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等離子顯示器的特點是什麼
等離子屏幕的基本工作原理,跟CRT與 日光燈 有些像。基本上,等離子屏幕是由多個放電小空間所排列而成,每一個放電小空間稱為cell,而每一個cell是負責紅綠藍(RGB)三色當中的一色,因此我們所看到的多重色調的顏色,是由三個cell混合不同比例的原色而混成的,而這個混色的方式,跟液晶屏幕所用到的混色方式其實是相近的。.每一個cell的架構,是利用類似日光燈的工作原理。也就是您可以把它當成是體積相當小巧的紫外光日光燈,當中使用解離的氦(He)、氖(Ne)、氙(Xe)等種類的惰性混合氣體。當高壓電通過的時候,會釋放出電能,觸發cell當中的氣體,產生氣體放電,發出紫外光。
當cell受到高壓刺激產生紫外光之後,利用紫外光再去刺激塗布玻璃上的紅、綠、藍色磷光質,進而產生所需要的紅光、綠光與藍光等三原色。透過控制不同的cell發出不同強度的紫外光,就可以產生亮度不一的三原色,進而組成各式各樣的顏色。由於等離子屏幕是透過紫外光刺激磷光質發光,因此它跟CRT一樣,屬於自體發光,跟液晶屏幕的被動發光不同,因此它的發光亮度、顏色鮮艷度與屏幕反應速度,都跟CRT相近,所以您會發現,PDP的亮度動輒能夠超過700nits以上,而LCD卻要到後期產品才能達到500nits以上的亮度。等離子顯示器是一種利用氣體放電的顯示裝置,這種屏幕採用了等離子管作為發光元件。大量的等離子管排列在一起構成屏幕。
㈡ 等離子電視屏幕是什麼屏幕
等離子狀態使指物質原子內的電子在高溫下脫離原子核的吸引,使物質呈為正負帶電粒子狀態存在。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物質.根據它們的狀態,可以分為三大類,即固體、液體和氣體.例如鋼鐵是固體,水是液體,而氧氣是氣體.任何一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都能在這三種狀態之間轉變.以水為例,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當溫度降到0℃以下時,水開始變成冰.而當溫度升到100℃時,水就會沸騰而變成水蒸汽.
如果溫度不斷升高,氣體又會怎樣變化呢?科學家告訴我們,這時構成分子的原子發生分裂,形成為獨立的原子,如氮分子(N2)會分裂成兩個氮原子(N),我們稱這種過程為氣體分子的離解.如果再進一步升高溫度,原子中的電子就會從原子中剝離出來,成為帶正電荷的原子核(稱為離子)和帶負電荷的電子,這個過程稱為原子的電離.當這種電離過程頻繁發生,使電子和離子的濃度達到一定的數值時,物質的狀態也就起了根本的變化,它的性質也變得與氣體完全不同.為區別於固體、液體和氣體這三種狀態,我們稱物質的這種狀態為物質的第四態,又起名叫等離子體.
在茫茫無際的宇宙空間里,等離子態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狀態。宇宙中大部分發光的星球內部溫度和壓力都很高,這些星球內部的物質差不多都處於等離子態。只有那些昏暗的行星和分散的星際物質里才可以找到固態、液態和氣態的物質。
就在我們周圍,也經常看到等離子態的物質。在日光燈和霓虹燈的燈管里,在眩目的白熾電弧里,都能找到它的蹤跡。另外,在地球周圍的電離層里,在美麗的極光、大氣中的閃光放電和流星的尾巴里,也能找到奇妙的等離子態。
等離子體有什麼用處呢?噢!它的用途非常廣泛.從我們的日常生活到工業、農業、環保、軍事、宇航、能源、天體等方面,它都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
一個重要的研究是高溫等離子體和受控熱核聚變反應:如果用物質中最輕的元素,如氫的同位素氘,形成一個攝氏幾千萬度的高溫等離子體,那麼,這些原子核會發生核反應.結果會放出巨大的能量,科學家稱它為熱核聚變反應.氫彈就是這樣一個爆炸性的熱核聚變反應.但人類希望有一個慢慢放出能量並可以發電的熱核聚變反應,建造一個「人造小太陽」,然而,這個目標至今尚未實現.
