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前門大街的「大柵欄」到底應該怎麼讀呢
書面正確讀法是:da\(zha4聲) \lan(兒音)。詞典解釋:柵欄--用鐵條或木條做成的類似籬笆而較堅固的東西。這條街以前是,前後道帶柵欄的,故有其名。
但是北京人有許多地方習慣口語,或地名等等。北京人一般習慣上都叫「da\shi\lan 」並在「lan」後帶兒音。這可能是是北京的文化特點的體現。
❷ 北京的「大柵欄」該怎麼讀
大柵欄的讀音為:dà shí lànr,大柵欄地處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軸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天安門廣場以南,前門大街西側,從東口至西口全長275米。大柵欄這三個讀音均為多音字,具體如下:
一、大拼音:dà 、dài
釋義:
大dà
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
4、用於「不」後,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
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
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
7、時間更遠:大前年。
8、〔大夫〕古代官職,位於「卿」之下,「士」之上。
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准確:大概。大凡。
大dài
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
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
二、柵拼音:zhà 、shān 、shi、 cè
釋義:
柵zhà(ㄓㄚˋ)
1、用竹木鐵條等做成的阻攔物:柵欄。柵子。
柵shān
1、〔柵極〕多極電子管靠陰極的一個電極。
2、〔光柵〕產生光的衍射圖像的光學儀器。
柵shi:〔大柵欄〕方言,中國北京市前門外一條熱鬧街市名。
柵cè:〔下柵〕地名,均在中國廣東省。
三、欄拼音:lán、làn
釋義:
lán
1、遮攔的東西:欄桿。木欄。石欄。
2、養家畜的圈(juàn):牛欄。欄廄。
3、報刊或廣播、電視按內容、性質劃分的版面或專門的時間;亦指出版物版面的部位:欄目。專欄。新聞欄。
4、紙、書、織物上的格子:朱絲欄(舊時有紅色格子的絹素)。
5、表格中區分項目的格子:備注欄。
làn
方言:意思與lán相同。
(2)大柵欄怎麼讀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高大[gāo dà]
又高又大。
2、大房[dà fáng]
古代祭祀時盛牲畜的用具,通稱俎。
3、大忙[dà máng]
工作集中,繁忙而緊張。
4、大樹[dà shù]
指東漢馮異。
5、大爺[dà yé]
指不好勞動、傲慢任性的男子。
❸ 「大柵欄」的發音
da shi la是正規讀法 那是北京人的發音
明張竹坡《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並未收載「大柵欄」這個地名,在前門外路西只有廊房頭條、廊房二條、廊房三條和廊房四條,其中的廊房四條就位於現在大柵欄的位置,可見在明朝還沒有柵欄這個地名。而所謂的「廊房」指的就是用於臨街經營的店面房,由此可見,在明朝雖然沒有大柵欄這個地名,但大柵欄所在的位置就已經是一處商賈雲集的繁華商業區了。
明弘治元年,為治理京師社會治安,在北京各條街巷門口,設置了木質柵欄,柵欄由所在地點居民出資修建,從此以後直到清朝末年在北京的街道上共修建了一千七百多座柵欄。其中廊房四條的柵欄由商賈出資,格外的大,因而被稱為大柵欄,久而久之大柵欄就取代廊坊四條成為這條街道的正式名稱。光緒二十五年大柵欄發生火災,木質柵欄被燒毀,從此以後大柵欄只存其名,直到2000年北京市政府又在大柵欄街口修建了鐵藝柵欄,真正的柵欄才又回到大柵欄。
❹ 大柵欄怎麼讀音 普通話
大柵欄
普通話:dà zhà lán
北京方言:dà shì lán
說明:北京方言,欄lán,帶兒化韻
