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鄭裕彤
擴展閱讀
品渥食品股票價格 2025-08-22 20:43:36
如何使用開盤啦買股票 2025-08-22 20:10:40

鄭裕彤

發布時間: 2021-07-13 12:44:01

A. 是什麼的成功使鄭裕彤成為香港實業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經營珠寶業的成功,使原本默默無聞的鄭裕彤成為香港實業界聲名赫赫的人物。國外的報紙形容珠寶大王的產業,說他的龐大商業王國,是由光芒四射的珠寶、鑽石堆砌而成的。

B. 鄭裕彤幾個老婆

出生於中國香港的鄭裕彤是全球華人十大富豪之一,被稱作是「珠寶大王」,身為企業家的他身上有著無數光環,她的老婆叫周翠英。正室是一位,偏房據說有3位,其他外人不知道的那就不知道數量了。

C. 鄭裕彤簡介

鄭裕彤,1925年8月26日出生於廣東順德倫教鎮,全球華人十大富豪之一,珠寶大王。兼任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及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主席,恆生銀行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Cheng Yu Tung Family (Holdings) Limited及Centennial Success Limited董事。亦為信德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及利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主席。同時被譽為香港地產界四大天王之一。

周大福珠寶金行始創於1929年,為香港十大財團之一,新世界發展集團。建於1970年,並於1972年在香港上市,是香港四大華資集團之一。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百貨公司、酒店、電信、基礎設施建設和金融業。該集團在內地17個城市開設了百貨公司。據2009《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榜的最新統計,全球金融風暴後,鄭裕彤仍以40億美元的個人資產位居全球第132位,全球華人富豪第五位。

D. 葉璇鄭裕彤是什麼關系

葉璇的乾爹鄭裕彤是全球華人十大富豪之一、珠寶大王,被譽為香港地產界四大天王之一。據有關媒體介紹,葉璇與其乾爹鄭裕彤的孫兒鄭志剛在美國哈佛大學讀書時認識了,後來葉璇在一次機會下遇到了鄭裕彤,當即主動上前作自我介紹,葉璇的乖巧深得乾爹歡心,故二人開始常來常往,不久葉璇就被收為義女,在新世界酒店筵開兩圍設宴,鄭裕彤還贊助她一生任戴旗下的珠寶,令葉璇經常都可珠光寶氣地出席各大場合。

E. 鄭裕彤的介紹

鄭裕彤,GBM(DPMS, LLD(Hon),DBA(Hon),DSSc(Hon),1925年8月26日-),廣東順德倫教出生,香港商人,香港新世界發展創辦人兼首任董事會主席,周大福珠寶金行創辦人周至元女婿。2010年3月,福布斯雜志公布他是香港第三大富豪。2015福布斯香港富豪榜,鄭裕彤以150億美元的財富,排行第三。

F. 鄭裕彤的商業帝國涉及了哪些產業

香港九龍尖沙咀的新世界中心被稱為城中之城,其超一流的豪華建築讓人嘆為觀止,這其中的兩座酒店均進入了世界10大酒店排名。僅這兩座酒店每年的收入就高達10億港幣。這個新世界中心的投資人就是珠寶大王鄭裕彤先生。

「我經常對你們說,我是喜歡大事業大計劃的人,計劃越大,我的興趣也越大。」他是香港的著名珠寶大王、地產商。可是,他最初的工作,不過是一家珠寶店裡掃地、倒痰盂、掃廁所的學徒工,他的事業就是在這最卑微的工作中起步的。

1925年8月,珠寶大王鄭裕彤出生於廣東順德縣。鄭家不是個有錢人家,童年時因廣東遭遇戰亂不斷,生活艱難,全家人只好避難到澳門去謀生。但澳門也不是窮人的天堂。小學畢業後,鄭裕彤就失去了繼續求學的機會,成了一個小打工仔。

