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1方程式賽車手
01 Ferrari 96
02 BMW Sauber 82
03 McLaren-Mercedes 72
04 Toyota 25
05 Red Bull-Renault 24
06 Williams-Toyota 16
07 Renault 15
08 Honda 14
09 STR-Ferrari 7
10 Force India-Ferrari 0
11 Super Aguri-Honda
1 Lewis Hamilton British McLaren-Mercedes 48
2 Felipe Massa Brazilian Ferrari 48
3 Kimi Räikkönen Finnish Ferrari 48
4 Robert Kubica Polish BMW Sauber 46
5 Nick Heidfeld German BMW Sauber 36
6 Heikki Kovalainen Finnish McLaren-Mercedes 24
7 Jarno Trulli Italian Toyota 20
8 Mark Webber Australian Red Bull-Renault 18
9 Fernando Alonso Spanish Renault 13
10 Rubens Barrichello Brazilian Honda 11
11 Nico Rosberg German Williams-Toyota 8
12 Kazuki Nakajima Japanese Williams-Toyota 8
13 David Coulthard British Red Bull-Renault 6
14 Timo Glock German Toyota 5
15 Sebastian Vettel German STR-Ferrari 5
16 Jenson Button British Honda 3
17 Sebastien Bourdais French STR-Ferrari 2
18 Nelsinho Piquet Brazilian Renault 2
19 Giancarlo Fisichella Italian Force India-Ferrari 0
20 Takuma Sato Japanese Super Aguri-Honda 0
21 Anthony Davidson British Super Aguri-Honda 0
22 Adrian Sutil German Force India-Ferrari 0
1 舒馬赫 Michael Schumacher
F1生涯:1992年-2006年
90次分站冠軍,67次桿位,142次躋身三甲,69次創最快圈速……還用多說嗎?正在向自己的第8個世界冠軍奮進的舒馬赫就是當之無愧的「百年王中王」。
2
塞納 Ayrton Senna
F1生涯:1984年-1994年
在巴西,稱得上民族英雄的體育明星只有兩個:一個是球王貝利,另外一個就是F1車手塞納。
1960年3月21日,塞納出生在巴西最大的城市聖保羅,1983年成為威廉姆斯車隊的試車手,翌年成為托勒曼車隊(貝納通隊的前身)的正式車手;1985年,加盟蓮花車隊留下 「拚命三郎」的綽號。1988年轉會邁凱輪車隊,當年獲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1990年和1991年,他連獲世界冠軍。1.75米的身高、英俊的容貌、突出的戰績,使塞納在歐洲和巴西的女性車迷中頗有人緣,天生的良好氣質、文質彬彬的談吐與時時刻刻表現出的睿智使他總是超人一等。塞納稱雄F1車壇時,舒馬赫和普羅斯特全都得讓他三分,那段時間內他已成為賽車運動的代名詞。
1994年5月1日的聖馬利諾大獎賽,塞納命喪伊莫拉賽道。
3方吉奧
Juan Manuel Fangio
F1生涯:1950年-1957年
在F1歷史上,方吉奧是有名的「藝術大師」。這位靦腆的阿根廷人的駕車技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對賽車的了解恐怕已超過世界上其他所有F1車手。正是依靠著超人的技術和判斷力,他贏得過五次世界冠軍。
