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馬鶴凌的遺囑
餘生逢亂世,七歲失怙,在家憂國難中成長,幸有我父遺澤、我母德教與師友恩義之引導匡持,七十餘年來,尚知自勉,仰事俯畜無虧。
大局丕變,率家來台,歷盡艱險,得以目睹我母晚年安樂,以八三高齡在兒孫孝敬中壽終內寢;四女旅美、孝友賢良,婚姻美滿,子女上進,並義務教授中文多年,為親友所稱道;我兒英九潛心學養,有九思之德,九如之身,九經之志,立身行道,國人期許方殷,此乃余此生最大安慰。
惟為興革治平,夢想風馳五十年,冒險犯難,奮不顧身,徒勞無功;叩闕陳辭,不斷建言中樞,力行中山遺訓、遺囑,策動黨人,「為民前鋒」,「喚起民眾,共同奮斗」,「迎頭趕上民主先進國家」,「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如此要務,乃竟不為主其事者重視,以致國人至今不知自主,而為謊言欺騙,暴力威脅,利益收買,終為姦宄所乘,陷入當前政治混亂、經濟崩潰、社會沉淪、民不聊生之悲慘局面,此乃余此生最大遺憾!
幸退休後,有自由之身,奔號海內外,結志同道合之士,籌開世界華人和平建設大會八屆;籌組世界華人和平建設協會及全球十二重要地區總會,推廣開創華人和平建設世紀之理念與構想。主張我兩岸政要正視漢滿融合、中蒙並存史實,在國內化獨漸統,團結合作,全面振興;在國際化敵為友,協和歐美,共進大同。十二年來,鍥而不舍,反覆論證弘揚,已見成效。此乃天下國家必由是而治之大道,繼續努力,必能救國救世。
惟余今年已年逾八旬,且有痼疾在身,自知朝不保夕,特立遺囑,寄望我兒英九繼志述事,適時全力以赴。會內同仁隨余義務工作十二年,各總會發起人皆熱愛國家民族與世界人類之志士仁人,均應爭取合作,以收眾志成城之效。
至余之後事,務必從簡,不發訃文、開吊、勞動親友,登報周知、火葬我母墓旁即可。遺著夢想風馳文選及吟草,可供同道參考欣賞。世亂方殷,人生苦短,此願得酬,亦無憾矣!
馬鶴凌的骨灰壇題有「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協強扶弱、一起邁向大同」兩句話。
馬鶴凌教誨後人留言「惟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 惟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㈡ 有一句話是「有計劃不忙」,後面一句是什麼
後面一句是「有原則不亂。」
㈢ 如何評價馬鶴凌(以他立遺囑一切從簡,教育兒子清正廉潔來說)
身正為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致敬
㈣ 馬元中的人物介紹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曾以「奇」字,形容馬英九小女兒馬元中「稀奇古怪」的個性,馬元中也曾在公開場合故作惡心狀,指「爸爸臉太油」,拒絕馬英九當眾親她,她找到機會就「吐槽」老爸的酷個性,和媽媽周美青一個樣。
馬英九是一板一眼的法律人,做事向來被認為中規中矩,但其實馬家頗有藝術的遺傳,除了馬英九姐妹里有人大學選讀藝術,馬唯中研究所畢業後,也選擇在國際爆破藝術家蔡國強工作室工作,改由藝術的觀點闡述生命的奧秘;馬家女兒的藝術天份一部分也應歸功於馬英九,因為女兒小時候,馬英九都把女兒的畫製作成賀年卡,寄給親朋好友,因此馬英九的友人對馬家姐妹「剛出道」的藝術作品,其實並不陌生。
1998年,馬英九48歲時,馬太太周美青在馬元中的陪伴下,和媒體初見面,被問到怎麼看很多女性把爸爸當作偶像,馬元中俏皮地反問,「爸爸比我胖這么多,怎麼會是偶像呢?」馬英九不多透露馬唯中隱私的理由是「免得收到質問郵件」,不多談馬元中在美留學情況的理由是「小女兒會打我」,和小么女沒有距離的互動,由此可見。
㈤ 馬鶴凌先生和他的對聯
英略振南都,百歲功名才一半;
九經行大道,八年德業應千秋
㈥ 馬應久是深圳人
馬應久是深圳人?
