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許崇德是什麼奠基人
擴展閱讀
出售交易性股票 2025-08-25 05:03:42

許崇德是什麼奠基人

發布時間: 2021-07-14 09:03:56

Ⅰ 許崇德老師的母親

許崇德老師,法學家、學家、法學教育家,年1月生於江蘇省青浦縣(現上海青浦區),幼年喪父,母親靠教書把他養大。年浙江嘉興中學畢業,年考入復旦大學法律系學習,年中國大學國家法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至今。「」中下放江西勞動,年到師范學院(現首都師范大學)工作。年大學復校,返回人大任憲法學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導師組組長。許崇德是新中國憲法學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國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博士學位點建立人和主持人,專著、合著和參與編寫學術書籍70多種,發表各類文章多篇。許崇德是新中國憲法制定的重要見證人,參加過年憲法起草的輔助工作,全程參與了年憲法修改,並參加起草了香港、澳門兩個特區基本法。許崇德於文學藝術也有一定造詣,詩詞散文、書畫篆刻都有涉獵。編有三卷本《香草詩詞》,出版了《許崇德詩草》《學而詠懷——許崇德詩詞集》及雜文集《涓水苔痕》。

Ⅱ 許崇德的介紹

許崇德江蘇省青浦縣(現上海市青浦區)。著名法學家,政治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中國憲法學泰斗。1951年復旦大學法律系畢業,入中國人民大學讀研究生,1953年畢業,留校任教。1971年調北京師范大學政教系任教。1980年調回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歷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許崇德是新中國憲法學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憲法制定的重要見證人,參加過1954年憲法起草的輔助工作,全程參與了1982年憲法修改,並參加起草了香港、澳門兩個特區基本法。許崇德較早提出了「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的觀點,曾在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講座、十六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等場合,向高層講授憲法知識、闡述自己的觀點。2003年,許崇德窮盡畢生所學,完成了70萬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史》,對於中國憲法和憲法學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2014年3月3日23時59分,許崇德教授因病在中國北京逝世,享年85歲。

Ⅲ 許崇德老師任北京市憲法學研究會什麼職位

許崇德(1929年1月15日—2014年3月3日),男,江蘇省青浦縣(現上海市青浦區)。著名法學家,政治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中國憲法學泰斗。1951年復旦大學法律系畢業,入中國人民大學讀研究生,1953年畢業,留校任教。1971年調北京師范大學政教系任教。1980年調回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歷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許崇德是新中國憲法學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憲法制定的重要見證人,參加過1954年憲法起草的輔助工作,全程參與了1982年憲法修改,並參加起草了香港、澳門兩個特區基本法。許崇德較早提出了「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的觀點,曾在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講座、十六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等場合,向高層講授憲法知識、闡述自己的觀點。2003年,許崇德窮盡畢生所學,完成了70萬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史》,對於中國憲法和憲法學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014年3月3日23時59分,許崇德教授因病在中國北京逝世,享年85歲。

Ⅳ 改革先鋒許崇德,堪稱新中國什麼契機人之一

憲法學。

許崇德是新中國憲法學奠基人之一,是新中國憲法制定的重要見證人,參加過1954年憲法起草的輔助工作,全程參與了1982年憲法修改,並參加起草了香港、澳門兩個特區基本法。

他於1929年1月生於江蘇省青浦縣(現上海市青浦區),1953年中國人民大學國家法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為著名法學家、政治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許崇德較早提出了「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的觀點。據媒體報道,他曾在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講座、十六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等場合,向高層講授憲法知識、闡述自己的觀點。2003年,他窮盡畢生所學,完成了70萬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史》,對於我國憲法和憲法學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4)許崇德是什麼奠基人擴展閱讀:

許崇德突出貢獻:

截至2009年,培養了博士研究生52名,碩士10屆。1982年在全國討論憲法草案期間曾於北京、天津、上海、洛陽、鄭州、沈陽、旅順、石家莊、保定、長沙、杭州、合肥、昆明、西安、武漢等地作憲法報告或學術講座。