1911年6月24日,方吉奧在阿根廷出生,他是義大利移民的後裔,從小就特別喜歡汽車和各種機器。11歲時方吉奧開始在一個修車鋪打工,掙錢貼補家用。在那裡他開始了對汽車的終身迷戀。從1934年開始,方吉奧開始參加賽車運動。二次大戰之前,他已取得多次阿根廷大賽冠軍。為了讓觀眾看得刺激,當時的車手們在質量不高的跑道上開車狂奔,十分危險,經常出現車毀人亡的悲劇。但只有方吉奧能夠巧妙地避開任何障礙,並爭取勝利。他一直渴望去歐洲開拓自己的事業,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卻破滅了他的美夢。
1950年,來到歐洲賽車場的方吉奧已經38歲了。在此後的7年時間里,他獲得了5個世界冠軍,在總共51場比賽中獲勝24場。作為精明的F1大賽戰略家,方吉奧不僅在賽道上展現了擅長控制比賽的能力,在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上,也表現出超強的控制力。剛來歐洲時,方吉奧只能與名氣不大的車隊合作,精明的他只簽訂為期一年的合同,因為他知道憑著自己出類拔萃的表現,很快會有大牌車隊上門找他。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年方吉奧就進入了當時最強大的義大利阿爾法車隊,並取得了職業生涯中第一個F1世界冠軍。方吉奧先後還曾效力瑪莎拉蒂、賓士與法拉利車隊。1957年他的駕駛技術達到了頂峰,在德國霍根海姆賽道上,他的賽車輪胎出現問題,一度比其他車手落後了1分鍾之多。但最終還是以3秒的優勢奪取冠軍。盡管方吉奧身材矮小,但他卻一直是F1車壇中的巨人。他創造的很多紀錄直到46年後才被舒馬赫打破。1995年7月17日,方吉奧在家鄉病逝。
方吉奧PK塞納
21世紀之初,前賽車冠軍、英國人莫斯和泰里爾對「誰是20世紀最偉大的車手」有過不同的觀點,一個說是方吉奧,另一個則認為是塞納。
從當時的條件來說,頭戴皮帽、手戴皮手套、沒有安全帶保護的阿根廷車手方吉奧先後獲得五次F1世錦賽冠軍,且分別效力於五支不同車隊,實屬不易。正如莫斯所說:「如果方吉奧參加現在的F1比賽,同樣還能取得世界冠軍。」但泰里爾也有自己的評選依據。從獲勝率來說,方吉奧參賽51場獲勝24次,勝率為47.1%,在F1歷史上排名第一。克拉克(英國)則為34.8%,列第二,後五位車手很接近:舒馬赫(德國)27.6%(截至1999年)、斯圖瓦特(英國)27.3%、普羅斯特(法國)25.6%、塞納(巴西)25.5%和莫斯24.2%。而獲得過三次世界冠軍的勞達(奧地利)、皮蓋特(巴西)和伯拉漢姆(英國)的勝率卻只有14.6 %、11.3%和11.1%。不過,在評選上世紀最偉大的F1車手時,世界各國媒體還是列入了勝率並不突出的塞納的名字。
4阿斯卡利 Alberto Ascari
F1生涯:1940年-1955年
1918年7月13日,阿斯卡利出生在義大利的米蘭。父親安東尼奧·阿斯卡利是當時義大利最著名的賽車手,就在第七個孩子出生前兩周,安東尼奧·阿斯卡利在法國的大獎賽上丟掉了性命。從那時起,小阿斯卡利就希望為父親完成未完成的夢。
中學時,他花掉全部積蓄,購買了一輛摩托車。
1940年是阿斯卡利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他駕駛著法拉利賽車第一次參加F1大賽,也在這一年,他結了婚。受戰爭的影響,阿斯卡利的事業中斷了幾年,1947年,他重操舊業。法拉利車隊的老闆恩佐·法拉利是阿斯卡利父親的朋友,在他的幫助下,阿斯卡利進入了法拉利車隊。1950年代,阿斯卡利在兩年的時間里控制了F1大賽,奪得了冠軍。史學家認為,他控制比賽的能力只有當今的舒馬赫才足以媲美。
1952年和1953年連獲冠軍的阿斯卡利在1955年摩納哥大獎賽上發生意外,賽車翻進了蒙特卡羅港口。車子入水後,阿斯卡利竟然靠游泳逃生,且一點沒有受傷。但就在幾天後,在蒙扎賽道上練習時,阿斯卡利遭遇了與父親一樣的結局——命喪賽道。無論是對義大利還是對法拉利,阿斯卡利的死都是巨大損失。
5斯圖瓦特 Jackie Stewart
F1生涯:1965年-1973年
斯圖瓦特與克拉克都是蘇格蘭體育史上最有名的英雄。在所有英國F1車手中,斯圖瓦特是惟一被英國女王授予騎士爵位的。斯圖瓦特認為,這個榮譽比奪得一次世界冠軍更有意義。