另一個重要應用是一些特殊的化學元素形成一個攝氏幾萬度的低溫等離子體,這時,物質間會發生特殊的化學反應,因此可用來研製新的材料.如在鑽頭等工具上塗上一層薄薄的鈦來提高工具的強度、製造太陽能電池、在飛機的表面上塗一層專門吸收雷達波的材料可躲避雷達的跟蹤(即隱形飛機)……這些被稱為等離子體薄膜技術.
另外,還可用等離子體脫掉煙塵中的硫、用等離子體照射種子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研製大屏幕的等離子體電視機、研製等離子體火箭發動機到火星等遙遠的宇宙去旅行……等離子體的應用真是舉不勝舉。
所謂等離子彩電PDP(P la sm a D isp lay Pan e l)是在兩張薄玻璃板之間充填混合氣體,施加電壓使之產生離子氣體,然後使等離子氣體放電,與基板中的熒光體發生反應,產生彩色影像。等離子彩電又稱「壁掛式電視」,不受磁力和磁場影響,具有機身纖薄、重量輕、屏幕大、色彩鮮艷、畫面清晰、亮度高、失真度小、節省空間等優點。
等離子(簡稱PDP)是採用近幾年來高速發展的等離子平面屏幕技術的新—代顯示設備,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產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等離子顯示屏,另一種是等離子電視,兩者在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唯一的區別是有沒有內置電視接收調諧器。
由於PDP發展初期主要是針對商業展示用途,所以當前仍有很多PDP都沒有內置電視接收調諧器,也就是說,不能直接接收電視信號。因此如果選擇的是這種產品,那麼只能通過衛星解碼器或錄像機等其它設備來兼作電視訊號調諧接收器,也可另購—個電視接收器。現在等離子已經開始面對家庭用戶設計生產,目前生產的部分等離子開始內置電視接收器,這些機型預先就設有RF射頻連接端子,可以直接播放電視節目。
大部分國產的PDP都是內置電視接收器,如海信、上廣電SVA和TCL的多款產品。而國外的廠家,有些產品採用外置電視接收器,也有部分產品採用內置電視接收器。一般把外置電視接收器的PDP稱為等離子顯示屏,把內置電視接收器的PDP稱為等離子電視,選購時應問清楚是否帶電視接收功能
㈢ 等離子屏和液晶屏有什麼區別
區別多的!液晶電視優點:高清晰、高亮度、寬視角、影像逼真、畫質細膩,輕薄、省電、無閃爍、無輻射亦是液晶電視傲視傳統。
液晶電視缺點:視角狹窄,顯示不連貫,有殘影,色彩飽和度差。
等離子優點:機身輕薄,無閃爍,純平面無失真,超寬視角,可以容納更多的人觀看。
等離子缺點:等離子電視的高電壓、高耗電及亮度衰減是其明顯的缺陷所在,此外,它的畫質隨時間遞減,散熱環境必須要求良好,原於它的種種缺陷所在,等離子電視不適合精細顯示。
建議你還是買液晶,等離子高電壓供電高耗能,一定會產生很大的熱量,熱量對電子元器件損害級大的,在說等離子的工作原理要比液晶復雜的多,元器件也多!
你知道現在液晶和等離子都是怎麼修的嗎?全部是更換大板,就是說什麼毛病就換什麼板子,要是那塊大板是進口的話起碼要1000多!等離子的主板要比液晶多!等離子以後的維修費用也比液晶貴!
現在的液晶屏和等離子屏的話,基本上都是進口的,回到國內裝個背光源板!
