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意思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這首《青松》是陳毅元帥寫的。這首詩單從字面上來理解它的意思並不難,但要從中體會青松那高尚純潔的精神品質,對二年級學生來說,的確有相當大的難度。為了突破這一教學上的難點,我教「大雪壓青松」這一句時,抓住「壓」字讓學生體會:從這個「壓」字上你知道了什麼?學生說:「這個『壓』字告訴我們雪下得很大很大。」「就像一塊大石頭一樣重重地壓在青松身上,壓得青松都快斷了。」學「青松挺且直」時,抓住「挺」字讓學生體會:這么生的雪壓在青松身上,它不但不彎腰,還「挺且直」,你能想像青松與大雪對抗的樣子嗎?學生想了想說:「青松一這用足了力氣,拚命挺直身體,頂著大雪,不讓大雪把它壓倒。」我又接著問:「你喜歡這樣的青松嗎?為什麼?」學生紛紛發言:「我喜歡,因為青松不怕大雪壓著,他很勇敢。」「因為青松不怕寒冷,它很堅強。」「我喜歡青松是因為它不怕困難,不向大雪低頭。」在學習「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一句時,我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來說說:大雪過後,其他花草樹木有什麼變化?青松又有什麼變化?學生說:「大雪過後,有的樹枝被大雪壓得低低的,有的還被壓斷了,有的花草樹木被雪一凍,葉子都枯了,還有的都凍死了。而青松等到雪化了以後,葉子更綠了,身體也挺得更直了。」此時,我再接著問:「學到這里,你知道青松有怎樣高尚純潔的品格嗎?」學生就不難歸結出青松「不怕困難,堅強不屈」的高潔品質來了。學完全文,我又補充介紹了陳毅寫這首詩時的年代的時代背景,告訴學生陳毅寫青松,其實是在借青松贊美人。「陳毅在贊美誰呢?」學生很聰明地領悟到,《青松》這首詩其實是在贊頌堅強不屈的中國人民。
❷ 大雪壓青松
這句詩出自現代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陳毅所作的《青松》,全詩原文如下: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白話文意思是厚厚的一層雪壓在松枝上,仔細看一看,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這青松有多麼純潔多麼高大,那就要等到樹上那層厚厚的雪化了之後才能看到。
作者簡介:陳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詩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新四軍老戰士,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十大元帥之一),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
《青松》一題,是《冬夜雜詠》中的首篇,《冬夜雜詠》這一組詩最初發表於《詩刊》1962年第一期上。作者借物詠懷,表面寫松,其實寫人。寫人堅忍不拔、寧折不彎的剛直與豪邁,寫那個特定時代不畏艱難、雄氣勃發、愈挫彌堅的精神。
作者寫松是把它放在一個嚴酷的環境中,一個近乎劍拔弩張的氣氛中,我們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松的抗爭。1960年那是全國人民都在經受考驗的時期。特大的自然災害,黨的工作失誤,赫魯曉夫修正主義集團背信棄義,帝修聯合反華,正使中國內外交困。
正是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時候,作者作為國內領導人,胸懷的是祖國的命運,承受的是民族的困厄,他考慮的是決不能喪失民族氣節,不能喪失原則和立場,向各種反華勢力妥協。以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迎接困難,戰勝困難,頂住了世界性的修正主義的逆流。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對我們的黨和人民,對雄氣勃發的時代精神的盛贊。也許正是作者人格和時代精神相互融合,內外互動,共同投射在青松這個特定的象喻上,才使這首詩有一股凜然大氣,讀來令人感動。
❸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意思
雖然大雪壓著青松,但是青松仍然挺拔筆直。
