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梵高是哪國人
擴展閱讀
第一醫院 2025-09-09 01:41:23
161724 2025-09-09 01:35:50

梵高是哪國人

發布時間: 2021-09-12 00:09:38

1. 梵谷是哪國人

凡·高

荷蘭畫家。主要活躍於法國,繼印象主義之後在畫壇上產生重要影響的革新者,與高更、塞尚齊名,通常被人們稱作後印象主義。

凡·高生於荷蘭的津德爾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國瓦茲河畔歐韋自殺身死。他於16歲完成學業後開始經商,在古皮爾藝術公司當職員,先後在該公司的海牙、布魯塞爾、倫敦的分店和巴黎的總公司工作。後因失戀和熱衷於宗教,拋棄經商,1878年進入布魯塞爾的一個新教教會學校的短期培訓班,以後在礦區傳教。由於口才不好和工作過於認真,被教會解僱。繼而在其兄弟泰奧的幫助下,開始學畫,曾得到他的表姐夫莫夫的指點。早期畫風寫實,受荷蘭傳統繪畫與法國現實主義畫派的影響。1886年來到巴黎,結識圖盧茲-勞特累克,貝爾納、西涅克、高更和其他印象主義畫家,並接觸到日本的浮世繪作品。視野大為開闊,色調也變得明亮起來。1887年,凡·高兩次在勞式階級的咖啡館和飯館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厭倦巴黎的生活,嚮往陽光更為明亮燦爛、色彩更加強烈瑰麗的法國南部。這時,他對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的畫風也有所懷疑。自1888年春至1889年夏,他住在阿爾勒。在阿爾勒,他寫道:「我發現,在巴黎學到的東西正在消失。我正在返回到我在農村時和接觸印象主義以前的思想,倘若印象主義批評我的畫風,我不會感到驚奇,因為我從行拉克洛瓦的思想中行益的超過了他們。為了更真實地表達我見到的東西,我更自由地運用色彩使其更具表現力」;「今天我們要求的,是一種在色彩上特別有生氣、特別強烈和緊張的藝術」。他還以肖像為例,說明畫家在忠實於對象的同時,要用誇張的手法,更有力地表達作者的主觀感受。

凡·高謀略關阿爾勒組織一個與其他畫家合作的社團。1888年10月,高更應邀來阿爾勒與凡·高同住,可是,由於性格不和與藝術追求不同,他們之間很快出現矛盾,甚至相互不能容忍,合作不歡而散。同年12月,凡·高因精神失常,割下自己的一隻神病院休養。1890年5月出院,途經巴黎,稍休息後,遷居瓦茲河畔歐韋。7月27日,開槍自殺,29日清晨離世。

凡·高早期接觸社會下層,對勞動階層的生活有所體驗,曾經想當農村畫家,表現家民和城市的生活。1885年,他創作《食土豆者》,是以貧苦的農民生活為題材的,為作此畫,他繪制了約50幅農民頭像。他在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影響下創作的風景畫如《塞納河濱》、《帶煙斗的人》等,是轉折時期的作品。凡·高創作的成熟期限是1888年到阿爾勒以後,他受革新文藝思潮的推動和日本版畫的啟發,大膽地探索、自由地反悔內心感情的風格,追求線和色彩自身的表現力,追求畫面的平面感、裝飾性和寓意性。阿爾勒時期的名作有《向日葵》、《郵遞員魯蘭》、《椅子和煙斗》〈咖啡館夜市〉等。

凡·高生前並未得到社會的真正承認。1888年,由於泰奧的幫助,他的3幅油畫和數幅素描,才得以在獨立沙龍展出。1890年,他在布魯塞爾20人展覽會上的一幅作品〈紅色的葡萄園〉被人收購,這是他在世時惟一售出的作品。凡·高作品中所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強烈的個性和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時代的前面,難以為世人接受。但是,他對西方20世紀的藝術具有浣的影響力。充分認識作者主體在創作過程中的作用,自由地反悔內心的感情,意識和把握形式相對的獨立價值,在油畫創作中吸收和擷取東方繪畫的因素——這是凡·高的藝術對後人的啟示。法國的野獸主義、行國的表現主義,以至於20世紀初出現的抒情抽象派,都曾經受益於凡·高的藝術。

