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zhiwang1
擴展閱讀
新手可以買st股票嗎 2025-08-24 09:10:58
怎麼看股票短期趨勢 2025-08-24 08:24:49
12月16日股票行情預測 2025-08-24 08:16:57

zhiwang1

發布時間: 2021-09-21 12:18:05

① 蜘蛛俠暗影之網1.1版

很卡?換CPU吧,基本上也要換主板,喜歡玩游戲的話花2000元買主板,和cpu很好了

② 生命之網第一部分什麼意思

生命之網第一部分的意思大概就是講:動植物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

③ (一)生命之網閱讀分段

第一段為第一部分,意思是統領全文,總寫動植物之間關系密切;第二、三段為第二部分;第四、五、六段為第三部分。採納吧,學霸傷不起啊~

④ 網路之利

正方:
網路是一個虛擬的空間,它的方便,快捷,靈活等多種優點,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面,給予了我們遨遊的空間,它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傳統方式的思想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給予我們極大幫助,坐在家裡可瀏覽眾多的網上圖書,幾分鍾內即可收到相隔萬里的來信,在最短的時間內即可獲得各方面自己想知道的信息,通過遠程教育網,了解更多的知識等。
1.必要性。這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脹和爆炸,未來的世界是網路的世界,要讓我國在這個信息世界中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21世紀主力軍的我們,必然要能更快地適應這個高科技的社會,要具有從外界迅速、及時獲取有效科學信息的能力,具有傳播科學信息的能力,這就是科學素質。而網際網路恰恰適應了這個要求。鄧小平同志不是說:"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
2.實用性。網路世界資源共享,它就像一個聚寶盆,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誰勤於在這座金山上耕耘勞動,誰就會有所得。你可以從中最快地查找學習資料,可以學會更多課堂外的知識,並靈活地運用課內知識,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中學生的創造力。上網還可以超越時空和經濟的制約,在網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麼問題,你也盡可以隨時通過E-mail請求老師的指導。而且互聯網上的互動式學習、豐富的三維圖形展示、語言解說等多媒體內容,使得學習變得輕松、有趣,這是任何教科書都不可能具備的。
3.現實性。我省的曙光工程就是為了快速推進教育信息化,在我省每所中小學建立網際網路教室,普及計算機網際網路知識,推動中學生家庭上網,實現遠程教育與知識共享為全省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的網上課內外輔導培養中小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與意識,培養學生獲取、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
學校的網站不正搞的紅紅火火
21世紀將是計算機網路時代,今日的莘莘學子將擔任未來社會的棟梁。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網路知識,就是闖盪未來信息時代的最強有力的武器。讓我們相信,我們今天所付出的一點一滴的努力,終將會聚沙匯塔,終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再一次陳述我方觀點:中學生上網利大於弊。
任何新事物在新生階段總會產生一些不適應弊端,像工業革命以及各種封建生產關系等,雖然在剛產生時造成一定的壞影響,但我們能否定它的偉大嗎?
目前我國正在推行素質教育的政策,在信息時代里,網路與素質教育可以說是一家人,其原因是網路可以打破時空界限,達到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相互之間的互動交流,網路這個優勢對素質教育幫助極大,可以說是給素質教育工作推上了雙翅。
