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牛肉膏事件
擴展閱讀
股票資金交易量 2025-09-11 23:07:57
在哪裡看股票數量 2025-09-11 22:58:58
太原萬國城moma 2025-09-11 22:58:20

牛肉膏事件

發布時間: 2021-09-07 23:24:32

❶ 2011年,食品安全問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瘦肉精」事件塵埃未落,「染色饅頭」「牛肉膏」「地溝油」又接

①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市場解決不了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一些危險物品也不能由市場來調節。否則會危害公民身心健康、影響社會穩定。(2分)②市場調節存在著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等固有的弊端,加強宏觀調控是為了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2分)③加強宏觀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3分)④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是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標的要求。(3分)

❷ 牛肉膏,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西瓜爆炸等事件觸犯了我國刑法那條,是屬於同一類罪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
(三)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
(四)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製品;
(六)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製品;
(七)被包裝材料、容器、運輸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八)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九)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
(十)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十一)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❸ 牛肉膏的作用

牛肉膏廣泛應用於生物制葯發酵及各種培養基的制備。

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是一種應用最廣泛和最普通的細菌基礎培養基,有時又稱為普通培養基。由於這種培養基中含有一般細菌生長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營養物質,所以可供作微生物生長繁殖之用。基礎培養基含有牛肉膏,蛋白腖和NaCl。

在當中它起的主要作用是補充蛋白腖以及其它氮源的營養不足,一般的用量為0.3%~0.5%。牛肉膏當中含有肌酸、肌酸酐、多肽類、氨基酸類、核苷酸類、有機酸類、礦物質類及維生素類的水溶性物質。

(3)牛肉膏事件擴展閱讀

日前,廣東省政協委員李汴生表示,媒體的監督報道對推進食品安全工作起了很好的作用,不科學、不客觀、不全面的媒體報道,誇大食品安全危害,製造了冤假錯案。李汴生建議,媒體或管理部門應設立食品專家監審,今後涉及食品安全的報道,應通過監審的審核。(1月29日《南方日報》)

最近一兩年,關於食品安全的相關報道,都被不少官員貼上了「媒體過度炒作」的標簽。比如,2011年有關官員曾表示,聖元奶粉、皮革奶、牛肉膏等事件被媒體誇大了;2012年又有官員表示,自己不贊成媒體對「致癌牛奶」等進行過度炒作。

❹ 中國近幾年發生了什麼食品安全事故(親,詳細點!)

2012年國內最受關注的食品安全事件
1、白酒塑化劑超標
2、光明牛奶「酸敗門」
3、健康元地溝油事件
4、古井貢酒「勾兌門」
5、「毒膠囊」事件
6、雙匯「蛆蟲門」
7、伊利奶粉「含汞門」
8、辛拉麵「致癌門」
9、張裕葡萄酒「農葯門」
10、立頓「毒茶」
11、雅培奶粉質量問題
12、麥當勞過期產品加工出售
13、肯德基45天「速成雞」
14、三元食品「早產門」

附,網上公布的2012年上半年食品安全事件匯總:
1、事件名稱:雙匯瘦肉精事件
2、事件名稱:雨潤烤鴨問題
3、事件名稱:「塑化劑」風波:多行業被波及
4、事件名稱:進口奶粉死蟲活蟲
5、事件名稱:全聚德違規肉
6、事件名稱:立頓鐵觀音稀土超標
7、事件名稱:速凍食品病菌門
8、事件名稱:可口可樂中毒
9、事件名稱:牛肉膏事件:豬肉變的牛肉
10、事件名稱:京津翼地溝油機械化規模生產
11、事件名稱:浙江檢出20萬克「問題血燕」
12、事件名稱:染色饅頭:食入多量危害健康
13、事件名稱:沈陽查獲25噸「毒豆芽」
14、事件名稱:北京驚現美容豬蹄
15、事件名稱:內部員工爆到期產品回爐黑幕
16、事件名稱:南京查處鴨血黑作坊
17、事件名稱:重慶查處5個制銷潲水油窩點
18、事件名稱:東莞地下作坊日銷上萬黑粽
19、事件名稱:廣東中山出現毒「紅薯粉」
20、事件名稱:香精包子
21、事件名稱:杭州毒蜜餞
22、事件名稱:暗訪市場帶淋巴「血脖肉」
23、事件名稱:肯德基炸薯條油7天一換
24、事件名稱:俏江南南京店陷「回鍋油」
25、事件名稱:山西老陳醋95%為醋精勾兌

