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中央電視台大樓
擴展閱讀
直覺外科的股票價格 2025-08-26 23:01:33

中央電視台大樓

發布時間: 2021-09-18 11:06:19

㈠ 中國中央電視台大樓的建築資料

你去書店買雜志《vista看天下》2009年2月18日第四期,總第94期。其中「封面故事」就專門講央視的大樓。
以下是摘得幾句「兩個傾斜的結構從一個共同的基座上伸展出來,每一個都有不同性格,一個用於播出,一個用於研究和服務,二者在頂部連接,形成一個懸臂,作為管理層所在。」
「這兩個結構一個高234米、52層,另一個高194米、44層,空中懸臂合龍的最低連接點則位於162米高空」。

㈡ 什麼是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和中央電視塔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是中央電視台辦公的大樓,中央電視台塔是中央電視台的信號發射塔。

㈢ 中央電視台新址大樓的介紹

中央電視台新台址,位於北京商務中心區。內含央視總部大樓、電視文化中心、服務樓、慶典廣場。 由德國人奧雷·舍人和荷蘭人庫哈斯帶領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設計。用地面積總計187,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50000平方米,最高建築約230米,鋼結構總重120000噸,工程建設總投資約50億元。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建築外形前衛,被美國《時代》評選為2007年世界十大建築奇跡。......