1940年,15歲的鄭裕彤到父親的朋友周至元所開的「周大福金鋪」去當學徒,最初的工作只是掃地、倒痰盂、洗廁所,偶爾才有機會在店面學習接些小生意。

那時,在店裡當學徒、做伙計的人,都指望自己以後能有機會出人頭地。但是誰都知道,最後能成功的人是很少的,所以學徒之間也免不了明爭暗鬥。每個人掌握的做生意的訣竅絕對保密,不肯告訴別人,一有機會還想著到老闆面前告別人的狀。鄭裕彤愛動腦筋,做事勤快,常常得到老闆的誇獎,所以就更多地受到別人的「關注」。有一段時間,鄭裕彤早晨上班總是跑得氣喘吁吁,還常常遲到,便有人去向周老闆告狀,說鄭裕彤學徒不安心,很可能是想「跳槽」了。

周老闆決定親自問個明白。這天早晨,周老闆故意早早地來到金店,伙計們開工好一會兒了,才看見鄭裕彤氣喘吁吁地跑來。周老闆板起臉,嚴厲地責問他:「你從哪裡來?為什麼遲到?」

鄭裕彤據實說道:「我看人家珠寶行做生意去了。」周老闆好奇地問:「那你看出什麼門道沒有?」

鄭裕彤回答得有板有眼:「我看人家的生意,比我們店裡做得精明,只要客人一踏進店門,店裡老闆、伙計總是笑臉相迎,有問必答,無論生意大小,一視同仁。即使這回生意做不成,人家留下了一個好印象,下回自然就還會光顧……,待客禮貌、周到是非常重要的。」

周老闆聽了十分高興,他當然明白,這些都是經商的訣竅,能從一個小學徒口中說出來,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鄭裕彤見老闆高興,便壯著膽子朝下說:「還有,店鋪一定要選在生意旺地,門面要裝潢得新穎別致,珠寶行和金鋪更要豪華氣派,不能簡陋寒傖。我看人家把鑽石放在紫色絲絨布上,珠光閃閃,拍出來的廣告照片效果很理想,我想我們金店也應該擴大珠寶生意。」

鄭裕彤的這一席話,使老闆從此對他另眼相看。當天晚上,周老闆就遞給鄭裕彤一個小紅包,裡面裝著他給鄭裕彤的獎金。

平凡的崗位,悟出了最普通的真理。正是這樣一步步地積墊,為以後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這以後,周老闆總是有意識地培養鄭裕彤,提拔他當店裡的主管,使他能夠施展才華。逢年過節,周老闆總是把鄭裕彤叫到自己家裡去吃飯。到他成年之後,周老闆又把女兒周翠英嫁給了他。

周老闆相信,鄭裕彤將來必定會出人頭地。鄭裕彤在生意場上逐漸老練成熟。1945年,周老闆讓鄭裕彤到香港大道開設了一家分店,到50年代中期,鄭裕彤已經掌管著周大福珠寶行的全部賬務,並且負責黃金交易和珠寶、鑽石生意。經過十幾年的苦心經營,1956年,周大福珠寶行的一位老股東,把自己的全部股份轉讓給了鄭裕彤,岳父周至元也只保留了部分股份,而把全部經營權放心地交給了鄭裕彤。

掌握了經營權後的鄭裕彤,立即放開手大刀闊斧地幹了起來。為了增強員工的歸屬感,他在1960年將珠寶行改為「周大福有限公司」,將公司的一部分股份派分給那些多年以來為公司立下汗馬功勞的老職員,使職工的利益和公司的效益直接掛鉤,大家更加同心協力地為公司拼搏。結果,當年公司的盈利就達到了500萬港元。

今天的周大福有限公司,除了位於香港中環華人行的總部外,在九龍和香港兩地,還有10餘家分行。每逢星期日,鄭裕彤就召集所有的分行經理開會,共同研究如何開展業務。所以,鄭裕彤每周7天的工作日程都排得滿滿的,從未有過休息日。

