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2年至今中國的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分別是多少
保險 密度是指按當地人口計算的人均保險費額,反應該 地國民參加保險的程 度。(保費收入/總人口)
保險深度是 指某地保費收入占該地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反映了該地保險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保費收入/國內生產總值)
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分別用以衡量保險行業的國家之間保險業的相對發展水平和絕對發展水平。
❷ 2019年全球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中國保險密度、保險深度最新數據
中國成為世界第七大保險市場
「十一五」收關,「十二五」開啟。2011年,中國入世10周年,中國保險市場對外開放亦十載有餘。
如今,中國保險市場在世界上到底處於怎樣的水平?近日,在北京大學-瑞士再保險系列課程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主任、北大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秘書長鄭偉博士透露,截至2009年底,中國保險業保費收入位列全球第七位(2010年相關數據尚未公布)。
世界第7亞洲第2
據《證券日報》保險周刊從權威渠道得知的獨家數據,2009年底,中國保險業以1630470億美元的總保費收入位列全球第七位,較2008年排名下降一個名次。佔世界市場的份額為4.01%。
其中,排名全球第一的是美國,總保費收入11397460億美元,佔世界份額28.03%。其次是日本,總保費收入5059560億美元,佔世界份額12.44%。第3是英國,總保費收入3092410億美元,佔世界份額7.61%。
與中國水平相當的是義大利,總保費收入1693600億美元,佔世界份額4.17%,位列第6位,2008年,則位列中國之後。
世界前十大保險市場總計保費為3107733,占據了世界76.43%的份額。
而關於亞洲市場的中國地位。根據瑞士再保險公司的研究,2009年全世界保費規模(壽險和非壽險)為40660億美元,其中歐洲佔39.6%(2008年41%),北美佔30.5%(2008年32%),亞洲比去年上升2.3個百分點,佔24.3%,排名第三。
就亞洲市場而言,在研究涉及的10個國家/地區中,如果用保費收入來衡量市場份額,2009年日本仍在10個國家或地區中穩居狀元,擁有53%的市場佔有率。
中國則與2008年一樣,依然占據榜眼位置,由2008年16%的市場佔有率增長至17%。韓國位列第三,擁有10%的市場佔有率,相對於2008年萎縮了1%。印度在亞洲市場佔有率約為6.8%。亞洲四小龍(韓國,中國香港,新加坡和中國台灣)一共佔有20.2%的市場份額,小於中國和印度市場佔有率之和。
密度第64深度第44
除了保費收入,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則是衡量一個地區保險市場成熟程度的指標。
首先,保險密度是指按當地人口計算的人均保險費額,反映該地國民參加保險的程度。
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中國的保險密度121.2美元,位列全球64位,且大大低於全球平均水平595.1美元。
位列第一位的是荷蘭,保險密度6554.6美元;第二名是瑞士,保險密度6257.6美元;再次是丹麥,保險密度5528.9美元。日本和美國則分別位列第9、第10。
根據瑞士再保險公司的研究,亞洲國家和地區2009年人均保費支出約為243.1美元,略高於2008年的234.3美元。其中,2009年壽險保費和非壽險保費支出分別為180.3美元和62.8美元。由於經濟差異以及財富分配不均衡等方面的原因,各國家和地區保險密度存在較大差異。亞洲國家和地區中,日本擁有最高的保險密度,為3,979美元,中國香港緊隨其後,為3,304美元,其次是中國台灣(2,752美元),新加坡(2,558美元),以及韓國(1,890美元)。2009年度,中國台灣超越了新加坡而占據了排名第三的位置。
國家或地區名稱
人均保險費(2009年)
全球保險密度
595.1美元
荷蘭保險密度
6554.6美元
瑞士保險密度
6257.6美元
日本保險密度
3979美元
中國保險密度
121.2美元
保險深度則是指某地保費收入占該地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反映了該地保險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中國的保險深度3.4%,位列全球44位,且低於全球平均水平7.0%。
但值得一提的是,保險深度位列第一位的是中國台灣地區,保險深度達到16.8%;第二名是荷蘭,保為險深度達13.6%;再次是英國,保險深度達12.9%。中國香港則位列第5,保險深度為11.0%。
根據瑞士再保險公司的研究,整個亞洲2009年的平均保險深度為6.1%(與2008年的6.0%相比略有上升),其中「亞洲四小龍」依然占據領先地位。中國台灣保險深度最高,達16.8%,接下來依次是中國香港(11%),韓國(10.4%)以及新加坡(6.8%)。日本作為規模最大的市場,保險深度為9.9%。亞洲人口最多的兩個經濟體中國大陸和印度,保險深度卻分別只有3.4%(2008年為3.3%)和5.2%(2008年為4.6%),也說明了這兩個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保險深度最低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只有1.3%。
