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亞馬遜河多長
美國地質考察家經過反復測定,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 亞馬遜河是拉丁美洲人民的驕傲。它浩浩盪盪,千回百轉,蜿蜒流經秘魯、巴西、玻利維亞、厄瓜多、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等國,滋潤著80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使亞馬遜河流域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國」。 亞馬遜河全長六千多公里,其支流有上千條,與幹流共同組成了總長度達六萬余公里的亞馬遜河系網,其流域面積八百萬平方公里左右,大部分在巴西境內。 由於赤道附近多雨地區,亞馬遜水量終年充沛,亞馬遜河口年平均流量為每秒22萬立方米,使它成為世界上流域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巴西人自豪地稱之為「河海」。亞馬遜河河源至河口間的高差不大,加之又處於赤道多雨地區,河床深、寬且平坦,流速很緩,適宜航運事業,馬瑙斯港是亞馬遜河的重要港口。 亞馬遜河還有一個世界自然奇觀--涌潮,它可以和我國的錢塘江大潮相媲美。在穿越了遼闊的南美洲大陸以後,亞馬遜在巴西馬拉若島附近注入大西洋。亞馬遜河的入海口呈巨大的喇叭狀,海潮進入這一喇叭口之後不斷受到擠近而抬升成壁立潮頭,可以上溯600~1000公里。一般潮頭高1米~2米,大潮時可達5米。 巴西人把亞馬遜海潮稱為「波波羅卡」,涌潮時遊人爭相前往。每逢漲潮,濤聲震耳,聲傳數里,氣勢磅礴。 亞馬遜河全長6440公里,在世界河流中位居第二,僅次於長6695公里的尼羅河。亞馬遜河每秒鍾把116000立方米的水注入大西洋,流量比薩伊河約多三倍,比密西西比河多十倍,比尼羅河多六十倍,佔全球入海河水總流量的五分之一。水量充沛、水力澎湃,河口淡水沖入大西洋中達160公里。支流中,七條長逾1600公里;最長的是馬代拉河,長逾3200公里。 亞馬遜流域植物種類之多居全球之冠。許多大樹高六十多公尺,遮天蔽日,故旱地森林的地面光禿禿,只有一層腐爛的枝葉。澇地森林則情況迥異,灌木和喬木有板狀基根,幫助維生。樹冠由高至低分層,各層充滿生機。葛藤、蘭花、鳳梨科植物爭相攀附高枝生長,其間棲息著猴子、樹懶、蜂鳥、金剛、鸚鵡、巨大蝴蝶和無數蝙蝠。水中生活著凱門鱷、淡水龜,以及水棲哺乳類動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陸地生活著美洲虎、細腰貓、西(貊)、貘、水豚、犰狳等。另有二千五百種魚,以及一千六百多種鳥。亞馬遜森蚺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蛇,最長可達十公尺,重達二百二十五公斤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軀干;但一般森蚺長度在五公尺半以下。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棲息在泥岸或者淺水中,捕食水鳥、龜、水豚、貘等,有時甚至吞吃長達兩公尺半的凱門鱷。森蚺會把凱門鱷緊緊纏繞,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後整條吞下去,嗣後幾個星期,不用進食。盡管成年森蚺是極可怕的獵食動物,但是幼蚺出生時,長不過七百六十公釐。幼蚺是胎生的,有時一胎達七十條左右。許多幼蚺被凱門鱷吃掉。倖存的長大後,反過來吃凱門鱷。亞馬遜部分雨林辟為保護區,例如己西塔帕若斯河岸邊的亞馬遜國家公園,面積近一萬平方公里。然而,目前的伐林速度若不減慢,亞馬遜這片佔全球林木總面積三分之二的廣大森林,將在二十一世紀消失。
㈡ 為什麼稱亞馬孫大潮是潮汐之最
潮汐是月亮、太陽對地球的海水引力造成的。上述河口都有喇叭形;河口近海岸處都發育了一個巨大的攔門沙坎。來勢兇猛的潮頭,碰上像牆似的沙坎,便一躍而起,把巨浪掀得更高,形成層層疊疊波瀾壯闊的大涌潮。而亞馬孫河除具備上述兩個因素外,還有得天獨厚遠比其它河流大得多的水量,而且雨季流量更大。所以在河口前方百餘公里處的大西洋處都能感覺到它的強大的沖擊力。潮汐澎湃,波浪濤天,真有「聲驅千騎疾,氣卷萬山來」的氣勢,歷來為世界探奇攬勝的人們所嚮往。
㈢ 亞馬孫河潮汐潮高的原因是什麼
通常涌溯是由於月亮和太陽對地球的海水引力造成的一種朝汐現象.上面列舉的產生大涌潮的河的河口形態,酷似一個喇叭形河口;在這些河口都發育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攔門沙坎,便一躍而起,把浪頭掀得老高,形成層層疊疊波瀾壯闊的大潮湧.只不過亞馬孫河除具備上述兩個因素外,還得天獨厚,具有遠比其他幾條河大得多的水量,每秒流量高達200萬至240萬立方米,雨季流量還要多,在河口前方100公里的南大西洋深處都能感覺到它強大的沖擊力,因此一旦海潮突破河流的沖擊力,就會浩浩盪盪地向上游沖去,頗有一往直前之勢,這同其他涌潮一退一進的推進迥然不同.