㈣ 等離子顯示器與液晶的區別
1、液晶電視的工作原理:液晶顯示器中最主要的物質就是液晶,當通電時導通,分子排列變的有秩序,使光線容易通過;不通電時分子排列混亂,阻止光線通過。讓液晶分子如閘門般地阻隔或讓光線穿透。因為液晶材料本身並不發光,所以在顯示屏兩邊都設有作為光源的燈管,而在液晶顯示屏背面有一塊背光板(或稱勻光板)和反光膜,背光板是由熒光物質組成的可以發射光線,其作用主要是提供均勻的背景光源。背光板發出的光線在穿過第一層偏振過濾層之後進入包含成千上萬液晶液滴的液晶層。對於液晶顯示器來說,亮度往往和他的背板光源有關。背板光源越亮,整個液晶顯示器的亮度也會隨之提高。而在早期的液晶顯示器中,因為只使用2個冷光源燈管,往往會造成亮度不均勻等現象,同時明亮度也不盡人意。一直到後來使用4個冷光源燈管產品的推出,才有了不小的改善。從上面敘述的LCD原理可以知道,光源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畫面的亮度和質量。這也是為什麼筆記本的液晶顯示器使用壽命是有限,而且比較短的,就是因為受燈管影響非常大。
優點:
和傳統彩電相比,其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圖像清晰度高,一般來說都能達到1024×758像素,完全符合未來高清數字電視要求
二、機身輕薄,厚度在4厘米以內,僅有等離子電視的1/2~1/3,是普通CRT電視厚度的1/10左右
三、外觀時尚美觀,十分吻合當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尤其受到年輕一代的追捧
四、使用壽命長,一般達到50000小時以上,按一天使用8小時計算,可使用17年,比普通CRT彩電使用壽命還長
五、環保節能,液晶電視採用逐行掃描與點陣成像,圖像無閃爍,不會對人眼造成傷害。21英寸液晶電視功率為40瓦,30英寸為120瓦,比普通CRT彩電省電。
2、等離子電視發光原理:等離子顯示器是一種利用氣體放電的顯示裝置,這種屏幕採用了等離子管作為發光元件。大量的等離子管排列在一起構成屏幕。每個等離子對應的每個小室內部充有氖氙氣體。在等離子管電極間加上高壓後,封在兩層玻璃之間的等離子管小室中的氣體會產生紫外光,從而激勵平板顯示器上的紅綠藍三基色熒光粉發出可見光。
顯著特點:
(1) 亮度、高對比度。
(2)純平面圖像無扭曲。
(3)超薄設計、超寬視角。
(4)具有齊全的輸入介面,可接駁市面上幾乎所有的信號源。
(5)具有良好的防電磁干擾功能。
(6)環保無輻射。
(7)散熱性能好,無噪音困優。
優點:
等離子顯示器與傳統的顯像管顯示器(就是我們家裡現在用的普通模擬電視)相比,優勢表現在:
·PDP顯示器的體積更小、重量更輕,而且無X射線輻射。
·由於PDP各個發光單元的結構完全相同,因此不會出現顯像管常見的圖像的幾何變形。
·PDP屏幕亮度非常均勻——沒有亮區的和暗區;而傳統顯像管的亮度-屏幕中心總是比四周亮度要高一些。
·PDP不會受磁場的影響,具有更好的環境適應能力。
·PDP屏幕不存在聚焦的問題。因此,顯像管某些區域因聚焦不良或年月已久開始散焦的問題得以解決,不會產生顯像管的色彩漂移現象。
·表面平直使大屏幕邊角處的失真和色純度變化得到徹底改善。高亮度、大視角、全彩色和高對比度,使PDP圖像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鮮艷,效果更加理想,令傳統電視嘆為觀止。
不足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來,等離子優點非常多,輕薄,這意味著可以滿足用戶越來越「大」的要求,亮度均勻而且非常明亮(這一點就是LCD液晶電視的缺點),不涉及聚焦問題。但是,最最大的缺點就是--太貴了。不過這是與技術相關的,隨著技術的進步,價格就會大幅下降。從支持的廠商來說,國外廠商韓國的LG、三星、現代,我國台灣省的明基、中華映管等,美國的Plasmaco公司、荷蘭的飛利浦公司和法國的湯姆遜公司等都開發了各自的PDP產品。我國的TCL、創維、海信都推出了自己的產品。就我個人來說,作為將來家庭電視影院化,PDP是首選,當然前提是期待價格速降!
