量歷史文獻的考證,才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魏先生告訴記者,戰國時期的司徒玄空,號動靈,耕食於峨眉山中。他模擬猿猴動作,在狩獵術基礎上創編了一套攻守靈活的"峨眉通臂拳",據說學徒甚眾。因為司徒玄空常著白衣,徒眾們稱之為"白猿祖師"。峨眉武術正是發源於此。而宋朝以後,峨眉山作為普賢菩薩的道場,成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僧人甚多,其中習武者不少。南宋建炎年間,峨眉山白雲禪師將陰陽虛實和人體盛衰之機理,與武術中的動靜功法相糅雜,相融合,創編出"峨眉氣樁功",因其類共有十二節,後人稱之為"峨眉十二樁功"。同一時期的德源長老模仿猿猴騰躍動作,編出一套猿拳,由於德源和尚眉毛純白,人稱白眉道人,所以武術界又將猿拳稱作"白眉拳"。白眉道人所著的《峨眉拳術》一書,從理論上對峨眉派武術作了系統的總結。應該說,這本書就是峨眉派武術發展成熟並自成體系的標志。(來源:樂山晚報)
❺ 峨眉派掌門人有哪些
1,獨孤一鶴
獨孤一鶴,古龍武俠小說《陸小鳳傳奇》中的人物,峨嵋派掌門人,峨眉山玄真觀觀主,三英四秀的師父,是個妄自尊大的人。
2,風陵師太
風陵師太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登場的人物,峨嵋派的第二代掌門。風陵師太為峨嵋派創派始祖郭襄的親傳弟子,郭襄為紀念少年時在風陵渡口遇一生鍾愛楊過而為愛徒取此法名。
3,郭襄
郭襄,金庸小說《神鵰俠侶》的人物,也出現在《倚天屠龍記》開端。名字出於父母鎮守襄陽的信念,雙生兄弟是郭破虜。郭襄秀美豪邁,容貌三分像黃蓉,因處事風格亦正亦邪,江湖人稱「小東邪」。
4,滅絕師太
滅絕師太,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峨嵋派第三代掌門,郭襄的徒孫。武功高強,手執倚天劍在光明頂一戰斬殺明教教徒甚重。性情剛烈,正邪不兩立,出手極狠,對於敢於違背她意願的弟子亦不留情(掌斃紀曉芙)。
5,周芷若
周芷若,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人物角色。峨嵋派弟子、峨嵋派第四代掌門人,出塵如仙,武學天資卓絕,是金庸筆下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女性角色。
❻ 現任峨眉派掌門是誰
峨眉派領軍人物汪鍵 汪鍵,峨眉武術研究會會長、樂山大佛文武學校校長、峨眉武術表演團負責人。國家一級拳師、國家一級散手裁判、國家武術七段。峨眉武術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汪鍵被列為傳承人之一。
汪鍵,1968年生人,6歲開始習武,隨父親學習「雪花蓋頂」棍術;11歲時,拜來自重慶的高手嚴奉勇門下學習峨眉派拳術以及刀槍劍棍和九節鞭等;16歲,學有小成的汪鍵開始四處尋訪名師,跟從著名武術家、一生精研峨眉臂腿拳、六合拳、陰陽劍等具有相當特色武術的李國榮先生學習三年;後又輾轉拜在時任國營大型企業東風電機廠工會主席的上海精武會武術大師孫常虹先生門下學習功力拳、螳螂拳、精武彈腿和八仙劍。汪鍵演練的峨眉臂腿神拳多次國內知名媒體上展示,受到好評引起轟動。
在挖掘、弘揚峨眉武術的過程中,被峨眉山108歲的通永大師收為關門弟子,並受到中國十大武術教授習雲太老師和峨眉武學大師吳信良的悉心指導, 在武術教學中,他將傳統武術與現代武術融會貫通,培養全國武術散打冠軍多人,並榮獲全國體育先進個人。
在武術研究上,在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著有《習峨眉武術》專著。
1993年汪鍵創辦了樂山大佛文武學校,歷經十多年,被四川武林界譽為「武術企業家」。至2008年,樂山大佛武校已經向社會輸送了約2萬名武術人才,其中8名全國冠軍。