由於網路對素質教育的幫助,目前出現了"網上遠程教育"這個名詞,中學生可以通過網路周遊全球各地名牌學府,訪問著名的圖書館,查詢任何所需資料,足不出戶就可參與學術研究,通過互聯網從廣泛的范圍內選擇適當科目進行深造,藉助在線公布的課程資料,從容地完成學業,考試後可以馬上知道成績,有了問題可以隨時通過電子郵件請求老師指導。例如,北師大實驗中學前幾年就與北京電報局合作在東方網景網站上推出了北師大實驗中學網校,實行同步教學,每周網校教學內容全部由實驗中學年級各學科各周進度保持一致,讀者在全國各地通過上網都可身臨其境地接受全面教育。
目前,我國好學校和好老師並不多,不能完全滿足所有好學的學生對知識的渴求,互聯網可以把原來限於有限時空里的優秀教學內容無限擴大,所有能上網的中學生都可以在網上接受到全國一流中學的良好教育,所以上網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網上交往真的沒意義了嗎?那怎麼會有那麼多人上網呢?請問對方辯友,如果中學生上網是弊大於利的話,那麼國家怎麼會把上網這個課程安排到計算機課程中來呢?
中學生處在學校的教育下,在老師的指導下,家長的管束,這難道還不能避免哪些弊端嗎?在杭州有93%的中學生能夠控制住自己,不去看那些不健康的網站。網路的無疆域性是在選址上的,它同樣要受到法律的約束。如果沒有網路,那些缺乏自製能力的中學生難道不會閱讀一些不健康的書籍或從事其他犯罪嗎?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心態問題而不是網路本質問題。
一、關於中學生,是指13-19周歲在校學生。這類人群有以下特點:①他們年齡註定他們將成為明天的建設者,他們肩上擔負的是托起未來的重任。他們的任務是跟上時代的腳步。及時掌握科學技術;②中學生的年齡也使他們對新生事物既充滿好奇,又缺乏自製力;③因此,他們的生活離不開老師、家長的領導,他們的世界時時處處受到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的保護。
二、關於上網。什麼是網路呢?網路是指信息處理應孕而生的一種集學習、通訊及適當時候放鬆的娛樂工具。而它又不是一種普通的工具,它有著其他事物所不可替代的優勢:1、可以打破時空界限,使人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進行相互交流,可使信息處理更系統,全面;2、使信息流通更及時、便捷,所以教育選擇了上網,世界選擇上網。這是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人才競爭成為世界競爭的主流,教育在千呼萬喚中面臨改革。而網路的出現,無疑成了教育改革的好幫手。面對網路這個五彩繽紛的空間,我們可以輕松自由地聽名師講座,可以身臨其境地暢游奇妙太空,我們學習不再僅限於書本,我們也逐漸擁有了科學素質。
這盡管是一個虛擬的空間,但它的方便、快捷、靈活等多種優點,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面,給予了我們敖游的空間。它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思想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給予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坐在家中即可瀏覽眾多網上圖書館豐富的圖書收藏;幾秒種內,便可收到相隔萬里的來信,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各地各種祥細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過各學校開辦的遠程教育網了解更多的知識等等。正由於網路的這些優點,才受到越來越多的表少年的青睞。偌是像現在這樣,抑制了學生上網,不就好象將這嬰兒殺死在搖籃里嗎?中學生上網的人數很多,部分人受到不良影響,這正說明了是否受到不良影響取決於自身的素質與意志。俗話說得好:「人正不怕影子歪。」只要我們有不靠近這種沉溺人思想的網路傳播的意志,自然也就不會受到其影響了。
查資料容易啊;與人交流變的簡單了啊
網路為青少年不良情緒的宣洩提供了相對寬松的環境,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過網上聊天有效地幫助青少年解除煩惱和疑惑;網路為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識,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自測、心理咨詢,了解心理醫院、心理醫生、心理健康研究動態及求醫預約等帶來了極大便利;網路使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娛樂等各方面的個性特質都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與滿足,有助於青少年良好個性的發展。

