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斯多葛主義
斯多葛哲學學派是塞普勒斯島人芝諾(約公元前336~約前264年)於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創立的學派,由於他通常在雅典的畫廊講學,故稱之為畫廊學派或斯多葛派.斯葛多派認為世界理性決定事物的發展變化.所謂"世界理性",就是神性,
它是世界的主宰,個人只不過是神的整體中的一分子.所以,斯葛多學派是唯心主義的.
在社會生活中斯多葛派強調順從天命,要安於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要恬淡寡慾,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幸福.他們自稱是世界主義者,打破了希臘人和野蠻人之間的傳統界限,宣傳人類是一個整體,只應有一個國家,一種公民,即宇宙公民.而這個國家也應由智慧的君主來統治.這種理論是
為馬其頓統治希臘服務的.在國家觀方面,斯葛多派認為,國家不是人們的意志達成協議的結果,而是自然的創造物.
2. 斯多葛主義的內容
1、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是火,火只是一種被動的本原,上帝才是原始的火,是萬物的最初源泉,有世界大火和世界輪回說;
2、人的美德就是「順應自然」或「順應理性」。德行是唯一的善;
3、在政治思想上,斯多葛派依據「宇宙精神」原則,形成一個最高權力之下的世界國家的觀念。
根據斯多葛主義的見解,哲學由邏輯學、物理學和倫理學三部分構成。在哲學劃分的這三部分中,特別是在倫理學中,斯多葛派都談到了國家、法律和政治問題。克雷安德把哲學分為六大部分,其中除了辯證法、演說術、倫理學和物理學和神學之外,又把政治學作為一個獨立部分區分出來。在哲學各部分的進一步細分中,原來作為邏輯學的一部分的演說術,又被斯多葛派分為三部分:立法演說術、訴訟演說術和慶典演說術。
由此可見,政治學是斯多葛派哲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但是長期以來,我國學術界只對斯多葛派的邏輯學和倫理學進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幾乎完全忽視了對斯多葛派政治思想的研究,但斯多葛主義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方面恰恰是其政治學而非倫理學。
因此,本文即是希圖改變這種狀況,對曾被我國學術界長期忽略而又不應被忽略的斯多葛主義政治學作以初步的研究。
3. 斯多葛學派和伊壁鳩魯學派的異同點
斯多葛哲學學派,(或稱斯多亞學派,也被譯為斯多阿學派)是塞普勒斯島人芝諾(Zeno)(約公元前336~約前264年)於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創立的學派;因在雅典集會廣場的廊苑(英文stoic,來自希臘文stoa,stoa原指門廊,後專指斯多葛學派)聚眾講學而得名。是希臘化時代一個影響極大的思想派別。芝諾被認為是自然法理論的真正奠基者。
伊壁鳩魯學派作為最有影響的學派之一延續了4個世紀 。伊壁鳩魯的學說廣泛傳播於希臘——羅馬世界。羅馬時,伊壁鳩魯學派的著名代表有菲拉德謨和盧克萊修。他寫的哲學長詩《物性論》 ,系統地宣傳和保存了伊壁鳩魯的學說 。 無神論,伊壁鳩魯派宣揚認為人死魂滅,這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大進步,同時提倡尋求快樂和幸福。但他們所主張的快樂決非肉慾物質享受之樂,而是排除情感困擾後的心靈寧靜之樂。伊壁鳩魯派生活簡朴而又節制,目的就是要抵制奢侈生活對一個人身心的侵襲。
4. 斯多葛學派和道教的異同
斯多葛派認為世界理性決定事物的發展變化。所謂"世界理性",就是神性,它是世界的主宰,個人只不過是神的整體中的一分子。所以,斯多葛學派是唯心主義的。