青松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青松》為陳毅詩作,是《冬夜雜詠》中的首篇。《冬夜雜詠》(共12題19首)這一組詩最初發表於《詩刊》1962年第一期上。該詩贊頌了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堅韌不拔、寧折不彎的剛直與豪邁和那個特定時代的不畏艱難、雄氣勃發、愈挫彌堅、堅強的精神。
(3)大雪壓青松擴展閱讀:
《青松》這首短詩,是陳毅借物詠懷組詩《冬夜雜詠》中的首篇。作者通過對抗暴寒的松的歌頌,贊美了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不怕困難、敢於斗爭、爭取勝利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詩的前兩句把松放在一個嚴酷的環境中,一種近乎劍拔弩張的氣氛中,從中我們看到了雪的暴虐,也感受到了松的抗爭,一壓一挺兩個擲地有聲的動詞,把青松那種堅忍不拔、寧折不彎的剛直與豪邁寫得驚心動魄。
我們相信,在經歷了風雪的滌盪和洗禮之後,青松將更顯其高潔的本性。這首詩不但是陳毅人格力量的體現,同時也是我們黨和人民不畏艱難、雄氣勃發、愈挫彌堅的精神的形象再現。
❹ 「大雪壓青松」的完整詩句是什麼
「大雪壓青松」出自陳毅的《青松》。
《青松》
原文: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譯文:
大雪紛紛,全部壓在青松上,但是青松依舊挺拔直立。要想知道松樹的高潔,還要等到雪化了的時候。
(4)大雪壓青松擴展閱讀:
《青松》創作背景:
1960年冬夜大雪,長夜不寐。起坐寫小詩若干段,寄興無端,幾乎零亂。迄今事滿一年,不復詮次。(詮次,選擇、歸類及排列的意思。)送登《詩刊》,以博讀者一粲。(粲,形容笑的樣子。)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一日仲弘記。
《青松》作者簡介:
陳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省樂至縣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和領導人。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主要著作分別收入《陳毅軍事文選》、《陳毅詩詞選集》。
❺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這首詩的意思是
意思是:厚厚的一層雪壓在松枝上,仔細看一看,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這青松有多麼純潔多麼高大,那就要等到樹上那層厚厚的雪化了之後才能看到。
出處:《青松》為陳毅詩作,是《冬夜雜詠》中的首篇。《冬夜雜詠》(共12題19首)這一組詩最初發表於《詩刊》1962年第一期上。
全詩如下: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5)大雪壓青松擴展閱讀
《青松》這首短詩,是陳毅借物詠懷組詩《冬夜雜詠》中的首篇。作者通過對抗暴寒的「松」的歌頌,贊美了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不怕困難、敢於斗爭、爭取勝利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詩的前兩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把松放在一個嚴酷的環境中,一種近乎劍拔弩張的氣氛中,從中我們看到了雪的暴虐,也感受到了松的抗爭,一壓一挺兩個擲地有聲的動詞,把青松那種堅忍不拔、寧折不彎的剛直與豪邁寫得驚心動魄。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作者相信,在經歷了風雪的滌盪和洗禮之後,青松將更顯其高潔的本性。「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不但是陳毅人格力量的體現,同時也是我們黨和人民不畏艱難、雄氣勃發、愈挫彌堅的精神的形象再現。
❻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什麼意思
意思是:厚厚的一層雪壓在松枝上,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這青松又多麼純潔多麼高大,那就要等到樹上那層厚厚的雪化了之後才能看到。
出自:陳毅《青松》
賞析:
