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婁底市委組織部關於黨建工作八項重點任務
上網查一下
B. 婁底信息港的網站其他
婁底信息港24小時開放式傳播,海量存儲,幾乎可以無限擴充,只要有上網條件,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隨時瀏覽婁底信息港,了解婁底和國內外新聞資訊。具有傳播范圍廣、網路無國界的特點,無論身在何地,只要加入了互聯網就可以查詢、接收世界各地的資料、信息。
網路改變生活,婁底信息港與您攜手,共創婁底美好生活!
C. 婁底有那些網站
婁底新聞網;新新網;湖南婁底網及各市政官方網站網路一下婁底看看
D. 婁底市德華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婁底市德華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03月0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計算機系統服務、網路信息咨詢及技術服務、軟體開發及系統維護、移動信息技術服務、GPS定位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王建勇
成立時間:2015-03-03
注冊資本:8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3130000006446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婁底市婁星區長青中街185號0002幢(九龍超市)三樓
E. 湖南婁底是什麼地方
婁底市是湖南省重要的省轄地級市。
婁底市位於湖南地理幾何中心,是湘博會永久舉辦地,是湖南重要的工業城市,湖南能源,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原材料戰略儲備基地,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環長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湘中明珠」。
轄婁星區、冷水江市、漣源市、雙峰縣、新化縣等3縣、2市,總面積8117平方公里。
婁底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地處湖南幾何中心,是南北通達、東西連貫的要衢,是環長株潭城市群一小時經濟圈的重要城市。滬昆鐵路和滬昆高鐵橫穿東西,洛湛鐵路和婁邵鐵路縱貫南北,成為湖南重要的「十字型」鐵路樞紐。
(5)婁底黨建網擴展閱讀:
婁底一帶原為少數民族雜居之地,相傳先民們是盤古的後裔,屬三苗、九黎集團,出自五帝中的顓頊。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中,先民們與黃河流域的華夏和東夷進行了激烈的爭奪,但最後失敗了,大部分被迫向南遷徙。
現今貴州、雲南一帶的少數民族很多是這一帶移民的後裔,剩下的部分被西漢以來不斷大量南移的中原漢人(特別是江西人)融合、同化,從而形成今天婁底市漢族人佔99.9%的民族格局。婁底在夏商周時為荊州一隅,戰國時屬楚的范圍。
秦統一中國後,婁底正式列入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的多民族國家秦的國土,隸屬長沙郡,成為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饒有興味的是,境內是兩種行政管理狀態並存,即在東南較平坦的地方大部分為秦所歸化,而在西北一帶,居民依然「椎髻徒跣,斷發紋身,耕田有邑」,水行山處,不服王化,人稱「梅山蠻」。其基層組織與秦的亭、里、什大不相同,稱為峒。
相傳有十峒,為首者稱「左甲首領」、「右甲首領」或「峒長」、「峒主」。峒民有扶、蘇、向、蘭、青、趙、卜以及為逃避戰禍遷入梅山定居的外姓陳、鄒、劉、羅等姓,他們不為秦的行政所屬,儼然獨立王國。
並且,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北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在此過程中,歷代封建統治者一方面對梅山地區採取封鎖政策,實行封邊禁墾,不準漢、峒互通往來,一方面頻繁興兵征討。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寧太宗派兵圍攻梅山,俘斬峒民數千;次年又調兵鎮壓,俘斬峒民兩萬。
但是,「梅山蠻」奮起反擊,從未屈服過。宋仁宗開始對「梅山蠻」採取懷柔政策。慶歷七年(公元1047年),潭州知府劉元珍派人入梅山,招撫峒民400餘人。嘉佑末年(公元1063年),益陽知縣張頡向朝廷建議經營開拓梅山,取消不準峒民耕種與益陽接界之地的禁約。
宋神宗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湖南轉運副使范子奇奏請朝廷,對「梅山蠻」「宜臣屬而郡縣之」。蔡煜繼為湖南轉運副使後,又奏請朝廷,主張對「梅山蠻」「使為士民,口授其田,略為貸助,使業其生,建邑置吏,使知有政」。
宋神宗採納臣下意見,派專使進山言和。這年十一月,梅山正式歸附北宋中央王朝。宋籍其民,得主客14809戶,19089丁(成年男子),田260436畝,並在梅山設上、下兩邑。上邑為「新化」,取「王化之新地」之意;下邑為「安化」,取「人安德化」之意。
新化縣成為婁底境內最早的建制縣,在宋代隸屬邵陽郡,元代屬寶慶路,明清屬寶慶府。婁底境內的其他縣市,雙峰一帶,秦時屬長沙郡的湘南縣,漢代以後長期屬湘鄉縣地。
漣源一帶,秦至東晉時大部分地域分屬湘南、連道、湘鄉、昭陵等縣,北宋以後,其全部地域便長期分屬湘鄉、邵陽、安化、新化四縣。婁星區一帶從漢代開始,就一直為湘鄉轄地。冷水江一帶在宋以前屬「梅山蠻」地,宋以後長期屬新化縣地。