LCD全稱為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er),一般簡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常見的液晶顯示器按物理結構分為四種:①扭曲向列型(簡稱TN,全稱Twisted Nematic,主要應用在游戲機液晶屏等領域);
②超扭曲向列型(簡稱STN,全稱Super TN,目前多被手機液晶屏所採用);
③雙層超扭曲向列型(DSTN,全稱Dual Scan Tortuosity Nomograph,早期筆記本電腦和目前手機等數碼設備上皆有採用);
④薄膜晶體管型(TFT,全稱Thin Film Transistor,目前應用的主流)。
CRT是一種使用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的顯示器,陰極射線管主要有五部分組成:電子槍(Electron Gun),偏轉線圈(Defiection coils),蔭罩(Shadow mask),熒光粉層(Phosphor)及玻璃外殼。它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顯示器之一,CRT純平顯示器具有可視角度大、無壞點、色彩還原度高、色度均勻、可調節的多解析度模式、響應時間極短等LCD顯示器難以超過的優點,而且現在的CRT顯示器價格要比LCD顯示器便宜不少。
CRT的工作原理:CRT(陰極射線管)顯示器的核心部件是CRT顯像管,其工作原理和我們家中電視機的顯像管基本一樣,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圖像更加精細的電視機。經典的CRT顯像管使用電子槍發射高速電子,經過垂直和水平的偏轉線圈控制高速電子的偏轉角度,最後高速電子擊打屏幕上的磷光物質使其發光,通過電壓來調節電子束的功率,就會在屏幕上形成明暗不同的光點形成各種圖案和文字。
PDP的全稱是Plasma Display Panel,中文叫等離子顯示器,它是在兩張超薄的玻璃板之間注入混合氣體,並施加電壓利用熒光粉發光成像的設備。與CRT顯像管顯示器相比,具有解析度高,屏幕大,超薄,色彩豐富、鮮艷的特點。與LCD相比,具有亮度高,對比度高,可視角度大,顏色鮮艷和介面豐富等特點。
工作原理:是一種利用氣體放電的顯示技術,其工作原理與日光燈很相似。它採用了等離子管作為發光元件,屏幕上每一個等離子管對應一個像素,屏幕以玻璃作為基板,基板間隔一定距離,四周經氣密性封接形成一個個放電空間。放電空間內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氣體作為工作媒質。在兩塊玻璃基板的內側面上塗有金屬氧化物導電薄膜作激勵電極。 當向電極上加入電壓,放電空間內的混合氣體便發生等離子體放電現象。氣體等離子體放電產生紫外線,紫外線激發熒光屏,熒光屏發射出可見光,顯現出圖像。當使用塗有三原色(也稱三基色)熒光粉的熒光屏時,紫外線激發熒光屏,熒光屏發出的光則呈紅、綠、藍三原色。當每一原色單元實現256級灰度後再進行混色,便實現彩色顯示。等離子體顯示器技術按其工作方式可分為電極與氣體直接接觸的直流型PDP和電極上覆蓋介質層的交流型PDP兩大類。目前研究開發的彩色PDP的類型主要有三種:單基板式(又稱表面放電式)交流PDP、雙式(又稱對向放電式)交流PDP和脈沖存儲直流PDP。
內容是繁多了一點,一時也說不清楚,需要更加專業詳細的解釋,請參考下面的博客——名詞解釋網站:
參考資料:http://blog.video.com.cn/mcjs/index.shtml
㈤ 等離子顯示屏的簡介
PDP不同於其他傳統電視或液晶的顯示方式,等離子的發光原理是在真空玻璃管中注入惰性氣體或水銀氣體,利用加電壓方式,使氣體產生等離子效應,放出紫外線,激發三原色,紅藍綠RGB三原色的發光體不經由電子槍掃描或背光的明暗所產生的光,而是每個個體獨立發光的,產生不同三原色的可見光,並利用激發時間的長短來產生不同的亮度。等離子電視就是在等離子顯示器上裝上頻道選台器的機器。使用壽命約5~6萬個小時。會隨著使用的時間,亮度衰退。 PDP的發光體內是利用離化的惰性氣體的放電產生紫外線去個別激發RGB三種不同的螢光體而產生不同的RGB三原色的可見光,並利用激發時間的長短來產生不同的亮度。 由於它是每個個別獨立的發光體在同一時間(一張畫面的時間約1/30~1/60秒)一次點亮的,所以特別清晰鮮明。