熟悉珠寶業務的人都深知,要想經營好珠寶生意,必須首先要經營好鑽石,因為鑽石號稱「珠寶之王」。鑽石的主要產地是南非,那裡有一個壟斷性組織——戴比爾公司,它控制了全世界80%的鑽石生意。這家公司有計劃地向世界各地的珠寶商分發許可證牌照,只有持有這種牌照才能從戴比爾公司購買鑽石。這種牌照在全世界一共只發出了大約500張,而在香港只有1張,屬於當時號稱「鑽石大王」的廖桂昌。

精明過人的鄭裕彤千方百計想搞到一張戴比爾公司的牌照。他通過調查發現,南非的鑽石雖然歸國家所有,但鑽石加工廠卻大都是民間私營的,這些鑽石加工廠大多擁有戴比爾牌照。鄭裕彤親自前往南非,動用巨款買下了一家鑽石加工廠,這樣自然就獲得了戴比爾牌照,同時也解決了鑽石加工的問題。為了擴展業務,鄭裕彤又設法弄到了第二張、第三張戴比爾牌照。如今,他已經擁有十幾張戴比爾牌照,每年進口鑽石的數量大約佔香港總進口量的三成。同時,他還從比利時、英國、美國等國進口鑽石,成了香港最大的鑽石商。

經營珠寶業的成功,使原本默默無聞的鄭裕彤成為香港實業界聲名赫赫的人物。國外的報紙形容珠寶大王的產業,說他的龐大商業王國,是由光芒四射的珠寶、鑽石堆砌而成的。

然而,當人們還在把他看作一個珠寶商的時候,鄭裕彤已經不動聲色地殺進了房地產業。

1952年,鄭裕彤第一次投資房地產,在跑馬場建造藍壙別墅,此後又在香港鬧市區的銅鑼灣建造了香港大廈。60年代中期,香港發生動亂,許多恐慌不已的富人紛紛將土地、房產低價拋售,當時具有眼光和魄力乘機收購的人,後來都成了超級富豪——李嘉誠是這樣,鄭裕彤也是這樣。

1968年,鄭裕彤購置的地產最多。他說,他對香港的前景充滿信心。他相信所有行業的興衰都是周期性的,在低潮時購進,總不會錯到哪裡去。事實證明,他的決策是正確的。

進入70年代以後,鄭裕彤在地產業就大顯身手了。

有一天,鄭裕彤召集了所有下屬,說有要事相商。員工到齊後,鄭裕彤卻並不急著開會,反而面帶神秘的微笑,輕松地說:「先聽聽音樂吧。」

一支雄壯激昂的樂曲,回盪在辦公大廳里。職員們多半略懂音樂,只是搞不懂他們的老闆怎麼會有這種雅興。

樂曲放完了,鄭裕彤大聲問:「你們聽出點意思來了嗎?這是什麼曲子?是誰的作品?一個年輕的職員回答說:「好像是德沃夏克的作品《新世界交響曲》。」

鄭裕彤站起身來,高聲說:「對,這是捷克音樂家德沃夏克的作品《新世界交響曲》,由美國廣播公司錄制。當年德沃夏克到美國去,想到移民的創業精神,想到新大陸的開拓事業,作出了這首振奮人心的交響曲。大家不要為我今天的舉動而奇怪,我經常對你們說,我是喜歡大事業大計劃的人,計劃越大,我的興趣也越大,現在機會來了,就看各位有沒有信心和勇氣與我一同來實行這一宏大的計劃了。」

大家一聽,都興奮起來。鄭裕彤這才將計劃和盤托出:打算斥巨資買下九龍尖沙咀區「藍煙囪」舊址的地皮,用來建造「新世界中心」。

1982年,全世界超一流的豪華建築新世界中心拔地而起了。這里有幾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數千個商業單位、辦公樓和豪華住宅,還有兩座聞名全球的新世界酒店和麗晶酒店,新世界中心成了香港的城中之城。

