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帝國來了
擴展閱讀
公司14000隻股票 2024-05-17 10:07:27
茅台股票代碼為什麼是519 2024-05-17 10:02:43
集成電路產業基金股票 2024-05-17 10:00:12

帝國來了

發布時間: 2021-08-04 00:11:45

㈠ 紅警3中為什麼要用旭日帝國來代替日本為什麼不直接用日本的真實國名呢

游戲背景設定的。
EA公司設定背景中日本並沒有被盟軍和蘇聯徹底消滅轉而尋求苟生,蘇聯利用時光機器殺死了盟軍的最高科學家亞伯特愛因斯坦。
從此盟軍開始在戰場上節節敗退,而蘇聯開始踏平被盟軍佔領的領土,阿拉斯加,加拿大,德國,土耳其,蒙古,都成為蘇聯蹂躪的地方,美國的灰熊坦克已經無法滿足前線現場的需要,英國公司製造出一款全新的功能坦克—守護者坦克,雖然他們不敵蘇聯的鐵錘,但是他們紅外線照射可以大大加強威力讓蘇軍坦克變得不堪一擊。
就在兩個陣營交戰火熱時島國日本開始迅速崛起,在天皇的率領下日本不宣而戰進攻蘇聯拿下庫頁島,中國的東北地區和美國太平洋眾多地區,原二戰的旭日帝國重新升起。
每個版本的結局都是以盟軍勝利告終,所以旭日帝國終究是要毀滅的,

㈡ 公國、王國、帝國三者的區別是什麼

1、公國,是指王國下面的封建制自治國家。公國的元首被稱作大公,這樣的自治國稱為公國。

2、王國是指以國王為元首的國家,借指有某種特色的領域。當代的王國多為實行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國家,如英國、丹麥、荷蘭、瑞典、挪威等王國。

3、帝國在狹義上用來形容由君主(皇帝)統治的強大國家,廣義上用來形容國力強大的國家,而不限於君主制國家。

帝國與王國的區別:

1、所謂帝國,指的是以皇帝為君主的國家,一般領土廣闊,常常擁有屬國,並在一個文化區域內占支配地位。

2、在東亞,則有以中國皇帝為君主的華夏帝國。一般來說,華夏帝國的皇帝只有一個。當中國處於分裂的時候中國可能同時有幾個人自稱為皇帝(如三國時期)。然而,這些皇帝之間一般是不能互相承認的,當其中的一個皇帝向另一個皇帝稱臣的時候,這個皇帝就必須去掉帝號,改稱為王。

政治關系:國王是最高封建領主,其下有公爵、伯爵、主教等大封建主,再下是中小封建主,至此形成西歐完整的封建等級制度。

經濟關系:中世紀的國家是一個鬆弛的封土集合體,並沒有明確的國界概念。「它的財產權和主權到處相互轉化「。封建領主在其封土內首先明確擁有的是土地的所有權,進而在王權衰落後,又逐步取得了王權在地方的權力並將其轉化為同封土一並世襲的私人權力,其中包括行政、司法、稅收、鑄幣等權力。

(2)帝國來了擴展閱讀:

有些君主制國家(一般實際上是王國)常以帝國作為正式國號。如1822年至1889年的巴西帝國,1822至1823、1864至1867年間的墨西哥帝國,1889年至1974年的衣索比亞帝國,1897年至1910年的大韓帝國,1977年至1979年的中非帝國。

很多強大的(以及不那麼強大的)古代君主制國家也被後世歷史學者稱為帝國。如赫梯帝國、巴比倫帝國、亞述帝國、帕提亞帝國(安息)、匈奴帝國、薩珊帝國、拉丁帝國(羅馬尼亞帝國)、尼西亞帝國、迦納帝國、馬里帝國、桑海帝國、阿茲特克帝國、印加帝國等。