斯圖爾特有位參加汽車賽的哥哥,但卻在一起事故中意外身亡,因此父母堅決反對斯圖瓦特參加賽車。無奈的斯圖瓦特只能向射擊方向發展,但由於他有些結巴,所以未能獲准參加1960年奧運會。沮喪的他很快重返賽車場,參加F3比賽。1963年,肯·泰里爾將其簽為正式車手。1965年,斯圖瓦特加入了格蘭漢姆·希爾所在的布拉伯漢姆車隊,當年獲得車手總季軍。斯圖瓦特的勇氣和直率品行是他成為偉大車手的關鍵。他的駕駛風格永遠是後來車手的楷模。斯圖瓦特參加F1比賽時恰好是事故頻發階段,但斯圖爾特卻憑借著穩健的風格獲得了3次車手總冠軍,他創造的27場分站冠軍勝利的紀錄也保持了14年之久。1973年,斯圖瓦特告別車壇,20年後他創建了斯圖瓦特車隊,後以6000萬英鎊賣給福特公司。2000年斯圖瓦特離開福特,車隊也更名「美洲虎」。斯圖瓦特對F1的最大貢獻是提高了F1的安全性,當今F1的不少安全防護措施都是他提出來的。
6
克拉克 Jim Clark
F1生涯:1960年-1968年
克拉克出生於蘇格蘭的農夫家庭,他從小喜歡開車,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參加賽車比賽。這一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反對,但在生性倔強的克拉克的一再要求下,父母最終還是給他開了綠燈。克拉克最初和朋友斯科特·沃森一起,加盟約克·麥克伯恩的車隊參加拉力賽,1960年獲得參加F1大賽的資格。兩年後,他在西班牙大獎賽上首次贏得分站冠軍。1965年是克拉克最輝煌的時刻,他同時贏得F1和美國印地500兩項冠軍。1960年到1968年期間,克拉克共獲得了25個分站賽冠軍,還兩度成為車手總冠軍。盡管克拉克實現了人生之夢,但他的好運到此為止。1968賽季,克拉克首先在南非站獲得冠軍,大有超過方吉奧再次獲得總冠軍的氣勢,但在同年霍根海姆舉行的F2大獎賽上,克拉克卻車毀人亡。那次賽車爆炸的原因至今不明。事後,賽車界對這位謙虛的蘇格蘭人總是念念不忘:在舒馬赫未曾出現的時代,F1史學家一直認為克拉克與方吉奧齊名,是F1最偉大的車手之一。
7
勞達 Niki Lauda
F1生涯:1971年-1979年
勞達是歷史上少數重返F1大賽的車手之一。他1949年2月22日出生於奧地利,1971年首次參加F1大獎賽。法拉利車隊慧眼識英雄,勞達的加盟也很快改變了義大利車隊的傳統作風。1975年和1977年,勞達兩次獲得世界冠軍。1976年德國大獎賽的紐布格林賽道上,勞達發生嚴重車禍,並引發大火,面部被嚴重燒傷,但他在38天後重新出現在賽道上,並獲得當年的世界亞軍。1979年,勞達突然退出F1,3年後才重返大賽,但這次加盟的不再是法拉利,而是邁凱輪。當時不少人懷疑他重返賽場是為生活所迫,且不會再有大作為,誰知他當年就擊敗了普羅斯特,並在1982年再次成為世界冠軍。
勞達是F1大賽中有名的智多星。每次比賽前,他都要分析一下本站比賽可能遇到的風險,衡量一下冒險是否值得。退役後,他還當過美洲虎隊的掌門人。離開F1後,勞達成立了一家航空公司,但經營並不順利。他一度還曾成為法拉利的顧問,但因與法拉利的技術人員意見相左,而被趕走。如今,勞達是奧地利一家電視台的F1轉播顧問。
8
莫斯 Stirling Moss
F1生涯:1951年-1961年
在英國,只要一提到斯特林·莫斯的名字,人們就會想到F1大賽。莫斯出生在英國的一個賽車世家裡。他的父親阿爾弗雷德·莫斯和母親都是賽車高手。父親參加過布魯克蘭茲汽車大賽;母親則以去各地參加汽車和摩托車比賽為樂。莫斯的姐姐不僅是個賽車迷,而且也是賽馬和賭馬的高手,多次參加各種賽馬比賽。盡管莫斯的全家都是運動員,他本人童年時卻是體弱多病,由於其所患腎病在一段時間里沒有得到很好的醫治,差點斷送了他的前程。莫斯9歲時,他的父親開始訓練兒子開車。老莫斯從舊車店裡購買了一輛老式的奧斯汀汽車,小莫斯就開始在自家的田地周圍開著車兜來兜去。老莫斯是位牙科醫生,他希望兒子學好本事,也當一位牙科醫生。作為醫生的兒子,莫斯本應子承父業,可惜他根本不是讀書的料。17歲時,還沒完成學業的莫斯到飯店當了服務員。為了掙更多的錢,他還在晚上當看門人。