改革開放之後,鄭裕彤共在大陸投資80多億港元,並捐資建造醫院,擴建中學。他表示,他的新世界集團還將擴大在大陸的投資,繼續為祖國的經濟建設做貢獻。

2004年11月11日上午,鄭裕彤講堂命名典禮暨清華大學一香港大學醫學院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新命名的「鄭裕彤講堂」(原理學院報告廳)舉行。香港著名實業家鄭裕彤博士與王大中校長一起為鄭裕彤講堂銅牌揭幕。並且鄭裕彤當場捐資1000萬元人民幣。

成為億萬富豪的鄭裕彤,在別人問起他的致富之道時,回答了24個字:「守信用,重諾言,做事勤懇,處事謹慎,飲水思源,不應見利忘義。」他解釋說,人生即使有幸運,也不過偶然的一次兩次,更多的時候則要靠自己的勤勤懇懇;同時,對朋友必須坦誠,對事業必須熱誠。至於飲水思源,那應是做人的起碼道德。

G. 鄭裕彤為了祖國建設做了哪些貢獻

改革開放之後,鄭裕彤共在大陸投資80多億港元,並捐資建造醫院,擴建中學。他表示,他的新世界集團還將擴大在大陸的投資,繼續為祖國的經濟建設做貢獻。

2004年11月11日上午,鄭裕彤講堂命名典禮暨清華大學一香港大學醫學院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新命名的「鄭裕彤講堂」(原理學院報告廳)舉行。香港著名實業家鄭裕彤博士與王大中校長一起為鄭裕彤講堂銅牌揭幕。並且鄭裕彤當場捐資1000萬元人民幣。

H. 四大家族的鄭裕彤家族

家長:鄭裕彤
繼承人:兩個兒子——鄭家純和鄭家成
家族產業:
現年86歲的鄭裕彤是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香港四大地產發展商之一)、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主席及恆生銀行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在2012年《福布斯》富豪榜中位居第39位,凈資產達160億美元。
他的兒子、孫子、侄子、堂兄等數十位鄭氏家族成員已先後入駐鄭氏企業,不斷鞏固家族帝國。該家族產業涵蓋珠寶業、酒店、百貨、物流、電信、基礎設施建設和金融服務等。