冬夜大雪,作者輾轉難眠。1960年那是全國人民都在經受考驗的時期。特大的自然災害,黨的工作失誤,赫魯曉夫修正主義集團背信棄義,帝修聯合反華,正使中國內外交困。正是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時候,作者作為國內領導人,胸懷的是祖國的命運,承受的是民族的困厄,他考慮的是決不能喪失民族氣節,不能喪失原則和立場,向各種反華勢力妥協。
而這時,全國人民正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以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迎接困難,戰勝困難,頂住了世界性的修正主義的逆流。「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對我們的黨和人民,對雄氣勃發的時代精神的盛贊。也許正是作者人格和時代精神相互融合,內外互動,共同投射在青松這個特定的象喻上,才使這首詩有一股凜然大氣,讀來令人感動。
❼ 大雪壓青松是什麼古詩
大雪壓青松是陳毅的五言古詩《青松》。
❽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這首古詩寫的什麼
寫的是:厚厚的一層雪壓在松枝上但青松又高又直。作者通過對抗暴寒的「松」的歌頌,贊美了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不怕困難、敢於斗爭、爭取勝利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出自:陳毅 [現代]《青松》。
原文: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釋義:厚厚的一層雪壓在松枝上,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這青松又多麼純潔多麼高大,那就要等到樹上那層厚厚的雪化了之後才能看到。
(8)大雪壓青松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60年冬夜大雪,長夜不寐。起坐寫小詩若干段,寄興無端,幾乎零亂。迄今事滿一年,不復詮次。(詮次,選擇、歸類及排列的意思。)送登《詩刊》,以博讀者一粲。(粲,形容笑的樣子。)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一日仲弘記。
詩的前兩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把松放在一個嚴酷的環境中,一種近乎劍拔弩張的氣氛中,從中我們看到了雪的暴虐,也感受到了松的抗爭,一壓一挺兩個擲地有聲的動詞,把青松那種堅忍不拔、寧折不彎的剛直與豪邁寫得驚心動魄。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作者相信,在經歷了風雪的滌盪和洗禮之後,青松將更顯其高潔的本性。「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不但是陳毅人格力量的體現,同時也是我們黨和人民不畏艱難、雄氣勃發、愈挫彌堅的精神的形象再現。
陳毅的四個故事
一台水力軋花機
1922年,21歲的陳毅回鄉時,做過一件至今仍被鄉親們傳為佳話的事情。
當時,農村極為落後,只有一些人力驅動的前清時安裝的農業機械。以軋棉花的機子為例,需要3到5個壯勞動力輪番上陣才能驅動,且效率十分低下。
一日,陳毅步行於羊岔河畔,看著潺潺流水,突然想到村裡的軋花機太過笨重,費時又費力。為何不為鄉親們改裝成水力驅動?也正好將學到的知識用之於民,讓鄉親們認識到科學與知識的力量。
陳毅很快便將想法付諸實踐,經過試用,陳毅改裝的軋花機不僅省了勞動力,軋棉花的效率更提升了一倍多,十里八鄉的村民都趕來「看稀奇」,面對大家的嘖嘖稱贊,陳毅格外開心。
隨後,他向留法的同學蔡和森去信,申請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之後,他收到了蔡和森的回信,組織已經同意他的請求。1923年初,陳毅離開故鄉。從此,堅定地走上了無產階級革命的道路。如今,這台水力軋花機仍然保存在陳毅生平事跡陳列館中。
一張摺痕照片
陳毅生平事跡陳列館珍藏著一張帶有深深摺痕的照片,這張照片是隨一封陳毅寫給父母的信一起送達的。在抗戰時期,這是殊為不易的,而它能保存到今天也體現了陳毅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崇高地位。1943年底,陳毅留下一首《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即趕赴延安。
