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印朗洞對峙,中國二十四小時,六次發聲,怎麼這幾天沒有動靜了
中國打越南,就是密集發聲之後,突然安靜下來,幾個月後…………
你急什麼,日本轟炸珍珠港,美國還拖延了三個月呢。
2. 對於中印對峙情況,中國何時能夠反擊,還是久拖不決
未來幾十年是中國追趕發達國家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了實現這一既定目標,中國不會被一些小事所干擾,中印爭端中,中國一直抱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態度息事寧人,一是給印度講明利害關系;二是增加軍事對峙力量進行強度威懾;三如前兩步無效,就採取冷處理,先放下不理,靜觀印方動態。會有以下兩種可能,一是印度本來就是無理取鬧,在對峙得不到任何利益時就會找台階自己撤離;另一種就是判斷失誤,認為中國好欺負而擴大佔領中國領土,挑起更大爭端,這樣我國政府就不會再忍讓而被迫進行反擊。
3. 莫迪就洞朗對峙發聲的出發點是什麼
近日,在中方連續發出明確而強硬的表態後,8月5日莫迪總算出來表態了,但卻仍是在用「和平談判」來矇混拖延。
而巴格雷稱,「印度一直堅持通過外交手段和平解決邊境爭議問題,而且這也是印中兩國首腦所達成的共識,相信中方也會在此問題上信守承諾。」
期待這一事件可以和平解決,畢竟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損失是無法預估的。
4. 2017中印邊界對峙最新進展 印度為什麼敢挑戰中國
2017年(7月7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再次駁斥了印度將洞朗地區視為三國「交界點」的言論,指出此次印度越界地區與「交界點「沒有任何關系,印度是「別有用心」、「混淆視聽」。
此前發生的事兒,梳理一下是這樣:
6月26日,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證實,中國在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時,遭到印軍越線阻攔。
隨後中印開始邊界對峙,雙方不斷增派人員。有印媒將其稱為「幾十年來最嚴重的邊界沖突。」這件事不同尋常,尤其是了解中印邊界問題的人,更知道問題有多嚴重。因為中印邊界長達2000多公里,有爭議的地段很多,但唯獨印度的錫金邦和中國交界的洞朗地區,從來沒有爭議。
印度同中國的錫金段,從來不屬於中印邊界爭議范圍。兩國過去對該段邊界劃分並無異議。
6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就援引了1890年的《中英會議藏印條約》給出了證據,該條約第一款
就規定了中國與錫金的邊界,歷屆印度政府也都予以承認。尤其是1959年,印度開國總統尼赫魯兩次致信周恩來,表示對中錫邊界不持異議,承認1890年條約。
對印度上來說,洞朗地區位於中印不三國中間,從形狀上猶如一把刀子,直接抵在印度的胸口。該地區也確實有刀子一樣的威脅。如果中國有效利用該地區,那麼該地區往南八十公里、印度境內的西里古里走廊就面臨中國軍隊的威脅。
因為印方斷定,中國對該地區的控制力在升級。契機就是,開頭我們說國防部提到「中國近日在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印方認為,一旦道路建成,中國在該地區的軍事部隊輸送能力將極大提升。因此印度覺得,必須要採取行動,不顧一切代價阻止這段公路的建設。
(4)中印洞郎對峙進展擴展閱讀
印度對我國頻頻挑釁的原因
1、1962年後,印度汲汲於雪恥——數度挑釁但心有忌憚
印度要報仇雪恨。1962年中印戰爭的結果完全出乎印度的意料,他們絲毫沒有料到到會敗的這么徹底。印度學者認為「中國獲得全勝,印度在短時間內蒙受了嚴重的損失和恥辱「。因此自尊心超強的印度一直想再搞點事情「一雪前恥」。但畢竟"天佑正義之師「,幾次沖突里印度都沒占著便宜。
2、印度認為中國有所顧忌
1962年戰爭結束後,中國收回了所有被印度非法佔領的領土。但是,戰後中方將軍隊撤退到戰前30公里以後。這個的主要原因就是那個時候中國軍隊的補給很困難,打下來的地盤,要想守住是比較困難的。於是乎,印度在兩年後又逐步佔領了這些地方。
3、印度的大國黃粱美夢未醒
其實,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印度一直都沒有拋棄它的大國夢。在政治上,他頻頻在聯合國提議,要麼要求加入常任理事國,要麼提議取消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制,結果都被一票否決了。
軍事上,依舊是老傳統對外采購,誰的先進就買誰的,結果鬧了不少笑話。經濟上,比較多元化,已經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不過總喜歡與中國相比,有個笑話就是說他們印度再不努力要被中國追上了。
5. 中印洞朗對峙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您好,根據您的問題,原因如下:
1、因為印度受到美國慫恿,加之印度這幾年國際形勢不錯,就來牽制中國。料到中國最近要召開十九大,不會輕易出兵,且中國一旦出兵就有可能收美國威脅三線作戰,因此印度才如此大膽派兵入侵。
2、中印洞朗對峙的根本原因是領土爭端,印度崛起後野心膨脹。
6. 如何看待中印洞朗對峙事件
如何看待中印洞朗對峙事件,有以下5點:
把雙方結束對峙和經濟方面的交往牽連起來,更是沒有理性。中印兩國之間一直有經濟交往,並且越來越密切,這次對峙也沒有影響到經濟交往。沒有任何理由相信中國是用經濟手段和印度達成交易的。