這些所謂的帝國其實與王國沒有實質區別。

㈢ 王朝和帝國有什麼區別

1、性質區別

帝國的建立來自吞並和征服,在一個文化區域內占支配地位;王朝是帝國或王國中的某一段時期,反映了統治者的性質(姓氏,領地,統治者期望等)。

2、定義區別

在歐洲定義,帝國是一個多民族或多民族國家,帝國是一個龐大的政體, 它管轄著原界以外的領土,以強大的政治和軍事統治,內部文化和民族都不同。

在東亞定義,則有以中國皇帝為君主的華夏帝國,最高執政政權稱為朝、相對稱為野。

3、歷史使用

中華體系在歷史上不稱「帝國」,只稱「王朝」或「國號」。

「帝國」一詞是近代日本發明的,例如明代人只會稱「我大明朝」或「我大明王朝」,沒有「我大明帝國」的說法。只有清末才有「我大清帝國」的說法。

(3)帝國來了擴展閱讀:

中國是不存在所謂的帝國,只有兩種情況:

1、歷朝歷代的正統朝代,一般自稱是「朝」。比如大漢王朝、大唐王朝、大明王朝!也有一些時期,南北兩朝並立,也可以自稱王朝。

2、那些沒有統一全國的分裂政權,一般只有國號,並不敢自稱「朝」。有些分裂政權的君主會稱帝,有一些不稱帝,但不管稱不稱帝,一般並不被認為是中國正朔朝廷。

在中國,被稱為「王朝」的朝代就代表著天下承認你是歷史正朔、天下正宗。而國,不論你是公國、王國還是帝國,都只是非主流的地方政權而已。

㈣ 世界上有過幾個帝國,還有其先後順序!

首先.公元前550年興起的波斯帝國.. 為第一個橫跨亞非歐的大帝國. 在不斷的西征中.被希臘城邦打敗.
同時期的國家很少.希臘為城邦制.我國為古代的東周時期.
公元前333年,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被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徹底打敗,前330年被殺,波斯帝國滅亡。 此時興起的是亞歷山大馬其頓帝國.第二個橫跨亞非歐的大帝國.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病死.他的帝國迅速分裂..而亡. 此時的中國是戰國亂世時期.
此時.羅馬共和國開始發展.先後擊敗了當時強大的迦太基王國和馬其頓-希臘聯盟.軍事上的勝利.奴隸制度的發展讓共和政體瓦解.逐漸發展成羅馬帝國. 這是第三個橫跨亞非歐的大帝國.此時的古國也沒有多少..中國為秦-西漢時期.西漢人稱羅馬人為大秦.羅馬帝國後期.蠻族大量入侵.西漢人擊敗匈奴人.迫使匈奴人西遷.來到了歐洲.匈奴王阿提拉.率軍橫掃西羅馬帝國.阿提拉死後.西羅馬帝國為了加強軍事實力.大量招募蠻族傭兵.逐漸.西羅馬帝國的權力被蠻族傭兵領袖掌控. 公元476年羅馬雇傭兵領袖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廢黜只有6歲的西羅馬皇帝羅慕洛。西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帝國仍在繼續.此時我國是東晉至南北朝時期.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東羅馬帝國抵擋住蠻族入侵後開始征服原羅馬帝國的地區.於公元6世紀末恢復了大量羅馬的統治.成為第四個橫跨亞非歐的大帝國.後稱之為拜占庭帝國.我國當時為隋唐時期.中國的鼎盛時期.公元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滅亡.在拜占庭帝國的中期.就開始衰弱 . 阿拉伯帝國開始興盛.八世紀初的712年兵取西班牙被認為其鼎盛時期的開端,疆域東起印度;西臨大西洋及與法蘭西接壤。南至莫三比克蘇丹國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封建大帝國。為第五個橫跨亞非歐的大帝國.1258年.蒙古帝國西征.阿拉伯帝國滅亡. 蒙古帝國的西征.讓蒙古帝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國.橫跨亞歐兩洲.此時東西方文明開始碰撞.中國的火葯等發明傳入歐洲.後來蒙古帝國分裂為四大汗國.繼蒙古帝國之後興起的就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了.前面介紹了.1453年他們滅亡了拜占庭帝國.成為第六個橫跨亞非歐的大帝國.帝國在17世紀開始不斷衰落.一戰中的戰敗更加劇了矛盾.在土耳其國父凱末爾領導的革命中.成立了土耳其共和國.
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1526年.印度的莫卧兒帝國開始發展.王朝版圖幾乎囊括了整個南亞次大陸.1764年,莫卧兒皇帝阿拉姆沙在布克薩爾戰役中投降英國東印度公司,莫卧兒王朝淪為英國殖民者的附庸,名義上存在到1858年
1721年彼得大帝與瑞典進行的北方戰爭勝利後,使俄羅斯參政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俄國成為正式意義上帝國。後領土不斷擴張成為世界性大帝國,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1917年二月革命後,俄羅斯帝國皇帝尼古拉二世被迫簽署退位聲明,俄羅斯帝國滅亡,共記304年。

美洲歷史..