⑤ 蜘蛛俠暗影之網1.0怎麼升級到1.1

納尼?!我怎麼不知道暗影之王還可以升級- -

⑥ 一洞之網是什麼意思

一洞之網

解釋:只有一個洞的「網」是捕不到鳥的。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有鳥將來,張羅而待之,得鳥者羅之一目也。今為一目之羅,則無時得鳥矣。」

示例:做買賣得有幾手,否則就像~,什麼也撈不到。

故事:從前有一個人看到別人布網捕鳥,發現被捕的鳥每隻鳥頭才鑽一個網眼,心想既然如此,何必結網呢?他回家便剪斷長繩做成一個個圈圈,別人問他作什麼用,他笑而不答並慶幸自己一孔之見,就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安好這一洞之網,結果一隻鳥兒也沒捕上。

⑦ 網路之父是誰

網路之父Bob Metcalfe

Bob究竟何許人也?他是一位工程學家、網際網路的早期開發者、乙太網路發明人、創業家、評論家,也曾因錯估網路發展而當眾承認自己的錯誤,而如今他又成了一位創投業者;Bob Metcalfe已經在工程技術產業的最前線上打滾了40年。最近,他和《EE Times》的執行主輯柏萬寧在其位於波士頓高科技走廊上的Polaris Ventures公司辦公室中,談到了他在從事光學設備、無線/RF、混合光纖/同軸以及超級電腦事業上的投資。其間,他侃侃而談地發表了對於網際網路的未來、部落格的崛起、印刷媒體的式微、為何工程師不應跨足創投事業,以及如何解決能源危機等議題的個人看法。

乙太網路發明人Bob Metcalfe

EE Times:目前有哪些技術可引起您的興趣?

Bob Metcalfe:所有與視訊和定位系統有關的事物都讓我感到興奮。GPS的應用正普及,因此只要是生產、購買或處理有關地理資訊的公司都是大事業,也讓人十分興奮。

同時,我也正關注於我的第一筆能源生意。我決心要讓世界擺脫現在這種混亂的能源狀態,但我可不想在海外其它國家被視為是一個獨占的壟斷集團,或是操縱著環保組織的瘋子。

EET:那麼,您對於能源問題有什麼更好的作法?

Metcalfe:提高汽油利用率、利用核能、減少污染和採用碳封存(carbon sequestration)技術都將有助於解決能源問題。

EET:您曾經針對幾家公司進行了創業投資?

Metcalfe:五家。第一家是在光纖/同軸混合網路上提供100Mb/s網路服務的Narad公司、研究ZigBee的Ember公司、設計用於RF前端的可調諧電路的Paratech公司,以及設計Linux叢集的超級電腦公司SiCortex。第5家則是生產光學傳輸設備的Mintera公司。

EET:您認為創投業者應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Metcalfe:通常,創投業者將時間用在挑選擇公司以及協助他們。一開始我認為之所以成立一家成功的公司(如3Com),便必須對其有所幫助。從過去的這五年來,我學到了選擇值得投資的公司比提供其協助更為重要。當然,你必須二者兼顧,但如果想為投資人創造更大的報酬,這也是我們的工作,那你就必須十分謹慎地進行選擇,因為你能提供給一家公司的幫助是很有限的。

EET:您期望過業務突然出現好轉(rapid turnaround)嗎?而在您的經歷中是否也曾真正發生過這樣的情況?

Metcalfe:在網路泡沬化期間,『rapid turnaround』曾經是市場的規律,但如今這種現象已經極少出現了。我們目前可規劃的是在初期投資和資金流動間5~7年的准備期。

EET:您為什麼會成為一位創投業者?

Metcalfe:我曾擔任過高科技出版社發行人和評論達10年之久,這對我而言已經足夠了。我希望能持續在創新產業中,但做些不同的事;10年也剛好是可以做點新鮮事的時候了。因此我以過去十年針對網路沈浮所寫過的專欄為基礎,出版了我的書《網際網路的崩潰與其他關於資訊世界的看法》(Internet Collapses and Other InfoWorld Punditry);然後便開始投入創業投資事業,因為這魖~讓我持續在這個創新的產業中。

EET:您寫這本書的依據是什麼?

Metcalfe:只是整理了一些有關極端反例的專欄文章。而書名則出自一系列預言網路將在1996年崩潰的專欄文章;事實上,我將網路崩潰的特性加以量化,而我的預測與實際也只差了8倍,但不管怎麼說我還是因錯估而把那篇專欄吃掉了。(譯註:有一次Metcalfe在台上將這篇專欄文章和水放在果汁機里攪碎,並用勺子喝下去。)對許多人而言,我在1997年吃掉了那篇專欄文章這件事比我發明網際網路這件事更出名。

EET:書中對網際網路的未來怎麼說?

Metcalfe:我的一篇專欄裏談到了7~8種網際網路崩潰的原因。安全性是其中之一,這一點我當然沒有說錯。然後就是垃圾郵件。

EET:對於垃圾郵件,有解決辦法嗎?

