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茶黨
擴展閱讀
上海福利彩票 2025-08-24 14:14:41
天澤信息股票今天價格 2025-08-24 13:16:22

茶黨

發布時間: 2021-09-21 06:11:44

⑴ 美國的「茶黨運動」是怎麼回事

美國剛剛組織了一個空前成功的總統大選運動的奧巴馬,在上台後繼續將選舉——也就是發動群眾——的方式用到了推銷他的經濟政策上。總統不但一再出面對全國講話,而且在白宮現場召開「市鎮會議」,讓全國的人都通過互聯網提問題,並通過電視和互聯網來參加。保守派這一方,通常不太採用群眾運動的方式,這次卻出現了一個全國連鎖式的抗議示威,號稱「新茶黨運動」。
增稅永遠都是不受歡迎的政策,更何況是在經濟不景氣的今天。因此,反對派組織起來,稱自己為「傾茶黨」,仿效歷史上波士頓傾茶黨(1773年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高稅收,在波士頓港傾倒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茶葉,成為美國革命的導火索)。一個全國連鎖式的抗議示威也就此出現,號稱「新茶黨運動」。
在金融海嘯的背景下上台的奧巴馬新政府,推行了大規模赤字經濟的政策,2009年的美國聯邦政府預算超過了4萬億美元,達到國民經濟總值的28.5%。與此同時,政府還准備增加1.9萬億美元的稅收。共和黨人對這個預算的批評就是三句話:花得太多,征稅太多,借債太多。其結果,有可能使美國經濟陷入過度依賴政府甚至大規模國有化的地步,同時減少私人投資的比例和空間。
白宮的大規模赤字經濟計劃在民間引起了強烈的反應。民意測驗反映出來的數字很能說明問題。雖然大多數民眾——大約60%——對總統本人持有良好印象,並且希望他能取得成功(幾乎所有新總統上台後民眾支持率大約都在這個數字上下),但是支持借貸增稅支出這一原則的人卻只有大概4成多,而且數目在下降。也就是說,民眾支持總統個人,卻懷疑他的主要經濟政策。有趣的是,民眾似乎將怒氣更多地發泄在民主黨、國會而不是總統身上。國會的支持率只有3成半,而且將近6成的人認為國家發展的方向是錯誤的。在模擬投票試驗中,剛剛在國會選舉中大敗的共和黨的得票率已經與民主黨人持平。如果這個傾向繼續下去,共和黨就有可能在2010年的選舉中翻盤。
剛剛組織了一個空前成功的總統大選運動的奧巴馬,在上台後繼續將選舉——也就是發動群眾——的方式用到了推銷他的經濟政策上。總統不但一再出面對全國講話,而且在白宮現場召開「市鎮會議」,讓全國的人都通過互聯網提問題,並通過電視和互聯網來參加。
保守派的這一方,通常不太採用群眾運動的方式,這次卻出現了一個全國連鎖式的抗議示威,號稱「新茶黨運動」。

⑵ 美國民主黨、共和黨、茶葉黨什麼意思

民主黨:

