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吳曉求談股災教訓:監管層不應關注股市漲不漲
後配股一般在下列情況下發行:
(1)公司為籌措擴充設備資金而發行新股票時,為了不減少對舊股的分紅,在新設備正式投用前,將新股票作後配股發行;
(2)企業兼並時,為調整合並比例,向被兼並企業的股東交付一部分後配股;
(3)在有政府投資的公司里,私人持有的股票股息達到一定水平之前,把政府持有的股票作為後配股。
⑵ 吳曉求《證券投資學》(第3版)筆記和課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吳曉求主編的《證券投資學》(第3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是我國眾多高校採用的證券投資學優秀教材,也被眾多高校(包括科研機構)指定為「金融類」專業考研參考書目。作為該教材的學習輔導書,本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整理名校筆記,濃縮內容精華。在參考了國內外名校名師講授吳曉求主編的《證券投資學》的課堂筆記基礎上,本書每章的復習筆記部分對該章的重難點進行了整理,因此,本書的內容幾乎濃縮了配套教材的知識精華。
2.解析課後習題,提供詳盡答案。本書以吳曉求主編的《證券投資學》為基本依據,參考了該教材的國內外配套資料和其他證券投資學教材的相關知識對該教材的課(章)後習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並對相關重要知識點進行了延伸和歸納。
3.精選名校真題,囊括所有考點。本書所選考研真題基本來自指定吳曉求主編的《證券投資學》為考研參考書目的院校,並對每道題(包括概念題)都盡可能給出詳細的參考答案,條理分明,便於記憶。
4.補充難點習題,強化相關知識。為了進一步鞏固和強化各章知識難點的復習,每章參考了名校題庫、眾多教材及相關資料,精選了部分難題,並對相關重要知識點進行了延伸和歸納。可以說本書的試題都經過了精心挑選,博選眾書,取長補短。
本書嚴格按照教材內容進行編寫,共分14章,每章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復習筆記,總結本章的重難點內容;第二部分是課(章)後習題詳解,對課後習題進行了詳解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為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精選近年考研真題,並提供了詳細的解答。
篇幅限制,更多精彩內容登陸免費查看
在線學習:http://renhong.100xuexi.com/Ebook/16546.html
無干貨不分享,考試就找任宏學習網
相關學習資料:
吳曉求《證券投資學》【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
吳曉求《證券投資學》(第3版)網授精講班
吳曉求《證券投資學》(第3版)配套題庫
⑶ 吳曉求的相關評論
吳曉求教授主編的《證券投資學》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這部教材的第一版發行於2000年,第二版則於2004年出版,在國內的許多學校得到應用,並受到好評。這部教材不僅提供了完整的投資學理論框架,對投資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作了透徹的介紹。在內容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材介紹了中國證券市場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其特有的股權結構、信息披露的方式和交易程序等。包含了許多中國證券市場的實例,更易於學生理解。
這部教材的結構十分清晰,全書共分為5個部分。總論篇介紹了證券投資的基本工具以及證券市場的基礎知識。基本分析篇系統講述了證券價格的決定因素,並從宏觀經濟、產業周期以及公司三個方面分析了影響證券價格的因素。技術分析篇則探析了證券投資技術分析的基本假設、主要理論及方法,並較為詳細地介紹了技術指標的原理及應用法則。組合管理篇從介紹組合管理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證券投資的風險,講述了投資組合的類型及基本方法,系統總結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套利定價理論、有效資本市場理論及期權定價理論,並介紹了投資組合管理的業績評價模型。市場監管篇首先系統講述了證券市場監管的理念、要素、體制。在此基礎上回顧了中國證券市場的監管實踐,分析了在開放條件下中國證券市場監管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了監管的思路。