中國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1、2011年4月17日,沈陽警方端掉一黑豆芽加工點,經檢驗,該加工點在生產豆芽過程中添加了4種以上違法添加劑。老闆稱這種豆芽「旺季每天可售出2000斤」。此外,在該黑加工點內,警方還發現尿素、恩諾沙星、6-苄氨基腺嘌呤、無根劑等違法添加劑。權威部門對豆芽菜進行檢驗證實,其中尿素用量超標27倍。毒豆芽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豆芽,它外表看似新鮮,但是至少含4種違法添加劑 ,尿素超標27倍。(沈陽「毒豆芽」)
2、2011年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查獲兩個使用硫磺熏制「毒生薑」的窩點,現場查獲「毒生薑」近1000公斤。「毒生薑」 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對生薑進行熏制,使正常情況下視覺不夠美觀的生薑變得嬌黃嫩脆。(毒生薑)
3、2011年4月13日 據英國《星期日電訊報》的最新報道稱,瑞典研究人員發表論文稱,包括雀巢在內的9種歐洲知名品牌的嬰兒食品含有毒重金屬砷、鉛與鎘,其含量雖未達世界衛生組織(WHO)規范的上限,但嬰兒長期食用,仍會導致智力受損,甚至出現行為異常。少量砷亦會增加患癌風險,鎘則可導致神經及腎臟受損。(雀巢「砷含量」超標)
4、2011年4月初,安徽工商部門查獲一種名為牛肉膏的添加劑,可讓豬肉變「牛肉」。這種牛肉膏不僅在小肉鬆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開的秘密。隨後記者發現,福州、廣州、南京等多地「牛肉膏」瘋賣。牛肉膏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於水,水溶液呈淡黃色。一些熟食店、面館為牟利而用牛肉膏將豬肉「變」牛肉。專家指出,過量食用牛肉膏或會致癌。(「牛肉膏」 事件)
5、2011年4月初,《消費主張》節目指出,在上海市浦東區的一些華聯超市和聯華超市的主食專櫃都在銷售同一個公司生產的三種饅頭,高庄饅頭、玉米饅頭和黑米饅頭。這些染色饅頭的生產日期隨便更改,食用過多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後,溫州等地也發現類似染色饅頭。染色饅頭是通過回收饅頭再加上著色劑而做出來的。(染色饅頭)
6、2011年3月17日,重慶市工商局執法局突擊檢查了市內幾家血旺加工廠,在九龍坡區白市驛一家沒有任何手續的加工廠內,查獲2.5噸用福爾馬林浸泡的血旺。 由於福爾馬林被世衛組織定性為讓人致癌和致畸形的物質。因此,這種方式製作的血旺也被稱為「毒血旺」。據悉,這些「毒血旺」主要銷往重慶主城區各大農貿市場。(「毒血旺」事件)
7、2011年3月15日,據央視報道《每周質量報告》的3•15節目《「健美豬」真相》報道,河南孟州等地養豬場採用違禁動物葯品「瘦肉精」飼養,有毒豬肉部分流向河南雙匯集團下屬分公司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十八道檢驗、十八個放心」的字樣隨處可見,但卻不包括「瘦肉精」檢測。「瘦肉精」屬於腎上腺類神經興奮劑 「瘦肉精」肉可致人患瘤。(「瘦肉精」事件)
8、2011年2月23日,來自河南媒體的一條消息稱:記者調查時發現,鄭州有一些經營者在使用化工添加劑,一些糧油店也銷售這些添加劑。不法商販在面條中添加化工產品如食用膠、檸檬黃、蓬灰、復合磷酸鹽等,以增強面條的筋度和彈性,有的加入明礬使面條白亮光潔。買回的濕面條能點著燃燒!面條里摻進食用膠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且據業內人士說,賣面條的都加有這種東西,米線里也摻有食用膠,煮過火了也不會爛,吃起來很筋道——商家在面條米線裡面加上這些東西,其目的一目瞭然,就是為了好賣。(「膠面條」、可燃面條)
9、2011年2月17日下午,一則「內地『皮革奶粉』死灰復燃長期食用可致癌」的新聞迅速登上各大商業門戶網站的首頁,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該報道稱,疑有不良商人將皮革廢料或動物毛發等物質加以水解成皮革水解蛋白,再將其摻入奶粉中,意圖提高奶類的蛋白質含量矇混過關。隨後,農業部稱尚未發現含有該物質的生鮮乳製品,媒體報道的「皮革奶」死灰復燃是失實報道。(「皮革奶死灰復燃」)
10、2010年12月底,一位讀者爆料稱,現在的火鍋多是「化學鍋」。「不僅很多涮品用了添加劑,火鍋底里更是包含了多種化學添加劑。」化學鍋,又稱化學火鍋。主要由火鍋飄香劑、辣椒精和火鍋紅等化學添加劑勾兌而成火鍋底料。(化學火鍋)
11、2010年8月31日,山東媒體爆出,「只需一滴,清水就能變高湯」的食品添加劑「一滴香」是通過化工合成的有毒物質,食用後會損傷肝臟,還能致癌。市面上打著「一滴香」字型大小的食品調料非常多,「一滴香」麻油、「一滴香」白酒、「一滴香」芝麻醬等隨處可見。媒體曝光後,帶有「一滴香」字樣的調料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滯銷。(一滴香事件)
12、2010年8月,一則「聖元奶粉疑致女嬰性早熟」的報道引起消費者的廣泛關注。8月8日聖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發布「致媒體的公開信」表示,聖元公司生產銷售的產品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違規物質的行為。11日,湖北衛生廳組織專家組對聖元「早熟門」3女嬰進行集體會診,診斷認為「雌激素水平正常」,屬於假性性早熟。「聖元奶粉被疑致女嬰性早熟」事件終於有了官方結論——15日,衛生部舉行專題發布會稱,「湖北3例嬰幼兒單純性乳房早發育與食用聖元優博嬰幼兒乳粉沒有關聯,目前市場上抽檢的聖元乳粉和其他嬰幼兒乳粉激素含量沒有異常」。(聖元奶粉「早熟門」)