1951年,干過多種職業的莫斯終於來到法拉利車隊。可當比賽快要開始時,車隊卻臨時換人,這讓莫斯深感失望。數年後,法拉利車隊曾希望他能回心轉意,但莫斯始終沒有與紅色躍馬和解。在1951年到1961年的10年時間里,莫斯從沒有拿過一次F1總冠軍。然而,他在其他比賽中卻為英國獲得了不少冠軍頭銜。用F1史學家的話來說,如果不是評選F1十傑,而是評選賽車十傑,那莫斯應當獨占鰲頭。
9
普羅斯特 Alain Prost
F1生涯:1979年-1994年
阿蘭·普羅斯特是F1歷史上最了不起的人物之一。他在13年的F1生涯中為法蘭西獲得多次榮耀。1985年退役後獲得了法國政府頒發的榮譽騎士獎章。1999年,他又獲得了20世紀世界體育大獎。
普羅斯特1955年5月24日出生在法國聖保羅,早年對賽車的熱愛始於參加卡丁車賽,後來贏得了F3冠軍。1973年,他參加了F1世錦賽的最後一站比賽,從此步入F1車壇。
讓人們感到驚訝的是,普羅斯特首次駕駛F1賽車就沒有出現任何失誤。第二年,他效力邁凱輪車隊,正式參賽。1981年,他轉會雷諾車隊,在當年的法國大獎賽上首次贏得分站冠軍。1983年,他僅以1分之差輸給巴西的皮蓋特,未能奪得世界冠軍。在強大的壓力之下,普羅斯特在1984年重返邁凱輪車隊,但這次他又以0.5分之差輸給了隊友勞達。
1985年才是普羅斯特的轉折點,他成為法國歷史上首位F1世界冠軍。此後在1988年和1989年兩次贏得世界冠軍,成為世界上第六位三次獲得世界冠軍的車手。
普羅斯特的賽車事業持續時間很長,在圈內他的綽號也最多:「計算器」、「婊子養的快兒子」、「大鼻子」,諸如此類。由於普羅斯特在比賽時絕不會冒險駕駛,他最為人知的外號還是「車壇教授」,這也因為他每次賽後還能對比賽進行一番認真評述。
普羅斯特的宿敵是塞納,為此他還曾於1992年一度退出車壇。1993年,普羅斯特重返賽場,加盟威廉姆斯車隊,並贏得了第四個世界冠軍。他創下的199場F1大賽獲勝51場的成績曾被認為是F1最難打破的紀錄之一。在得知塞納第二年要轉會威廉姆斯之後,普羅斯特再次宣布退役。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普羅斯特費盡心血創建了一支F1「法國隊」,但他的理念並沒有得到商界的認可,也沒有政府的支持,車隊很快倒閉。
10
布拉伯海姆Jack Brabham
F1生涯:1955年-1970年
布拉伯海姆是來自澳大利亞的二代移民,但他一直被認為是英國車手。他的祖父原來居住在倫敦東區,在移民悉尼後開設了一家生意火爆的食品公司。這給布拉伯海姆從事賽車事業提供了經濟基礎。布拉海姆的父親是一位摩托車迷,他在兒子12歲時就教其駕駛汽車。15歲時布拉伯海姆離開學校,到一家修車場工作,不久開始為一位美國人專門製造賽車。很快,布拉伯漢姆經歷了修車、造車、賽車的轉變——要知道心計頗深的布拉伯海姆每晚都到科加拉工程學院進修工程師課程。
1944年,布拉伯海姆第一次參加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比賽就獲得了冠軍,他還與羅恩·陶拉納克結成了夥伴關系,這種關系一直保持到歐洲的F1賽場上。1955年,布拉伯海姆進入了歐洲的汽車大賽。歐洲干凈、整潔和平滑的車道遠遠好於澳大利亞崎嶇不平、骯臟的賽道,良好的條件使布拉伯漢姆更加熱愛F1大賽。從1962年開始,布拉伯海姆與同伴駕駛自己製造的賽車參賽,到1966年時,40歲的布拉伯海姆達到了職業生涯的頂峰,這位不苟言笑的澳大利亞人是迄今F1車壇上界惟一一位駕駛自造賽車獲得世界冠軍的車手。1969年,布拉伯漢姆在一次試車中傷了腳踝,從而失去了第四次贏得世界冠軍的機會。隨後一年,他在贏得了南非大獎賽冠軍後,其後兩場比賽都是意外地在最後一圈失利。之後,布拉伯漢姆賣掉了車隊股份,重返澳大利亞。
11
格拉漢姆·希爾 Graham Hill
F1生涯:1958年-1975年
格拉漢姆·希爾16歲時在一家汽車配件廠當學徒。21歲那年,他還去艦隊服了二年役。其中某天,他從一本雜志上偶爾發現了一個賽車培訓廣告,於是報名參加。培訓中希爾只跑了4圈就很快被「伯樂」發現。此後他開始利用打工掙錢,來換取參加培訓的機會。
希爾24歲時才真正開始賽車生涯,他用70英鎊從別人那裡買了一輛1929出廠的奧斯汀參賽。後來,他來到有「蓮花之父」的蓮花車隊當技師,1958年才得到參加F1大獎賽的機會。