Metcalfe: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利用經濟學的辦法,另一種則是運用許可權。這兩種方法都不在最初的網際網路范疇之內,而我們今天不得不對其加以改進。在e-mail周圍添加一些經濟資訊就可大幅減少垃圾郵件的出現;而利用許可許可權制垃圾郵件的辦法是指在沒有得到對方允許時不能向其發送e-mail。此外,e-mail在任何時候都應嚴格加密,而不應讓第三方來閱讀我們的郵件,因此採用郵件篩檢程式其實是一種錯誤的作法。當然,最好的辦法是將經濟學和許可權二者結合起來。

EET:那安全性呢?

Metcalfe:我撰寫了第一個描述網路易受安全攻擊的RFC(request for comment),這是一個警告,因為我們忘了在網際網路中添加安全性功能。我曾建議不應將匿名性視為初始設定方式,而目前的網際網路中卻採用這樣的存取方式。對來源欄位資料封包應該進行例行檢查,但實際上我們並沒有這樣做。當然,在某些情況下,應該有辦法實現匿名存取,但不應該作為初始設定的存取方式。這正是垃圾郵件、病毒、蠕蟲和Dos(拒絕服務)攻擊橫行的原因,這一切都歸疚於網路的匿名初始設定方式。

EET:這個問題解決了嗎?

Metcalfe: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路由器供應商啟動對來源欄位的檢查功能,我相信已經有人在這樣做了,像Juniper的路由器就可以檢查來源欄位,但是還沒人開始用這個功能。

EET:為什麼不用呢?

Metcalfe:也許他們沒有我這麼聰明吧!

EET: 那您仍然認為網際網路會崩潰嗎?

Metcalfe: 我從來沒說過網際網路會瓦解,我所預言的是崩潰(collapses),也就是中斷執行(outage)。我甚至把崩潰程度量化:我預言了一種『gigalapse』,也就是說在一次中斷執行中損失10億小時的用戶時間,而96年時最大的一次中斷是118 megalapse,雖然這已經相當接近gigalapse了,但仍然沒有達到,因此我才吃掉了我的專欄。

網際網路仍然相當脆弱,但它也有內在的復原能力。也許我所提出的那些可怕的警告有些誇張,而且網路也日漸完善。未來十年我們將在網際網路上發展視訊應用,如視訊郵件、視訊會議、隨選視訊與視訊行銷等業務。我們的下一代們現在已經開始在網路上下載並復制CD了,很快地他們還會去偷偷復制DVD。

EET:您認為如今網際網路上最有趣的發展是什麼?

Metcalfe:我想部落格也許是目前最有趣的一個現象。我目睹部落格摧毀了新聞事業的舊格局,日報的情景也每下愈況(這是罪有應得)。最近紐約時報波士頓分部裁員200人,由於波士頓環球報(Globe)和紐約時報(Times)的腐化變質了,所以我對此事件額手稱快。紐約時報的發行人恰好是前任發行人之子,這是個多麼驚人的巧合!現任的這個發行人恰巧又是個極端左傾分子,他絲毫不懂報紙的價值,而將報紙視為個人的宣傳工具。然而,讀者明白這一點,所以不再像過去那樣捧場了。於是在網路部落格事業欣欣向榮之際,他卻大舉裁員。我認為這象徵著一個美好的未來,因為人們可以擁有更多選擇、更大的自由,同時也帶來了更強的競爭和多樣性。

EET:但部落格的內容是不經編輯的。

Metcalfe:隨著時間的進展,有些部落格會開始對其內容進行編輯和篩選的,使得部落格的聲譽與內容的多樣化隨之提升,而且也會有更多的部落格網站產生。我認為網路進步的秘訣即為『在多元的競爭中自由的選擇(freedom of choice among competing alternatives)』,可縮寫為FOCACA。

我們都在學習如何搜尋和過濾資訊。Google就已經可以搜尋網頁,而我們正在發展可更有效搜尋部落格的能力,使事實、觀點和資訊能更效地聯系起來。

EET:最初人們希望網際網路可以打破和消除不同社會間交流的壁壘,但現在卻有人認為它催生了更多封閉的群體,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們只在這個封閉團體中相互交流。您不認為這與人們對網際網路最初的期望剛好相反嗎?