前兩年,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和菲律賓、越南的關系也非常緊張,但也沒有影響到雙方的經濟交往。即使中國有能力用經濟手段來解決戰略問題,那麼也表明中國的強大和外交的文明性。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多麼巨大的災難,不過很多人還是希望用戰爭和沖突來解決問題。這是人類的悲劇之所在。當然,這不僅僅發生在中國,而且也發生在印度,或者其他很多國家。
「陰謀論」根本站不住腳。如同這些愚昧者自己都說了,中國對印度是貸款,而不是賠款。如果貸款是表示服軟,那麼現在世界上到處服軟的國家就是美國,因為美國的銀行體系給全世界其它國家提供的貸款最多。按照這個邏輯,美國就是當今世界第一弱國。實際上,隨著中國的崛起,尤其是「一帶一路」的繼續,中國給其他國家的貸款會越來越多。
「撤離」不是割地,印軍如果已經退出了我國領土,我國軍方沒必要繼續「站在」原地和印軍「對峙」。用「撤離」來描述我國軍隊完成任務後離開對峙現場沒有任何問題。自媒體牽強附會的咬文嚼字不過是嘩眾取寵,顯示出自我愚昧的一面。
這些自媒體稱印度向我國貸款修鐵路,配合我國「一帶一路」是我國對印度服軟,這種在邏輯上根本沒有理由的言論會在國內互聯網上竟有那麼大的市場,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在社交媒體時代,人們樸素的民族主義情緒或者愛國主義情緒經常被利用,轉化成流量和商業價值。
中國應對的策略,有以下7點 :
中國目前階段的核心利益仍然在南海,然後是東北亞,東海,台灣,中東,最後是南亞。中國不可能因為南亞的跳樑小丑而打亂整體戰略的整體布局。
中國繼續保持在南海既得的同時(比如王毅部長在7月24日正式開始訪問菲律賓等國),在東海、東北亞方面接連做了幾件事:7月4日朝鮮試射針對美國的洲際導彈,美國在稱不排除武力解決朝鮮問題同時指責中國上半年與朝鮮的貿易增加了40%。
而到了7月17日韓國就正式提出與朝鮮舉行軍事會談的想法,很顯然,這一次是朝鮮明目張膽則直指美國的「挑事」,但另一方面的美韓卻在極力緩解東北亞局勢,再說的直白點,這表明中國准備在東北亞提前解構對美韓尤為重要的西太平樣安全體系。
在7月4日朝鮮試射針對美國的洲際導彈而美國根本無力反應、韓國出面急於緩解東北亞局勢這一明確事實後,所有人也看清了這么一個問題:在美國陷入中東問題施壓伊朗,俄羅斯的時候,背靠中國核心利益方向、則美國必然示緩。於是7月5日,巴基斯坦試射了多枚可以攜帶核彈頭的新型「NASR」短程彈道導彈,幾天後又公開摧毀了印軍2個哨所。
中國在中印軍隊對峙的情況下,將上萬噸後勤補給物資,從四川,青藏高原地區運向西藏,目的地卻並非中印對峙的洞朗地區,而是西藏北部靠近克什米爾地區。很顯然,這表現,中國根本沒把印度號稱的可以同時與中國、巴基斯坦打「2.5」戰爭的狂妄放在眼裡,中國准備的是在克什米爾支持巴基斯坦與印度對決。
在中東,7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出征中國首個海外軍事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地保障基地「。
在同一時期,在印度洋,印度稱印度海事監控飛機檢測到14艘中國軍艦在印度洋不同尋常地活動。
7. 中印洞朗對峙剛剛結束中國付出什麼代價
財力人力物力
8. 中印邊境對峙,中方停止修路了嗎
這次中印洞朗對峙的直接原因,是一條長約2.3公里的在建公路引起的。
洞朗地區位於中國、印度、不丹三國交界的三角地區域,中部和東部都是森林河谷,地勢崎嶇,汽車無法通行。中國准備按照我邊防軍傳統的步行巡邏路線,沿相對平緩的多卡拉山分水嶺山脊東側(中方一側)向南,繼續修通前往洞朗地區最西南的蔗草場哨所,進而進入洞朗縱深地區。
從外交部和國防部的表態可以略知一二,修路的目的是為了改善邊防官兵生活條件,巡邏條件,不針對第三方。
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是邊防軍人革命樂觀主義的真實寫照。在平均海拔4810米崗巴邊防營區,一副對聯格外顯眼,上聯:「堅守再難,也要克服萬難,日復一日矗立風雪邊關。」下聯:「巡邏再險,也要執著涉險,年復一年用腳丈量雪線。」橫批:「死也無怨」。
因此,印度拚命在邊境修路。2014年印媒爆料印度將沿中印邊界東段阿魯納恰爾邦」(即中國藏南)地區建設2000公里的公路,這條公路西起達旺,沿實際控制線修築,東達中國藏南地區的最東點,實際控制線附近地區可以藉此連接為一體。
與此同時,印度拚命反對中國在邊防修路。洞朗對峙,非法越界的印軍竟然要求中方停止邊境修路,才會撤出。(想起辛丑條約規定:在天津周圍20里內不得駐扎中國軍隊)
其實,印度玩命阻止中國修路不止一次。3年前,我國從2005年開始費時8年才將公路修進支普齊,並於2013年成立支普齊邊防連,設立支普齊哨所,印度試圖阻止中方將公路修入勒馬爾列,曾引發中印支普齊對峙。
不難設想,中印未來之戰,必然是通道之戰。可笑的是,印軍自己不斷在邊防修路,卻妄圖阻止中國在在自己的地盤修路,豈有此理!印度的國力軍力,還沒有「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資本。
強國修路無須看臉色。修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9. 如何看待此次中印洞朗對峙事件
兵法曰:上兵伐謀,次之伐交,再次伐兵,最下攻城。
中國現在已經開始伐兵了,10月前如果不能解決,就只能採取下下策:最下攻城。
10月前必須解決,你就等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