❺ 「大柵欄」到底怎麼讀
「大柵欄」讀dà shí lànr。
讀音淵源:
明代元興,為彈壓北方,明成祖遷都北京,但當時北京周邊糧食產量不足,只能仰仗大運河自南方漕糧,或山陝糧商販糧,故北京南門外成了山陝糧商匯集之所。
八旗入關後,漢人非功不得居內城,而大柵欄距內城最近,官員為早朝方便,多在此購屋居住,大柵欄遂成官、商、藝繁盛所在。
但外地人來北京,常常感到奇怪,明明是柵欄(音乍闌),為何在北京要讀成「石爛」。
一般認為,明代這里曾是皇家珊瑚庫,為防盜,自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起便設柵欄,晝開夜閉,當時官話柵欄就讀「石爛」。以後作為地名,保存了下來。
(5)大柵欄怎麼讀擴展閱讀:
明張竹坡《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並未收載「大柵欄」這個地名,在前門外路西只有廊房頭條、廊房二條、廊房三條和廊房四條,其中的廊房四條就位於大柵欄的位置。而所謂的「廊房」指的就是用於臨街經營的店面房。寫於明末清初的《春明夢余錄》一書中提到了「大柵欄」。
由此可見,在明朝大柵欄所在的位置就已經是一處商賈雲集的繁華商業區了。明弘治元年,為治理京師社會治安,在北京各條街巷門口,設置了木質柵欄,柵欄由所在地點居民出資修建,從此以後直到清朝末年在北京的街道上共修建了1700多座柵欄。
其中廊房四條的柵欄由商賈出資,格外的大,因而被稱為大柵欄,久而久之大柵欄就取代廊坊四條成為這條街道的正式名稱。光緒二十五年大柵欄發生火災,木質柵欄被燒毀,從此以後大柵欄只存其名,直到2000年北京市政府又在大柵欄街口修建了鐵藝柵欄,真正的柵欄才又回到大柵欄。
❻ 北京大柵欄的由來,柵欄這兩字怎麼讀
一、大柵欄的由來:
1、明弘治元年,為治理京師社會治安,在北京各條街巷門口,設置了木質柵欄,柵欄由所在地點居民出資修建。
2、據清代《欽定令典事例》中記載,雍正七年批準的外城柵欄440座,乾隆十八年批準的內城柵欄1919座,皇城內欄196座。其中廊房四條的柵欄由商賈出資,格外的大,因而被稱為大柵欄,久而久之大柵欄就取代廊坊四條成為這條街道的正式名稱。
3、光緒二十五年大柵欄發生火災,木質柵欄被燒毀,從此以後大柵欄只存其名,直到2000年北京市政府又在大柵欄街口修建了鐵藝柵欄,真正的柵欄才又回到大柵欄。
二、大柵欄,讀音:Dàshílànr,是北京市前門外一條著名的商業街。現也泛指大柵欄街及廊房頭條、糧食店街、煤市街在內的一個地片。大柵欄地處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軸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天安門廣場以南,前門大街西側,從東口至西口全長275米。
(6)大柵欄怎麼讀擴展閱讀
大柵欄分布著11個行業的36家商店,平均客流量15-16萬人,節假日20多萬人。國內提起北京前門大柵欄幾乎無人不曉,就是在國際上也很有名氣,可以說是聞名遐邇。在歷史上,雖有沉浮,但這條古老的商業街之所以能經受580多年的歷史風雨而不敗,自有它獨特的地方。
大柵欄除了舊址老房的北京絲綢商店、瑞蚨祥綢布店、內聯升鞋店、六必居醬菜店、榮寶齋文房四寶還徐徐透出百年的光澤之外,同仁堂、張一元茶莊、長春堂、月盛齋熟肉店都已經門庭更新了,諸多外來的風味飲食也各據一方,形成了新型的飲食文化特色。
大柵欄還有民國初年開業的北京第一家電影院——大觀樓電影院。街區至今保存著明末清初的「三縱九橫」的格局,「三縱」指的是煤市街、珠寶市街以及糧食店街;「九橫」指的是大柵欄的九條東西向的胡同。
❼ 北京前門的「大柵欄」讀音問題
正宗的北京話,這個「大柵欄」應該讀成:大(da四聲)柵(shi二聲)欄(lan四聲)兒。
地名的由來:
當年前門外的大柵欄地區是北京商業最繁華的地方,明朝永樂年間在前門外修建廊房,就是一排一排的房子,修完之後開始招商,希望商人來這兒經營或者居住,目的就是使當年荒涼的前門外地區變得日益繁華起來,那個時候慢慢就形成了一些街道,這些街道就相應地叫做廊房頭條、廊房二條一直到廊房四條,廊坊四條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大柵欄這一條街。