國家或地區名稱
保險費佔GDP比重(2009)
全球平均
7.0%
中國台灣
16.8%
荷蘭
13.6%
中國香港
11%
中國大陸
3.4%
❸ 中國的保險深度和密度是什麼樣的
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保險意識的提升,我國的保險需求呈現上升趨勢。可是,跟發達國家比起來,我國的保險需求仍未得到全面釋放。在保險深度層面,相較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其保險深度在2014年均已超過10%),我國保險深度到2017年僅達到4.42%,保險消費並沒有被完全激活。
在保險密度層面,2017年中國保險密度大概在407美元,而英美等國家的保險密度在2016年就超過了4000美元。從這個角度來評估,我國保險業的發展還有6-11倍的增長空間。
❹ 保險密度保險深度
保險密度是指按照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計算的人均保費收入,它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保險的普及程度和保險業的發展水平。
保險深度是指保費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它是反映一個國家的保險業在其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的一個重要指標。
❺ 2019保險深度與密度是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保險密度是只一個國家或地區,購買保險的密度,也就是說有多少人已經購買了保險,而保險深度是只購買保險人的購買力,即已經買保險的人群的購買里,他們能買多少保險,購買力越強,保險深度就也大
❻ 目前中國保險密度和深度是多少
2012保險密度保險深度分別是:1143.82.98%
數據來源:
2013年分別為:1265.673.02%
數據來源:
簡略結算公式:
保險密度=保費收入/人口數
保險深度=保費收入/GDP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❼ 2019保險密度 保險深度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保險深度是指保費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它是反映一個國家的保險業在其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的一個重要指標;保險密度是指按照一個國家的全國人口計算的人均保費收入,它反映了一個國家保險的普及程度和保險業的發展水平。2005年,我國保險深度為2.7%,保險密度為380元。而2003rh世界平均保險深度已達8.06%,平均保險密度已達469.6美元。
❽ 什麼是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啊
保險深度是指某地保費收入占某地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它反映了該地保險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公式即保費收入/GDP
保險密度是指按全國或地區計算的人均保險費,公式即保費總收入/總人口
上樓的保險深度說的是GNP,明顯錯了,應該是GDP,即是國內生產總值而不是國民生產總值!!!!
❾ 什麼叫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
保險密度是指按當地人口計算的人均保險費額,反應該地國民參加保險的程度。(保費收入/總人口)
保險深度是指某地保費收入占該地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反映了該地保險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保費收入/國內生產總值)
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分別用以衡量保險行業的國家之間保險業的相對發展水平和絕對發展水平。
(9)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擴展閱讀:
保險密度計算方式
保險密度是指按限定的統計區域內常住人口平均保險費的數額。它標志著該地區保險業務的發展程度,也反映了該地區經濟發展的狀況與人們保險意識的強弱。該指標用公式表示:保險密度=某地區當年保險收入/某地區當年常駐人口數。
保險深度的計算
保險深度的計算公式為:保險深度=一國保費收入/國內生產總值。保險深度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的保險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該指標的計算不僅取決於一國總體發展水準,而且還取決於保險業的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