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中國大城市排名
擴展閱讀
000807雲鋁股票行情 2025-08-23 02:49:43
怎麼判斷股票價格與市值 2025-08-23 02:34:14

中國大城市排名

發布時間: 2021-07-13 16:56:46

A. 中國大城市排名

城市排名要有依據,看看這張地圖吧,在今年的科爾尼《全球城市綜合排名》讓人聚焦在中國內地,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分列9、19、71和79位,緊隨「北上廣深」的是南京,其排在第86。此外,進入全球前百位的依次還有天津(88)、成都(89)、杭州(91)和蘇州(95),用地圖慧做成地圖一看就知道在世界上的位置了。

B. 中國五大城市排名,分別是指哪些城市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城市如同璀璨的明珠,閃耀在華夏歷史長河中。如果一定要從這些光彩奪目,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中尋找五座出來,我認為會是它們:

一、北京

北京這種偉大的城市在我國歷史長河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北京歷史悠長,從周朝時期,就是燕國的國都,被稱之為“燕都”,同時它又是遠古九州之一,史稱“幽州”。北京真正被確定為全國性的首都是從元朝開始,元朝建立後,將北京設置為全國首都,稱之為元大都。

五、洛陽

現代的洛陽雖然算不上是一、二線城市,但是它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視,歷史上的洛陽曾經是中原文化的中心,更是眾多朝代的都城。洛陽的歷史烙印很強,由於地理原因,後來逐漸的沒落。

C. 中國十大城市排行榜

一線城市:5個
北京(全國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國經濟中心) 廣州(經濟發達、中國第三大城市) 深圳(經濟發達、特區城市) 天津(重要經濟大港)
二線城市:39個
二線強 :8個 杭州 南京 濟南(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重慶(直轄市) 青島 大連 寧波 廈門(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二線中 :15個 武漢 哈爾濱 沈陽(經濟發展較好、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西安 成都 長春(區域中心、副省級省會) 長沙 福州 鄭州 石家莊(經濟發展較好、地級市省會) 蘇州 佛山 東莞 無錫 煙台(經濟強市) 二線弱 :7個 太原 合肥 南昌 南寧 昆明(剩下的地級市省會) 溫州(重要的經濟城市) 淄博(重要的工業城市) 准二線:9個 呼和浩特 蘭州 烏魯木齊 貴陽(國家重點發展的邊疆城市) 泉州(閩南經濟中心城市) 常州 南通 濰坊(新興的經濟強市) 唐山(環渤海重工業大城市)
編輯本段三線城市
三線強 海口 紹興 大慶 邯鄲 包頭 台州 鞍山 中山 珠海 汕頭 威海 泰安 吉林 柳州 東營 鎮江 濟寧 徐州 丹東

D. 中國10大城市總面積排名

1重慶:82300.00平方公里

2哈爾濱:53775.00平方公里

3大慶:22161.00平方公里

4長春:20532.00平方公里

5麗水:17300.00平方公里

6北京:16800.00平方公里

7杭州:16596.00平方公里

8鹽城:14983.00平方公里

9大連:13237.00平方公里

10沈陽:12942.00平方公里

拓展資料:

重慶,簡稱渝或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 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既以江城、霧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縣(自治縣);2017年常住人口3075.16萬,地區生產總值19500.27億元。[6]有中國火鍋之都、中國會展名城、世界溫泉之都之稱。

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融貫東西,匯通南北的綜合交通樞紐。其江北機場居中國內陸「十大」空港之一,果園港為渝新歐大通道的起點。重慶地處盆地東部,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山地佔76%;氣候冬暖春早,夏熱秋涼,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流程679公里。

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重慶既是「紅岩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發祥地,「火鍋」、「吊腳樓」等影響深遠;在3000餘年歷史中,曾三為國都,四次築城,史稱「巴渝」;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

重慶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高校67所,還有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 兩江新區、渝新歐國際鐵路等戰略項目。

參考鏈接:網路-重慶

E. 中國十大繁華城市排名

1、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2、新一線城市: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沈陽、青島、合肥、佛山。
3、全國共計337個地級以上城市(2020年5月):
①一線城市:4個;
②新一線城市:15個;
③二線城市:30個;
④三線城市:70個;
⑤四線城市:90個;
⑥五線城市:128個。
應答時間:2021-03-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F. 中國十大城市排名