1977年9月,國務院批准建立漣源地區(1982年12月更名為婁底地區,1999年1月改為地級婁底市),從此,婁底崛起湘中,輻射三湘,開始了新的歷史紀元 。
F. 我們婁底好嗎
我也是婁底人
好不好,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如果說不好那是假的
但如果說好呢,相對沿海城市來說,經濟確實不好
市民整體素質還有待提高。
G. 婁底地區包括哪幾個市
截至2019年8月,婁底市包括冷水江市和漣源市,具體介紹如下:
1、冷水江市
冷水江市地處東經111°36』40」~111°36』40」與北緯27°30』49」~27°50』38」之間,為湖南幾何中心。
冷水江市東距上海1600公里,南距廣州700公里,距省會長沙210公里。湘黔鐵路橫貫市境東西,東靠南北大動脈洛湛鐵路,上瑞高速公路擦境而過,資水蜿蜒流經市區,規劃中的太(原)澳(門)高速公路縱貫南北。
2、漣源市
漣源市位於湖南省中部,漣水上源,西起東經111°33′的三甲鄉硐下村,東至東經112°2′的金石鎮江邊村,南起北緯27°27′的荷塘鎮左灣村,北至北緯28°2′的伏口鎮梅灣村,南北最長65公里,東西最寬40公里,總面積1897平方公里。
市城區面積12平方公里。與婁星區、雙峰、邵東、新邵、新化、冷水江、安化、寧鄉等8個縣市區相鄰。
(7)婁底黨建網擴展閱讀
婁底市的歷史沿革:
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婁底境域隸屬益陽專區和邵陽專區。1952年02月,經國務院批准,湘鄉、安化、邵陽、新化4縣部分行政區域置雙峰縣、藍田縣(7月更名漣源縣)。
1960年02月,設立婁底市和冷水江市,隸屬邵陽專區。1962年10月,撤銷冷水江市和婁底市,分別並入新化縣和漣源縣。1969年10月,國務院批准恢復冷水江市。
1980年07月,國務院批准恢復婁底市,將漣源縣的婁底鎮和杉山公社的東風、民福大隊及西陽公社的方石、水洋大隊、百畝公社的思塘大隊劃入該市行政區域。1982年12月,漣源地區更名為婁底地區。
1983年02月8日,國務院批復撤銷婁底地區的婁底市,改設為湘潭市婁底區(縣級),雙峰、漣源縣劃歸湘潭市管轄;撤銷冷水江市,改設為邵陽市冷水江區(縣級),邵東、新邵、新化縣回歸邵陽市管轄。但並未實施,婁底地區名撤實存。
1999年01月,經國務院批准,婁底撤地設市,原縣級婁底市改名為婁星區。所轄婁星區、漣源市、冷水江市、雙峰縣、新化縣行政區劃不變。
H. 婁底很窮嗎..麻煩介紹一下這個城市 ,不要復制
婁底市,湖南省轄地級市,據傳,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婁星」和「氐星」在這里交相輝映,故而得名;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傾斜;西部山勢雄厚,地勢險峻,海拔較高;東部地勢逐步降低,地形起伏平緩,海拔較低;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既具季風性,又兼具大陸性;總面積8117平方千米,轄1區、2市、2縣;2019年常住人口394.13萬人。
婁底是被後世尊為「戰神」的中華民族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故里,是湖湘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境內有梅山龍宮、曾國藩故里、紫鵲界梯田三個國家級4A旅遊景區,有大熊山、龍山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和湄江、波月洞等精品旅遊景點70多處;
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地處湖南幾何中心,湘黔鐵路和正在建設的滬昆高鐵橫穿東西,洛湛鐵路縱貫南北,40條鐵路專用線溝通全市主要廠礦,形成了「米字型」鐵路網。婁新高速全面貫通,新漵、安邵、婁益、婁衡、婁長高速同時規劃建設,國省幹道改造完成。2020年2月12日,被民政部和財政部共同確定為第五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
2019年,婁底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40.58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4.44億元,同比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632.69億元,同比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833.45億元,同比增長9.6%。
(8)婁底黨建網擴展閱讀
婁底市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既具季風性,又兼具大陸性。其基本特徵為氣候溫暖,四季分明;夏季酷熱,冬季寒冷,秋季涼爽;春末夏初多雨,盛夏秋初多旱;積溫較多,生長期長;氣候類型多樣,立體變化明顯。年平均氣溫16.5~17.5℃,年極端最高氣溫40.1℃,年極端最低氣溫-12.1℃。
多年平均降水量1300~1400毫米,一日間最大降水量147.3毫米,降水多集中在4~7月。年日照時數1410.4~1621.9小時,年日照率34~37%。年蒸發量1365.6~1521.6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8%~80%,年平均風速1.5~2.0米/秒,多年最大風速為20.3米/秒。由於光、熱、水基本同季,對農業生產較為有利。新化是唐宋貢品蒙洱茶的主產區,盛產玉竹,柑橘,金銀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