㈥ 液晶顯示屏好還是等離子顯示屏好
Panasonic 松下 42英寸 1080p 高清等離子電視 42U20C(內含底座)第13代等離子屏幕——發光效率更高對比度更強,新蛋網價5249元
Panasonic 松下 42英寸 1080p 全高清等離子電視 P42S10C卓越動態畫質!全高清節能面板!內置底座 新蛋網價5688元
買等離子當然買松下,前一款是新款,比後一款有點縮水,動態解析度由1080線縮到900線,但其他方面有所提高,具體的差別看來要到商場中實際體驗了。
我買的是松下後一款,感覺不錯。
其實使用壽命應該是等離子長,10萬小時,而液晶是6萬小時。
價格方面與液晶不相上下,好的液晶也要這個價或更高。
能耗的話松下的這幾款與液晶也不相上下,有人用儀表測試過。因為等離子電耗是動態的,而液晶是恆定,等離子標的電耗是全白時的耗電。
以下是有人發表在新蛋網上買了S10C後的感觀:
『相對於液晶的優勢,動態節目無拖尾,對比家裡sharp液晶看F1,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色彩還原很好。看有線雖然沒crt的清楚,比家裡另外2夏普液晶還是清楚不少』
你可上新蛋網看看一千多位買了等離子後的觀感與評價,其中也包括我的。
建議網購,比實體店便宜幾百元。在知名大網站上如新蛋、京東等處購物絕對放心。行貨帶票,全國聯保,與實體店一樣的三包。若在上海,新蛋網上還能以舊換新。
㈦ 等離子顯示屏和液晶顯示屏的區別
首先,現有的led顯示器也是液晶顯示器。led是指led背光,傳統的液晶背光用燈管 關於清晰度
生產液晶電視的企業往往宣稱在清晰度上要高等離子電視一籌,並聲稱目前等離子電視宣稱的最高物理分辨力不過1024×1024,而幾乎所有的液晶電視都可以達到1024×768的高分辨力,最高的已達1920×1080。事實上,市場銷售的等離子電視的物理分辨力大部分只有852×480,只有少數等離子電視的物理分辨力達到1024×768。
但決定平板電視清晰度不只是屏的物理分辨力,電路對高清信號處理的好壞也直接影響清晰度,單純從屏的物理分辨力來判斷還不夠充分。所以,液晶電視生產企業單純從屏的物理分辨力攻擊等離子電視不夠科學。
關於視角
無論液晶電視怎樣辯解,等離子電視在視角方面要好於液晶電視,當然等離子電視也不是「沒有視角問題」。對於客廳、卧房用的電視機,很少有人會在超過120度的角度去看電視,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雙方關於視角的攻擊沒有必要。
關於響應速度
響應速度曾是液晶電視的軟肋,近期雖然在技術上已有很大改進,但有時也被生產等離子電視的企業作為攻擊液晶電視的對象。有企業宣稱,他們的液晶電視響應時間已降低到8毫秒,但實際上,市場上銷售的液晶電視響應時間大部分在12毫秒左右。即使已宣稱響應時間降到8毫秒的液晶電視,在播放快速運動圖像時仍有拖尾現象,因為企業所宣稱的8毫秒響應時間是在播放靜止圖像的情況下測算的。
對於一個快速運動的黑色圖像或者白色圖像,液晶電視都有輕微拖尾現象,但這並不表示,等離子電視在這方面就完美無缺,對於快速運動的白色物體,等離子電視同樣會有輕度的拖尾現象,只是當快速運動的物體換成黑色,就不會再有拖尾現象發生。
關於灼傷
等離子電視在處理運動圖像時優於液晶電視,但當靜止的圖像長時間出現在等離子屏幕同一位置上時,就可能出現灼傷現象。當等離子電視出現灼傷現象,開關機的時候,屏幕上會隱隱約約地出現長時間播放的那張圖像,好像印在屏幕上一樣,而這成為一些液晶電視生產企業攻擊等離子電視的對象。
關於對比度