1、上海

當之無愧的第一位,奢侈品牌之多國內無任何城市可及,上海不光奢侈商場多,連奢侈區域也多,上海的外灘奢侈區在全世界也是第一流的。

2、北京

奢侈品牌第二多,10月底北京又開設了好幾家新的高檔/奢侈品牌,但與上海相比,明顯還是不夠,很多上海有的奢侈品牌北京也買不到,但不影響北京一線城市的地位。

3、杭州
超越廣州,成為名副其實的奢侈品第三城,從服飾,皮具,傢具,化妝品...許多奢侈品牌已經做到上海,北京,杭州三地才有,甚至某些奢侈品牌已經做到了全國獨有。杭州奢侈區之一的湖濱國際名品街也是國內最先進,唯一的頂級商業經營模式,類似於米蘭ViaMontenapoleone等高檔商業街區。

4、廣州
實力依舊雄厚的奢侈品第四城,麗柏廣場,友誼商場的存在,是沒有一個城市敢輕視的。廣州人的購買力更是讓人驚嘆。由於地緣關系,廣州人有去香港消費的習慣,因此廣州本地的奢侈市場的發展或多或少會受到一些影響。

5、深圳

深圳奢侈品牌也很多,但要比廣州少一些,但是奢侈傢具品牌卻是深圳強項,目前國內奢侈傢具類品牌為北京,杭州,深圳三足鼎立的趨勢.因為深圳離香港最近,深圳人大部分都去香港消費奢侈品,比例要比同樣有去香港消費習慣的廣州人要更高一些。

6、成都

成都與重慶一樣,做為西部城市的頂級時尚領銜者,非常多的奢侈大牌都在這兩個城市內設立中西部重點,成都與重慶輻射的是整一片西部地區,因此在很多奢侈品牌的眼裡,這兩座代表城市具有西部的中心城市的代表性與中心輻射能力。

7、重慶

作為西部城市的頂級時尚領銜者,非常多的奢侈大牌都在這兩個城市內設立中西部重點,成都與重慶輻射的是整一片西部地區,因此在很多奢侈品牌的眼裡,這兩座代表城市具有西部的中心城市的代表性與中心輻射能力。

8、青島

青島最近的奢侈品市場極其迅速,很多高檔名牌車的專賣店,以及一些奢侈品牌紛紛在青島落戶,使得青島起到一個山東頂級時尚的引領者的作用更加突出.青島海信廣場最近的奢侈級發展,值得人們關注。

9、西安
西安中大國際放在全國任何一個城市都是第一流的,西安最近的奢侈市場的蓬勃發展也是非常引人注目,但是西安雖然有兩大高級商場中大國際與世紀金花購物中心,銷售業績卻在全國並不突出,這使得西安要與成都/重慶在高端領域掰一下手腕,還有待進步與發展。

10、大連

大連有一個百年城,有很多國際奢侈品牌也在百年城等商場落戶,大連雖然為二線城市,也沒有青島最近頻頻入駐的一些頂級名車專賣店,但大連有一個強大的奢侈級品牌:HERMES專賣店。

G. 中國最發達的城市排名

第一名,上海,簡稱「滬」或「申」,中國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國家物流樞紐。地處中國東部、長江入海口、東臨東中國海,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戰國時,上海是春申君的封邑,故別稱申。晉朝時,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稱為「扈瀆」,後又改「滬」,故上海簡稱「滬」。上海市生產總值(GDP)38155.32億元


第二名,北京,地處中國北部、華北平原北部,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北部和東北部三面環山,東南部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境內流經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等,北京被世界權威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聯合國報告指出北京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城市第二位。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371.3億元

第三名,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地處中國華南地區、廣東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連,是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 、國家物流樞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 ,位列中國城市創意指數榜第三名。

第四名,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地處中國南部、珠江下游、瀕臨南海,是中國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4] ,國家物流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廣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628.60億元

第五名,天津,簡稱「津」,別稱津沽、津門,亞太區域海洋儀器檢測評價中心,地處中國北部、海河下游、東臨渤海,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國家物流樞紐,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天津市生產總值14104.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增速比上年加快1.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5.23億元,增長0.2%;第二產業增加值4969.18億元,增長3.2%;第三產業增加值8949.87億元,增長5.9%。