㈣ 中央電視總部大樓簡介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 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2007年世界十大建築奇跡,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名列其中。
簡介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CCTV Headquarters) 位於北京東部CBD,設計師:雷姆•庫哈斯(荷蘭)。當這座梯形結構完工時,它將成為世界上設計最激進的建築。它被美國《時代》周刊(2007年12月24日提前出版)評選為2007年世界十大建築奇跡之一。2007年十大建築奇跡中,北京就擁有三處(另兩處為北京當代萬國城和北京奧林匹克體育館)。 但由於這棟建築造型花費龐大(約50億人民幣)、過於奇特、有安全及交通隱患而備受爭議。
此工程B標段將先一步於2007年年底前竣工,2008年初交付使用,這亦將作為北京奧運轉播中心和今後中央電視台節目制播中心。A標段將於2008年年底竣工,2009年交付使用,此標段主要是電視文化中心,管理中心。
[編輯本段]設計及評論
5年前,當荷蘭人雷姆·庫哈斯和德國人奧雷·舍人公布他們的中央電視台新總部大樓的設計方案時,人們簡直不敢相信建築還可以這么做。
從技術上講,這座建築存在很大難度。建築外形就像是一隻被扭曲的正方形油炸圈;兩座豎立的塔樓向內傾斜,傾角很大;塔樓之間被橫向的結構連接起來,總體形成一個閉合的環。
這樣一種迴旋式結構在建築界還沒有現成的施工規范可循。
庫哈斯和舍人認為,這種結構是對建築界傳統觀念的一次挑戰。人們通常認為摩天大樓就應該高聳入雲直指天空。
現在,整座建築的施工很快就要進入關鍵環節:幾周後,工人們就要開始對橫結構施工。這部分的技術要求聽起來很有點科幻小說的味道:在半空中連接兩座塔樓的部分,必須在太陽出來前施工,因為陽光會讓塔樓不同部位的鋼結構膨脹,從而不利於控制施工質量。
在北京正在建設的大約10000座新建築中,CCTV大樓可能是最能顯示勃勃雄心的一座,人們在談到建築界把北京稱為外國建築師的「東方淘金地」、「試驗田」時,每每都會以它作為典型代表。舍人說,這種結構在世界其他地方獲准建造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其他地方的建築規范不會允許建造這樣的東西。而中國現在很願意嘗試,這為建築設計創造了一種非常特別的氛圍。
為成功舉辦奧運會,中國政府希望能讓北京這座古老城市,變成一座現代化大都會。在所有新建築中,設計造價8億美元的CCTV新大樓,帶給公眾的視覺沖擊最強烈。建成後,它將成為中央電視台這個中國惟一全國性電視台的象徵,同時,它也是規模僅次於美國五角大樓的世界第二大辦公樓。
CCTV大樓主體連接工程將從這個月底開始動工,其中懸空的橫結構最終將在明年2月前完工。當年曾擔任CCTV大樓設計競賽評委的香港建築師嚴迅奇說,起初他對這個「極其瘋狂的設計方案」持相當保留的態度,但到後來,他感覺這個設計能代表「某種精神,這種精神也正是中國在新時期展現出來的東西:不懼權威,敢於嘗試,無所畏懼,高度自信」。
塔樓連接部分的結構借鑒了橋梁建築技術,不同的是,如果把那部分看作「橋」,它將是一座大得出奇、非常笨重的橋。這個橋的某些部分有整整11層樓高,橋上還包括一段伸出75米的懸臂,前端沒有任何支撐。
按照慣例,設計階段結束後,施工監督通常由當地建築師承擔。但為確保設計方案得到更好落實,今年36歲的舍人2004年做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決定:搬到北京親自監督施工。
北京建築行業對建造這個設計方案並無現成的規范可用,於是,北京市政府組織13位結構專家成立了一個特別小組。在設計競賽兩年後,CCTV新總部大樓獲准開工建設。接下來,專家組做了一個3層樓高的復製品用來研究。它被放在一個能模擬地震的液壓平台上,上面安裝了數百個感測器,用來監控「塔樓」上1萬多條鋼梁的位移,並測量在不同情況下哪個部位承受的壓力最大。
CCTV大樓外面由大面積玻璃窗與菱形鋼網格結合而成,作為大樓主體架構,這些鋼網格暴露在建築最外面,而不是像大多數建築那樣深藏其中。舍人說,這樣壓力基本都能沿著系統傳遞下去,並找到導入地面的最佳路徑。從外觀上看,大樓有一部分鋼網結構(包括拐角等壓力較大部位)比較密集,它們也是整體設計思想的一部分。
此外,大樓外面將採用特種玻璃,其表面被燒製成灰色瓷釉,能更有效遮蔽日曬。舍人說,這也更適應北京的空氣質量。實際上,在空氣污染很嚴重的日子裡,這種玻璃就像融化在空氣中似的,人們只能看到大樓的網狀結構,彷佛閃電被凝固在空中。
去年,建築評論家英格·薩弗容曾撰文指出,庫哈斯和舍人或許會「將作為讓CCTV大樓成為建築界『重磅炸彈』的人」而被載入史冊。薩弗容說,「設計傳達的信息非常具有震懾力,想想看,大樓頂部的橫結構懸在離地面那麼高的架子上。」再加上整個建築龐大的佔地面積,CCTV大樓時刻在提醒你是多麼渺小,而它背後代表的這個國家是多麼強大。
舍人說,他自己在這個設計項目中投入了很多。大多數外國建築師到這個階段都會完全脫身,把設計交給當地工程師和建築師去落實,但他說,這么做通常外界褒貶不一
許多人認為央視建新大樓是在炒作,是在「砸錢」。因為現在的央視大樓並不差。至少比起其他大型國際媒體來說。
央視大樓就像是天外來客,兀立於北京東三環路旁。它奇特的斜塔造型以及龐大的軀體不僅吸引了人們好奇的目光,也引起種種爭議。反對派直言,「它是災難性的建築」,張揚到「張牙舞爪」的程度。贊賞的人則認為,北京進入奧運年,世界各地文化人即使不為奧運,也會為了一睹建築大師傑作而前來北京。這座龐然大物最近還被美國《新聞周刊》評選為2007年世界十大建築。 有人稱之為「大褲衩」(人們最初給央視大樓取的不太優雅的外號)。
然而社會爭議經常帶有流行一時的特徵,過了一段時候會達到疲勞點。反之,隨著大樓的國際名聲鵲起,最近還被美國《新聞周刊》評選為2007年世界十大建築,認為它「值回票價」一派意見似乎多了理據。
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所所長李曉東這樣形容說:「有的人做經典的建築,有的人做時尚的建築。」
中央電視台新台址位於北京東三環路的中央商務區內,由中央電視台(CCTV)主樓、服務樓、電視文化中心(TVCC)及室外工程組成。其中主樓高234米,地上52層、地下3層,設10層裙樓,建築面積47萬平方米。主樓的兩座塔樓雙向內傾斜6度,在163米以上由「L」形懸臂結構連為一體,建築外表面的玻璃幕牆由強烈的不規則幾何圖案組成,造型獨特、結構新穎、高新技術含量大,在國內外均屬「高、難、精、尖」的特大型項目。
中國中央電視台大樓耗資50億元人民幣。央視新大樓從設計圖紙轉入建設期。此前,央視新大樓因造價太高、造型特異、交通隱患等問題備受爭議。
新台址位於北京市中央商務區規劃范圍內,用地面積總計18萬7000平方公尺,總建築面積約55萬平方公尺,最高建築約230公尺。 該方案由世界著名建築設計師、荷蘭人雷姆·庫哈斯擔任主建築師,荷蘭大都會建築事務所負責設計。中央電視台新台址中將建五星級酒店.TVCC大樓主要由兩部分功能組成,即五星級酒店和電視文化中心。酒店設置在TVCC大樓主體內。大樓的四五層內設酒店大堂及餐廳、商店、游泳池等公共活動場所。大堂上部南北兩側為300間客房合圍成的中庭,主樓頂部為酒店的風味餐廳。