有個著名的印加帝國.十三世紀末期,蓋丘人開始取得權利和聲望,最後打敗了昌蓋人建立了塔萬廷蘇約帝國。塔萬廷蘇約帝國從傳說中的締造者曼可喀巴科到最後一任帝王、即於1553年死於西班牙人之手的阿塔華爾帕。

大航海時代.發展出了幾個強國.
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西班牙殖民帝國和僅次於他的葡萄牙殖民帝國.當然這些國家都沒有滅亡.只是漸趨衰落.代替西班牙葡萄牙而起的是尼德蘭聯邦(荷蘭海上帝國).取得了將半個世紀的海權.再代之而起的是英國和法國.

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為拿破崙所創建.其領土鼎盛時期幾乎控制了整個歐洲大陸. 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於滑鐵盧會戰敗於英國和普魯士聯軍之手。6月22日,拿破崙第二次退位。第一帝國滅亡.

英國限制好法國後.逐漸發展成世界第一大帝國.大英帝國, 幾乎把日不落帝國當成了自己的專有名詞. 再後來的強大的帝國為 德意志第三帝國.希特勒所創建. 1945年盟軍攻入柏林.第三帝國滅亡.

還有許多的帝國.但是他們並不是非常強大.或並沒有凌駕於其他國之上. 但也具有一定的實力.

比如德意志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奧地利帝國. 奧匈帝國. 查理曼帝國等等.

㈤ 王國,帝國,公國有什麼區別

1.其統治者的地位的區別:

公國:公爵統治

王國:國王統治

帝國:皇帝統治

2.國土面積大小的區別:

王國,面積在一萬到一百萬之間。人口約在100萬-1000萬之間。

帝國,帝國的面積一般在百萬平方公里以上,500萬平方公里以上的,甚至可稱為「大帝國」。

公國,面積在1萬平方公里以下。比如盧森堡大公國、摩納哥公國、安道爾公國等。

3.政治關系的區別:

王國:

王國是指以國王為元首的國家,借指有某種特色的領域。當代的王國多為實行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國家,如英國、丹麥、荷蘭、瑞典、挪威等王國。

王國是一個詞語,本意是指以國王為元首的國家,借指有某種特色的領域。也有同名人物,如東漢宦官王國、漢末反賊、十六國前涼司馬王國等。

帝國:

帝國在狹義上用來形容由君主(皇帝)統治的強大國家,廣義上用來形容國力強大的國家,而不限於君主制國家。

在現代國際政治范疇內,也指在一個較大地理區域內、涵蓋較多人口,建立有鮮明特徵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體系,人文價值觀的國家,並在國家之間推廣、維護這種體系,並形成一定范圍的國際政治體系。

公國:

公國,是指王國下面的封建制自治國家。公國的元首被稱作大公,這樣的自治國稱為公國。

如果王國下面的自治國家有多個等級,例如中國周代諸侯國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則公國是最高的諸侯國,例如魯國是公國,君主爵位是魯公(早期幾個都稱周公),楚國早期是子國,君主爵位稱楚子;

如果王國下面的自治國沒有分級別,如歐洲現象,也稱之為公國,例如西班牙歷史上阿拉貢王國一度只有一個下級國即加泰羅尼亞公國,莫斯科公國是蒙古金帳汗國下面的自治國。

(5)帝國來了擴展閱讀

世界現存公國

摩納哥公國

現行憲法於1962年12月17日頒布生效。2002年4月2日修改。憲法規定摩納哥為君主立憲制國家,親王為國家元首,王位由親王的合法直系子嗣繼承,按照年齡順序排列,男性優先。在沒有合法子嗣的情況下,親王的兄妹及直系子女亦可繼承王位。繼承的法定年齡為18歲