如果單純從企業在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標注的對比度數字來看,液晶電視遠遠不如等離子電視,但不能說等離子電視比液晶電視好。這是因為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採用了不同的對比度測算方法,甚至每個企業採用的測算方法都不一樣,他們在自己的產品上標注的數據當然會有很大差異。等離子電視大多採用全白全黑的測算方式,對比度一般都很高,有些企業宣稱其對比度高達8000∶1就是這個原因。如果按照美國國家標准ANSI來測算,等離子電視與液晶電視的對比度大都在200∶1或者300∶1左右,這種測算方式是對同一幅圖像顯示的黑色和白色進行對比。
關於模擬和數字
等離子電視生產企業攻擊液晶電視顯示的圖像是模擬的,而等離子電視則是全數字的。但如果從畫質來說,模擬的圖像讓人感覺平滑,而數字圖像讓人感覺跳躍。
互有長短各得其所
銷售量與銷售額
在40英寸以上市場,等離子電視有明顯優勢,盡管夏普已生產出45英寸液晶電視並開始上市,但受高代液晶面板還沒有大規模量產的限制,液晶電視在大尺寸方面還不能與等離子電視相比。在30英寸以下市場,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相比也占據著絕對優勢,但是,目前在中國市場還沒有小於40英寸的等離子電視。
㈧ 等離子顯示器為什麼很少應用到普通電腦顯示器呢
不是不能做的太小,樓上的 - -! 等離子現在是比較尖端的技術,成本自然很高。大多數廠家為了提高利潤自然不會做小的出來賣。說白了這東西離大眾化還很遙遠- -! 長虹19寸等離子電視LT19620 賣1W多- -! 別說那些進口牌子了,況且我看了半天也沒覺的那東西好在哪! 現在雖然便宜點了,但最少也要好幾千,我買個液晶的19寸才800多,沒必要花那錢。 其實就一句話,這東西離你我都太遙遠!(等2020年說不定我也可以賣了,800塊錢我就買)
㈨ 等離子顯示屏的原理
等離子屏幕的基本工作原理,跟CRT與日光燈有些像。基本上,等離子屏幕是由多個放電小空間所排列而成,每一個放電小空間稱為cell,而每一個cell是負責紅綠藍(RGB)三色當中的一色,因此我們所看到的多重色調的顏色,是由三個cell混合不同比例的原色而混成的,而這個混色的方式,跟液晶屏幕所用到的混色方式其實是相近的。
每一個cell的架構,是利用類似日光燈的工作原理。也就是您可以把它當成是體積相當小巧的紫外光日光燈,當中使用解離的氦(He)、氖(Ne)、氙(Xe)等種類的惰性混合氣體。當高壓電通過的時候,會釋放出電能,觸發cell當中的氣體,產生氣體放電,發出紫外光。
當cell受到高壓刺激產生紫外光之後,利用紫外光再去刺激塗布玻璃上的紅、綠、藍色磷光質,進而產生所需要的紅光、綠光與藍光等三原色。透過控制不同的cell發出不同強度的紫外光,就可以產生亮度不一的三原色,進而組成各式各樣的顏色。
由於等離子屏幕是透過紫外光刺激磷光質發光,因此它跟CRT一樣,屬於自體發光,跟液晶屏幕的被動發光不同,因此它的發光亮度、顏色鮮艷度與屏幕反應速度,都跟CRT相近,所以您會發現,PDP的亮度動輒能夠超過700nits以上,而LCD卻要到後期產品才能達到500nits以上的亮度。
㈩ 等離子屏幕和液晶屏幕有什麼不同
等離子和液晶是目前的顯示器主要產品,由於其顯示部分的使用材料和工作原理各不相同,嚴格的來講兩者並沒有什麼可比性。
工作原理對比:各有所長
液晶和等離子的諸多差別,根本上說是由於其工作原理的差別造成的。液晶電視是利用給液晶充電會改變它的分子排列,在不同電流電場作用下,液晶分子會做規則旋轉90度排列,產生透光度差別的原理。在兩片玻璃基板上裝有配向膜,所以液晶會沿者溝槽配向,由於玻璃基板配向膜溝槽偏離90度,所以液晶分子成為扭轉型,當玻璃基板沒有加入電場時,光線透過偏光板跟著液晶做90度扭轉,通過下方偏光板,液晶面板顯示白色(如圖1左);當玻璃基板加入電場時,液晶分子產生配列變化,光線通過液晶分子空隙維持原方向,被下方偏光板遮蔽,光線被吸收無法透出,液晶面板顯示黑色(如圖1右)。液晶電視便是根據此電壓的變化,使面板達到顯示效果。形象點說,就好比是一個個小窗戶,液晶分子就是一扇扇小窗扇,通過窗花的開關或開口的大小顯示圖像,而光源來自背面的燈管。