到達延安後,陳毅參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主席團成員、中央委員會委員。是時,全黨全軍正在開展「整風運動」,陳毅積極投身其中,時常與毛澤東促膝談心,書信往來,向毛澤東介紹自己在「整風運動」中的收獲。毛澤東復信稱贊道:你的思想一通百通,無掛無礙,從此到處是坦途了。
其間,陳毅因思念遠在四川的父母,將自己開展勞動的照片附信寄往。為了避免信件被日偽軍攔截,陳毅將信中「延安」二字改為「西安」,並落款為「兒仲弘敬書」。信件幾經周折,順利送達父母手中。新中國成立後,陳毅父母將這張照片贈予陳毅的侄女陳德珍。
一支睡在馬路上的部隊
在眾多檔案資料中,比手掌還小的《入城守則》十分引人注目,這是1949年5月由華東軍區司令部印發的小冊子。
1949年5月27日,上海戰役持續15天,終獲全面解放,殲敵15.3萬餘人,整座城市完好無損。就在槍聲停息後的第一個清晨,市民們依然惶惶不安,可當他們打開家門那一刻,他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感動了,濕漉漉的馬路兩側睡滿了身著黃布軍裝的解放軍戰士。
原來,早在4月1日,上海戰役發起前,身為第三野戰軍司令員的陳毅就頒布了《入城三大公約十項守則》,十項守則的第二條,白紙黑字寫著進城後一律「不住民房店鋪」。
5月,陳毅在蘇南丹陽縣發表講話,明確指出:入城紀律是執行入城政策的前奏,是我們解放軍給上海人民的見面禮。
這條紀律在制定之初,卻不被很多指戰員理解。陳毅始終堅持認為上海情況復雜,不能將過往經驗完全照搬。他將自己意見和看法電報上海戰役總前委,鄧小平、劉伯承等前委委員一致贊同他的意見,並電報中共中央軍委,很快就收到了毛澤東的電報批示,只有八個字——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一盤開局的圍棋
陳毅故居景區有一處景點,用花崗石雕刻了20顆巨型棋子,形如一盤開局的棋,名為「友誼廣場」。這處廣場正是立意於陳毅元帥「圍棋外交」的高超外交手段。1958年2月11日,毛澤東正式任命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
雖然他在日記中曾表示對負責外交工作「實有綆短汲深之懼」,但他仍然出色地完成了黨交予他的這項重任。
陳毅的外交手段極為豐富,其中一個明顯特徵,就是善於借力。1958年,中國對日本提出改善中日關系的政治三原則後,淺沼稻次郎、石橋湛山和松村謙三等日本政界知名人士相繼訪華。在一次會見中,陳毅對松村謙三先生提出一條建議,「圍棋、乒乓、書法、蘭花都可以交流,不談政治,只談友好。」
松村謙三先生極為贊同,回國後,他積極奔走,終於促成了1960年日本圍棋代表團首訪中國的中日關系破冰之行,1962年中國圍棋代表團回訪日本,此後中日民間交流日益增多。
1964年12月,日本29位知名棋手發出呼籲,發動日本800萬棋士徵集民眾簽名,要求恢復中日邦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全面實現邦交正常化。陳毅這一外交創新,也被運用到了中美兩國建交進程之中。陳毅,以其外交工作的輝煌成就,為新中國真正登上世界舞台建立了功勛。
❾ 大雪壓青松的詩句
詠松
幸不生淵底,傑出蒼蒼崖。
歲寒只孤秀,萬木非吾儕。
詠松
古人長抱濟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種植,會看百世長青陰。
詠松
古邑荒涼但有松,濃陰夾道勢騰空。
行人破暑忙歸去,未必茅檐有此風。
詠松
其一
瘦石寒梅共結鄰,亭亭不改四時春。
須知傲雪凌霜質,不是繁華隊里身。
迎寒冒暑立山岡,四季蔥蘢傲碧蒼。
漫道無華爭俏麗,長青更勝一時芳。
其二
風吹雨打永無凋,雪壓霜欺不折腰。
拔地蒼龍誠大器,路人敢笑未凌霄?
其三
身寄南山不老翁,冰霜歷盡志尤雄。
欣偕瑞鶴凌空舞,樂伴祥雲賞日紅。
其四
遮雲蔽日斗天公,伴月陪星入太空。
拔俗超凡君子志,疾風驟雨顯英雄。
詠松/青松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❿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直的意思是什麼
詩句出處:大雪壓青松,輕松挺且直。——現代 陳毅《青松》
意思翻譯:大雪紛飛,似乎要把青松壓垮,但是青松並不畏懼,也不屈服,依然直直地卓然而立。
造句運用:即使環境再惡劣,也不能阻止我們成長為參天大樹。大雪壓青松,輕松挺且直,我們青少年要學習青松堅強不屈的精神,遇到困難,要樹立信心,去克服困難,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