安道爾公國

安道爾是9世紀時查理曼帝國為防範摩爾人的騷擾而在西班牙邊境地帶建立的小緩沖國。1278年,法、西締結和約,對安道爾分別享有行政統治權和宗教統治權,雙方均有權任命自己的代表和接受象徵性貢金。此後數百年裡,西、法兩國爭奪安道爾的沖突頻頻發生。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安中斷同法國的關系。1806年拿破崙頒布法令,承認安的生存權,兩國關系得以恢復。此後安政局一直較穩定。

1982年1月4日實行體制改革,行政權從議會改由政府行使。1993年3月14日,安道爾全民公決通過了新憲法,成為一個主權國家並被評為是世界上國民預期壽命最長的國家。

列支敦斯登

列支敦斯登公國(英語:The Principality of Liechtenstein 德語: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小國,被夾在瑞士與奧地利兩國間,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陸國家之一。

這個迄今仍維持君主立憲制的山區小國雖然土地狹小兼人口稀少,且不設海關與國防,沒有自己國家的貨幣,但卻擁有異常高的國民所得水平,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高達50,000美元以上,是個以阿爾卑斯山美麗風光、避稅天堂與高生活水平而著稱的富裕小國。

㈥ 什麼叫帝國什麼叫共和國中國古代好象也有帝國存在,是大明帝國吧…

狹義的帝國一般僅指領土遼闊,統治民族眾多,擁有持續傳統的強大君主制政體國家。而且帝國稱號的使用一般需要國際上普遍的認同。帝國的國家首腦一般為皇帝,漢語對於中國以外的帝國首腦也常使用音譯(如奧古斯都、哈里發、蘇丹、沙皇等)。帝國君主通常為世襲,但也有通過選舉和指定產生的。這些國家常自稱為帝國,或把帝國一詞寫入正式的國號(如大清帝國、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等)。限於帝國對領土規模、政體和國際影響力的要求,幾乎所有狹義的帝國都出現在亞歐大陸。 現代以前的中國人一般認為只有統治整個中國的君主才能合法地使用皇帝(大皇帝)這一稱號,所以理論上只有中國的歷代王朝才是帝國(最狹義)。藩屬國及其他國家的君主只能被稱為國王、王、酋、汗或使用音譯。 在歐洲,羅馬帝國前期的國家首腦稱元首(奧古斯都及凱撒,同時擔任共和國的執政官),政體在形式上仍為共和制,但實際上已具備後來歐洲出現的各帝國的主要特點。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擁有皇帝這一稱號的君主通常被視為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所以在同一時期內,理論上講西歐至多隻能有一個帝國存在,即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者(盡管這對於拜占庭帝國來說有些荒謬)。在中世紀,按照慣例要得到皇帝稱號的君主一般要去羅馬由教皇加冕,而這一頭銜基本上被神聖羅馬帝國的君主所壟斷,直至19世紀。 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前後,法國、奧地利與德國先後升格為帝國;俄羅斯則一直以拜占庭的繼承者自居(第三羅馬),形成了歐洲近代的帝國。但與古代的帝國相比,除俄羅斯帝國以外,其餘的國家在歷史上大部分時期內都是王國或公國,帝國稱號存在的時間很短。還有很多領土不大,統治民族也不多的王國或公國常被稱為帝國(如瑞典帝國、丹麥帝國等),但實際上沒有達到狹義帝國的標准,它們可以被歸入廣義的帝國。 共和國的定義,並不在於它的國名是否稱之為「共和國」,而是在於它的政體是否「行共和之政」。 有些國家,雖然國名不稱為「共和國」,實際上卻是共和國。例如:英國雖然保留了君主,並且稱之為「王國」,但實際上卻是「行共和之政」的「虛君共和國」。 有些國家,雖然國名稱之為「共和國」,實際上卻並不是共和國,而是「實質上的君主專制國家」。例如:薩達姆統治時期的「伊拉克共和國」。 共和政治的基本含義就是,國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國家和政府應當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應當為私人利益而奮斗。共和政治的另一個基本含義是,國家各級政權機關的領導人不是繼承的,不是世襲的,也不是命定的,而是由自由公正的選舉產生的。因而,公正而自由的選舉,是判斷一個國家是否真正實行共和政治的又一基本准則。 廣義上的帝國范圍要寬泛很多,只要是統治或支配的地域廣闊,在國際上或某一地區強盛一時的國家,就可以被稱為帝國。通常這些國家只達到狹義上帝國的標准中的一點(領土廣闊)或幾點,而且不論政體是否為君主制。這些國家本身一般並不稱自己為帝國,而是王國、共和國、聯邦、聯盟等。 如古希臘的「雅典帝國」,中世紀的「威尼斯帝國」,近代的葡萄牙帝國、西班牙帝國、荷蘭帝國(殖民)、大英帝國、大日本帝國等。 歷史上有一些規模龐大但統一時間很短,通過短期的軍事征服暫時建立起來的國家,如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三世時的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帝國),加洛林王朝的查理一世在位時的法蘭克王國(查理曼帝國),也被稱為帝國。但嚴格的說它們都不能達到狹義上的所有四個標准,仍然只是王國。 現代的「帝國」雖然很少有君主制政體的,但實際地位和影響則與古代狹義的帝國沒有太大區別。比較著名且被接受的概念有希特勒統治時期的德意志第三帝國、羅納德·里根提出的邪惡帝國(蘇聯帝國)、被稱為新羅馬帝國的美帝國。