2. 梵高是什麼國家人

他是荷蘭著名的畫家之一。 全名文森特·威廉·梵高,簡稱:梵高

3. 梵谷是哪個國家人

梵谷不是法國人,出生於荷蘭南部第二大省北布拉班特。梵谷深受荷蘭畫派的影響,對荷蘭畫家倫勃朗進行過較為深入的研究和學習。荷蘭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環境對他影響很大,梵谷自始至終深愛著故鄉叢生的石楠和松林、金燦燦的麥田、流水淙淙的溝渠、自家的花園和菜地、父親佈道的教堂……這些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梵谷在巴黎,在阿爾,在聖雷米,在歐韋畫下了大量的自然風光,雖然地域不同,但究其根源都是在表現畫家潛意識里對家鄉深深的眷顧。

4. 梵高是哪那國人 是怎麼死的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荷蘭人,後期印象畫派代表人物 梵高摒棄了一切後天習得的知識,漠視學院派珍視的教條,甚至忘記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觀,他陶醉於其中,物我兩忘。他視天地萬物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他用全部身心,擁抱一切。 梵高很晚才作為一位極具個性化的畫家而嶄露頭角,距他去世時只有八年。 梵高幾乎沒有受過什麼正規的繪畫訓練。為弄到畫布、油彩和畫具而日復一日地奔波勞碌,精神上也不斷處於矛盾的狀態,為追求藝術的完美而承受著壓力,這些即使不是他後來罹病的直接原因,也給他的生活悲劇埋下了種子。 梵高著意於真實情感的再現,也就是說,他要表現的是他對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視覺形象。 梵高把他的作品列為同印象主義畫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類,他說:「為了更有力地表現自我,我在色彩的運用上更為隨心所欲。」其實,不僅是色彩,連透視、形體和比例也都變了形,以此來表現與世界之間的一種極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實的關系。而這一鮮明特徵在後來成了印象派區別於其他畫派而獨立存在的根本。 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藝術家,梵高在談到他的創作時,對這種感情是這樣總結的:「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由於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潰了;不過這都沒關系……」. 梵高從來沒有放棄他的信念:藝術應當關心現實的問題,探索如何喚醒良知,改造世界。 在他完成了他舉世矚目的七幅向日葵後,他選擇了自殺。 梵高自殺年僅三十七歲,作為一位藝術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撼人心而富於想像力的繪畫贏得評論界的贊揚。

5. 梵高是哪國人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人物簡介
荷蘭人,後期印象畫派代表人物

1853年3月30日生於津德爾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國瓦茲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殺身死。早年經商,後熱衷於宗教,1880年以後開始學習繪畫。曾在巴黎結識E.貝爾納、P.西涅克和P.高更等畫家。

早期作品受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畫派影響,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納河濱》等。曾兩次在咖啡館和飯館等勞工階層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厭倦巴黎生活,來到法國南部的阿爾勒,開始追求更有表現力的技巧;同時受革新文藝思潮的推動和日本繪畫的啟發,大膽探索自由抒發內心感受的風格,以達到線和色彩的自身表現力和畫面的裝飾性、寓意性。

代表作《向日葵》、《郵遞員魯蘭》、《 咖啡館夜市 》、《包紮著耳朵的自畫像》、《星光燦爛》、《梵高在阿爾勒卧室》、《歐韋的教堂》等,都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以及強烈的個性和形式上的獨特追求。當時他的作品雖很難被人接受,卻對西方20世紀的藝術有深遠的影響。

法國的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以及20世紀初出現的抒情抽象主義等,都從他的主體在創作過程中的作用、自由抒發內心感情、意識和把握形式的相對獨立價值、在油畫創作中吸收和擷取東方繪畫因素等方面,得到啟發,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繪畫流派。

梵高摒棄了一切後天習得的知識,漠視學院派珍視的教條,甚至忘記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觀,他陶醉於其中,物我兩忘。他視天地萬物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他用全部身心,擁抱一切。梵高很晚才作為一位極具個性化的畫家而嶄露頭角,距他去世時只有八年。

人物生平
1853年3月30日生於荷蘭南部布拉邦特的格魯特·曾德特,是荷蘭新教牧師泰奧多勒斯·凡·高(1822-1885)和安娜·科妮莉婭·卡本特期(1819-1907)的長子。