13、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標奶粉事件「卷土重來」:在青海省一家乳製品廠,檢測出三聚氰胺超標達500餘倍,而原料來自河北等地。事件發生後,有關部門要求嚴肅查處,杜絕問題奶粉流入市場,徹底查清其來源與銷路,堅決予以銷毀,並依法追究當事人責任。(毒奶粉:三聚氰胺卷土重來)
14、2010年7月,北京小學生張皓通過科學實驗對食用菌進行了熒光增白劑檢測。 11月底,「小學生調查蘑菇九成被漂白」等報道見報,成為社會熱點事件。 12月1日,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通報對北京市場銷售食用菌熒光增白物質專項監測情況,稱樣品監測合格率為97.73%。小學生與政府部門調查結果的巨大反差引發公眾質疑。(漂白蘑菇:小學生考驗大政府)
15、2010年7月5日報道最近有調查發現,美國的麥樂雞竟然含有橡膠化學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國麥當勞發言人稱,在麥樂雞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於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雞塊的食油起泡。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動物測驗顯示,這種物質對人體無害。(麥當勞「麥樂雞」)
16、2010年5月23日中央電視台《每周質量報告》節目曝光:售價上千元、用於養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與化學物質混合而成。然而,歷經近一月的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的「紫砂門」事件,權威部門終於做出結論:專家認定紫砂安全無毒。(偽紫砂:利益驅使「變身」要價)
17、2010年3月19日,調查負責人武漢工業學院教授何東平召開新聞發布會,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加緊規范廢棄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據報道,目前我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有200至300萬噸。醫學研究稱地溝油中的黃麴黴素強烈致癌,毒過砒霜100倍。(地溝油「打而復生」、禁而不絕)
18、2010年1月,武漢市農業局在抽檢中發現來自海南省英洲鎮和崖城鎮的5個豇豆樣品水胺硫磷農葯殘留超標。水胺硫磷是一種高毒性農葯,它能經由食道、皮膚和呼吸道引起人體中毒。(毒豇豆:農葯殘留嚴重超標)
19、2009年11月,農夫山泉和統一企業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費者的關注中——兩家公司生產的部分批次果汁飲品近日被該工商局檢測出「含砒霜」。不過耐人尋味的是,海南省工商局最後宣稱,確認檢測機構初檢結果有誤,海口市工商局在工作過程中存在程序不當的地方。(農夫山泉「含砒霜」)
20、2009年11月7日,男子馬賽在北京西單大悅城豆撈坊餐廳喝了一罐雪碧,口吐大量汞珠。警方調查發現,馬賽情人劉曉靜與保安員高星原合謀,多次向馬賽投毒,試圖將其殺害,而馬賽在明知被人投毒後,仍向可口可樂公司索賠,此事件被稱為「雪碧汞毒門」。(「雪碧汞毒門」)
21、2009年5月11日,衛生部就之前杭州市民狀告「王老吉」召開新聞發布會,聲明該飲料中含有的夏枯草不在衛生部公布的允許食用的87種中葯材名單中,這意味著流傳了170多年的涼茶涉嫌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造成了該產品的銷量下降。(王老吉 夏枯草)
22、2009年2月27日,「咯咯噠」問題雞蛋所用飼料廠的法人代表獲刑,該廠於去年9月兩次向飼料中加入三聚氰胺。在08年10月,在香港對從內地進口的雞蛋中檢測出三聚氰胺後,引起了廣泛關注,所以問題飼料被查出,但雞蛋價格出現下跌。(「咯咯噠」問題雞蛋)
23、2009年1月22日,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案終審宣判。自08年7月始,全國各地陸續收治嬰兒泌尿系統結石患者多達1000餘人,9月11日,衛生部調查證實這是由於三鹿集團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所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案)
24、2008年10月,四川廣元柑橘生產中發生蛆蟲疫情爆發。這次柑橘疫情導致柑橘價格的大幅下跌,並且出現嚴重的滯銷狀況。政府出資收購柑橘,並進行深埋、消毒處理,以控制疫情的發展。(柑橘「生蛆」事件)
25、2008年8月,人造「新鮮紅棗」流入烏魯木齊市場。主要經過兩道工序,鐵鍋里放進醬油,使青棗變成紅色,並保持光澤。再次放進加入大量糖精鈉和甜蜜素的水池中浸泡,使其口感泛甜。過量食用會造成血小板減少,釀成急性大出血等直接身體危害。(人造「新鮮紅棗」)