㈤ 央視大樓設計者是誰

央視大樓設計者是雷姆·庫哈斯。

雷姆·庫哈斯,1944年出生於荷蘭鹿特丹,荷蘭建築師,OMA的首席設計師,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的建築與城市規劃學教授。早年曾做過記者和電影劇本撰稿人。

1968至1972年間,庫哈斯在倫敦的建築協會學院學習建築,之後又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2000年庫哈斯獲得第二十二屆普利茲克獎。中央電視台的新大樓便是由他所設計。

央視大樓的建築格局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表面是以不規則幾何圖案的玻璃幕牆組成,視覺沖擊力巨大。玻璃幕牆不僅有自重輕,施工便利的優點,其反光性能更能使建築與周圍風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主樓)為兩棟分別為52層234米高和44層194米高的塔樓組成,設10層裙樓,並由在162米高空大跨度外伸,高14層重1.8萬噸的鋼結構大懸臂相交對接,總用鋼量達14萬噸,兩座塔樓雙向內傾斜6度,在163米以上由「L」形懸臂結構連為一體,建築外表面的玻璃幕牆由強烈的不規則幾何圖案組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雷姆·庫哈斯

㈥ 央視大樓多少層

中央電視台新台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原「北汽摩廠址」),緊臨東三環,地處CBD核心區,佔地197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5萬平方米,最高建築234米,工程建安總投資約50億元人民幣。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主樓(CCTV)、電視文化中心(TVCC)、服務樓及媒體公園。
2009年2月09日 晚20時30分 中央電視台新大樓北配樓電視文化中心(TVCC)發生火災
火災現場2007年12月26日 央視新樓懸臂合龍成功
2007年12月12日 剩餘3點合龍成功
2007年12月8日 懸臂第一階段七點成功合龍 較計劃提前一周
2007年10月14日 兩棟雙向內傾斜塔樓鋼結構主體施工完成
2007年8月1日 10月4日 央視新址懸臂鋼結構施工相繼啟動
2007年7月17日 央視新址主塔樓Ⅱ鋼結構施工到頂 達194米標高
2006年8月8日 共136000平方米的超大地下室施工完成 央視新址全面沖出地平線
2006年2月13日 鋼結構首吊成功 工程全面進入鋼結構施工階段
2005年12月30日 自10月13日起進行的百日大會戰告捷 承台基礎筏板提前20天施工完成
2005年8月21日 12萬立方米超厚大體積承台基礎筏板施工揭幕
2005年7月30日 央視新址工程1266根樁基施工完成
2005年4月28日 央視新址工程隆重開工

㈦ 央視大樓建築面積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佔地面積18.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5萬平方米,其中主樓為兩棟分別為52層234米高和44層194米高的塔樓組成,設10層裙樓,並由在162米高空大跨度外伸,高14層重1.8萬噸的鋼結構大懸臂相交對接,總用鋼量達14萬噸。北配樓高159米,主樓為30層,裙樓為5層。於2004年10月21日動工建設,2012年5月16日全部竣工交付使用

㈧ 中央電視台總部主樓為何被人們叫做大褲衩

我國的許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標志性建築。這些標志性建築的設計風格差異很大,給人們不同的體驗和感受。一些標志性建築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當它們被使用的時候也讓人感到一種享受。然而,有一些標志性建築,很多人覺得不可接受,尤其是一些著名的單位或公司總部。北京有一棟非常奇怪的建築,人們親切地稱之為「大內褲」。說到這里,許多人可能知道它原來是我國的中央電視台大樓。

㈨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的建造過程

2000年央視新台址建設工程開始進行前期工作,籌建央視新大樓。2001年3月,央視新台址建設工程開始進行立項申請工作。2001年5月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向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提出央視新台址建設工程立項申請報告。2002年1月,國務院原則同意進行央視新台址建設工程。2002年2月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正式批復同意央視新台址建設工程的立項。2004年9月22日上午,央視新台址建設工程開工,採用了OMA/雷姆·庫哈斯和奧雷·舍人的設計方案。
央視新大樓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原北京汽車摩托車聯合製造公司廠址),地處北京東部CBD,佔地197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5萬平方米,最高建築234米,工程建築安裝總投資約50億元人民幣,原預計在2009年啟用,但是由於元宵節大火波及,該樓在2010年才完成與中央電視台的交接。
央視新台址建設工程主要包括:主樓(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電視文化中心(TVCC)、服務樓、媒體公園。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CSCEC)承包包括主樓在內的「A標段」,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包「B標段」(電視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