這部教材邏輯清楚,體系成熟,內容豐富,闡述詳盡,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證券價值分析和現代投資理論部分邏輯嚴密,具有一定的深度。教材的各章不僅包含有內容小結,還包括關鍵問題及思考題。內容小結有助於學生理清本章的脈絡,關鍵問題有助於學生提綱挈領地理解本章的核心要義,思考題則可以使學生審視自己對知識的把握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部教材洋洋萬言的導論中,吳曉求教授以恢宏的筆墨闡述了現代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指出了現代金融業是經濟運行的軸心。並從與實體經濟的關聯度、在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以及作用原理等三個方面論述了現代金融與傳統金融的根本區別,而是否擁有一個發達的資本市場是衡量一個經濟體系的金融架構是否處在現代金融的特徵性標志,發達的資本市場是金融深化的催化劑,是現代金融體系的核心,指出「應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和經濟發展的邏輯角度,而非用實用主義的態度去認識發展金融市場、構建現代金融體系的價值和作用」。吳曉求教授還回顧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10多年歷程,並充滿信心地展望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將要發生的變化。仔細研讀導論,將會深刻地理解資本市場在整個經濟體系中的作用,洞悉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趨勢。
⑷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對於區塊鏈保持什麼態度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金融研究所所長吳曉求8日在媒體見面會上表示,對於區塊鏈始終保持觀望態度,但對互聯網金融的滲透持高度評價。吳曉求強調說:老百姓喜歡的事情一定有它的邏輯,對我們第三方支付的額度的限制,我不認為這些規定是恰當的,我覺得我們的監管也好,管理也好,應該要認識清金融發展的趨勢,要順著趨勢走。
所以,這個假設不成立的,我們對一些事情千萬不要望文生義,不要把它逼到傳統的中間,老百姓喜歡的事情一定有它的邏輯,你一定要研究為什麼老百姓喜歡它?你不要把老百姓喜歡的東西,比如說我也看到對我們第三方支付的額度的限制,500元一天那就完了,有時候吃兩頓飯都超過500元,我不認為這些規定是恰當的,我覺得我們的監管也好,管理也好,應該要認識清金融發展的趨勢,要順著趨勢走,不要逆著趨勢來。
⑸ 吳曉求的主要作品
《緊運行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社會主義經濟運行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2)
《經濟學的沉思—我的社會經濟觀》(1998)
《資本市場解釋》(2002)
《處在十字路口的中國資本市場》(2002)
《中國資本市場分析要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市場主導與銀行主導:金融體系在中國的一種比較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夢想之路—吳曉求資本市場研究文集》(2007)
《中國資本市場研究報告》系列圖書
⑹ 吳曉求吳曉靈有什麼關系
沒什麼關系的。
前者比較有名氣。
後者名氣不大,學術影響力也不夠,多數人不太認識。
⑺ 吳曉求如何分析中國金融發生的三大變化
「構建一個富有彈性、能夠吸收風險又能分散風險的現代金融體系,變得十分重要」。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近日在「《財經》年會2018:預測與戰略」上如是說。吳曉求指出,中國的金融有三個基本的變化,包括:金融的結構正在發生歷史性的變化、金融科技化的趨勢非常明顯、金融國際化的程度越來越高。
中國金融的第三個變化是國際化的程度越來越高。「未來五年或更長時間,是中國金融開放的時代,重點在國際化。」吳曉求表示,中國金融體系的對外開放的步伐在明顯加快,在機構對外開放加速的同時,還有兩個開放是要推進的:一是人民幣的國際化(人民幣可自由交易的改革);二是中國金融體系的對外開放,特別是金融市場的開放。
⑻ 沒任何基礎想學炒股看吳曉求《證券投資學》 有用嗎
沒有用。吳曉求版的很差,而且對炒股而言沒有什麼用(我學的就是這本書,自認為還不如《證券投資分析》那本好懂)。
如果想要單純的炒股,可以下載一款同花順軟體,用裡面的股票大講堂進行學習,不懂的就到大智慧股吧,或者在東方財富吧里問。配套教材可以選王國勝的,也可以直接在網上看視頻。
如果想要知道理論內容,上考試大看看證券投資分析的重點考綱,也可以買一本證券投資分析的書。不懂的直接在考試大上注冊提問,還可以看看題庫。
如果想更深地研究,就要找投資學這類書,通常會講證券的定價,讓你知道到底理論價值是多少,但是我們知道價格是圍繞價值波動的,知道了這個還不能炒股,你還要看市盈率之類……看這書,最終有用的只有一種情況——你是基金公司的,要進行證券投資組合選股。
謝謝!
(要用書請聯系我,蠟燭圖、股市晴雨表、江恩圖、道氏理論精裝之類的理論經典都有,就是比較難懂……想將就看看就找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