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俄!!!
不可能的
根本沒有共同的文化背景 兩個具有濃厚大國意識的國家只能
貿易一體化 政治不可能一體化的
加上兩國過多的歷史摩擦(北極熊至今還鯨吞我們150W平方公里土地)
只能互相依靠 互相牽制
⑵ 中俄的關系
中俄(蘇聯)關系發展歷程:
20世紀50年代同盟友好
60-80年代敵對
90-現在合作夥伴(利益上的)
畢竟老大哥變成小兄弟了(現在中俄貿易中中國是俄國最大貿易夥伴,而俄國是中國第六大貿易夥伴GDP基本上是中國的十分一,俄國目前的地位很尷尬,以前中國軍事工業依賴俄國,我估計再有10年俄國都有可能向中國進口武器,所以現在俄國對中國既愛又恨,關系很復雜。現在俄國的外交已經更加務實了《沒有原則了-利比亞戰爭和敘利亞沖突中很明顯》)
⑶ 中俄近代的關系!!
中俄近現代的關系
①半殖半封開始時期: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和美國公使充當「調停」角色(實際上是幫凶)。
1858年參與簽訂了《天津條約。沙俄侵佔中國北方領土:1858年《璦琿條約》規定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六十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歸俄國。
1860年《北京條約》規定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四十萬平方公里領土歸俄國。(記憶:愛妃北京,外黑里酷)。
1860年《北京條約》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規定,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四十四萬多平方公里領土歸俄國。
通過19世紀80、年代中俄《改訂條約》(即《伊犁條約》)及以後五個勘界議定書,中國西北部七萬多平方公里領土被俄國侵佔。
②半殖半封形成時期:
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俄國支持中亞浩罕國的阿古柏侵略我國新疆地區,俄國派兵侵佔伊犁地區。左宗棠率軍收復收復新疆後,曾紀澤與俄國交涉,中國收回伊犁。甲午戰前,俄國雖對中國東北和朝鮮有極大野心,但未准備就緒,對日本侵華採取不幹涉政策。甲午戰後,俄德法三國向日本提出照會,並以武力強迫日本放棄侵佔遼東半島(軟硬兼施、干涉還遼)。
1895年,俄法銀行團最先取得中國債主地位。俄國強租旅順和大連地區,劃長城以北和新疆為勢力范圍。1900年,俄國參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戰後參與簽訂《辛丑條約》。
③向新民主主義革命過渡時期:在十月革命影響下,新文化運動後期,李大釗在中國第一次舉起社會主義大旗。五四運動的國際背景與十月革命的指引有關。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了很大幫助。蘇聯和共產國際在實現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④國共對峙及抗戰時期:1933年至1934年,博古、李德等人照搬蘇俄以城市為中心革命的經驗,在黨內和軍內實行「左」傾錯誤領導,使第五次反「圍剿」斗爭失敗。1935年,中共駐國產國際代表團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1945年8月,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摧毀日本的精銳部隊關東軍。
⑤過渡時期:1949年10月2日,蘇聯第一個宣布承認新中國,並與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1949年底,毛澤東率團訪蘇,1950年初,雙方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這對促進中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鞏固中蘇兩國人民的團結有重要意義。蘇聯積極援助中國進行經濟建設(如「一五」期間重工業項目)。中國奠定國家工業化初步基礎也是走的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的道路。
⑥探索時期:中共注意總結蘇聯的經驗教訓,探索適合本國實際的社會主義道路,如1956年毛澤東的《論十大關系》報告。蘇聯政府背信棄義地撕毀兩國經濟技術合作協議,成為中國1959—1961年嚴重經濟困難的外部原因。
⑷ 中俄是什麼關系
合作關系...