1855年2月17日,文森特的妹妹安娜·科莉妮婭·凡·高誕生。

1857 1月5日,凡·高一生的知已、他的弟弟提奧誕生。

1859 3月16日,妹妹伊麗莎白·凡·高誕生。

1862 3月16日,妹妹威廉敏娜·凡·高誕生。

1866 於澤芬伯根寄宿學校作最早的圖畫。

1866 從曾德特的鄉村澤文伯根的寄宿,凡·高進入蒂爾勃格的文法學校。

1867 5月17日,弟弟科尼利斯·凡·高誕生。

1868 3月離開蒂爾勃格文法學校。

1869 3月進古皮爾藝術公司海牙分店當店員,後又去布魯賽爾分店工作。

1871 舉家遷往赫爾瓦爾特。

1872 開始與提奧通信,後者在上學。

1873 5月,文森特遷往倫敦分店,愛上了房東女兒厄休拉·洛耶,6月,提奧進入古皮爾公司布魯賽爾分店工作。

1874 向厄休拉求婚失敗,回荷蘭;10月至12月在巴黎古皮爾總公司,後返倫敦。

1875 5月,被調往巴黎古皮爾公司,熱衷於神秘主義和宗教。10月,其父母遷往埃頓。

1876 3月被古皮爾公司解僱;得到根據米勒《晚禱》刻制的版畫。4月在英國拉姆斯蓋特當教師,後又在艾爾沃思當助理牧師。12月返埃頓。

1877 1月至四月在多德雷赫特書店任職,5月赴阿姆斯特丹,和叔叔揚同住,為投考神學院積極攻讀。

1878 7月,放棄在阿姆斯特丹的學習,在埃頓作短期逗留後,於8月入布魯賽爾為期三個月的福音傳道學校,但未能取得牧師的任命。赴蒙斯附近博里納日礦區,作非正式傳教。

1879 由於工作過於熱情,被教會解僱,這段悲慘的經歷給他打下了印記;後開始的流浪生活;閱讀狄更斯、斯托、雨果、莎士比亞和米什萊的著作;推崇夏爾·德·格魯、倫勃朗、呂斯代爾、巴比松畫派和海牙畫派的藝術;由於貧困失望,對生活失去信心;開始畫素描。

1880 與家庭日益疏遠的時期。春遊奎姆,住在礦工家,開始的的道路;臨摹米勒作品。10月,赴布魯賽爾,學習透視學和解剖學。與布魯賽爾之荷蘭籍畫家凡·拉帕德來往;提奧給予經濟支持。

1881 埃頓時期(1881年4月12日-1881年12月30日),4月,離布魯賽爾,去埃頓與父母同住;向新寡表姊凱·沃斯求婚不成。12月與家庭發生齟齬,離家赴海牙。

1882 海牙時期(1881年12月31日-1883年9月12日),跟表姊夫安東·莫夫學畫;開始與懷孕的、被遺棄的克拉西娜(「西恩」)·瑪麗亞·霍爾尼克同居中,並因此與莫夫決裂。8月,凡·高一家遷至埃因霍溫附近紐南;搜集英國報刊插圖,畫了許多素描和水彩。

1883 德倫特及紐南時期(1883年9月-1885年11月27日),9月,與西恩,赴荷蘭北部之德倫特作畫。開始畫油畫。12月回到荷蘭南部之紐南,起初與父母同住,後來離家獨住。

1884 畫水彩和「織工」習作;與父親關系緊張;與凡·拉凰德甚為相得;6月研讀歐仁·德拉克洛瓦的色彩理論;與本村姑娘瑪戈特戀愛,以不幸結局告終。

1885 安特衛普時期(1885年11月28日-1886年2月28日),為《吃土豆的人》繪制了約五十幅農民頭像;3月26日父親驟然去世,為埃米爾·左拉之《萌芽》及其他現實主義作家之作品深深打動;10月赴安特衛普,參觀博物館;魯本斯的光與色彩,日本浮世繪的大膽構圖,使他陶醉;得到一些日本版畫,心胸開闊了,畫板色調明亮起來。

1886 巴黎時期(1886年3月-1888年2月20日),從1月起在安特衛普美術學院學畫;2月底去巴黎,與提奧同住;在乎爾芒工作室習畫數月;在德拉克洛瓦和蒙蒂塞利的影響下描繪花卉;特雷克、埃米爾·貝爾納、西涅克和高更及其他印象派畫家;發現了「光明的繪畫」;第八次也是最後一次印象派美展舉行,會上展出修拉的《大碗島的星期日》;凡·高採用了新的點彩技法。