Metcalfe:這是一種批評。網際網路在全世界傳播著自由,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你看,紐約時報所有人都一起陷入了困境之中。當然,我並不是說報紙應該關門,也不是說每個人都該取消訂閱。

印刷事業不會突然死亡,但確實已經開始走向衰退。但注意,這仍然需要很長時間。雖然電腦顯示器的顯示品質越來越好,但不要忘了還有4個顯示器難以進入的地方,那就是海灘(beaches)、浴室(bathrooms)、公車(buses)和...我忘了第四個是什麼了。這幾個地方都是不能把電腦也帶去的;但現在,我想我們已經可以了。

EET:乙太網路自您1973年發明它起,已經發生了變化,您如何定義今日的乙太網路呢?

Metcalfe:乙太網路在其33年的歷程中發生了很大變化,乙太網路(Ethernet)一詞也不再是它原來的意義了。我常說乙太網路仍維持著的品質便是其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有6個特徵:

首先,乙太網路建立在一個符合產業的標准上;其次,相較於開放原始程式碼的模型,這種標準的建置是屬於某些公司的;第三,供應商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而促進了發展;第四,這種競爭並非建立在不相容的基礎上,因為市場要求不同廠商的產品具備互通性,以便用戶選擇;第五,標準的快速發展與市場的相互作用息息相關;第六,不論標准發展得多快,其前後向相容性都有很高的價值。這正是乙太網路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部份。

EET:乙太網路與您目前所事的ZigBee有什麼關系嗎?

Metcalfe:乙太網路的提出,為不同PC間的聯網提供了解決方案;ZigBee便是針對嵌入式電腦網路所提出的方案。乙太網路最早的標準是IEEE 802.3,ZigBee的標准則從IEEE 802.15.4開始,二者都有自己的標准。而且,二者都有頂層協議堆疊:對乙太網而言,是TCP/IP,對802.15.4而言,則是ZigBee。就像當年討論乙太網是否採用TCP/IP一樣,如今對802.15.4是否採用ZigBee也存在爭議。這個問題還在公開討論中,但ZigBee的呼聲最高。其他還有Millennial Net、Crossbow、Dust網路、Zensys 與整個TinyOS系列。ZigBee只是商業上支援的一種控制標准。

EET:ZigBee是否像乙太網路一樣具備前後向相容的能力呢?

Metcalfe:是的。目前,Ember認為標準的15.4標準的 2.4GHz射頻將是最重要的一個ZigBee媒介,但並不是唯一的。除了2.4G以外,還有磁性、subgig (ahertz)射頻和超寬頻(UWB),因此協議堆疊也必須修改,以適應其下的各種載體。此外,隨著針對ZigBee所開發的應用越來越多,還必須在更多規格上作調整。對於是否在802.15.4射頻上設置IP(網際網路協議)用於監控目的也存在爭論。這其實是個不錯的論點,而且如果它的技術不是這樣遲遲未開發出來的話,它甚至可能已經獲得了成功。

EET:面對各項挑戰,ZigBee的機會如何?它又將會如何發展呢?

Metcalfe:看一看ZigBee目前投入的產業控制市場,你會發現這個傳統上建立在封閉的專利基礎上的產業已嚴重的分裂化。這個市場是很難進入的,因為他們不能接受標准自動建立這樣的概念;事實上,這也一直是供應商們所努力爭取的。由於他們需要確保可得到即時回應,而乙太網中因出現的通訊沖突,而被這個產業所拒絕了。因為乙太網路無法提供這種即時回應,所以他們也不去購買。如今你也聽到很多針對ZigBee的類似爭論,例如「我們必須用有線傳輸,網狀的東西不管用,不確定性太大了。」

EET:在磁性、UWB和2.4GHz這三種通訊媒介中,ZigBee會選擇哪一種呢?

Metcalfe:我認為這三種都會有人採用。而根據我們的調查顯示2.4GHz在今後幾年的潛力最大。

EET:關於100-Gbit和40-Gbit光學傳輸的爭論,您站在哪一邊?

