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大校長為什麼二次道歉
5月10日,一封名為《北大校長的二次道歉》的文章在朋友圈火了,剛剛,媒體從北京大學宣傳部確認,這封信內容不實,並非林建華所寫。
這封信由一個名為「今日評法」的公眾號發送,截至下午3時,閱讀量接近10萬+。
北大新聞發言人蔣朗朗告訴媒體,這篇文章內容是假的,請公眾不要相信。同時北大已將此信息反饋給相關部門,截至記者發稿時,文章內容已被刪除。
Ⅱ 蔣朗朗的專著與論集
台灣香港文學研究述論(與人合著) 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3
Ⅲ 蔣朗朗的介紹
蔣朗朗,學者,副教授。祖籍江蘇,1964年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82年考入北京大學。1986年起在北京大學中文系任教。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教學研究,偏重台灣文學、海外華文文學研究。
Ⅳ 江力的江力簡歷
江力,文化學者,中國文化書院院長助理、北京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以及「教育部國家人文社會科學政治學研究基地」北京大學政治發展與政府管理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中文系國內訪問學者,兼任法國埃克斯政治學院客座教授(1956年創校)、海外媒體「孔子衛視」、中國音樂網路電視台(籌建)副台長、總編輯,中國廣播影視音像出版中心監制,其它社會兼職:中國出版集團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特聘編審、《散文世界》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副主編等。
關注中國文化與跨文化研究,並從事文化傳媒、影視運作、音樂評論、編輯出版等多項工作,著述有《中國散文之講演、作品與評析》(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魯迅報告》(編撰)、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等多部,有文化評論、學術隨筆、電影及音樂批評、散文作品數十篇在國內知名報刊發表,被多次轉載、獲獎,有散文隨筆入選「中國美文100家」。從第一篇嚴格意義上的文化文本發表,至今亦二十五年。
關於張藝謀電影評論兩篇引起中國影視界關注和社會反響,作為評論張藝謀的論文唯一入選當年官方《國家廣電文存》(2007年);和著名學者、北大教授孔慶東先生聯袂撰寫的重量級評論《雷佳:中國民族聲樂探索與「新國風音樂」運動》,登陸新浪、網易、人民網、新華網、鳳凰網等十家國內門戶。
作為編輯主要成員,參與著名學者、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季羨林先生主編的《二十世紀中國著名作家散文經典》(1999年);主持「五四學術文叢」(2003年),致力於「大家文叢」(主編):第一輯《哲學與人生》、《探索人的生命世界》、《使這個世界更詩化》三卷(2007年)、第二輯《我的思想家園》、《難忘的歲月》、《生命的意義》三卷(2009年);《中國文化集成》五十卷(總策劃,籌備待出)、北京大學110年校慶「北大學者散文專輯」(特約主持人)、《中國文化書院導師文集》十五卷(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東方出版社2013年出版,湯一介先生名譽主編,王守常院長主編,任執行編輯)的組織編輯出版工作。
2002年在時任北京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溫儒敏教授、現代文學教研室主任曹文軒老師指導下,成功舉辦了為時近一月的北京大學首屆「中國散文論壇」,擔任秘書長,總策劃;2009年在其時現任系主任陳平原、黨委書記蔣朗朗老師指導下,參與創辦並策劃「中國作家北大行」,曾任組委會秘書長;2011年作為編劇、總策劃,主創開拍中國歷史資料紀錄片《重走我的父親萬里之路》;同年參與策劃著名學者、北京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文化書院名譽院長湯一介先生擔任文化總顧問的「復興之歌——雷佳國家大劇院獨唱音樂會」。
曾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師從導師溫儒敏教授從事中國語言文學、現代散文和中國文化的學習與研究,並在北京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樂黛雲教授指導下,從事中西文化、跨文化研究與行政工作,曾獲2008—2009學年度北京大學學術實踐獎,有多篇學術論文如《試論魯迅散文「父親」、「母親」的文化想像》在《北京大學學報》(2009年)等學術刊物刊載。
在國內山東濟寧、曲阜等多座文化城市開講《國學的基本精神》、《北大歷史與中國文化》,2011年在法國巴黎行政管理學院開講《中國文化的精神》,「江力,北大著名文化青年」新浪博客及同名微博,已成為國內知名的中國文化的消息源與發布廳。
Ⅳ 鋼琴家朗朗的全名叫什麼其他簡介不需要了。。
就叫郎朗吧..他爸不是也姓郎咩.