..台灣特首馬淫久確實是出生於廣東省深圳的人
因為他的父親馬鶴凌(1920年11月9日-2005年11月1日),湖南省湘潭縣人,曾就讀於湖南嶽雲中學、中央政治學校法政系十一期畢業。馬鶴凌一生最高公職是行政院青輔會處長(十二職等),黨職是中國狗民黨考紀會副主任委員。父親為馬立安,母親為馬向太夫人。
對日抗戰時,未畢業就參加青年軍,抗戰結束,即進入湖南省政府擔任基層的公務員,1948年來台,1949年曾經重返中國,要投靠共產黨,那一年在深圳生下馬淫久,馬淫久的名字是源自於馬家族譜,「英」為「上尊大人,英才繼起」 ,「九」則是希望能以「九思立身」並且「體健九如」。之後馬鶴凌就到香港調景嶺去,因為怕台灣的蔣匪介石清算斗爭,所以把馬淫久的出生地改為香港,當時的廣華醫院是親台灣的,才會弄出一張他的出生紙,1950年馬淫久他在一歲時隨雙親搬來台灣,
馬鶴凌回到台灣後,官位一路攀升,最高公職為行政院青輔會12職等處長,退休前的職務是國民黨中央考紀會副主委。母親秦厚修曾任中央銀行外匯局科長。
根據媒體披露,馬鶴凌與小他42歲的有夫之婦發生不倫戀,而這名對象就是馬鶴凌在其住處心臟病發的女主人翁惠美。此事由翁惠美的前夫吳家政出面指控。
1944年8月20日馬鶴凌與秦厚修結婚,婚後生下了四女一男,依序為馬以南、馬乃西、馬冰如、馬淫久、馬莉君。其中,台灣特首馬淫久區長是他唯一的兒子。目前馬家所有的成員上上下下都已經擁有美國籍,包含馬淫九所有的姊夫和妹夫,當然也包含她們的子女。
---------------------------------------------
還有我是故意打錯他名字的,要不然網路不給顯示。
..因為網路和所有中國網站都隸屬於訊息部來管轄
所以相對的官方是一概不成認這個中華民國第12任總統
因此我也故意打錯它的名字為~台灣地區特首馬淫久區長
㈦ 三十年的婚姻叫什麼婚
三十年的婚姻為珍珠婚。
每一個民族都很重視結婚,認為結婚是人生極為重要的事情。許多民族為了避免忘卻,往往要舉行名目繁多的結婚紀念活動。
1年--紙婚;
2年--布婚;
3年--皮婚;
4年--絲婚;
5年--木婚;
6年--鐵婚;
7年--銅婚;
8年--電婚;
9年--陶婚;
10年--錫婚;
11年--鋼婚;
12年--亞麻婚;
13年--花邊婚;
14年--象牙婚;
15年--水晶婚;
20年--瓷婚;
25年--銀婚;
30年--珍珠婚;
35年--玉婚;
40年--紅寶石婚;
45年--藍寶石婚;
50年--金婚;
60年以上--鑽石婚
(7)馬鶴凌擴展閱讀:
馬英九請假與妻慶珍珠婚 憶往事流露愛意
正在雲林、嘉義、台南展開下鄉長住的馬英九,20日突然中斷行程特別回台北一天,而且一整天沒有安排任何行程。
台灣傳媒究其原因,發現20日原來是馬英九和太太周美青結婚三十周年的紀念日,讓馬連競選活動都要暫時中止。
據香港中通社報道,馬英九在20日一大早前往辦公室開例行會報,太太周美青也在七點鍾就出門上班。看起來一切如常的一天,卻有著特殊的意義,當天是二人結婚三十周年的珍珠婚紀念日。
馬英九說:「那個時候在波士頓的康橋,有個中國餐館叫做『故鄉』,我太太在那裡做帶位的工作,另外也在圖書館兼差、在哈佛法學院做研究助理,同時三個工作就為了幫助我完成學業,所以我非常感激她。」
回憶起這段很少跟外人提起的往事,馬英九眼中充滿對太太周美青的愛意。1974年兩人同赴美國求學,三年後決定結婚;為了對爸爸馬鶴凌表示尊重,馬英九不忌諱正值農歷鬼月,特別選擇在爸媽結婚紀念日的同一天與妻子共諧連理。
馬英九說:「我沒有什麼特別考慮,因為我們以前很少去看農歷的,該做的就做了,我們家一直都做善事,我相信鬼月結婚不會有什麼問題。」
由於馬英九和爸媽同一天結婚,每年8月20日這一天全家人總會團圓相聚。不過如今馬爸爸已經過世,在這個珍珠婚的重大紀念日,馬英九跟周美青寧願舍棄燭光大餐的機會,晚上回家陪馬媽媽秦厚修,一起吃頓溫暖的晚餐。
㈧ 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的意思~~~
意思是:金錢對於一個人來說不是最重要的,書才是你一生該珍惜的東西!做過的事到最終都會過去不會留下什麼,只要你心存善念做什麼事情都會有意義,總會有人記的你!