I. 鄭裕彤是誰

財富檔案
周大福珠寶行始創於1929年,為香港十大財團之一,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主席,被譽為地產界四大天王之一,個人財富約有30億美元,在香港富豪中名列第三。
企業類型
珠寶業、房地產業。
成長記錄
每個旅行團去香港旅遊,都會把這里作為重點參觀項目。它就是香港島南部的淺水灣的一個豪華住宅,據說整個物業面積1.6萬平方英尺,有游泳池、網球場,估計約值3億元。裡面還有很多名車,其中一輛勞斯萊斯,車牌是無字頭「8888」,被稱為香港「最具幸運意頭」的靚牌,有人估計,若拿出來拍賣,價值至少在千萬元之上!而這所豪宅的主人就是著名富豪——鄭裕彤,橫跨珠寶和地產兩界,而且做得都一樣出色。他在香港的大膽和冒險是出了名的,因此別人送給他一個綽號——「鯊膽彤」。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是出身寒微,中學都沒畢業……
大金鋪的小學徒
1925年8月26日,鄭裕彤出生於廣東順德縣貧窮偏遠的倫教鎮。從小家境就不是很好,但父母卻對他期望很高,節衣縮食送他到學校念書。就在鄭裕彤念中學的時候,廣東境內連年戰火蔓延到了這里,生活的困難使得他不得不放棄了學業,全家人避難到澳門去謀生。
來到澳門,為了謀生,鄭裕彤走上了打工仔的道路。那時的鄭裕彤,個子不高,身材單薄,但是機靈而樂觀,對生活充滿著信心。1940年,父親把鄭裕彤送到自己的老朋友周至元所開的「周大福金鋪」去當學徒,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兩家早就指腹為婚,鄭裕彤到未來的岳父這里也便於聯絡感情。
雖然是以「准女婿」的身份在店裡幫忙,但鄭裕彤一樣從最基層做起,最初,他的工作只是掃地、倒痰盂、洗廁所,空餘時間才在店面學習接待點小生意。但是鄭裕彤十分聰明好學,很善於從小事上察言觀色,把每件事都做得妥妥當當,岳父周至元出名的凶惡,私底下有人叫他綽號「轟炸機」,可以說誰見了誰害怕,但鄭裕彤卻從來沒有挨過罵。
因為鄭裕彤的聰明勤奮、為人誠實,沒多久周至元便讓他正式改為學做生意。在做生意中,他又很愛動腦筋,經常外出觀察別的珠寶行是怎樣做生意的,吸取別人的長處,改進自己的短處。三年後,便升為主管,就是這個時候,他和周至元的女兒周翠英結婚,從此工作更加賣力,從各個方面輔助岳父經營珠寶店。
1946年周至元派女婿到香港開分店,當時鄭裕彤拿著兩萬元現金,以及24兩黃金來港,選址皇後大道中148號,成立周大福金行。開始時他擔任人事部經理,為金店選拔了一批精明能乾的人,使金店的生意非常火爆,到50年代中期,鄭裕彤掌管了周大福金鋪的全部賬項,並獨立負責黃金交易。1956年,周至元將生產全部交給鄭裕彤管理,從此,鄭裕彤這個打工仔正式變成老闆,成了周大福金店王國的主宰。
當時香港的金鋪數不勝數,做金飾的業主大多克勤克儉,競爭十分激烈。考慮到一般金鋪的黃金成色都是99%,即九九金,為了在競爭中取勝,鄭裕彤決定首創推出四條九(即含金量99.99%)足金,較三條九金(即99.9%)含金量更高,雖然立即顧客盈門,可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每賣出一兩金,都要虧幾十塊。但鄭裕彤卻力排眾議,他認為,這是一種免費廣告,虧就是賺,雖然成本一定會高出幾十萬。但權當把這幾十萬當做廣告費。過了兩年,果然不用做宣傳,周大福鑄造的金飾各家店都爭相取貨。九九九九金的成功,既為周大福帶來豐厚的盈利,更為他帶來良好的信譽。顧客皆說周大福的金不「煲水」!
在贏利的同時,鄭裕彤也沒有忘記公司的員工。為了增強員工的歸屬感,他在1960年將珠寶行改成「周大福有限公司」,將一部分股份派分給那些多年以來為公司立下汗馬功勞的老職員,使公司的效益和職工的利益直接掛上了鉤,大家更加同心協力地為公司賺錢,結果當年公司的盈利就達到了500萬港元!