為弘揚峨眉武術,挖掘瀕臨失傳的峨眉絕技,在成立中國峨眉武術研究會、創立中國峨眉武術網、建立中國峨眉武術表演團中,汪鍵先生費盡心血,起了重要作用。其優秀事跡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國內多家媒體先後報道,是武林界公認的峨眉派武術領軍人物。[1]
在2009年11月,泰拳5大拳王——神目殺、鬼見膝、魔術錐、拳滅風、屠龍肘挑戰少林功夫,想同少林方丈釋永信對打。但少林寺未肯應戰。汪鍵和其得意弟子黃林向中國武術協會遞交了參賽申請。
❼ 峨眉派掌門人都是誰
《吳越春秋》
及樂山、峨眉山地方誌記載,先秦時期的司徒玄空,號動靈子,耕食於峨眉山中。他模擬猿猴動作,在狩獵術基礎上創編了一套攻守靈活的「峨眉通臂拳」和「猿公劍法」。因為司徒玄空好著白衣,徒眾們稱之為「白猿祖師」。峨眉派武術可以說是發源於此。
《蜀山劍俠傳》
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書中的峨眉派為長眉真人開創,該派為玄門正宗,第二代掌門乾坤正氣秒一真人齊漱溟為正道領袖,三代弟子中三英二雲、峨眉七矮最為著名,為小一輩中翹楚。後世許多小說游戲中的蜀山派實際上就是書中的峨眉派。
《倚天屠龍記》
峨眉派是女俠郭襄所創,第二代鳳陵師太,第三代滅絕師太,第四代周芷若.....(滅絕師太語):「
……
一百年來,武林中風波迭起,這對刀劍換了好幾次主人。後人只知屠龍寶刀乃武林至尊,唯倚天劍可與匹敵,但到底何以是至尊,那就誰都不知道了。郭公破虜青年殉國,沒有傳人,是以刀劍中的秘密,只有本派郭祖師傳了下來。她老人家生前曾竭盡心力,尋訪屠龍寶刀,始終沒有成功,逝世之時,將這秘密傳給了我恩師風陵師太。我恩師秉承祖師遺命,尋訪屠龍寶刀也是毫無結果。她老人家圓寂之時,便將此劍與郭祖師的遺命傳了給我。……」見《倚天屠龍記》第二十七章
百尺高塔任迴翔
《白眉大俠》
八十一門總門長
普秋生
白雲劍客
夏侯仁
小達摩
白雲瑞
當代掌門人
汪健、孟憲超各成一派,均稱自己是掌門!汪健是峨眉派四川代表人物,在樂山市開有武校,有官方『峨眉掌門』之稱;孟憲超是峨眉派河南代表人物,八十年代曾經在各種武術雜志上推廣峨眉派武術,並收有兩個有名氣的徒弟
韓靜波和董如軍。
❽ 峨嵋派現任掌門人是誰
峨嵋派」現任掌門是通永高僧已經88歲(2009年),是「峨嵋派」猴拳當今的唯一傳人。
通永長老簡介
年屆百歲的通永長老,是目前峨眉山年齡最長的老法師,貴州大方縣人,是遠近聞名的峨眉山百歲高僧。師於民國31年(1942年)在峨眉山凈土禪院(俗稱大坪)發心出家,禮普明上人為剃度恩師,法名通永,為當時峨眉山鼎鼎大名的「大坪五通」之一。
師出家後,不辭勞苦,每日要從峨眉縣城經大坪角腳庵善覺寺挑回寺院所需的柴米油鹽,來回百餘里山路,坡陡路險,然師兩步一句,默念佛號,挑著百餘斤的擔子往返其間,在艱苦的寺院勞作同時,堅持念佛從不間斷。
在南懷瑾先生(法名通禪,「大坪五通」之一)在峨眉山大坪出家閉關期間,四川禪宗大德袁煥仙居士在峨眉山大坪凈土禪院主持「禪七」,師在「禪七」中得到袁先生的接引印證。之後師又去峨眉山接引殿方丈聖欽大和尚(聖欽大和尚曾在高旻寺掛破參牌)處,將自己在禪七中所悟到的禪宗心法請教聖欽大和尚,並再一次得到了聖欽大和尚的確認與開示。
民國33年(1944年),師在成都文殊院禮圓照上人受具足戒並住堂3年,在文殊院發心提水供眾,(至今文殊院的個別老師父仍稱老人為「水頭師」)師在空餘時間便常到成都「維摩精舍」聽四川著名禪宗大德袁煥仙居士講學修禪,獲益良多。
「文革」期間,師被迫到牛心寺接受「勞動改造」,開荒種地,後又到金頂做雪蘑芋,為了方便念佛,師便自攬挑水的活計,兩步一句「阿彌陀佛」。,雖然歷盡艱辛,然師道心堅固,念佛不止,將生活中的種種苦難當作是對自己的磨練,精勤不息,信仰彌堅。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撥亂反正,師得以重披袈裟,然當時出家常住的峨眉山凈土禪院已在文革期間被拆毀了,片瓦不存,師遂常住峨眉山萬年寺,1991年,被峨眉山佛教協會禮請為萬年寺都監。