㈣ 誰知道亞馬遜河在那個國家呢
亞馬遜河流經國家有:巴西、秘魯、哥倫比亞。
亞馬孫河位於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由於河流長度測量方法並無定論,亞馬遜河河長便有著多種不同的說法,其中之一即為常見的6400公里。
亞馬遜河世界第2長河,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它的河流量達每秒21.9萬立方米,比其他3條大河尼羅河(非洲)、長江(中國)、密西西比河(美國)的總和還要大幾倍,大約相當於7條長江的流量,佔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積達691.5萬平方千米,佔南美州總面積的40%。
河流特點:
1、流量大(位於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十分豐富)。
2、水位變化小,無明顯汛期(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降水豐富)。
3、流域面積廣(位於亞馬孫平原)。
㈤ 與亞馬孫潮有關的知識
我們中學的時候學了不少亞馬的故事,好像是小學3年級。
㈥ 簡述亞馬孫河大潮的成因並說明觀潮需防範那些旅遊問題
亞馬遜河有一個世界自然奇觀--涌潮,它可以和我國的錢塘江大潮相媲美。在穿越了遼闊的南美洲大陸以後,亞馬遜河在巴西馬拉若島附近注入大西洋。亞馬遜河的入海口呈巨大的喇叭狀,海潮進入這一喇叭口之後不斷受到擠近而抬升成壁立潮頭,可以上溯600-1000公里。一般潮頭高1米-2米,大潮時可達5米。巴西人把亞馬遜海潮稱為「波波羅卡」,涌潮時遊人爭相前往。每逢漲潮,濤聲震耳,聲傳數里,氣勢磅礴。
地形:
1,亞馬孫平原北部為蓋亞那高原,南部為巴西高原,西部為安第斯山脈,形成了一個向東敞開的漏斗形地形,來自大西洋的東北和東南信風遇地形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降水豐富。
2,平原地形,利於水的匯集。
地理位置:
1,赤道穿過亞馬孫平原,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降水充足。
2,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經。
㈦ 亞馬孫大潮的資料20字個
亞馬孫大潮,位於南美洲 巴西 北部的亞馬孫河流域,為世界三大潮湧之一。
㈧ 亞馬孫大潮什麼時候出現
大概4月12號前後潮最大,北京時間20點直播開始。具體時間也說不清。
㈨ 亞馬遜多長
亞馬遜河是拉丁美洲人民的驕傲。它浩浩盪盪,千回百轉,蜿蜒流經秘魯、巴西、玻利維亞、厄瓜多、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等國,滋潤著80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使亞馬遜河流域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國」。
亞馬遜河長6440公里,其支流有上千條,與幹流共同組成了總長度達6萬余公里的亞馬遜河系網,大部分在巴西境內。由於赤道附近多雨地區水量終年充沛,亞馬遜河口年平均流量為22萬立方米每秒,使它成為世界上流域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巴西人自豪地稱之為「河海」。亞馬遜河河源至河口間的高差不大,加之又處於赤道多雨地區,河床深、寬且平坦,流速很緩,適宜航運事業,馬瑙斯港是亞馬遜河的重要港口。
亞馬遜河還有一個世界自然奇觀——涌潮,可以和我國的錢塘江大潮相媲美。在穿越了遼闊的南美洲大陸以後,亞馬遜在巴西馬拉若島附近注入大西洋。亞馬遜河的入海口呈巨大的喇叭狀,海潮進入這一喇叭口之後不斷受到擠近而抬升成壁立潮頭,可以上溯600~1000公里。一般潮頭高1~2米,大潮時可達5米。
巴西人把亞馬遜海潮稱為「波波羅卡」,涌潮時遊人爭相前往。每逢漲潮,濤聲震耳,聲傳數里,氣勢磅礴。
亞馬遜河的長度在世界河流中位居第二,僅次於長6695公里的尼羅河。亞馬遜河的流量比薩伊河約多3倍,比密西西比河多10倍,比尼羅河多60倍。佔全球入海河水總流量的1/5。水量充沛、水力澎湃,河口淡水流入大西洋中達160公里。支流中,有7條長逾1600公里;最長的是馬代拉河,長逾3200公里。
亞馬遜流域植物種類之多居全球之冠。許多大樹高60多米,遮天蔽日,故旱地森林的地面光禿禿,只有一層腐爛的枝葉。澇地森林則情況迥異,灌木和喬木有板狀基根,幫助維生。樹冠由高至低分層,各層充滿生機。葛藤、蘭花、鳳梨科植物爭相攀附高枝生長,其間棲息著猴子、樹懶、蜂鳥、金剛鸚鵡、巨大蝴蝶和無數蝙蝠。
水中生活著凱門鱷、淡水龜,以及水棲哺乳類動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陸地生活著美洲虎、細腰貓、西(貊)、貘、水豚、犰狳等。另有2500種魚,以及1600多種鳥。亞馬遜森蚺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蛇,最長可達10米,重達225公斤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軀干;但一般森蚺長度在5米以下。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棲息在泥岸或者淺水中,捕食水鳥、龜、水豚、貘等,有時甚至吞吃長達2.5米的凱門鱷。森蚺會把凱門鱷緊緊纏繞,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後整條吞下去,嗣後幾個星期不用進食。盡管成年森蚺是極可怕的獵食動物,但是幼蚺出生時,長不過760厘米。幼蚺是胎生的,有時一胎達70條左右。許多幼蚺被凱門鱷吃掉。倖存的長大後,反過來吃凱門鱷。
亞馬遜部分雨林辟為保護區,例如己西塔帕若斯河岸邊的亞馬遜國家公園,面積近1萬平方公里。然而,目前的伐林速度若不減慢,亞馬遜這片佔全球林木總面積2/3的廣大森林將在21世紀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