而等離子的發光原理和日光燈一樣,是在真空玻璃即放電空間中注入惰性氣體或水銀氣體,然後再利用施加電壓的方式,使管內的氣體產生放電,即等離子效應而釋放出紫外線光,照射塗布在玻璃管管壁上的熒光粉,熒光粉就會被激發出可見光;只要塗布不同的熒光粉,就會激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等離子屏幕上的每一個像素,相當於一個小燈管。
屏幕尺寸PK:液晶能小不能大,等離子能大不能小
就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將兩者放在一起比較不是很恰當的,因為在屏幕的尺寸上,雙方差別非常明顯,液晶由於受製造工藝的限制,市場上主流的產品尺寸都不大,隨著三星七代屏生產線的大規模提高產量,目前37和40英寸的才開始成為主流尺寸。而等離子,最小的尺寸就是42英寸的,現在市場上價格比較合適的都是這個尺寸的產品。
實際上,這個局面也很好的為兩者進行了分工,如果在卧室、書房等面積比較小的場合,當然是尺寸比較小的液晶更受歡迎,而在客廳等位置,等離子的大畫面更有優勢。雖然目前液晶電視也有46、47英寸的產品上市,但是價格還比較高,對等離子還構不成威脅。而等離子可以做到50、60甚至65英寸的,兩者還是相安無事。
解析度PK:等離子要略遜液晶一疇
電視是用來看節目的,因此清晰度是最重要的。對於平板電視,考察清晰度的高低,就看解析度的大小。一個很有趣的事情是,等離子雖然屏幕大,解析度卻不如液晶高,液晶屏幕小,但是像素可以做的更小,因此解析度反倒高。對於液晶電視而言,26英寸的解析度即可達到1366×768,而42英寸的等離子只有853×480的水平,最高的也只有1024×1024,不但和1366×768的像素數量相差很大,而且像素形狀還是扁的,顯示圖像的時候,還不得不採用隔行顯示的方式。如果等離子要做到1366×768,需要50英寸以上的尺寸。而目前最先進的液晶電視,如廈華的5款產品,37英寸的就可以達到1920×1080的解析度。從解析度和清晰度的角度看,等離子要略遜液晶一疇。
亮度PK:液晶效果稍好,等離子顯示均勻
電視圖像清不清晰,和亮度關系非常大,如果亮度不足,很多細節就黑乎乎的一片,什麼也看不清了。液晶的圖像依靠的是液晶板背面的燈管透過液晶板形成圖像,早些時候,亮度一直是困擾液晶電視的一個大問題,提高亮度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提高液晶板的光通過率,但是這個是有極限的,提高的空間已不大。新型的液晶板已經普遍採用了多支燈管的技術,亮度有很大提高,在相同的參數下,液晶的明亮度效果要稍好一些。
由於液晶是背後透光,所以個別液晶電視存在亮度不均勻的問題,這個在購買的時候應注意,特別是在畫面全黑或較暗的情況下要注意仔細觀察是不是勻稱。而等離子則沒有這個問題。
對比度PK:等離子勝出
電視圖像清不清晰,還同對比度關系密切,目前等離子電視的最高對比度已經可以達到10000∶1,而液晶彩電最高也只能達到800∶1。衡量電視機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對黑色的表現,越高級的電視機,所表現的黑色越黑越純。在對黑色的表現上,等離子要超過液晶,而黑色好正是對比度高的體現。對此,也有不同的聲音,例如夏普就認為等離子和液晶的對比度測試標準是不同的,等離子測試的是單個像素點燈泡的亮度,而液晶彩電由於像素點很小,測試的是整個屏幕的亮度。這樣的數據是不能作為橫向比較的。雖然夏普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實際觀察會發現,等離子確實比液晶彩電更亮一些,對比度確實更高一些。
色彩數PK:等離子色彩數更高
由於等離子是自發,而液晶是透光式,像素自發光的色彩飽和度當然更好,所表現的色彩種類也要更豐富。液晶電視大多數都是1667萬種顏色,少數可以達到10.7億色,但是等離子1667萬色和10.7億色已經比較少見,86億色也不出奇,最高的已經達到5490億色。雖然過多的顏色已經超出人眼所能分辨的顏色數量,但是等離子顏色比液晶豐富則是毫無疑問的。