Ⅵ 北京大學院長和教授姦淫少女的事真的假的啊
鄒恆甫微博炮轟「北大院長姦淫服務員」一事,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昨晚,北京大學官方網站發布最新的一則聲明,稱將責成學校紀委監察室徹查鄒恆甫微博涉及內容,如果微博失實,將追究其詆毀誹謗法律責任。
昨天傍晚,校方發出了一份正式的聲明,這份聲明表示會成立專門工作小組介入調查。聲明中說:「責成學校紀委監察室立即就鄒恆甫微博中所涉及的內容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認真的調查核實。希望鄒恆甫對調查核實工作給予支持配合,提供相關依據。歡迎知情者就鄒恆甫微博中涉及的內容依法依規進行實名舉報。」北大表示,如鄒恆甫微博中有關內容屬實,學校將對有關人員嚴肅處理,決不姑息。如果該微博涉及內容失實,北大將堅決追究有關人員或機構詆毀誹謗的法律責任。
在聲明的最後,北大稱「希望鄒恆甫先生配合調查,就該微博以及其中涉及問題,依法依規、實事求是地提供有關證據。」並且公布了該校紀委監察室的聯系方式。
蔣朗朗昨天表示,校方已多次電話聯系鄒恆甫未果,又通過電子郵件聯系鄒恆甫,希望鄒恆甫對調查核實工作給予支持配合,提供相關依據,但至今尚未接到回復。
鄒恆甫昨晚在微博上稱,將在微博上公開回應北大紀委的問題。
此前,實名認證的鄒恆甫於8月21日在微博發布內容稱「北大院長在夢桃源北大醫療室吃飯時只要看到漂亮服務員就必然下手把她們姦淫。北大教授系主任也不例外。所以,夢桃源生意火爆。除了鄒恆甫,北大淫棍太多」,該微博被眾多網民轉發和媒體報道,引起社會關注。
當天深夜,人在外地的北大新聞發言人蔣朗朗表態說,「並沒鄒恆甫所講的事。鄒曾經受聘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後沒有被續聘。北大絕無此事。」但這則回應也引起了網友的質疑,「這種未經事實調查便匆匆下論斷的方式,未免顯得草率。」
Ⅶ 北大男生伊拉克被抓最新消息 男生是誰資料照片
被當成IS成員 北大男生伊拉克被抓(組圖)
2015-07-20 16:18:35來源: 中安在線-新安晚報(合肥)
近日,北京大學的一名男生被伊拉克警方當做「恐怖分子」逮捕的消息引起高度關注。18日,北京大學發表聲明稱,該男生為北大考古系研究生,與恐怖組織無關,目前人很安全,預計一周內將被釋放,北大將力保該男生安全回國。該男生的朋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該男生去伊拉克是為了探訪兩河文明所在地,想在古跡被「伊斯蘭國」(IS)的極端分子毀滅前將其記錄下來。
被當成恐怖分子北大男生在伊拉克被抓
7月15日,伊朗法爾斯通訊社的一條報道引起了國人關注。報道稱,「伊拉克志願軍(伊拉克對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民間武裝)在伊拉克西部安巴爾省抓捕一名中國男子,該男子是『伊斯蘭國』的一員,在費盧傑地區為『伊斯蘭國』作戰時被捕。」
在報道的配圖中,一名華人面孔的年輕男子留著胡須、戴眼鏡、身著運動裝,坐在一把椅子上。兩側各站著一名穿迷彩服的人,其中一人手裡拿著槍。
但隨後有消息稱,該男子並不是報道所稱的「恐怖分子」,而是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學生,在伊拉克參觀古跡時被抓。16日下午,一名北大學生發布微博稱:「圖中實為我校考古(文博)學院一名學生,特意到兩河流域參觀古跡。由於語言不通被誤認為恐怖組織成員,目前幾位朋友已聯系大使館營救。」
北大證實其為學生使館要求伊盡早送還
18日上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吳小紅對記者稱,報道中的男子確為該校學生。考古文博學院另一位老師表示,這名男生在考古系就讀,「目前學院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考古系一名學生告訴記者,被抓的男生姓劉。他去伊拉克旅遊參觀古跡時,被誤認為恐怖分子。」「