美國左翼政黨。
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縮寫D.N.C)美國政黨,與共和黨並列為美國當代的兩大主要政黨之一。民主黨由第七任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創建,但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托馬斯·傑斐遜在1792年創立的民主-共和黨,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政黨。自從威廉·詹寧斯·布萊恩在1896年掌控民主黨以來,民主黨在經濟議題上的立場開始比共和黨更為偏向左派。自從1932年以來,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將他所提出的新政稱為自由主義,成為了之後民主黨的主要政策走向。民主黨以新政結合的政策主導了美國政府的政策一直到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1960年代的越戰則在民主黨內部引發了對國外軍事干預的立場分歧,這種分歧導致之後民主黨失去執政地位,但維持控制國會參眾兩院。柯林頓1993年上台後,由於共和黨控制國會兩院轉變了民主黨的政策走向,民主黨的意識形態色彩逐漸淡化,傾向走溫和中間路線,試圖以此吸引理念傾向共和黨的中產選民。2009年奧巴馬領導民主黨重新上台後,民主黨轉為走左翼自由派和進步主義路線。
共和黨:
共和黨(英語:Republican Party),又常被簡稱為GOP(英語:Grand Old Party),是美國當代兩大主要政黨之一,另一個是民主黨。1854年創黨以來,由共和黨首位總統林肯至今,29任美國總統有18位都是共和黨人。共和黨創立時期,結合了當時反對奴隸制度擴張的政治勢力,並且將黨的價值奠基於「個人自由」和「國家團結」之上。而在當代政治中,共和黨則被視為是社會保守主義(包括維護「家庭價值」)、經濟古典自由主義(包括支持「保守財政政策」)以及在外交、國防問題上採取強硬態度(支持反恐戰爭)的右派政黨。
茶葉黨:
在學術界形成普遍共識的是,茶黨(Tea party)不是一個政黨而是草根運動,茶黨運動是右翼民粹主義運動。發端於1773年的美國東北部的波士頓,是革命的代名詞。2009年4月15日是美國納稅日,新生的茶葉黨發動了全國性的遊行示威活動。2010年1月底,全美茶葉黨分支有1134個,茶葉黨興起顯示反奧巴馬情緒。

⑶ 美國茶黨是個怎樣的政治集團

在學術界形成普遍共識的是,茶黨(Tea party)不是一個政黨而是草根運動,茶黨運動是右翼民粹主義運動。發端於1773年的美國東北部的波士頓,是革命的代名詞。2009年4月15日是美國納稅日,新生的茶葉黨發動了全國性的遊行示威活動。2010年1月底,全美茶葉黨分支有1134個,茶葉黨興起顯示反奧巴馬情緒。

⑷ 美國的建制派、茶黨、傳統保守派有什麼分別

1、所屬黨派是醫院火鍋的。美國的建制派,茶黨和傳統保守派是右翼共和黨內部的三個主要派別。

2、政治立場不同。

建制派原來跟傳統保守派並無分別,都是溫和但保守,但目前建制派主要用來指為了保住總統職位和國會席位,出賣傳統的右派准則,與左翼實力派勾勾搭搭眉來眼去的那些成員的一個貶稱。它的立場偏中,在整個右派中偏左。

傳統保守派則是堅持傳統的右派政治立場,包括市場自由主義,對外擴張主義,反福利,反移民等等,特別在市場自由,市場高於政府的立場上特別的堅持。它的立場算是右派中間派。

茶黨它的主張要比傳統的右派激進而且更加關注政府規模和福利方面的問題,他們不希望政府權力的無限擴張,不希望政府和金融寡頭聯手把持國家命脈,同時在反移民,反墮胎,天主教思想復興等方面也都有比較激進的想法。它的立場算是右派里的右派。

3、政治態度不同。建制黨態度溫和,傳統保守黨態度中立,茶黨態度激進。

(4)茶黨擴展閱讀:

美國共和黨執政代表:

1861年林肯就任總統,共和黨首次執政。此後至1933年的70多年中,除16年外,共和黨一直主政白宮。1933年至2001年間,共和黨人艾森豪威爾(1953年1月至1961年1月)、尼克松(1969年1月至1974年8月)、福特(1974年8月至1977年1月)。

里根(1981年1月至1989年1月)、喬治·H·W·布希(1989年1月至1993年1月)、喬治·W·布希(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特朗普(2017年1月20日至今)先後當選總統執政。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現為龍納·麥克丹尼爾(Ronna McDaniel,女)。

共和黨的國會: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於1992年的選舉中輸給了民主黨的比爾·柯林頓。在1994年的國會選舉中,共和黨一舉奪回了參議和眾議兩院的多數派地位。