到了清朝乾隆二十三年的時候,為了加強外城街巷的治安管理,要求各個街道在街口豎立柵欄,這些錢當然是住在這兒的人集體分攤。柵欄每天早上定時開,晚上幾點鍾的時候再把它關上,進出這兒的人就便於管理了。廊房四條這兒的商鋪比較多,這些人資金也比較雄厚。越是有財產的人,越要想法加強安全保衛,大家多出點錢把這個地方的柵欄修得比別的地方高一點兒,比別的地方堅固一點兒。久而久之,廊房四條這個名字就被大柵欄給取代了。清朝末年的時候,德國人拍的大柵欄的照片,街口一個鐵門,上面寫的三個字就是"大柵欄"。現在的樣子跟清朝末年的時候差不多。
讀音的由來:
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研究現代漢語的周一民教授認為:大柵欄的讀音屬於地名的特殊讀音,歷史悠久的「DASHILAN」讀法屬於保留古音。雖然目前國家還沒有專門的地名名詞規范,但播音教材中都專門談到應讀為「DASHILANER」。
❽ 北京『什剎海』『大柵欄』究竟怎麼發音用拼音標出來
什剎海:[shí chà hǎi],大柵欄:[dà shí lán]。
什剎海包括前海、後海和西海(又稱積水潭)三個水域及臨近地區,與「前三海」相呼應,俗稱「後三海」。什剎海也寫作「十剎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稱。
清代起就成為游樂消夏之所,為燕京勝景之一。什剎海景區的不少古建築在北京城市建設發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園、宋慶齡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紀念館、鍾鼓樓、德勝門箭樓、廣化寺、匯通祠、會賢堂。
大柵欄泛指大柵欄街及廊房頭條、糧食店街、煤市街在內的一個地片。大柵欄地處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軸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天安門廣場以南,前門大街西側,從東口至西口全長275米。自1420年(明朝永樂十八年)以來,經過500多年的沿革,逐漸發展成為店鋪林立的商業街了。
(8)大柵欄怎麼讀擴展閱讀:
什剎海景區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有文物保護單位40餘處,佔西城區的三分之一以上。歷史上本地區曾建有王府、寺觀、庵廟等多達30餘座,現仍尚存10幾處。什剎海34公頃的水面十分自然地融入城市街區之中,依託水體,還有湖岸的垂柳、水中的荷花等也成為什剎海頻具特色自然景觀。
號稱「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在景區中具有典型意義。什剎海景區具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如金絲套地區的大、小金絲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後海北沿的鴉兒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煙袋斜街等。
在大柵欄分布著11個行業的36家商店。復原民國初期風貌,大柵欄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曾經就是一個繁華的商業區。興起於元代,建立於明朝,從清代開始繁盛至今。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什剎海 (北京市旅遊景區)
網路——國際足聯世界盃大柵欄 (北京市前門外商業街)
❾ 大柵欄的讀音
大柵欄兒(dashilaner)是北京的方言,但是這個名字已經叫了幾百年了,已經形成了一個特定的名詞,一種概念。這和一般的日常用語中的方言是不同的。北京是有一個地方叫大柵欄(dazhalan),但是那是西長街的一條胡同,另外 一個地方。
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研究現代漢語的周一民教授認為:大柵欄的讀音屬於地名的特殊讀音,歷史悠久的「DASHILAN」讀法屬於保留古音。雖然目前國家還沒有專門的地名名詞規范,但播音教材中都專門談到應讀為「DASHILA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