出自馬英九的家訓
馬鶴凌教導兒子馬英九 牢記忠孝和民族大義 國民黨基層黨工出身,馬鶴凌最大驕傲莫過於有子馬英九克紹箕裘且青出於藍,培養出在蔣經國心目中「無缺陷的年輕人」。馬鶴凌如傳統文人,詩詞書畫都有研究,他曾說,他為唱戲會著迷不在話下,做過一千多首詩,作夢也不斷對詞;打球花時間,下棋要練習,學生自治會運作起來更是光陰飛逝,這些事情讓他「五馬分屍」,所以再三告誡五個子女千萬不能學,他曾說過,唯一教導兒子的,就是忠孝及民族大義。對兒子以身作則 相對於馬鶴凌的瀟灑直率,馬英九則從小便維持臉皮薄的乖小孩形象,從小被「強迫」讀唐詩三百首、古文觀止、左傳、論語、孟子,每晚時熄燈,早上6時起床念書,還要練毛筆。 馬鶴凌曾說,記得馬英九在讀小學二年級那年,他閑來無事看武俠小說,兒子也跟著翻,結果在看過後對鄰居「講武俠故事」,他為兒子的表達能力、記憶力感到高興,也立即停看武俠小說,以身作則,「言行不敢稍有脫軌」。
萬事皆空善不空
馬家的家訓嚴格其來有自,馬英九現在台北市長辦公室懸掛的祖訓對聯「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就是馬英九的祖父馬立安所題寫,馬鶴凌也延續了父親言教身教並重的觀念。此外,盡管家庭食指浩繁,馬家的四女一子都受到高等教育,馬鶴凌除從小要求子女熟讀四書五經,也灌輸子女應有強烈的國家觀念,其他如「理正氣和,義正詞緩」、「有原則不亂、有計劃不忙,有預算不窮」等人格生活教育,更是馬鶴凌對兒女的諄諄教誨,馬英九因此曾言,如果他此生能有一點點成就,父親功不可沒。
馬鶴凌常以湖南名人曾國藩家書中的兩句話訓勉兒子:「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根據這些說辭,馬鶴凌訂下了培養兒子的目標———弘毅之士。1994年,馬英九積極查賄、掃黑,當時有黑道揚言對他下手。家人都勸他放棄,惟獨馬鶴凌堅決支持,他說:「文天祥和鄭成功只活了39歲,英九已經多活了5年了。諸葛亮死時54歲,英九也只差10歲
㈨ 馬英九在大陸還有親戚否(如其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後代)
馬英九祖籍湖南省湘潭縣馬家堰(另一說法是湖南省衡山縣,因為馬的祖母向太夫人曾改嫁同樣姓馬的男子,繼祖父祖籍衡山,故跟繼祖父改籍貫),出生於英屬香港九龍廣華醫院,曾居於調景嶺。父親馬鶴凌,在抗日戰爭時加入青年軍,後則從事公務;最高公職為行政院青輔會十二職等處長,退休前的職務是國民黨中央考紀會副主委。母親秦厚修曾任中央銀行外匯局科長,家中育有五個子女,馬英九是唯一的兒子。
湖南現在還有83歲的馬玉昭,是馬英九的堂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