1887 由於與不斷發展的當代法國藝術運動接近,調色板變得愈來愈明亮;懼和展覽日本版畫;兩次在勞工階級的咖啡館和飽的牆上展出自己的作品;同畢沙羅、德加、修拉、塞尚相識並交往;成與埃米爾·貝爾納過從甚密;深受印象派技法和後期印象派理論的影響;厭倦巴黎的生活,嚮往陽光更為明亮灼熱、色彩更加強烈瑰麗的法蘭西南部。創作《唐吉老爹》,開始繪制向日葵連作。

1888 阿爾時期(1888年2月21日-1889年5月3日),2月赴普羅旺斯阿爾,住在阿爾加薩咖啡館,5月遷入拉馬丁廣場上的「黃房子」;10月20日高更來與他同住;12月23日因精神失常,割下一隻耳朵;高更返巴黎。由於提奧的幫助,凡·高的三幅油畫和幾幅素描得以在獨立沙龍展出。

1889 聖雷米時期(1889年5月3日-1890年5月16日),4月17日,泰奧和若阿娜·邦格(1862-1925)結婚;5月,凡·高自願進聖雷米之精神病院;西涅克來訪;畫了許多畫,主要是風景;開始繪制絲柏樹連作。高更在馬稱舉辦印象派和綜合派的畫展。凡·高在巴黎見到蒙克。

1890 奧弗時期(1890年5月21日-1890年7月29日),臨摹德拉克洛瓦、米勒、倫勃朗和居斯塔夫·多雷的作品;1月31日,提奧得子;阿爾貝·奧里埃發表評文森特繪畫的文章;在布魯賽爾的「二十人展覽會」上, 凡·高的《紅色的葡萄園》得以出售,這是他在世時得以出售的唯一的一幅作品,5月出院,途經巴黎,稍事休息,適居奧弗,接受保羅·加歇監護;6月創作《加歇醫生》;7月,去巴黎探望提奧一家,會見洛特雷克及阿爾貝·奧里埃;回奧弗後,創作《麥田群鴉》、《奧維爾市政廳》,這些作品更加奔放不拘。7月27日舊病復發,開槍自殺,於29日清晨一時許,在提奧和加歇醫生的守護下停止呼吸。

6. 梵高哪國的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與《有烏鴉的麥田》等,現已擠身於全球最具名、廣為人知與昂貴的藝術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梵高終因精神疾病的困擾,在美麗的法國瓦茲河畔結束了其年輕的生命,是年他才37歲。

7. 梵高是哪裡人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1853年3月30日生於荷蘭津德爾特,他是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1890年7月29日,梵高終因精神疾病的困擾,在美麗的法國瓦茲河畔結束了其年輕的生命,是年他才37歲。