⑸ 中俄翻譯
Я люблю тебя.我愛你
⑹ 當年中俄為什麼會交惡
中蘇邊界問題一直是兩國間的歷史懸案。建國初期,中蘇關系密切,邊界問題自然也被擱置。 但到了1950年代末,中蘇兩黨在方針政策上發生根本分歧;1959年前 蘇 聯在中印邊界沖突問題上偏袒印度,並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撤退了所有專家,中止了一切援建項目的合同,兩國關系交惡,中蘇邊境糾紛隨之肇始,擱置了幾十年的邊界問題被重新提出。
從1964年開始,前 蘇 聯向中蘇邊界地區陸續增 兵,並在在中蘇邊界不斷製造事 端。據相關研究顯示,從1964年10月至1969年3月,由蘇方挑起的邊境事件達4189起,比1960年至1964年期間增加了一倍半。邊界糾紛主要集中在珍寶島和七里沁島的歸屬問題上,且多半是由前 蘇 聯挑起。據前 蘇 聯 駐華外交官葉利扎維金回憶,1966-1967年僅前 蘇 聯駐華使館就不止一次地主張在這個地區「對中國人上島給予回擊」。
最嚴重的一次沖突發生在1968年1月5日。當時蘇軍動用裝甲車在七里沁島上沖撞中國邊民,撞 死、壓 死中國邊民4人。到1968年末1969年初,蘇邊防軍頻繁出動裝甲車、卡車運載攜帶武 器的軍人登上珍寶島,攔截、毆 打巡邏的中國邊 防軍 人。
⑺ 中俄和美日誰厲害
網上流傳中俄聯手,世界無敵。但就我個人而言,如果爆發戰爭且中俄在一條線上(不動用核武器),那麼。1.日本離中俄太近,所謂槍打出頭鳥,日本定會損失慘重。2,美國的地理位置特殊,如果攻擊美國本土,中國沒有足夠的遠程進攻武器(如東風41),只有俄羅斯能實際威脅到美國本土.3,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常規軍事力量,無論是海軍還是空軍都優勝於中俄(但差距不是很大),還有太空中的潛在力量。4.美國的航母固然厲害,但為了維護全球霸主的地位,他的11艘航母很難同時對中俄作戰。5.綜合以上要點以及目前情況,中俄對美日的勝率有,能重創日本,但重創美國就有些困難 (都是些個人見解,希望能幫到你)
⑻ 中俄關系
首先,中俄關系近年的發展,是人類當代史上除了法德兩國外,第一次兩個昔日敵對的大國捐棄前嫌,以理性、務實的態度共同攜手合作。這一捐棄前嫌的合作為世界其他地方未來處理類似的關系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範例。
其次,中俄兩國不但是昔日的兩個敵對大國,而且也是鄰國。近年,中俄兩國解決了綿延幾千公里的邊界糾紛問題,不但為中國未來處理未來糾紛,而且也為世界其他地區和國家處理類似的問題提供了一個典範。在中俄處理邊界糾紛中,雙方領導人的政治智慧發揮了重要作用,許多從技術層面上永遠「剪不斷,理還亂」的問題,往往在雙方領導人的一念之間就能得到圓滿解決。當然,在所謂一念之間背後的,是雙方在「後冷戰時代」的共同戰略利益和需求。
另外,中俄近年日益緊密的戰略合作,也為二十一世紀處理新型的國際關系提供了一個範例。中俄戰略合作不但涉及雙邊層面,而且也涉及上海合作組織,但雙方都聲稱這一合作不針對第三方。從最近十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中俄之間一方面呈現日益緊密的戰略合作,但另一方面確實又具體不針對某一國或集團,同時中俄雙方也都與其他國家各自發展雙邊或多邊關系。這一模式對於二十一世紀人類處理國與國之間戰略合作,也頗有啟示意義。
⑼ 中俄關系
俄羅斯是什麼?是我們的鄰國!是沙俄時期侵佔清朝百萬平方公里土地的侵略者,至今也未歸還!曾經是全世界無產者和共產國際的堅強後盾!曾經也是新中國的唯一支持者和協助者!中國80%以上的工業基礎是蘇聯援助的結果!也是中國建國初期和現在先進武器的最大支持者和提供者!更是中國四川汶川地震的忠實援助者!
由此看來,俄羅斯確實是侵略過我們,我們一刻也不應該忘記我們被其侵佔領土的事實,我們也要尋找機會索回我們的領土,不管條約是如何規定!
但我們更不應該忘記:虛弱無助的新中國,如果沒有蘇聯的支援(也許他的支援是為了拉攏一個親蘇的小兄弟),我們也許什麼都不是!
我們迄今為止,許多先進武器性能都不行,重型運輸直升飛機也造不出來,我們雖然有錢了,可是我們拿著幾倍的錢美國人和西方國家都不願把先進武器賣給我們!為什麼?就是因為瞧不起中國、從心裡戒備中國、不信任中國!
在這種時候只有俄羅斯才能和我們達成協議,願意出售武器給我們,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只有俄羅斯和中國是具有共同利益的,只有俄羅斯才是中國現階段可以依靠的盟友和戰略夥伴!(當然還有巴基斯坦,但巴一般只能是尋求我們的幫助)
在國際關繫上,只有具有共同利益的國家才可能結盟和友好,否則就是一廂情願和囈人說夢!