1962年,他贏得荷蘭大獎賽冠軍,同年得到年度總冠軍。1964年,他加盟布拉伯漢姆的車隊,可惜該隊賽車太破舊。第二年,他重返蓮花車隊,與英國人克拉克組成「超級組合」。可惜,克拉克在1968年德國霍根海姆賽道上撞車身亡,希爾贏得了最後兩站冠軍,最終第二次贏得了世界冠軍。
1969年,希爾在一次比賽中意外受傷,但他在第二年奇跡般復出。1975年,希爾在一次飛機事故中喪生。他的兒子達蒙·希爾子承父業,1990年開始進入F1,並在1997年奪得世界冠軍。
12
皮蓋特 Nelson Piquet
F1生涯:1978年-1990年
皮蓋特盡管也取得過三次世界冠軍,但他與同樣獲得三次世界冠軍的布拉伯漢姆一樣,容易被人們遺忘。
皮蓋特1952年8月17日出生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是一位政府官員的後代。他家境較好,14歲時參加卡丁車比賽,1971年、1972年兩次贏得巴西卡丁車錦標賽冠軍。為了不讓家人發現自己從事的風險運動,他甚至改名來瞞過家人。1977年,他來到歐洲參賽,取得了英國F3冠軍。1978年中他曾加入邁凱輪車隊,但不久就被車隊解聘。此刻,布拉伯漢姆車隊經理埃克萊斯頓收留了他。埃克萊斯頓現在是F1的推廣人。
皮蓋特的隊友是奧地利的勞達,在這位傳奇人物退役前,皮蓋特已開始擔當重任。1980年,皮蓋特在美國大獎賽上首次贏得分站冠軍。1981年,皮蓋特取得了自己的首個F1世界冠軍。1983年,皮蓋特再奪世界冠軍,也成為最後一位使用渦輪增壓引擎奪冠的車手。1985年,皮蓋特轉會威廉姆斯車隊,當時該隊的英國人曼塞爾並不歡迎這位新隊友。兩位車手展開了內訌,但在1987年,皮蓋特還是第三次贏得了世界冠軍。1988年,皮蓋特錯誤轉會蓮花車隊,此後成績平平。皮蓋特最後效力的是貝納通車隊,但由於該車隊後來找到了天才車手舒馬赫,皮蓋特只能被迫到美國印地聯賽謀生。1991年,他在一場印地比賽中發生嚴重車禍,後退出車壇。
13
邁凱倫 Bruce Mclaren
F1生涯:1959年-1970年
邁凱倫生於紐西蘭的奧克蘭,其父親是一家汽修廠老闆。由於父親經常參加汽車和摩托車比賽,對孩提時代的邁凱倫也產生了深刻影響。邁凱倫20歲就參加了當地的汽車登山賽。1957-1958賽季中,他在COOPER輪胎系列賽中取得勝利,並贏得了紐西蘭第一份到歐洲參賽的獎金。
1959年,22歲的邁凱倫在美國大獎賽上贏得了F1冠軍,成為當時F1歷史上最年輕的分站冠軍。這一紀錄直到前年才被西班牙的阿隆索打破。1962年至1965年,邁凱倫率領COOPER車隊奪得了多次分站冠軍。之後,他與合夥人組建了邁凱倫車隊。1965年,邁凱倫使用福特引擎首次開始參加F1世錦賽。1968年,邁凱倫駕駛自己製造的賽車在比利時大獎賽上首次贏得分站冠軍。
1970年6月2日,邁凱倫在英國古德伍德賽道試車時發生事故撞車身亡,年僅33歲。但他卻為F1車壇留下了寶貴的財富:車隊雖幾經轉手,但用邁凱倫命名的車隊至今活躍在F1車壇上。
14曼塞爾Nigel Mansell
F1生涯:1979年-1992年
曼塞爾1953年8月8日出生在英格蘭。與其他車手一樣,他也是從F3直接進入的F1,不過這是用自己的房產做抵押換來的。
1979年,曼塞爾受邀到蓮花車隊試車,雖然成績不錯,但只能成為車隊的試車手,只在賽季中得到三次替補出場的機會。1980年,曼塞爾在奧地利大獎賽上首次參賽,但由於賽車漏油,他未能取得好成績。1981年,曼塞爾成為蓮花車隊正式車手,但成績並沒有太大的進步。1985年,曼塞爾轉會威廉姆斯車隊,雖然本田引擎動力十足,但他也沒什麼登台機會。1986年,曼塞爾時來運轉,取得了五站分站冠軍,並有望與邁凱輪車隊的普羅斯特爭奪世界冠軍。在當年澳大利亞大獎賽上,他只要取得3分便可穩拿總冠軍,孰料他卻在終點前200米爆胎失控。1987與1988年,曼塞爾的主要對手是隊友皮蓋特,但他始終處於隊友的陰影下。1989年,曼塞爾轉會法拉利車隊,首場比賽就取得冠軍,並先後在四場比賽中的三場登上領獎台。1991年,曼塞爾重返威廉姆斯車隊,但他開始時失分太多,第三次獲得世界亞軍。1992年是曼塞爾最輝煌的一年,威廉姆斯車隊得到了全新的本田引擎,曼塞爾取得了開賽之初的五次勝利,並最終奪得世界冠軍。曼塞爾賽後與車隊在合同方面發生了爭執,他一氣之下跑到美國參加印地系列賽,並於1993年奪得印地聯賽總冠軍。1994年,塞納撞車身亡後,威廉姆斯聘請曼塞爾重返該隊。但此時的曼塞爾已不再具備F1的才華,幾站之後就退出了。