在社會生活中斯多葛派強調順從天命,要安於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要恬淡寡慾,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幸福。他們自稱是世界主義者,打破了希臘人和野蠻人之間
的傳統界限,宣揚人類是一個整體,只應有一個國家,一種公民,即宇宙公民。而這個國家也應由智慧的君主來統治。這種理論是為馬其頓統治希臘服務的。在國家觀方面,斯多葛派認為,國家不是人們的意志達成協議的結果,而是自然的創造物。
斯多葛派把宇宙看作是美好的,有秩序的,完善的整體,由原始的神聖的火種演變而來,並趨向一個目的。人則是宇宙體系中的一部分,是一個小火花。因此,人應該協調自身,與宇宙的大方向相協調,最終實現這個大目的。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占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
現在學術界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修仙境界經典非修真主要經典,追求修煉成為神仙的一種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葯,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道教認為,道經是三清天尊--三洞教主為拯救宇宙眾生,使用自然妙氣書寫的先哲聖典。道經藏於"七寶玄台",神仙通過乩仙降筆等方式將經書傳授給高道名士,再由他們傳播佈道於世間民眾。道教經典卷帙浩繁,包羅教理教義、教規教戒、修煉法術、齋醮科儀、傳道弘道與風水推算等各方面內容。
5. 斯多葛學派的要義是什麼
斯多葛派認為世界理性決定事物的發展變化.所謂"世界理性",就是神性,它是世界的主宰,個人只不過是神的整體中的一分子.所以,斯葛多學派是唯心主義的. 在社會生活中斯多葛派強調順從天命,要安於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要恬淡寡慾,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幸福.他們自稱是世界主義者,打破了希臘人和野蠻人之間的傳統界限,宣傳人類是一個整體,只應有一個國家,一種公民,即宇宙公民.而這個國家也應由智慧的君主來統治.這種理論是為馬其頓統治希臘服務的.在國家觀方面,斯葛多派認為,國家不是人們的意志達成協議的結果,而是自然的創造物。
6. 斯多葛學派的理論
斯多葛派認為世界理性決定事物的發展變化。所謂世界理性,就是神性,它是世界的主宰,個人只不過是神的整體中的一分子。所以,斯多葛學派是唯心主義的。
在社會生活中,斯多葛派強調順從天命,要安於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要恬淡寡慾,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幸福。他們自稱是世界主義者,打破了希臘人和野蠻人之間的傳統界限,宣揚人類是一個整體,只應有一個國家,一種公民,即宇宙公民。而這個國家也應由智慧的君主來統治。這種理論是為馬其頓統治希臘服務的。在國家觀方面,斯多葛派認為,國家不是人們的意志達成協議的結果,而是自然的創造物。
斯多葛派把宇宙看作是美好的,有秩序的,完善的整體,由原始的神聖的火種演變而來,並趨向一個目的。人則是宇宙體系中的一部分,是一個小火花。因此,人應該協調自身,與宇宙的大方向相協調,最終實現這個大目的。
芝諾說:「與自然相一致的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自然指導我們走向作為目標的道德。」
塞內卡說:「奴隸是人,他們的天性與其他人相同,奴隸的靈魂中,同樣被賦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榮譽、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不管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