Metcalfe:我必須先聲明,我是Mintera的一個投資人;而Mintera是一家銷售40-Gbit/s超長距光學傳輸設備的公司。所以在這場爭論中,我處於一個十分特殊的立場。廠商們希望將其網路的傳輸速度提高4倍,也就是說從2.5到10Gbits/s提高到40 Gbits/s。但對乙太網而言,我們通常都是以10倍的速度升級,而我們目前已經達到10G了,照此邏輯推算,下一次應該升級到100G。但是實際的原則也不可忽視,升級到100比升級到40要難得多。因此,其問題就在於升級到100-Gbit乙太網路的作法是否值得,其價格點會有多高等等。因此,我們向廠商們推出並銷售40G的設備,利用這些設備他們能真正實現以40G的速度傳輸3000公里。這一點我們剛剛證明了。而乙太網路通常只需要傳送10英呎的距離,所以也許你能在乙太網路上實現100G的速度。當然,由於我們都使用了IP,而資料封包在某個地方可能以100G的速度傳輸,而在另一個地方則只能傳輸40G,這就使網路中同時出現了不同的傳輸速度。

EET:40-Gbit乙太網路是否重新獲得了發展的動力?

Metcalfe:Mintera一向經營管理得不錯,因此在通訊產業整體下滑的局面下成功地生存下來。目前,該公司斬斷其失敗的業務,進入了蟄伏期。幾個月前我們決定再次加以投資,因為我們覺得網路業務還在持續成長,廠商的光纖還存在著相當大的補貨潛力。所以,雖然還不確定到底何時,但我們預計三年內,市場對40G的興趣就會重新高漲。人們對40G的了解已經開始增多了,這就是證據。

EET:您對那些希望成為創投業者的人們有些什麼建議嗎?

Metcalfe:有的,他們不該干這一行。現在從事這個領域的人已經太多了,目前這一類的公司達千家,資金投入也不計其數。不如去事醫葯事業,或者做個部落客、藝術家或者醫生都行,就是不要做創業投資,因為這是我的工作。

EET:您認為您自己還是當年那個個性張揚的Bob嗎?還是您自覺已經成熟穩重多了?

Metcalfe:如果要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我變得更加自負了。像許多人一樣,我也為目前的演說水準感到惋惜,但只要是我不認同的人一直讓人覺得反感,那我也一定會對他們毫不客氣。

Robert M. Metcalfe簡介:

生於1946年3月7日,出生地:紐約布魯克林區

教育:1996年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學士、管理學士;1970年哈佛大學應用數學碩士;1973年電腦科學博士

工作經歷:

2001年1月至今:Polaris Ventures公司合夥人,專門負責波士頓地區的IT新興公司專案

1990~2000年(1990-95年擔任CEO):在InfoWorld撰寫網際網路專欄達8年之久,讀者群每周約超過50萬人。

1979~1990年:成立3Com公司,並在其後的不同時間分別擔任過總裁、CEO、以及工程、銷售和行銷部的總經理和副總裁

1972~1979年:全錄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PARC)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電腦科學,其後又研究系統架構的管理

1965至1972年:在Raytheon、Adams Associates、MIT核子科學實驗室與MIT Project Mac進行工程學研究

著作:

封包通訊(Packet Communication,Thomson出版)、網際網路的崩潰與其他關於資訊世界的看法(IDG Books出版)、電腦運算技術的下一個50年(與Springer Verlag出版等人合編)

近期獲獎:

2005年:因為發明乙太網路而獲布希總統頒發美國國家技術獎

2003年:獲馬可尼國際研究基金獎,並獲頒三個榮譽博士學位

⑧ 「魚網之設,鴻則罹其中」請解釋一下。

大意是,本來是一張為捕魚而設的網,不料鴻雁卻落在網中

⑨ 蜘蛛俠暗影之網1.1補丁為什麼打不上去

網路不好

⑩ 什麼是一目之網的人求解釋

網之一目
比喻離開整體,孤立的一個不起作用
一目之網的人
離開整體,孤立的一個不起作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