繼金飾打響名堂後,鄭裕彤再接再厲,又主攻女人至愛——鑽石。60年代的香港,惟一擁有De Beers(戴比爾斯)鑽石入口牌照的就只有廖桂昌,其他人無法經營。這難不到鄭裕彤,為了取得這張牌照,他索性在1964年到南非買下一間有De Beers牌照的公司,此後又購得了多張De Beers牌照,成了香港最大的鑽石商。從此周大福黃金、鑽石兩瓣「通吃」,高峰期更包攬全港鑽石入口量三成,而他也贏得「珠寶大王」稱號。
從珠寶大鱷到地產大王
經營珠寶業的成功,使原本名不見經傳的鄭裕彤成為香港實業界的知名人物。然而,當人們還在把他看作一個珠寶商的時候,鄭裕彤已經不動聲色地殺進了房地產業。
鄭裕彤第一次投資房地產,是1952年在跑馬場建造藍擴別墅;此後又在香港鬧市區的銅鑼灣建造了香港大廈。60年代中期,香港受「文化大革命」影響發生動亂,許多富人都將土地、房產低價拋售,而當時具有眼光和魄力乘機收購的人,後來都成了超級富豪。李嘉誠是這樣,鄭裕彤也是這樣。1968年,鄭裕彤購置的地產最多。他說,他對香港的前景充滿信心,他相信所有行業的興衰都是有周期性的,在低潮時購進,總不會錯到哪裡去。事實證明他果然沒有做錯。
進入70年代,隨著金飾生意的興隆,鄭裕彤已經不滿足在地產業上小打小鬧,而是要大幹一場。
1970年,鄭裕彤與何善衡、郭得勝等人組成「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他佔57%做大股東,全面向地產進軍。不久,新世界斥資1.3億,向太古集團買入尖沙咀海傍藍煙囪地皮,1982年,全世界超一流的豪華建築新世界中心竣工了。這個被稱為「城中之城 」的宏偉建築,包括新世界酒店和麗晶酒店,幾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數千個商業單位、辦公樓和豪華住宅。當年鄭裕彤購下這塊地皮時,付出的是香港最高的地價,而今隨著房地產價格的飛漲,僅這塊地就已值10億港元!而新世界酒店和麗晶酒店都進入了世界十大酒店的行列,每年都要為他賺數億港元!
鄭裕彤很為自己的這一傑作得意,他常常獨自在這里徘徊,流連忘返。他說:「當時我想,這個地方代表香港,船一到維多利亞港就看到,怎麼都要把它搞漂亮。」這幢美奐美輪的歐式建築,現已成為新世界集團的標志。
如何用小資金控制大資產,公司上市無疑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1972年,香港正逢開埠以來的最大牛市,新世界趁機上市,贏利可觀。同年11月,新世界瞅准機會,以每股面值1元、認購價2元,集資1.6億港元,幸運地避過1973年股災危機。
但鄭裕彤是不會輕易滿足的,繼建成新世界中心之後,他又親自策劃、完成了「碧瑤灣」高級住宅區的力作。這一規模的住宅工程佔地80萬平方英尺,興建大小樓宇50幢,而且配套設施齊全,有兒童游樂場、游泳池、網球場等,依山傍海,成為香港有名的高級住宅區。
如果說新世界、碧瑤灣還不令人驚奇的話,那麼香港會展中心則徹底地讓人們對鄭裕彤刮目相看。
1984年,鄭裕彤與香港貿易發展局達成協議,投資18億港元,在港島灣仔興建「香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這個中心將是亞洲同類設施中規模最大、設備最完全、現代化水平最高的會議展覽場所,總面積約41萬平方米,包括一座55米高的會議展覽中心、一幢豪華住宅大樓、兩幢酒店。它將是80年代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建築之一!
但幾年時間過去了,圖紙卻沒有變成現實,鄭裕彤遲遲沒有動工,周圍的人都為之迷惑不解,但鄭裕彤卻自有打算。1986年10月,一條重大新聞傳遍了世界各地:英國女王將出訪香港,就在人們想著這會對中英關系產生什麼影響的時候,鄭裕彤出人意料地宣布,香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將在英國女王抵達香港的那一天破土動工!而就在動工儀式上,英女王出現了,將鄭裕彤和他的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推到了全世界的面前!
鄭裕彤成為大贏家,由於他每每大膽投資,從此外界冠以「鯊膽彤」(大膽)稱號。