15 阿隆索 Fernando Alonso
F1生涯:2001年至今出生於西班牙的阿隆索在賽車上很有天賦,13歲時就獲得西班牙卡丁車冠軍,隨後開始嘗試方程式錦標賽,在贏得F3000冠軍後,阿隆索來到F1,最初是擔任米納爾迪和雷諾的試車手,但很快,他就在賽道上出人頭地,將一系列紀錄改寫到了自己名下。他是F1歷史上最年輕的分站賽冠軍,去年更以24歲7個月零29天的年齡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很多人相信,阿隆索將是繼舒馬赫之後出現的新一代車王,正是他的出現才使舒馬赫下定在本賽季結束後退出F1車壇的決心。
2. 怎樣才能成為一名F1賽車手
中國沒有F1車手。亞洲車手F1最好成績是2002年佐藤琢磨在日本鈴鹿賽道上獲得第5名。
成為方程式賽車手,一般先從卡丁車開始。然後參加各級方程式的比賽來晉級。
方程式賽車有三個級別:
F3:最低一級是三級方程式(氣缸容積為2升,功率為170馬力)。著名賽事有福特、歐寶、雷諾、寶馬方程式系列賽。大眾方程式錦標賽也屬於這一系列。
* F3000:亦可稱三公升方程式(注意:不稱二級方程式),它的氣缸容積為3升,功率475馬力;著名賽事有國際汽聯F3000與歐洲F3000錦標賽。2005年停辦,被GP2取代。
GP2:2005年,為F1培養了許多車手的F3000比賽停止舉辦,GP2此時應運而生。GP2馬力達到600匹,比不足500匹的F3000更加接近F1的性能,更加配合車手的培育需要。劉易斯·漢密爾頓
是06年GP2的冠軍。
F1:一級方程式,FIA 最高等級的方程式車賽事。它的氣缸容積3升,功率700至900馬力。
職業車手一般都是從小系統培養,一般多出自賽車世家,因為玩車很貴,體能訓練、營養、車輛、機械維護、服裝、訓練場地、比賽費用、車馬食宿等等都是要錢的,一般家庭負擔不起,需要有一定財力並且父母熱愛賽車運動的家庭才會培養孩子去從事這一高危職業。雖然車手的收入在運動員中是名列前茅的,但也只是站在塔尖的那幾個,沒成名前不會有人願意贊助的,錢自己搞定,而且賽車也是要有天賦的,投入未必有回報。
3. F1賽車手
這可是段坎坷艱辛的路程。以下答案參考。
第一階段,在8-12歲期間。這名車手一定要在各級卡丁車比賽中勝出,包括國內各種賽事,以及一些國際比賽,都必須有獲勝的把握。在這個階段,車手在卡丁車比賽中培養各種賽車的基本知識,包括最佳線路等等,同時也感受賽車氣氛。
第二階段,在12-16歲期間。這一階段,車手開始進入初期方程式階段,參加比如Campus之類的方程式比賽。這些未來的F1車手在這個階段所參加的初級方程式比賽中,必須在競爭對手中鶴立雞群,成為最出色的車手。此時進入初級方程式階段是為了讓車手盡早學習和熟悉方程式賽車。
第三階段,在16-22歲期間。車手在Campus已經取得很大的成功,這時已經具備進入高級方程式階段的條件了。所謂的高級方程式,主要指F3、雷諾方程式和F2000之類的方程式。要進軍F1的車手更加需要在該級別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甚至是獲得世界范圍內的冠軍。特別是F3比賽,因為目前F1車手大部分都是從F3直接晉身F1的,例如巴頓、庫爾哈德等。
除了F3以外,別的方程式賽車也能作為進入F1的途徑,比如F3000、美國Indy car等等的高水平比賽,例如海菲爾德、蒙托亞等。這些比賽的技巧和難度已經非常接近F1。但是也會有一些特殊的例子,比如說萊科寧,他是直接從雷諾方程式進入F1的。
第四階段,當車手在高級方程式取得耀眼成績的同時,又被F1車隊相中之後,就會成為F1車隊的試車員。F1的試車員是沒有比賽任務的,除非在正式車手受傷或者無法出賽時替補上場。試車員的任務是不斷駕駛F1賽車,給予賽車設計師意見,以提高賽車水平。同時對於年輕的新車手來說,這時是積累F1賽車駕駛時間的好機會。
第五階段,當車手的水平和駕駛時間已經達到要求之後,就要等待各個車隊所提供的機會了,可以參加比賽的就這么二十幾個人,因此每年更換的車手也就幾個人。因此除了實力以外,機遇也非常重要。一旦被選中,就可以成為真正的F1車手了。
4. 什麼叫方程式賽車手