這是自從1952年來共和黨首次支配兩院,在接下來十餘年中,共和黨的多數派地位只有在2001-2002年的參議院會期中被短暫打破,並一直維持到2006年為止。

這次奪回國會的選舉使共和黨在立法機構上終於占據優勢,因為民主黨在1995年前已經牢牢控制兩院長達四十年了,只有1981-1987年間參議院由共和黨控制除外。

在1994年的選舉中,共和黨的國會候選人提出的政見包括了一系列對政府的主要改革,例如預算平衡法案和福利制度改革。共和黨將這一系列政見命名為「與美國有約」(Contract With America)運動,以此作為當年選舉的文宣主軸。

在選舉勝利後,共和黨成功通過了其中一些法案,但在其他一些如國會議員任期限制的法案上遭到挫敗。民主黨總統比爾·柯林頓反對共和黨的一些社會議題政策,但接受了福利制度改革以及平衡聯邦預算的法案。

在1995年,共和黨與柯林頓政府之間的一場預算斗爭導致聯邦政府暫時陷入癱瘓。但事件的負面效果使柯林頓得以在1996年的總統選舉中順利當選連任,擊敗共和黨提名的參議院領導人鮑勃·多爾(Bob Dole)。

⑸ 波士頓茶黨事件

獨立戰爭導火線:波士頓傾茶事件
波士頓傾茶事件 又稱波士頓茶黨事件。1773年發生的北美殖民地波士頓人民反對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茶葉貿易的事件。1773年,英國政府為傾銷東印度公司的積存茶葉,通過《救濟東印度公司條例》。該條例給予東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銷售積壓茶葉的專利權,免繳高額的進口關稅,只徵收輕微的茶稅。條例明令禁止殖民地販賣"私茶"。東印度公司因此壟斷了北美殖民地的茶葉運銷,其輸入的茶葉價格較"私條"便宜百分之五十。該條例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極大憤怒,人們飲用的走私茶占消費量的十分之九。紐約、費城、查爾斯頓人民拒絕卸運茶葉。在波士頓,一批青年以韓柯克和薩姆爾·亞當斯為首,組成了波士頓茶黨。1773年11月,東印度公司裝載342箱茶葉的船隻開進波士頓港。12月16日,波士頓八千群眾集會,要求停泊在那裡的東印度公司茶船開出港口,但遭拒絕。當晚,反英群眾在波士頓茶黨組織下,化裝成印第安人闖入船舶,將東印度公司三隻條船上的342箱茶葉(價值18,000英鎊)全部倒入大海。英國政府採取高壓政策,1774年先後頒布系列法令,封鎖波士頓港口,取消馬薩諸塞州的自治,在殖民地自由駐軍等。這更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強烈反抗,使英國政府與北美殖民地之間的矛盾尖銳,公開沖突日益擴大。

⑹ 戴莫家的茶黨是什麼

沫黛佳的茶黨是什麼樣的茶黨應該是正常的只用了一棟音樂使用率很不錯的。

⑺ 茶黨運動是什麼

茶黨運動是美國公眾發起的一場反對奧巴馬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和醫療改革方案,主張政府要減小規模、縮減開支、降低稅收、弱化監管的自下而上形成的社會運動。之所以命名為茶黨,可以追溯到 1773年為了反對英國政府對北美殖民地實行的不公平稅收政策而引發的波士頓傾茶事件,期間示威者打出的口號是「稅收已經太多了」(TaxedEnoughAl-ready),而它的首字母組合在一起正是單詞「TEA」(茶)。由此茶黨也就寓意著對苛捐雜稅的抗爭乃至對現實的不滿。
2009年初興起的茶黨運動正是根源於美國民眾對奧巴馬政府以及美國現狀的不滿。奧巴馬在競選時曾經許諾要減少稅收、提振經濟。然而他上台之後,隨著巨額經濟刺激計劃的啟動和美國醫療改革法案的出台,政府權力進一步擴張,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不斷攀升,稅收不減反增。同時美國經濟也未見好轉,普通民眾收入下降,失業率居高不下。這些問題的出現使得主張反對高支出、高稅收的茶黨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在不到 2年的時間內,茶黨迅速蔓延至全美各地,發起了幾千起地方性或全國性的茶黨集會。其中2009年4月15日(美國個稅申報截止日)的集會聲勢最大。當天包括華盛頓、紐約、洛杉磯在內的750個以上城市發生了以茶黨名義舉行的集會,僅在亞特蘭大一地參加集會的人數就達到7000—15000人。2010年初的一項民意調查的結果顯示,41%的美國人認可茶黨,相比之下,只有 35%的民眾認可民主黨,28%的民眾認可共和黨。