18日下午,北京大學新聞發言人蔣朗朗作出回應稱,北京大學獲知信息後,非常重視該學生的安全,第一時間與家長取得了聯系,多方了解核實情況,並與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建立聯系。使館方面表示,該同學目前人身安全沒有問題,伊有關方面已確認他與「伊斯蘭國」無關,預計一周內就可以獲釋。同學本人已經與家長通話並說明本人是安全的。北大將繼續與有關方面保持聯系,盡全力保障同學安全回國。
18日上午,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確實有一名中國公民被伊拉克警局扣押。目前,使館人員已經和伊拉克當地警方取得聯系,伊方承諾會保障該學生的人身安全。我使館向伊方提出,希望盡早送還該學生。預計這件事不會拖很久,短時間內就可以順利解決。」「
對考古有極大的熱情 為探尋古跡不顧危險
18日下午,記者聯繫到該男生的朋友劉先生。劉先生告訴記者,該男生名叫劉拓,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系的一名在讀研究生。劉拓於7月10日到伊拉克旅遊,探尋古跡。原計劃從伊拉克出發,走陸路於7月16日左右到達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和劉拓同為考古愛好者,他們曾在去年一起到敘利亞、伊朗、阿富汗、埃及、巴基斯坦等中亞、中東多國探尋古跡。「他對考古有著極大的熱情。」劉先生說,劉拓會利用每一個假期去國內外探尋古跡,這次他去伊拉克是為了探訪兩河文明所在地,當地有很多文化遺產已被極端分子破壞,他是想在古跡被毀滅之前將其記錄下來。「這次我本來也要去的。」劉先生說,由於伊拉克正在打仗,路途比較危險,他的家人並沒有讓他與劉拓同行。劉先生曾提醒劉拓改一條線路,以免碰到恐怖組織。「劉拓太一根筋了,為了探尋古跡他真是很膽大。」劉先生說。
7月12日,劉先生曾撥打劉拓的手機,但那時就聯系不上了,後來劉先生得知劉拓的手機已經丟了。
7月17日,劉先生在新聞中看到劉拓被抓,「我看到新聞中劉拓的照片,一下就認出他來了,看他被嚇哭了,我也嚇壞了。」劉先生說,他在得知劉拓出事後,第一時間與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取得了聯系。大使館工作人員告訴劉先生,劉拓現被關在薩馬拉的警局裡,由於正值開齋節,伊拉克政府部門全都在放假,大概一周內就可以將劉拓釋放。目前劉拓很安全,也已經和家人通過電話。
劉先生說,他和劉拓都留著胡須,就是為了去伊斯蘭國家時能夠安全一些,沒想到還是被當做恐怖分子給抓了。劉先生希望劉拓可以早些回家,以後再去探尋古跡時不要再選擇這么危險的線路了。
熱愛冒險的「窮游達人」他去年就想去伊拉克
記者在劉拓的人人網相冊里看到,裡面有他到世界各地旅遊的數百張照片。
記者在劉拓的一篇游記中看到,早在去年8月份,他就萌生了去伊拉克旅遊的想法。劉拓說,自己想去伊拉克的原因,一是因為「學的東西和這里有一定關系」,另一方面「還是想把去遍埃及、巴基斯坦、伊拉克三個最早文明誕生地的成就達成一下」。
在去伊拉克之前,劉拓先去了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伊拉克擁有太豐富的旅遊資源,實在讓人神往。」他在游記中寫道,「如果伊拉克真的在不久的將來和平一些了,我一定會按照這個計劃進行一次游歷的。」
根據劉拓在網上描述的信息,其本科學習的地質,而研究生階段則學的考古。
為去伊拉克,他還專門打聽了當地的安全情況,「巴格達以南的什葉派為主的區域,相對還是比較安全的,主要想看的東西也在這里。」
雖然他也知道IS的攻勢仍比較猛烈,但他認為,「錯過今年,以後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看到這些東西。」於是,他決定利用假期去伊拉克,並設計好行程,於今年7月5日正式出發。