長老雖年屆百歲,卻極為自謙,多年來反復強調「有志不在年高!」「年高要有德!」依然精神矍鑠,每日精勤念佛不綴。
師愛國愛教,信仰純正,持戒精嚴,勤於學修,一聲佛號不絕於口,出家至今,一直實修念佛,現在每小時念佛1萬句,每天至少念10萬句佛號。
師誨人不倦,扶助後學,只要有空就坐在峨眉山報國寺佛像開光處,一面念佛,一面為有緣眾生贈送念珠,並一一婆心勸誡:念佛!念佛!深心強調「念佛就能夠成佛」,為眾生種下成就佛道的菩提種子。粗略統計,多年來,法師贈送的念珠已達十萬之數,在老人家慈心悲願的感召之下,得度者甚多。
註:
大坪五通:通寬、通超、通遠、通禪(南懷謹)、通永
走近峨眉山百歲高僧
通永長老
❾ 峨眉派第二代掌門是誰
第二代掌門是風陵師太。
風陵師太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登場的人物,峨嵋派的第二代掌門。風陵師太為峨嵋派創派始祖郭襄的親傳弟子,郭襄為紀念少年時在風陵渡口遇一生鍾愛楊過而為愛徒取此法名。
其徒為《倚天屠龍記》中率峨嵋派與六大派一起圍攻光明頂的峨嵋派掌門人「滅絕師太」。
(9)峨眉派掌門人擴展閱讀:
人物經歷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風陵師太,未曾直接露面,只 是通過滅絕師太等人之口略有講述。法號為郭襄所取,以紀念第一次在風陵渡口結識楊過。
一百年來,武林中風波迭起,這對刀劍換了好幾次主人。後人只知屠龍寶刀乃武林至尊,唯倚天劍可與匹敵,但到底何以是至尊,那就誰都不知道了。
郭公破虜青年殉國,沒有傳人,是以刀劍中的秘密,只有本派郭祖師傳了下來。她老人家生前曾竭盡心力,尋訪屠龍寶刀,始終沒有成功,逝世之時,將這秘密傳給了我恩師風陵師太。
我恩師秉承祖師遺命,尋訪屠龍寶刀也是毫無結果。她老人家圓寂之時,便將此劍與郭祖師的遺命傳了給我。
❿ 歷代峨眉派掌門是哪些
主要來自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記載郭靖黃蓉夫婦的二女兒郭襄遍尋天下,覓楊過未果,四十歲時出家為尼,創立峨眉派。
第一代:郭襄
第二代:風陵師太
第三代:滅絕師太
第四代:周芷若
門派介紹:
南宋末年,襄陽大俠郭靖與妻子女俠黃蓉力拒蒙古,獨守襄陽。二女兒郭襄,家學淵源,武功駁雜,而行事縱性,與外祖黃葯師相類,遂有「小東邪」之稱。十五歲時過黃河風陵渡口偶識神鵰大俠楊過,從此芳心可可,獨屬其人。
楊過在她十六歲生日上率江湖群豪以賀,其後楊過與小龍女重逢,並在第三次「華山論劍」後與眾人在華山分別,從此郭襄開始了她在江湖中尋找楊過的旅程。
三年後,郭襄途經少室山,拜訪少林無色禪師。適逢昆侖派何足道來少林挑戰。因山間偶遇,郭襄乃奏考磐,而何因此而暗戀郭襄,特意為奏蒹葭相和。
少林一戰,何足道技驚全場,卻又終於被覺遠大師之徒張君寶擊敗,故返回西域,而覺遠也因張君寶被指為偷藝而不得不帶張與郭襄逃亡。那夜,覺遠口頌《九陽真經》圓寂,郭襄、張君寶、無色皆有所悟。
無色創「少林九陽功」;張君寶也因此而開創武當,自號「三豐」;郭襄仍然行走江湖,希望能與楊過碰面,卻始終沒能再見,在四十歲那年,她忽然大徹大悟,在峨眉山出家為尼,從而開創了「峨眉派」。
峨眉第二代掌門為風陵師太,法號也是郭襄為紀念與楊過的初逢(風陵渡)而起的。她的弟子,即滅絕師太的師哥孤鴻子與明教高手楊逍約斗不敵,負氣而亡,將「倚天劍」失落並流入官府。
風陵傳衣缽給滅絕師太,滅絕也終於重新搶回「倚天劍」,並廣招弟子,使峨眉聲譽日隆,成為與「少林派」、「武當派」、「昆侖派」相抗禮的四大門派之一。
(10)峨眉派掌門人擴展閱讀
峨嵋陣法:
1、兩儀微塵陣:
分生死幻滅晦明六門,最厲害的陣法,曾以此陣煉化綠袍老祖。
2、大須彌正反九宮仙陣:
神妙莫測,變幻無方,僅次於微塵陣。
3、二元仙陣:
以太清仙法,六合旗門煉成,齊金蟬等人以之困住九烈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