世界頂級賽車的駕駛員或正式車手,必須從兒童時代開始,而且培養這樣一位車手,必須靠三代人的共同努力,甚至是一個國家的支持。要成為F1車手,必須經歷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在8-12歲期間。這名車手一定要在各級卡丁車比賽中勝出,包括國內各種賽事,以及一些國際比賽,都必須有獲勝的把握。在這個階段,車手在卡丁車比賽中培養各種賽車的基本知識,包括最佳線路等等,同時也感受賽車氣氛。
第二階段,在12-16歲期間。這一階段,車手開始進入初期方程式階段,參加比如Campus之類的方程式比賽。這些未來的F1車手在這個階段所參加的初級方程式比賽中,必須在競爭對手中鶴立雞群,成為最出色的車手。此時進入初級方程式階段是為了讓車手盡早學習和熟悉方程式賽車。
第三階段,在16-22歲期間。車手在Campus已經取得很大的成功,這時已經具備進入高級方程式階段的條件了。所謂的高級方程式,主要指F3、雷諾方程式和F2000之類的方程式。要進軍F1的車手更加需要在該級別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甚至是獲得世界范圍內的冠軍。特別是F3比賽,因為目前F1車手大部分都是從F3直接晉身F1的。當然除了F3以外,別的方程式賽車也能作為進入F1的途徑,比如F3000、美國Indy car等等的高水平比賽,這些比賽的技巧和難度已經非常接近F1。但是也會有一些特殊的例子,比如說麥克拉倫車隊的芬蘭小將萊柯寧,他是直接從雷諾方程式進入F1的。
第四階段,當車手在高級方程式取得耀眼的成績同時,又被F1車隊相中之後,就會成為F1車隊的試車員。F1的試車員是沒有比賽任務的,除非在正式車手受傷或者無法出賽時替補上場。試車員的任務是不斷駕駛F1賽車,給予賽車設計師意見,以提高賽車水平。同時對於年輕的新車手來說,這時是積累F1賽車駕駛時間的好機會。
第五階段,當車手的水平和駕駛時間已經達到要求之後,就要等待各個車隊所提供的機會了,可以參加比賽的就這么二十幾個人,因此每年更換的車手也只不過幾個人。所以除了實力以外,機遇也非常重要。一旦被選中,就可以成為真正的F1車手了
5. 世界上著名的F1方程式賽車手都有誰各是什麼車隊的,取得過什麼獎項,如果有排名就更好了。。
根據冠軍數量可以這么排:1、Michael Schumacher舒馬赫在94-95,2000-2004取得了驚人的7次世界冠軍的記錄,一舉打破了第二名Fangio保有了近50年的記錄。2、Juan Manual Fangio方吉奧是大獎賽的第一個統治級車手,他在51、54-57取得了5個世界冠軍,這一紀錄直到2003年才由Michael Schumacher打破。3、Alain Prost法拉利歷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的車手,阿蘭·普羅斯特在85-86,89和93取得了四個世界冠軍,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車手Ayrton Senna最重要的對手之一。4、Jack Brabham布拉海姆是F1歷史上的奇才,他在59、60、66取得了三次世界冠軍,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世界冠軍的賽車都是他自己打造的。開著自己的車取得冠軍的記錄,至今空前絕後。5、Jackie Stewart斯圖沃特是英國早期重要車手之一,它是69、71、73世界冠軍,曾經在紐北跑出過驚人的四分鍾勝利,是歷史上優勢最大的單場大獎賽勝利6、Nikki Lauda尼基·勞達在75、77、84取得了大獎賽冠軍,其中84年時復出之後取得的。7、Nelson Piquet老皮蓋特是巴西早期最偉大的車手,在Senna之前。同樣是三次世界冠軍。當然他兒子就沒這么強了。8、Ayrton Senna賽場上最強大的車手之一。如果不是94年伊莫拉的嚴重事故,他還可以取得更偉大的成績9、Albeto Ascari為法拉利車隊贏下第一個車隊冠軍+車手冠軍的傳奇車手,至今仍然保有拿下單賽季全部大獎賽的傳奇記錄,然而在一場比賽當中他的賽車失控沖入湖中,於第二天去世。他贏得了兩個車手冠軍10、Graham Hill又一個雙冠車手,難能可貴的是,他是歷史上父子冠軍的保有者——他兒子Daemon Hill也取得了世界冠軍。