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液氧煤油發動機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系統技術設計 2025-08-30 11:36:28

液氧煤油發動機

發布時間: 2021-09-14 07:44:12

Ⅰ 液氧煤油發動機的背景

正當中國運動員在倫敦奧運賽場摘金奪銀時,陝西的群山之間2012年7月29日也傳出捷報:國產新一代大推力120噸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點火熱試車再獲成功。這款YF-100發動機,將是國產新一代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主要「心臟」,而未來的國產空間站核心艙段、以及要降落月球取樣並返回的嫦娥五號衛星等,都將由長征五號送入太空。隨著該發動機的研製成功,中國航天朝著新階段又邁出了堅實一步。其實早在這次試車之前,國防科工局已於2012年6月完成了對YF-100發動機的項目驗收。這次試車的發動機,此前已經儲存了3年,並經歷過兩次極限工況試車考驗。媒體報道稱,這標志著我國成為繼蘇聯/俄羅斯之後,第二個完全掌握「液氧煤油高壓補燃循環液體發動機核心技術」的國家。

Ⅱ 各國液氫液氧發動機比較,希望有詳細資料

  1. 美國

上世紀60年代,美國和蘇聯展開登月競賽,美國非常重視大推力氫氧火箭發動機的研發,所以美國人用於登月的「土星-5」大推力火箭處一級發動機使用五台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外,第二級和第三級火箭均使用了大推力的氫氧火箭發動機。因此起飛重量只有2950噸,而且結構簡單,可靠性高,成功的實現了6次載人登月。目前美國最好的氫氧火箭發動機是RS-68。

Ⅲ 液氧煤油發動機的介紹

新一代大推力120噸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為第六研究院點火熱試車獲得圓滿成功。最先進的高壓補燃循環系統,其推力比現有「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動機提高60%以上,運載能力是原來的3倍左右; 性能方面有大幅度提高。運載能力也提升到了 25 噸(現有的只有 9 噸)同時液氧和煤油都是環保燃料,沒有污染。按照計劃,長征 5 號火箭將於 2015年首飛,也希望中國的太空站早日建成。

Ⅳ 液氧煤油發動機和液氧甲烷發動機哪種使用成本高

美國上世紀60年代,美國和蘇聯展開登月競賽,美國非常重視大推力氫氧火箭發動機的研發,所以美國人用於登月的「土星-5」大推力火箭處一級發動機使用五台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外,第二級和第三級火箭均使用了大推力的氫氧火箭發動機。因此起飛重量只有2950噸,而且結構簡單,可靠性高,成功的實現了6次載人登月。目前美國最好的氫氧火箭發動機是RS-68。 2.印度 2014年1月5日,印度空間組織在安得拉邦航天中心成功發射GSLV-D5運載火箭,該火箭首次成功應用了印度國產氫氧火箭發動機——CE-20氫氧發動機,推力達到了20噸。 3.中國目前現役實用的氫氧發動機只有YF-73、YF-75幾種小型氫氧發動機,最大推力只有5噸和8噸,用於長征-3號火箭的第三級。新近為長征5號研製的YF-77推力為50-70噸。 4.俄國俄國火箭的重點一直是液氧煤油發動機,氫氧發動機不太受重視,但技術也不差,RD-0120,它的真空推力為190噸,真空比沖為454.5秒。「能源號」火箭芯級就採用4台RD-0120發動機作為動力裝置。 5.日本 LE-7及其改進型LE-7A是日本為H2火箭系列製造的90噸級氫氧發動機。

Ⅳ 美國液氧煤油發動機是多少噸的

美國為了登月研製了土星5號火箭,這個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早在50年代,美國的洛克達因公司就提出了F1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研製計劃,被擱置了很多年直到登月計劃後才被迅速重新啟動,後來就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680噸以上地面推力,700噸以上真空推力的F1液氧煤油發動機。即便是按照今天的標准,F1 發動機也是神一樣的存在。雖然因為推力太大早就隨之神一樣的土星5號火箭一起退役了,但是能與其匹敵的也只有毛子的神器,RD170液氧煤油發動機,地面推力近800噸。美國現在用的唯一的液氧煤油發動機是引進毛子RD180液氧煤油發動機專利後自己生產的RD180。地面推力最大為420噸,用於宇宙神5火箭。