⑻ 茶黨是什麼意思

在學術界形成普遍共識的是,茶黨(Tea party)不是一個政黨而是草根運動,茶黨運動是右翼民粹主義運動。發端於1773年的美國東北部的波士頓,是革命的代名詞。2009年4月15日是美國納稅日,新生的茶葉黨發動了全國性的遊行示威活動。2010年1月底,全美茶葉黨分支有1134個,茶葉黨興起顯示反奧巴馬情緒。
茶葉黨已經成為保守派民粹主義者發泄不滿的平台,這是共和黨政治復興或國家分裂的力量,正如馬薩諸塞州參議員補選所表現出來的。但它也是對於類似斯道特等那些過去漠不關心政治者的深刻個性轉變,他們聲稱要准備對抗暴君。

⑼ 美國中期選舉中成績不錯的茶黨是什麼黨

2009年2月金融危機爆發不久,各地紛紛集會表達不滿,其中有一個集會標牌叫「Taxed Enough Already」,意指征稅征夠了,而三個單詞的首字母放在一起組成了TEA,就是茶的意思。後來,由於都是反對政府征稅,人們又把它與反抗英國殖民統治、點燃美國獨立戰爭導火索的波士頓傾茶事件聯系起來。這股力量主要來自基層社會對現狀不滿的人,表現出保守派的憤怒,他們堅決反對增稅、政府幹預市場和奧巴馬醫療改革計劃,主張限制政府權力、削減聯邦債務及減少政府開支。新「茶黨」運動蓬勃進行,還不是一個有組織性的政治組織,對兩黨都不滿意,由於歷史與政治理念的原因,跟共和黨聯系比較多一點,甚至在很多問題上比共和黨人還要保守。茶黨支持下的分別來自肯塔基州和佛羅里達州的蘭德•保羅和馬爾科•魯比奧成功進駐參議院。但是,極端保守、立場激進的茶黨將來在政治生態上扮演何種角色還要看美國民眾對政府的態度。

⑽ 茶黨是什麼黨

茶黨(Tea party)也叫茶葉黨,它不是一個政黨而是表示草根運動。茶黨運動是右翼民粹主義運動。發端於1773年的美國東北部的波士頓,是革命的代名詞。2009年4月15日是美國納稅日,新生的茶葉黨發動了全國性的遊行示威活動。2010年1月底,全美茶葉黨分支有1134個,茶葉黨興起顯示反奧巴馬情緒。
美國茶黨,發端於1773年。當時仍屬英國殖民地的美國東北部的波士頓民眾,為反抗英國殖民當局的高稅收政策,發起了傾倒茶葉的事件,憤怒的人們把英國東印度公司3條船上的342箱茶葉傾倒在波士頓海灣,這是北美人民反對英國暴政的開始,參加者遂被稱之為茶葉黨(Tea Party)。從此之後,茶葉黨也就成了革命的代名詞。茶葉黨的重生始於2009年2月。當時,美國國家廣播公司電視主持人桑特利,在節目中表示反對奧巴馬政府的房屋救濟貸款政策,並呼籲茶葉黨再現。於是,很快就有人開始謀劃並成立了茶葉黨。這是新茶葉黨。600餘名重生茶葉黨的代表,從美國各地積聚到田納西州,召開了茶葉黨重生的首次全國大會。
茶葉黨已經成為保守派民粹主義者發泄不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