㈦ 什麼樣的國家被稱為「帝國」

帝國是對領土非常遼闊,統治或支配民族眾多,擁有極大的國際影響力的強大國家的通稱。帝國一詞並沒有非常精準的科學定義,使用十分混亂。

大致情況如下:

  1. 擁有很大版圖或殖民地的國家,尤其指版圖十分遼闊的君主制國家。如:羅馬帝國、大英帝國、大唐帝國等。

不一定實行君主制而擁有殖民地或恣意向外擴張的國家。如:德意志第三帝國。

2. 雖沒有帝王但向外擴張的國家,有時也稱「帝國」。

一則曰老大帝國。——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3. 比喻機構龐大、實力雄厚的大企業。

㈧ 帝國的意思

帝國是對領土非常遼闊,統治或支配民族眾多,擁有極大的國際影響力的強大國家的通稱。帝國一詞並沒有非常精準的科學定義,使用十分混亂。根據使用的場合與習慣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狹義的帝國

狹義的帝國一般僅指領土遼闊,統治民族眾多,擁有持續傳統的強大君主制政體國家。而且帝國稱號的使用一般需要國際上普遍的認同。帝國的國家首腦一般為皇帝,漢語對於中國以外的帝國首腦也常使用音譯(如奧古斯都、哈里發、蘇丹、沙皇等)。帝國君主通常為世襲,但也有通過選舉和指定產生的。這些國家常自稱為帝國,或把帝國一詞寫入正式的國號(如大清帝國、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等)。限於帝國對領土規模、政體和國際影響力的要求,幾乎所有狹義的帝國都出現在亞歐大陸。

現代以前的中國人一般認為只有統治整個中國的君主才能合法地使用皇帝(大皇帝)這一稱號,所以理論上只有中國的歷代王朝才是帝國(最狹義)。藩屬國及其他國家的君主只能被稱為國王、王、酋、汗或使用音譯。

在歐洲,羅馬帝國前期的國家首腦稱元首(奧古斯都及凱撒,同時擔任共和國的執政官),政體在形式上仍為共和制,但實際上已具備後來歐洲出現的各帝國的主要特點。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擁有皇帝這一稱號的君主通常被視為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所以在同一時期內,理論上講西歐至多隻能有一個帝國存在,即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者(盡管這對於拜占庭帝國來說有些荒謬)。在中世紀,按照慣例要得到皇帝稱號的君主一般要去羅馬由教皇加冕,而這一頭銜基本上被神聖羅馬帝國的君主所壟斷,直至19世紀。

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前後,法國、奧地利與德國先後升格為帝國;俄羅斯則一直以拜占庭的繼承者自居(第三羅馬),形成了歐洲近代的帝國。但與古代的帝國相比,除俄羅斯帝國以外,其餘的國家在歷史上大部分時期內都是王國或公國,帝國稱號存在的時間很短。還有很多領土不大,統治民族也不多的王國或公國常被稱為帝國(如瑞典帝國、丹麥帝國等),但實際上沒有達到狹義帝國的標准,它們可以被歸入廣義的帝國。