======================================以上排名頗有成王敗寇的意思,僅僅是列舉一下冠軍,純粹是考捲成績決定一切。我並不想這么排,然而唯一毫無爭議的,也就是這個成績,注意一下的就是裡面大多數其實都算並列,4-8都是三冠,而9、10是雙冠,還有一些雙冠車手比如Jim Clark、Mika Haikennen還有大家都熟悉的Fernando Alonso都寫不下了。其實這個排名也就是看看,沒事別老排名,排名就沒意思了。太多的偉大的車手,一生永遠與冠軍失之交臂。比如Gilles Veleneuv,他是公認的歷史上最偉大的車手之一,82年由於事故喪生,沒能實現拿下冠軍的夢想,不過15年後他兒子Jaques Veleneuv實現了這一目標。還有Moss,北環之王。也是一個冠軍都沒有。
6. 中國有哪些方程式賽車手
中國方程式賽車手有:
1 凌康
凌康,男,中國方程式賽車手。2014年12月08日,2014年的阿布扎比收官站,除了中國香港車手方駿宇成為繼馬青驊之後,第二位亮相F1周五練習的「國字型大小」車手外,賽道上還有一位中國車手,他就是參加GP3的凌康,年僅17歲,是所有車手中年齡最小的。
2 董何彬
董荷斌(1982年12月4日- ),男,出生於荷蘭阿納姆附近的小鎮威爾浦,是著名荷蘭籍華裔車手。於2008年加盟更具競爭力的三叉戟車隊,並同時參與冬季的GP2 Asia和夏季的GP2,成為首批參加一年雙賽季的GP2車手。2010年1月31日,雷諾F1車隊在西班牙瓦倫西亞宣布,華裔車手董荷斌2010年加入雷諾F1車隊,他將做為車隊第三車手參加2010賽季的征戰,同時也將作為雷諾F1車隊年輕車手項目的車手之一,加入DAMS車隊參加2010賽季的GP2比賽。自此,董荷斌成為F1歷史上第一位華裔車手。
3 江騰一
江騰一於1985年在上海出生,1998年當時13歲的他發現了自身具備的賽車手潛質,於是開始了他的卡丁車生涯,在當時他就已經被預言會成為一名成功的天才車手。江騰一的技術有了出人意料的長足進步,在中國和義大利的人氣也越來越旺。
4 程從夫
程叢夫(1984年8月15日)小名毛蛋,出生於中國北京,自小喜歡賽車,並多次獲得亞洲及全國小型賽車冠軍。
7. 世界上著名的F1方程式賽車手都有誰
今年有六位世界全軍車手同時參賽,估計是賽車歷史上比較少見的
舒馬赫 7屆冠軍(也是本人最喜歡的車手)
阿隆索 2屆冠軍(曾經討厭,但是技術沒的說)
漢密爾頓 一屆冠軍
巴頓 一屆冠軍
萊科寧 一屆冠軍(偶像派代表,當然實力絕對很牛X)
維特爾 2屆冠軍(被譽為舒馬赫接班人,各種光環籠罩)
其他的車手也很有競爭力如剛奪冠的羅斯伯格,還有馬薩等等,能進入F1的車手都是世界頂級車手,羨慕嫉妒恨啊,呵呵,以前也有很多傳奇車手,比如塞納,皮奎特,普羅斯特,還有羅斯伯格的老爹等等,但是沒有看過他們比賽
F1是很精彩的運動,還有WRC勒芒什麼的也很有意思,LZ多關注關注吧
8. 我想當方程式賽車手有誰可以資助我
首先,我自己就在跑賽車,綜合你的上述情況,你甚至不具備一個當職業車手的基本素質,你一不對自己負責,二不對公路上的其他人負責,做為一個賽車手,你應當是引導他人到賽車場飆車,而不是在公路.
2.你和方程式基本無緣.你不知道現在活躍在中國土地上的那些方程式車手是誰嗎,張大勝,曹宏偉,朱戴維等等,他們這幫車手中最大的才19,最小的16,並且曹宏偉都已經是CTCC的車手了,您的年齡只能是陪太子讀書,條件還是自己出錢
3.你的情況一般的是不可能有人會資助你的,就算是你已經入門了,也得有成績和關系,就算你天賦絕佳,你也得先自己掏錢比賽,有成績了才會有人資助你
4.光是沖著"中國未來的F1方程式車手在此誕生",就可以體現出你完全不懂賽車,一點都不懂,不是賽車技術,我指的是賽車這個行當,你先在才開始賽車已經是太晚太晚了,現在的中國小孩7,8歲已經開始跑卡丁了,隨便去AGF或者POLO CUP找個年齡比你小,天賦沒你好的,都可以輕松將你打敗
5.如果你確實很有天賦,那請你先自己參加比賽,有成績了,會有人主動找你,而不是開著個皮卡到處找
9. 怎麼成為一名方程式賽車手
開一級方程式要有國際A級駕照,要有啊A級駕照得先考B,要有B級的得先考C,之前要考D。你要從D開始考。考是D短期培訓,好像是3天,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