犬儒學派促進了斯多葛學派的發展。後者在公元前三百年左右興起於雅典。它的創始人是芝諾(Zeno)。此人最初住在塞浦勒斯,在一次船難後來到雅典,加入犬儒學派。他經常在門廊上聚集徒眾。斯多葛(Stoic)這個字就是源自希臘文stoa(門廊)這個字。這個學派後來對於羅馬文化有很大的影響。
就像赫拉克利特一樣,斯多葛派人士相信每一個人都是宇宙常識的一小部分,每一個人都像是一個「小宇宙」(microcosmos),乃是「大宇宙」(macrocosmos)的縮影。
他們因此相信宇宙間有公理存在,亦即所謂「神明的律法」。由於此一神明律法是建立在亘古長存的人類理性與宇宙理性之上,因此不會隨時空而改變。在這方面,斯多葛學派的主張與蘇格拉底相同,而與詭辯學派相異。
斯多葛學派認為,全體人類(包括奴隸在內)都受到神明律法的管轄。在他們眼中,當時各國的法律條文只不過是模仿大自然法則的一些不完美法條罷了。
斯多葛學派除了否認個人與宇宙有別之外,也不認為「精神」與「物質」之間有任何沖突。他們主張宇宙間只有一個大自然。這種想法被稱為「一元論」(monism),與柏拉圖明顯的「二元論」(—alism)或「雙重實在論」正好相反。
斯多葛學派人士極富時代精神,思想非常開放。他們比那些「木桶哲學家」(犬儒學派)更能接受當代文化,他們呼籲人們發揚「民胞物與」的精神,也非常關心政治。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後來都成為活躍的政治家,其中最有名的是羅馬皇帝馬克·奧勒留(Marcus Aurellus,公元121年~180年)。
他們在羅馬提倡希臘文化與希臘哲學,其中最出類拔萃的是集演講家、哲學家與政治家等各種頭銜於一身的西塞羅(Cicero,公元前106年~公元前43年),所謂「人本主義」(一種主張以個人為人類生活重心的哲學)就是由他創立的。若干年後,同為斯多葛學派的塞內加(Seneca,公元前4年~公元65年)表示:「對人類而言,人是神聖的。」這句話自此成為人本主義的口號。
此外,斯多葛學派強調,所有的自然現象,如生病與死亡,都只是遵守大自然不變的法則罷了,因此人必須學習接受自己的命運。
沒有任何事物是偶然發生的,每一件事物發生都有其必要性,因此當命運來敲你家大門時,抱怨也沒有用。他們認為,我們也不能為生活中一些歡樂的事物所動。在這方面,他們的觀點與犬儒學派相似,因為後者也宣稱所有外在事物都不重要。到了今天,我們仍用「斯多葛式的冷靜」(stoiccalm)來形容那些不會感情用事的人。
代表觀點:
1.邏各斯是一個貫穿萬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
2.自然界的一切發展和變化都是有規律的、是符合理性的;
3.人類社會也是有理性的;
4.人同自然界一樣都產生於最高的理性——邏各斯,從而得出人人平等的結論。
7. 斯多葛式的冷靜是指什麼
斯多葛式冷靜不是在面臨某一特定情況時,通過自我心理暗示來讓自己冷靜下來,而是一種一貫的,長期保持的冷靜狀態。一般人在遇見突發事件時會首先驚惶,然後從驚惶中恢復過來,開始進行有效思考,這是我們常說的冷靜;而對於斯多葛主義者,他們認為一切的發生都是命中註定的,因此在碰見任何事時都會直接跳過發慌這一環節,直接進行有效思考。如果一個人在情感方面保持斯多葛式冷靜,我們通常稱之為冷漠。
8. 晚期的斯多葛主義出現了哪些哲學家
第一位哲學家叫塞涅卡。他的基本觀點是:對各種世俗的誘惑,我們都要抱持一種不動心的態度。他有一句名言:願意的被命運領著走,不願意的被命運拖著走。可見,這是一種消極避世的態度,要服從命運的安排,聽天由命。
馬可·奧勒留(121—180年)。思想家、哲學家,羅馬帝國皇帝。他是著名的「帝王哲學家」,斯多葛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其傳世著作《沉思錄》最初只是他寫給自己看的,沒有打算發表