1990年以來,曾先後應邀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韓國漢城大學、中央大學,日本立命館大學,香港樹仁學院、浸會大學、城市大學,澳門大學等校講學。1998年6月,曾為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作法制講座,開講第一課憲法。2002年12月26日,曾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次學習會講解憲法。

Ⅳ 改革先鋒許崇德堪稱新中國什麼奠基第一人

改革先鋒許崇德,曾參與1954年憲法起草,全程參與1982年憲法修改,參加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3年四次憲法修改及其他眾多重要法律的制定修改工作,堪稱新中國憲法學奠基人之一。

許崇德是新中國憲法學奠基人之一,參與了1954年憲法起草工作,全程參與了1982年憲法修改工作,並參加了1988、1993、1999、2003年4次憲法的修改及其他眾多重要法律的制定修改工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和推動全面依法治國作出了突出貢獻。

1985、1988年先後參加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工作,為香港和澳門回歸、「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落實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榮獲第五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特等獎。


(5)許崇德是什麼奠基人擴展閱讀:

許崇德生平簡介:

許崇德出生於江蘇省青浦縣。著名法學家,政治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中國憲法學泰斗。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許崇德自幼具有強烈的正義感。抗戰勝利後看到中國法官義正辭嚴地審判日本戰犯,深感法律工作的崇高,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復旦大學法律專業,並將憲法作為自己畢生志業。1951年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中國人民大學憲法專業當研究生,1953年留校任教。

Ⅵ 許崇德在大學讀的是什麼專業

讀他喜歡的專業

**************************************************************
如果你對這個答案有什麼疑問,請追問,
另外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千萬別忘記採納喲!
***************************************************************

Ⅶ 許崇德先生最後高中畢業是哪裡

哪位老師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的法律顧問  A、 趙中孚   B、 許崇德 ...正確答案: √ 我的答案: √ 23 許崇德先生最後高中是從嘉興中學畢業的。 正.

Ⅷ 許崇德老師是被父親一個人養大的嗎

許崇德老師,法學家、政治學家、法學教育家,1929年1月生於江蘇省青浦縣(現上海市青浦區),幼年喪父,母親靠教書把他養大。1946年浙江嘉興中學畢業,1947年考入復旦大學法律系學習,1953年中國人民大學國家法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至今。「文革」中下放江西勞動,1971年到北京師范學院(現首都師范大學)工作。1978年人民大學復校,返回人大任憲法學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導師組組長。許崇德是新中國憲法學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國人民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博士學位點建立人和主持人,專著、合著和參與編寫學術書籍70多種,發表各類文章300多篇。許崇德是新中國憲法制定的重要見證人,參加過1954年憲法起草的輔助工作,全程參與了1982年憲法修改,並參加起草了香港、澳門兩個特區基本法。許崇德於文學藝術也有一定造詣,詩詞散文、書畫篆刻都有涉獵。編有三卷本《香草詩詞》,出版了《許崇德詩草》《學而詠懷——許崇德詩詞集》及雜文集《涓水苔痕》。

Ⅸ 誰屬於新中國憲法學發展的奠基者和重要參與者

許崇德
許崇德是新中國憲法學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憲法制定的重要見證人,參加過1954年憲法起草的輔助工作,全程參與了1982年憲法修改,並參加起草了香港、澳門兩個特區基本法。許崇德較早提出了「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的觀點,曾在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講座、十六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等場合,向高層講授憲法知識、闡述自己的觀點。2003年,許崇德窮盡畢生所學,完成了70萬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史》,對於中國憲法和憲法學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Ⅹ 許崇德堪稱新中國什麼的奠基之一

許崇德是新中國憲法學奠基人之一。許崇德是著名法學家,政治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中國憲法學泰斗。

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人物經歷

參與了1954年憲法起草工作,全程參與了1982年憲法修改工作,並參加了1988、1993、1999、2003年4次憲法的修改及其他眾多重要法律的制定修改工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和推動全面依法治國作出了突出貢獻。

1985、1988年先後參加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工作,為香港和澳門回歸、「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落實起到積極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