Ⅵ 液氧煤油發動機的優勢

汽車、飛機、輪船的發動機,工作不僅要有燃料,還離不開氧氣的助燃。而運載火箭要克服地心引力飛向太空,升空加速比飛機還要快得多,燃料作功的效率也必須非常高,還得在超高空乃至外太空中工作,靠大氣中的氧氣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火箭在燃料之外,還要自帶氧化劑,火箭大部分的體積、重量都是由這兩樣占著。液氧煤油發動機是以液態氧為氧化劑,煤油為燃燒劑(燃料)的火箭發動機。採用這一方式的YF-100與以往的長征火箭發動機相比,效能提高了15—20%,可大大減少燃料攜帶,減少火箭的重量和體積;煤油價格較低,每次發射可節省1000多萬元;煤油與液氧都沒有毒,燃燒也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像以往的火箭發動機會產生劇毒污染。補燃循環則是發動機閉式循環中的一種,原理是燃氣經渦輪作功後還會進入燃燒室,進行二次燃燒(補燃),從而更充分地釋放能量。補燃循環比另一種循環方式——發生器循環的效率更高,但結構較為復雜,設計難度較大。 此外媒體報道YF-100發動機可以「重復使用」,其實主要是指在台架試驗階段可以進行多次試車,並非發射後回收。僅此一項,仍足以大幅減少研製成本。

Ⅶ 甲烷發動機比沖比液氧煤油發動機大

1、液氧甲烷發動機是所有烴類燃料組合中,最不容易結焦的;2、甲烷的粘度小,冷卻性能遠高於煤油;3、液氧甲烷發動機的理論比沖為390.3秒,高於液氧煤油的377.5秒;4、液氧甲烷發動機是所有烴類組合中,最不容易積碳的。

Ⅷ 什麼是液氫液氧發動機、液氧煤油發動機

這兩種發動機沒有什麼不同,本質的區別就是燃料不同。一般來說,助推火箭、1、2級火箭多數是液氧煤油火箭。氫燃燒釋放的能量比煤油高,但製取氫需要大量的能源,且液氫屬於低溫液體,不易保存和運輸。為了擺脫地心引力將衛星送上軌道,火箭要達到第一宇宙速度,在發射階段,火箭在大氣中飛行,速度不斷提升,並且一級比一級質量要輕,起飛階段要消耗大量燃料,所以使用液氫是不現實的,煤油更容易獲得且污小。在最後階段,靠液氫燃燒釋放的巨大能量加速。一般普通火箭都用煤油做燃料,而大推力,大載荷的火箭用液氫,如太空梭發射時就要數百噸燃料。發射火箭時可以看到火箭周圍煙霧繚繞,並且有一根白色的管子相連,那是給火箭製冷的,液氧和液氫都不能儲存太久。

Ⅸ 液氧煤油發動機的前景

將以YF-100為「心臟」的長征五號火箭,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它使用模塊化、系列化設計,力圖提高可靠性,降低發射成本,能滿足多樣化的航天發射需求。與以往的長征系列火箭相比,長征五號的芯級直徑首次增至5米,使用2台真空推力70噸的YF-77氫氧發動機;外部捆綁總計4個3.35米或2.25米直徑的助推器,分別使用2台或1台真空推力120噸的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如使用推力最大的組合方式,長征五號火箭將裝備4個3.35米直徑助推模塊,8台YF-100和2台YF-77的總推力可達1100噸,能把25噸載荷送入近地軌道(LEO),而發射「神舟」和「天宮」的長征二號F火箭只有7.8噸;能把14噸的有效載荷送入36000公里高的地球同步軌道(GTO),是長征三號乙火箭的近3倍。尤其是近地軌道運力,將超過同級的歐空局「阿里安」5、日本H-2A/B和美國的「宇宙神」5。按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計劃,首個國產空間站將於2020年左右建成,其核心艙質量將達20噸級,遠超現有長征二號F火箭的運載能力;嫦娥探月工程在完成繞月、落月後,采樣返回的三期工程也需要更大運力的火箭;更遠期對火星、木星、近地小行星和小行星帶的深空探測,也需要更大運力的運載火箭。長征五號若能如期問世,將有效填補國產大推力火箭的空白。此外,YF-100還將用於「長征」家族即將登場的兩位新兵——長征六號和長征七號。

Ⅹ 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發動機簡介

「在新一代運載火箭液氧煤油發動機整機研製初期,失敗與挫折是家常便飯。 發展航天,動力先行。從某種程度來說,人類探索太空的能力,取決於航天發動機的推力。新發動機將作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動力系統,裝備長征五號、六號、七號運載火箭,為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等國家重大專項任務提供動力保障。以推舉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圓滿完成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長征二號F火箭為代表的我國現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雖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但其推力已經不能滿足未來航天技術發展的需求,研製新一代液體火箭發動機顯得格外迫切。
國家國防科工局剛剛完成了對該型號發動機的項目驗收,標志著我國成為繼俄羅斯之後第二個完全掌握液氧煤油高壓補燃循環液體火箭發動機核心技術的國家。
這台儲存了3年、此前已經歷過兩次極限工況熱試車考驗的發動機,在又一次的挑戰極限考驗中表現完美。這也表明中國航天動力正在經歷新舊更迭,將大大加快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步伐。 2000年國家正式立項進入工程研製至今的12年間,液氧煤油發動機已先後進行了百餘次試車。從研製高壓補燃循環發動機開始,已突破80餘項關鍵和核心技術,先後研製出3種基本型發動機,以及5種適應不同火箭總體飛行狀態的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