第二位哲學家叫愛比克泰德。他原先是一位奴隸,經歷過很悲慘的生活,後來因為他才華出眾、精通哲學,所以被主人釋放了。也許正是他的奴隸經歷,讓他忍受了人間的各種痛苦,這些磨難反而成了他很好的財富,所以當他回到人間後,他仍然宣揚一種對人生隱忍的態度,無論生活多麼痛苦不堪,人生多麼不順,都要學會容忍,順其自然,而不要去反抗,要堅定不移地服從命運的安排。這其實也是一種悲觀的宿命論,是晚期斯多葛主義的代表。
晚期斯多葛主義的第三位哲學家是馬可·奧勒留。馬可·奧勒留是古羅馬帝國的一位皇帝,是著名的「帝王哲學家」。我們都知道在羅馬帝國的中興時期,連續出現了五位好皇帝,而馬可·奧勒留就是這「五賢帝」中的最後一位。馬可·奧勒留是一位皇帝,非常精通哲學,雖然他的一生戎馬征戰,但並沒有妨礙他對哲學的思考。他既是統治者,又是哲學家。柏拉圖曾說:「唯有哲學家成為城邦之主,城邦方有生之希望,得見天日。」可見,馬可·奧勒留就是柏拉圖《理想國》中倡導的那個最高統治者,讓哲學家來當統治者,讓哲學家成為城邦之主。
但馬可·奧勒留是一位斯多葛主義者,他恪守著道德准則,時刻保持警醒。他是一位悲觀的皇帝,或許這樣的悲觀主義才能給自己足夠強大的內心力量,去面對和處理國家的政治大事。
馬可·奧勒留在位期間,一方面要對付波斯人,另一方面要對付北方蠻族的入侵,同時還有人叛亂造反,羅馬的台伯河洪水泛濫,還出過幾次地震,更嚴重的是還有大型的瘟疫,這使得整個帝國的人口銳減。整個帝國由盛轉衰的時期,就是他在位的時期。在這樣的環境下,馬可·奧勒留作為皇帝統治國家,可以說是一件很痛苦的事。那麼,他是用什麼方法來平靜自己的內心呢?在這樣接連不斷的天災人禍中,如何才能使自己繼續保持平穩的心態並處置好國家大事?正是一種刻骨銘心的悲觀主義,才讓馬可·奧勒留能夠以更加平靜和強大的內心泰然處之。
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是他所寫的反省筆記,也是他唯一留下來的著作。書裡面的內容雖然只是片段式的格言,但是充滿著哲學的沉思。這種沉思就是對生命和命運的沉思,表達了一種節制的態度。
9. 什麼是斯多葛學派
斯多葛哲學學派因在雅典集會廣場的廊苑(英文stoics,來自希臘文stoa)聚眾講學而得名。 是塞普勒斯島人 芝諾(約公元前336~約前264年)於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創立的學派,由於他通常在雅典的畫廊講學,故稱之為畫廊學派或斯多葛派.其代表人物:巴內斯、塞內卡、埃彼克泰特、馬可�6�1奧勒留(帝王哲學家,著有《沉思錄》,是學派晚期最著名的代表)等。 斯多葛學派(the Stoics)是希臘化時代一個有極大影響的思想派別,被認為是自然法理論的真正奠基者。它的創始人是芝諾(Zeno),由於他講學的地方是在公共建
10. 斯多葛學派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有哪些
是塞普勒斯島人 芝諾(約公元前336~約前264年)於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創立的學派,由於他通常在雅典的畫廊講學,故稱之為畫廊學派或斯多葛派.其代表人物:巴內斯、塞內卡、埃彼克泰特、馬可•奧勒(帝王哲學家,著有《沉思錄》,是學派晚期最著名的代表)等。
斯葛多派認為世界理性決定事物的發展變化.所謂"世界理性",就是神性,它是世界的主宰,個人只不過是神的整體中的一分子.所以,斯葛多學派是唯心主義的. 在社會生活中斯多葛派強調順從天命,要安於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要恬淡寡慾,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幸福.他們自稱是世界主義者,打破了希臘人和野蠻人之間的傳統界限,宣傳人類是一個整體,只應有一個國家,一種公民,即宇宙公民.而這個國家也應由智慧的君主來統治.這種理論是為馬其頓統治希臘服務的.在國家觀方面,斯葛多派認為,國家不是人們的意志達成協議的結果,而是自然的創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