既然我們和俄羅斯具有共同利益,而且也是事實上的結盟者和夥伴,在俄羅斯與美國、喬治亞鬥法比拼的關鍵時刻,中國作為大國是不能含糊和騎牆的,更不能和稀泥、做老好人、當和事老,一定要堅定不移的支持自己的夥伴和盟友俄羅斯,並發動和帶動上海合作組織其他成員一起支持俄羅斯,要讓北約和對手感到上和組織的意志、壓力和實力,要讓他們感到假如為了一個北約東擴、為了小小的喬治亞就和上合組織所有成員國翻臉就太不經濟和劃算了,因此還不如犧牲喬治亞和那個自以為是的總統,轉而尋求與俄羅斯妥協,等待更大的機遇!
所以,俄羅斯和喬治亞戰局不會由於中國的和稀泥和漠不關心而勝利,反而會由於中國和上合組織的強硬而勝利!
上合組織說白了只是一個由於中國經濟實力來維護的半軍事化組織,在組織中,由於中國的經濟實力比較強,其實處於領導地位,因為各國在經濟上都有求於中國,因此,對與上合組織成員國與他國的戰爭,中國無疑具有最大決定權和發言權,希望中國不失時機的發表強硬言論,避免含糊其辭,再說美國支持喬治亞在奧運會開幕日向南澳替發動進攻,明擺著就是不給中國面子,所以中國也不必給美國留什麼面子,而且中國與受美國蠱惑的越南正在南海爭斗,以後也需要俄羅斯和上合成員國的支持,如果中國此刻不對俄羅斯支援,那麼上合組織實際上就名存實亡了,以後中國出現危機,也不會有別人來支持的!因此無論如何,中國都要出頭,為俄羅斯出面,也為中國自己的長遠利益出面,堅定的支持俄羅斯的鐵拳行動,必要時還要做好人力物力的幫助!這樣,美國人才會害怕,西方和北約才會感到上合組織的力量,而不是現在的不屑和輕視!
堅定支持胡總雄起,中國雄起,上合組織雄起!
中國要為同時打贏兩場反美霸權主義的戰爭而努力奮斗!(喬治亞侵犯俄羅斯利益和越南侵犯中國南海利益都是美國搓弄的,因此打擊這兩個國家,實際上就是在抵抗美國的全球霸權主義,維護中俄兩國和上合組織全體成員國的最高戰略利益)
中國,你沒有退路了,只有進攻,和俄羅斯、上和成員國一道堅定不移的進攻,拿出抗日和抗美援朝的勇氣和智慧去進攻吧!
⑽ 中蘇建交就是中俄建交嗎
中蘇建交就是中俄建交。當時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就是現在的俄羅斯聯邦。
1949年10月1號,毛澤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宣告,我國同外國的外交關系要建立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
當天下午,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即以公函形式向各國政府發出了這一公告。周恩來把公告和信件交給工作人員列印時,興奮地說:這將是我們新中國的第一個外交文件,是通過使館向外國政府發出的第一個照會。
10月2號晚9點45分,蘇聯副外長葛羅米柯致電周恩來,表示蘇聯政府決定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系,互派大使。同日,蘇聯宣布斷絕與國民黨政府的外交關系。
1949年10月3日,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復電蘇聯副外長葛羅米柯:對蘇聯政府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決定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並互派大使表示熱烈歡迎。這一天,中蘇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
(10)中俄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前,毛澤東代表黨中央以通俗的方式闡述了未來新中國的三條外交方針。其中「另起爐灶」就是同舊中國的屈辱外交徹底決裂,不承認舊中國同其他國家建立的外交關系,要在新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建立新的外交關系。
「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就是要在徹底清除舊中國遺留下來的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和殘余勢力之後,再請客人進來,以免敵對者「鑽進來」搗亂。「一邊倒」,即倒向社會主義一邊。
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建交和發展友好關系就是為實施這一戰略的重要步驟之一。為了同蘇共中央直接交換意見,取得蘇聯對新中國政治、經濟、外交各方面工作的了解和支持,1949年6月底到8月中旬,以劉少奇為首的中共代表團秘密訪蘇。在中蘇關系問題上,斯大林表示:中國政府一成立,蘇聯立刻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