可視角度PK:勢均力敵,都超過了170度
由於液晶是背發光,光線需要從每個像素的縫隙中透出來,縫隙限制了光線輻射的方向,我們在觀看的時候會有角度的限制,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可視角。而等離子是每個像素直接發光,不存在這個問題。但是隨著液晶技術的發展,現在可視角普遍超過170度了,最高達到176度,基本可以全方位觀看了,可以說兩者打了個平手。
響應速度PK:液晶響應時間還要提高
由於液晶電視靠液晶板里的液晶的轉動控制光線的通過,而液晶的轉動需要一個反應時間,所以畫面在表現運動狀態的時候有滯後的現象,就是我們說的拖尾。液晶轉動的滯後時間就是響應速度,以目前的技術,一般液晶電視都在16~25毫秒之間,最快的可以做到8毫秒。但是8毫秒仍不能完全克服拖尾現象,特別是大動作畫面時,液晶還是能看出來的。而等離子是直接發光的,不存在這個問題。
耗電量PK:液晶功耗更小
耗電大小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等離子耗電量大,夏天甚至像烤爐的說法一直很盛行。但是新的技術應用,比如日立的1024×1024的屏幕,由於採用隔行發光顯示的方法工作,不但降低了耗電量、發熱量,還可延長使用壽命。最有趣的是松下和夏普在這個問題上的一場交鋒,夏普曾將37英寸液晶電視與37英寸等離子電視進行比較,結果液晶電視的耗電量不到200W,而等離子電視則為300W左右。不過松下馬上反駁道自己的新技術可以將能耗降低到液晶彩電的水平上。
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液晶在工作的時候屏幕的溫度要比等離子的低。
殘影PK:液晶完勝等離子
等離子是每個像素直接發光,等離子的每個像素相當於一個小燈管,我們知道燈管亮時間長了,會發黑的,等離子如果長期播放一個固定的圖像,會在屏幕上留下一個淺淺的痕跡,就是殘影。例如,如果觀看一頻道太久,屏幕一角的台標就可能烙印在屏幕上,在觀賞其它頻道時仍看得到其殘影。通常情況下,連續觀看10~20小時就能造成看得見的殘影,遺憾的是,截至目前這個問題還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法。而液晶則無此擔憂。特別是現在的等離子都是16:9的屏幕,如果看普通有線節目時用4:3模式看,時間長了,就會在屏幕兩側留下兩道痕跡。液晶由於工作原理不同,液晶電視一般不存在殘影問題,所以在這一輪的比拼中,可以說液晶完全勝出。
使用壽命PK:液晶讓人更加放心
平板電視動輒一萬兩萬的,因此很多人最關心使用壽命。按目前最保守的說法,等離子的壽命也不低於4.5萬小時,樂觀的說法是6萬小時,而液晶基本可以達到6萬小時,這么看,即使每天看10個小時,看10多年也沒問題,沒有必要擔心的。而且10多年後又出什麼新型電視,誰也預測不到,說不定液晶等離子像今天的顯像管電視一樣,又被淘汰了。
同時,應該注意到的是,等離子的每一個像素就是一個小燈管,如果一個像素壞掉的話,將無法維修。液晶的損壞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壞點,液晶的每一個像素是一個液晶體的小開關,如果壞掉的話,將形成一個壞點,也是無法維修的。另一種是,背面的燈管亮度降低或壞掉,這樣的話,換個燈管就可以。
總之,在清晰度上,液晶電視要略勝一籌。液晶屏幕上的顆粒較小,線條較細,圖像顯示更為平滑;而等離子則有明顯的線條感,畫面顯得粗糙一些。在動態表現上,等離子有先天優勢。在播放動態影片的時候,等離子表現相當順暢,而液晶則會有稍微的「拖影」現象。在顏色表現方面,等離子和液晶各有優勢:等離子顏色稍亮,畫面顯得鮮艷;而液晶則好在顏色的過渡上,自然而又柔和。至於可視角度問題,目前的等離子和液晶都能達到170度以上,即使從側面看,畫面也十分清楚。
呵呵,我可沒本事知道那麼多,轉來的,我覺得應該很詳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