1989年,鄭裕彤與林百欣合作,購入亞洲電視大部分股權,使得新世界集團成為亞視兩個股東之一。此後,又斥資27億港元收購轄有825家酒店的美國華美達酒店管理集團。1993年5月,還收購了瑞士一家擁有40間酒店的集團,使新世界集團成為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集團之一。
可以說,鄭裕彤達到了自己人生的巔峰,成為港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超級富豪。
「勤」和「誠」
成為億萬富豪的鄭裕彤,在別人問起他的致富之道時,鄭裕彤說:「我認為,『幸運』可能光臨你一兩次,但她不可能終生都陪伴你。其實,人的一生,『勤』字才是最重要的,然後是『誠』字,只要有了這兩點,你的事業就基本上奠定了。」
縱觀鄭裕彤的發跡史,沒有一個時期、沒有一項業務不是靠「勤」和「誠」發展起來的。他總結自己在生意上和生活上的「二十三字處世箴言」是:守信用、重諾言、做事勤奮,處世謹慎,飲水思源,不見利忘義。「勤」是最核心的。在他一生中,差不多每天工作都在12小時以上。其餘「守信用、重諾言」,「處世謹慎、飲水思源、不見利忘義」,其實都是講的「誠」字。鄭裕彤認為,摒棄投機手段,掌握有利時機,腳踏實地地做買賣,才是發家致富的根本。
因此,鄭裕彤做生意賺錢,摒棄各樣投機手段,研究供求關系,以創新為特色,他常常教育下屬職工:「做生意要有一定的利潤,但不能只顧追求利潤,降低質量,欺騙顧客,欺騙得來的利潤,不叫利潤,是『斷腸痧』;腳踏實地做買賣才是致富的根本。」他不允許雇員投機,一經發現,立刻解僱。
當別人說他是「鯊膽彤」,是靠投機才做成大事的,他卻說:「投資與投機是有本質區別的,只有買空賣空才完全屬於投機的做法。……所以凡事不要過頭,不要博盡。一個商人最好永遠不要有敵人,不用視對手為敵人,做生意要胸襟廣闊,不夠闊做不了大事,當然,這個未必每個人都做得到。我的原則是:大事過得去,小事決不斤斤計較,所以長期合作的夥伴很多。」
他把中國人特有的人情帶進了公司。在周大福打工20多年的中國業務經理羅國興說:「公司從來都不炒人,彤哥好有人情味。」服務周大福滿10年就可獲「老人牌」。周大福當中有50人,已拿到服務40年的服務獎牌。鄭裕彤特別會帶挈鄉里,除了在順德設廠鑄造金飾外,亦安排不少順德同鄉,到香港周大福打工。
改革開放之後,鄭裕彤不忘故土,加大了對內地的支援和投資。1977年,他和香港證券巨頭馮景禧兩人將250萬港元捐獻給中山大學;他與胡應湘在廣州投資建設了豪華的中國大酒店;他的酒店業務陸續擴展到北京、上海、西安、杭州等地;他在廣州投資數十億港元興建發電廠和高速公路。在故鄉順德,鄭裕彤更是多次捐款,建造醫院,擴建中學……據統計,他在大陸的總投資已超過80億港元,占他的新世界集團總資產的20%左右。但他認為這還遠遠不夠,他計劃近幾年要陸續投資40個億!
盡管他擁有巨額財富,卻不奢華,也不自誇。很長一段時間,港人包括傳媒為鄭裕彤在香港富豪榜上的確切位置頗費了些口舌,他本人不以為然:「大哥三怎麼樣,大哥四又如何?……財富多了這么過,少也這么過。只要是夠子女讀書,夠家中大小兩餐,足矣。」「你今天許諾將整個匯豐銀行給我,又有什麼用呢?得個『看』罷了。」
這就是鄭裕彤,常常在公司吃家常菜做午飯,不喜歡穿名牌,有自己的小車,卻偏好一個人踱出來,時不時去過過「地鐵癮」。有人說,他是不折不扣的順德人,相識滿天下,人緣最佳。
成功秘訣
大膽投資,博回大額回報。
心誠體勤。

J. 鄭裕彤葬禮為什麼是李嘉誠扶靈的

李嘉誠、郭得勝、李兆基、鄭裕彤、吳光正 此五人並稱為香港五大地產商,對應的地產企業分別為長江實業地產、新鴻基地產、恆基地產、新世界發展、九龍倉集團,這五大地產旗艦佔了香港地產行業將近80%的份額,自從上世紀80年代起這五大地產商在生意上就互相往來、互相合作,所以私下關系十分要好,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三人在90年代被稱為「香港三劍俠」,如今老友離世,李嘉誠自然要出席扶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