但是,劉拓並沒有將伊拉克之行上報給家裡人,他找同學借錢應付在伊拉剋期間的花銷,並嘗試在網上向想要伊拉克當地照片的網友,徵集贊助經費。
從劉拓的社交網站可以看出,他並不是個旅遊「菜鳥」,曾去過13個國家,截至今年4月10日,已去過中國國內500個縣。從劉拓曬出的照片看,這些旅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考古。「他走過很多地方,很喜歡去看古跡。」劉先生說,劉拓是個很博學的學生,不僅對考古涉及的專業內容,還對中國傳統戲曲、地理學、植物分類學等多領域頗有研究。「你可以想像自己面對網路全書或者辭海的感覺,他愛好的領域你可以向他提出各種問題,然後收獲一個詳盡的答案。」
按計劃,7月17日,劉拓應該已經到達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了,但如今,卻因被伊拉克方面逮捕,還困在伊拉克。
綜合《法制晚報》《新京報》等報道外媒發布的北大男生被抓照片。
劉拓在巴基斯坦。劉拓發布的旅遊照片。
Ⅷ 蔣朗朗的論文
論台灣文學鄉愁母題及其嬗變,北京大學學報第3期,1993年
論台灣當代的鄉愁文學,《四海-台港海外華文文學研究》第六期 ,1993年
羅門詩歌及其藝術談片,羅門蓉子詩歌研討會論文,1995年
餘光中詩歌與傳統文化的關聯,龍香文學社刊,1996年
王幼華及其台灣新生代小說的一個側面,收入《王幼華小說精選》,1998年
台灣現代詩歌與新詩傳統,國際華語詩歌研討會論文,2001年
歷史與主體性, 文學村(香港)第十一期, 2004年
台灣日據時期小說文本精神內涵解讀,海南師院學報第1期,2005年
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運動的文化性格, 中語中文特刊 (韓國),2008年
Ⅸ 蔣朗朗的個人簡介
蔣朗朗 男 1964年12月生於新疆,祖籍江蘇省。1982年考入北京大學,先後獲得文學學士、碩士學位。1986年起在北京大學中文系任教,現為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教學研究,偏重台灣文學、海外華文文學研究。著有《台灣香港文學研究述論》,發表論文若干。先後擔任中文系黨委書記、副主任等職。2012年3月,任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北京大學新聞中心主任(兼)、北京大學新聞發言人(兼)。
Ⅹ 誰知道北京大學西班牙文學專業帶碩士生的導師都有誰感謝感謝啊!
北大中文系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名單(2009.5)
【古代漢語教研室】
朱慶之 宋紹年 耿振生 孫玉文 楊榮祥 邵永海 張渭毅 胡敕瑞 劉子瑜
【現代漢語教研室】
陸儉明 李小凡 袁毓林 沈 陽 郭 銳 項夢冰 王韞佳 詹衛東
【語言學教研室】
王洪君 陳保亞 李 娟 董秀芳 葉文曦 汪 鋒
【古代文學教研室】
袁行霈 葛曉音 李 零 夏曉虹 錢志熙 程郁綴 劉勇強 傅 剛 張 鳴 潘建國 於迎春 李 簡 常 森 杜曉勤 李鵬飛
【現代文學教研室】
溫儒敏 孔慶東 吳曉東 商金林 方錫德 陳平原 高遠東 王 風 姜 濤
【當代文學教研室】
曹文軒 張頤武 陳曉明 李 楊 韓毓海 蔣朗朗 計璧瑞 臧 力 賀桂梅 邵燕君
【民間文學教研室】
黃 卉 陳連山 陳泳超 王 娟
【文藝理論教研室】
盧永璘 張劍福 楊 鑄 王岳川 龔鵬程 王麗麗 金永兵
【比較文學研究所】
嚴紹璗 戴錦華 車槿山 劉 東 陳躍紅 張 輝 張 沛
【古典文獻教研室】
董洪利 高路明 吳 鷗 安平秋 許紅霞 王 嵐 劉 萍 漆永祥 劉 瑛 王麗萍 楊海崢 李 更 陳曉蘭 徐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