❺ 聽說牛肉膏致癌,還有人在豬肉上抹牛肉膏冒充牛肉是不是真的啊

很早以前就有人拿牛肉膏改造豬肉了。比較貧窮落後的地方為了貪便宜節省成本,就將豬肉改造成牛肉去賣。不過有專家說,牛肉膏這種食品添加劑屬於調味品性質。只要生產和使用的證照齊全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所以你也不用太擔心只要購買正規廠家的商品適量的調味即可。米線社區的新聞視頻:牛肉膏變豬肉為「牛肉」 記著通過采訪已經將這個問題問的很明白了你可以去了解下。

❻ 近來,「瘦肉精」、「牛肉膏」、「染色饅頭」等事件陸續被新聞媒體曝光。針對目前市場經濟中道德缺失和惡

(1)①這一觀點是片面的;②現代社會存在著激烈的競爭,競爭既包括惡性競爭,也包括良性競爭;③以不正當或非法手段進行的惡性競爭是社會發展的破壞力量;④公平合理的良性競爭是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量;⑤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要鼓勵良性競爭,制止惡性競爭。
(2)①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依法生產;②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勇於承擔社會責任;③堅守誠信的綠洲,促進市場繁榮和經濟增長;④遵守公平競爭規則,採用正當的方式,展開良性競爭。


❼ 2011年,食品安全問題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瘦肉精」事件塵埃未落,「染色饅頭」「回爐麵包」「牛肉膏」


小題1:①市場調節的自發性導致某些生產者、經營者為追逐私利違法經營。(2分)
②某些生產者違背誠實信用的市場交易原則,致使食品安全問題頻發。(2分)
小題1:
主體
對策
政府
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加強調節和監管、加強社會信用制度和失信懲戒制度建設。(2分)
企業
遵守法律法規,加強行業自律,誠實守信。(2分)
消費者
學習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保證經濟活動符合法律法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