H. 中國城市大小排名

最權威中國城市面積排行榜,(包括總面積與市區面積排行)
一.中國城市、副省級城市、特別行政區轄區,總面積排行榜。
1 重慶: 82300.00平方公里
2 哈爾濱:53775.00平方公里
3 大慶: 22161.00平方公里
4 長春: 20532.00平方公里
5 麗水: 17300.00平方公里
6 北京: 16800.00平方公里
7 杭州: 16596.00平方公里
8 鹽城: 14983.00平方公里
9 大連: 13237.00平方公里
10 沈陽: 12942.00平方公里
11 成都: 11939.00平方公里
12 溫州: 11784.00平方公里
13 徐州: 11258.00平方公里
14 青島: 11026.00平方公里
15 天津: 11000.00平方公里
16 金華: 10918.00平方公里
17 淮安: 10072.00平方公里
18 西安: 9983.00平方公里
19 台州: 9411.00平方公里
20 寧波: 9365.00平方公里
21 衢州: 8836.50平方公里
22 宿遷: 8555.00平方公里
23 蘇州: 8488.00平方公里
24 武漢: 8406.00平方公里
25 紹興: 8332.35平方公里
26 濟南: 8177.00平方公里
27 南通: 8001.00平方公里
28 連雲港: 7444.00平方公里
29 合肥: 7266.00平方公里
30 廣州: 7263.00平方公里
31 揚州: 6638.00平方公里
32 南京: 6421.00平方公里
33 上海:5800.00平方公里
34 深圳: 2050.00平方公里
35 廈門: 1638.00平方公里
36 香港: 1101.00平方公里
37 澳門:25.80平方公里
二.中國省級城市、副省級城市、特別行政區轄區版圖面積排行榜
位次 城市名稱 級別 隸屬關系 面積(平方千米)
1 重慶市 省級 中央 82300
2 哈爾濱市 副省級 黑龍江 53775
3 長春市 副省級 吉林 20532
4 北京市 省級 中央 16800
5 杭州市 副省級 浙江 16596
6 大連市 副省級 遼寧 13237
7 沈陽市 副省級 遼寧 12942
8 成都市 副省級 四川 11939
9 青島市 副省級 山東 11026
10 天津市 省級 中央 11000
11 西安市 副省級 陝西 9983
12 寧波市 副省級 浙江 9365
13 武漢市 副省級 湖北 8406
14 濟南市 副省級 山東 8177
15 廣州市 副省級 廣東 7263
16 南京市 副省級 江蘇 6421
17 上海市 省級 中央 5800
18 深圳市 副省級 廣東 2050
19 廈門市 副省級 福建 1638
20 香港 特別行政區 中央 1101
21 澳門 特別行政區 中央 25.8
三.市區建成區面積
1 北京 Beijing 1182.3
2 上海 Shanghai 781.04
3 廣州 Guangzhou 670.48
4 東莞 Dongguan 649.67
5 深圳 Shenzhen 551
6 天津 Tianjin 500.14
7 南京 Nanjing 484.27
8 重慶 Chongqing 430.68
9 杭州 Hangzhou 302.39
10 哈爾濱 Haerbin 292.97
11 沈陽 Shenyang 291
12 大連 Dalian 248
13 西安 Xian 221.74
14 武漢 Wuhan 218.22
15 濟南 Jinan 217.16
16 汕頭 Shantou 192.93
17 長春 Changchun 192.74
18 昆明 Kunming 190.24
19 無錫 Wuxi 188.14
20 鄭州 Zhengzhou 187.69
21 唐山 Tangshan 187.38
22 蘇州 Suzhou 177.17
23 太原 Taiyuan 177
24 烏魯木齊 Urumuchi 173.26
25 淄博 Zibo 169.7
26 吉林 Jilin 165.63
27 伊春 Yichun 157.95
28 石家莊 Shijiazhuang155.1
29 青島 Qing 154.82
30 福州 Fuzhou 153.76
31 煙台 Yantai 151.09
32 包頭 Baotou 150
33 大慶 Daqing 148.42
34 合肥 Hefei 148.32
35 長沙 Changsha 144.85
36 蘭州 Lanzhou 141.06
37 鞍山 Anshan 136.33
38 呼和浩特 Huhehaote 135
39 南昌 Nanchang 134.97
40 洛陽 Luoyang 131.84
41 佛山 Foshan 126.34
42 南寧 Nanning 125
43 臨沂 Linyi 122.96
44 撫順 Fushun 121.95
45 濰坊 Weifang 115
46 寧波 Ningbo 114.7
47 溫州 Wenzhou 114
48 台州 Taizhou 111.8
49 廈門 Xiamen 111.5
50 本溪 Benxi 106.5

註:
1 數據引自《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04》、《中國城市年鑒2004》
2 本排名選取中國大陸GDP總量排名前100位城市進行「市區建成區面積」排名
3 城市數據統計范圍不包含縣、縣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