8. 著名畫家梵高是哪國人

荷蘭人

9. 梵高是哪個國家的人作品有多少作品分別是什麼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荷蘭人,後期印象畫派代表人物 梵高摒棄了一切後天習得的知識,漠視學院派珍視的教條,甚至忘記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觀,他陶醉於其中,物我兩忘。他視天地萬物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他用全部身心,擁抱一切。 梵高很晚才作為一位極具個性化的畫家而嶄露頭角,距他去世時只有八年。
梵高幾乎沒有受過什麼正規的繪畫訓練。為弄到畫布、油彩和畫具而日復一日地奔波勞碌,精神上也不斷處於矛盾的狀態,為追求藝術的完美而承受著壓力,這些即使不是他後來罹病的直接原因,也給他的生活悲劇埋下了種子。
梵高著意於真實情感的再現,也就是說,他要表現的是他對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視覺形象。 梵高把他的作品列為同印象主義畫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類,他說:「為了更有力地表現自我,我在色彩的運用上更為隨心所欲。」其實,不僅是色彩,連透視、形體和比例也都變了形,以此來表現與世界之間的一種極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實的關系。而這一鮮明特徵在後來成了印象派區別於其他畫派而獨立存在的根本。 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藝術家,梵高在談到他的創作時,對這種感情是這樣總結的:「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由於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潰了;不過這都沒關系……」.
梵高從來沒有放棄他的信念:藝術應當關心現實的問題,探索如何喚醒良知,改造世界。 在他完成了他舉世矚目的七幅向日葵後,他選擇了自殺。 梵高自殺年僅三十七歲,作為一位藝術家,直到死前不久他才以其震撼人心而富於想像力的繪畫贏得評論界的贊揚。 梵高死後不出幾年,一些畫家就開始模仿他的畫法,為了表現強烈的感情,可以不對現實作如實的反映,這種創造性的態度被稱作表現主義,並且證明是現代繪畫中一種歷久不衰的傾向。即為了主觀意識而對物體進行再塑造。 盡管高更和梵高的名字雙雙成為現代表現主義的先鋒,成為極端個性化的藝術家的典型,但要設想他們的個人特點有多在不同則是很難的。高更是個攻擊傳統觀念的人,語言刻薄、玩世不恭、冷漠無情,有時蠻橫無禮。而梵高對於共事的藝術家,則充滿了一種天真的熱情的深沉的愛。在他有了一段生活經歷之後,這種愛使他成為一個美術商人,並產生了進行理論研究的願望,進而成為比利時煤礦區的一名傳教士。1880年他開始學畫,後來他在布魯塞爾、海牙和安特衛普進修。於1886年來到巴黎,他在這里見到了勞特累克、修拉、西涅克和高更以及原先的印象主義小組的成員。 梵高在巴黎結識了印象主義畫家之後,他的調色板就變亮了。他發現,他唯一深愛的東西就是色彩,輝煌的、未經調和的色彩。他手中的色彩特徵,與印象主義者們的色彩根本不同。即使他運用印象主義者的技法,但由於他對於人和自然特有的觀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結論也具有非梵的個性。這從來都是如此的。而這種色調與向日葵永遠朝向太陽的精神又如此吻合。「無論多高多大,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來處」.這就是向日葵的精神。
作品

代表作有《吃土豆的人》、《紡織工》、《伽塞醫生肖象》、《奧韋爾的教堂》、《向日葵》、《鳶尾花》

1987年03月30日,"向日葵"賣了3990萬美元;
後來, 1987年11月11日,"鳶尾花" 賣了5300萬美元;
後來,1990年05月15日,"加歇醫生像" 賣了8250萬美元.這是藝術品拍賣的最高價了!
後來, 1998年11月19日,梵谷的一幅 沒有鬍子的自畫像 以7150萬美元賣出。

最著名的有上面提到的向日葵啦,鳶尾花啦,還有野花之宴啦,星空啦,沙灘上的小艇啦,海景啦,割掉了耳朵的人(自畫像)啦,總之好多好多。(上面提到的只是提問人所要求的「著名的」部分,還有一些建築的靜物畫,像上面一位提到的《奧韋爾的教堂》等)

還要隆重向你推薦鄙人最喜歡的幾幅梵高的作品:首先是《在阿爾勒的卧室》(也稱《卧室》) (1888年10月),還有《朗盧橋》(也稱《昂格魯阿橋》,Langlois Bridge,翻譯不同吧。現在也有人稱那座橋為梵高橋。)(1888年),還有《割掉了耳朵的人》(自畫像)(1889年1月),星空,等等。

喜歡梵高是因為他的色彩,不像達�6�1芬奇的沉穩老練,不如倫勃朗的中規中矩,是那樣的天真、自信、繽紛、美麗。也因為他對繪畫的痴狂,他自學繪畫,為了繪畫自己游歷了大半個荷蘭還到了義大利,走到哪,畫到哪。他為繪畫甚至放棄了自我和靈魂。住進了精神病院還依然在作畫。由衷的敬佩他!可惜不能貼圖。

另外,像上面那位提到的,梵高的油畫在世界油畫拍賣上是不斷的創造著最高價。其中就有曾在大英網路全書中列出的當時世界最貴的10幅名畫中的前四名,分別是:
1.梵谷的《鳶尾花》5390萬美元
2.梵高的《向日葵》3985萬美元
3.梵高的《丁桂泰鎮橋》2390萬美元
4.梵高的《野花之宴》2200萬美元

10. 梵高是哪國人怎麼拼的

文森特·凡·高是荷蘭人, 因此專門性的正確發音應該是 Van HchuuChCh,美國人幾乎無法發這個音。由於他的創造性繪畫的大部分活動是在法國進行的,故而他的名字有時候就念成法語的VanGOgh。然而,在我們國內,無需使用這些困難的發音,我們可以簡單地叫他作文森特·凡·高,而且這是完全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