世界史上主要的帝國(狹義)

世界歷史符合上述標準的狹義帝國主要有:公元前6至4世紀的波斯帝國(阿黑門尼德王朝),統一印度大部分地區的孔雀帝國、笈多帝國、貴霜帝國、莫卧兒帝國等王朝,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20世紀初的中國歷代「正統」朝代(秦至清),公元前後至4世紀的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大秦國),神聖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大食國,或薩拉森帝國,包括倭馬亞王朝和阿拔斯王朝),蒙古帝國,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等。

註:阿黑門尼德王朝時期的波斯帝國也常被視為王國。古希臘歷史著作中一般稱波斯君主為國王(希羅多德的歷史,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等)。另外,對於神聖羅馬帝國是否是一個國家尚存在爭議。

廣義的帝國

廣義上的帝國范圍要寬泛很多,只要是統治或支配的地域廣闊,在國際上或某一地區強盛一時的國家,就可以被稱為帝國。通常這些國家只達到狹義上帝國的標准中的一點(領土廣闊)或幾點,而且不論政體是否為君主制。這些國家本身一般並不稱自己為帝國,而是王國、共和國、聯邦、聯盟等。

如古希臘的「雅典帝國」,中世紀的「威尼斯帝國」,近代的葡萄牙帝國、西班牙帝國、荷蘭帝國(殖民)、大英帝國、大日本帝國等。

歷史上有一些規模龐大但統一時間很短,通過短期的軍事征服暫時建立起來的國家,如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三世時的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帝國),加洛林王朝的查理一世在位時的法蘭克王國(查理曼帝國),也被稱為帝國。但嚴格的說它們都不能達到狹義上的所有四個標准,仍然只是王國。

現代的「帝國」雖然很少有君主制政體的,但實際地位和影響則與古代狹義的帝國沒有太大區別。比較著名且被接受的概念有希特勒統治時期的德意志第三帝國、羅納德·里根提出的邪惡帝國(蘇聯帝國)、被稱為新羅馬帝國的美帝國。

君主國的通稱

有些君主制國家(一般實際上是王國)以帝國作為正式國號。如1822年至1889年的巴西帝國,1822至1823、1864至1867年間的墨西哥帝國,1889年至1974年的衣索比亞帝國,1897年至1910年的大韓帝國,1977年至1979年的中非帝國。

很多強大的(以及不那麼強大的)古代君主制國家被後世歷史學者稱為帝國。如赫梯帝國、巴比倫帝國、亞述帝國、帕提亞帝國(安息)、匈奴帝國、薩珊帝國、拉丁帝國(羅馬尼亞帝國)、尼西亞帝國、迦納帝國、馬里帝國、桑海帝國、阿茲特克帝國、印加帝國等。

這些所謂的帝國其實與王國沒有實質區別。

㈨ 什麼叫帝國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喜歡把中國的歷朝歷代都稱之為帝國

應該說帝國這個詞雖然也是中文,但更多的卻是一個外來詞,是19世紀中國被列強打開國門之後,從歐洲語言里的empire一詞翻譯而來的。在此之前,確實一般都使用朝和代來表示歷史上的不同時期,一般是當時的時代稱為朝,以前的時代稱為代。

漢語不是一門死語言,而是生機勃勃、不斷隨時代演變的活語言。所以漢語里各種詞彙的含義,其實也是不斷變化的。比如在清朝滅亡之後,人們就不會再把自己的時代叫做「我朝」了,所以朝代兩字都成為了對不同歷史時期的稱呼。而同時因為共和的建立,使帝國這個詞越來越多的得到使用,最初還主要是用來強調新的共和制民國和舊時代帝制的不同。



所以其實這樣稱呼也沒什麼問題,而且也反映了許多朋友跳出中國視角,轉而以更加國際化的視角看待中國歷史的轉變。在我們這個日益全球化的時代,說明大家視野更加開闊了。而以這種方式審視歷史,也可以讓大家能夠從更為廣闊的角度審視中國各個歷史朝代的意義和對世界的影響,特別是對世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