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村大病救助對象和標準的政策是什麼
農村大病救助政策是指依託城鎮居民(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結算平台,資金投入穩定、服務平台共用、信息資源共享、結算支付同步、管理運行規范、救助效果明顯、能夠為困難群眾提供快捷服務、覆蓋城鄉科學規范的一種新型醫療救助制度。如果有小夥伴了解更多醫療險的相關知識的,可以看看奶爸這篇文章。《醫療險是什麼?都有哪些?》
那麼,農村大病救助的對象是哪些呢?標准又有哪些呢?
1、農村五保對象。2、城鎮無勞動能力、無經濟收入來源、無法定贍(撫)扶養人的人員(簡稱城鎮)。3、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4、享受民政部門定期定量生活補助的60年代精減退職職工。5、享受民政部門定期撫恤補助的重點優撫對象。6、總工會核定的特困職工。7、城鄉低收入家庭成員。
標准:
1、患22類重大疾病的參合農村居民,其住院和大病門診納入新農合報銷政策范圍內的個人自負費用年度累計超過3000元以上部分,按60%比例給予救助;新農合報銷政策范圍外費用年度累計超過3000元以上部分,按20%比例給予救助。
2、除患22類重大疾病外的參合農村居民,其住院和大病門診納入新農合報銷政策范圍內的個人自負費用年度累計超過2萬元以上部分,按60%比例給予救助;新農合報銷政策范圍外費用年度累計超過4萬元以上部分,按20%比例給予救助。
3、農村大病醫療救助費用和救助金額累計時間按自然年度計算,年度救助額封頂線10萬元。
❷ 關於農民大病救助的政策
主要有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償後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給予保障。
大病保險保障對象為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參保(合)人,保障范圍要與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相銜接。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應按政策規定提供基本醫療保障。在此基礎上,大病保險主要在參保(合)人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的情況下,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償後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給予保障。
此外,大病保險保障水平以力爭避免城鄉居民發生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為目標,合理確定大病保險補償政策,實際支付比例不低於50%;按醫療費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則上醫療費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
(2)農村大病救助擴展閱讀: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相關要求規定:
1、地方政府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發展改革部門制定大病保險的籌資、報銷范圍、最低補償比例,以及就醫、結算管理等基本政策要求。
2、通過政府招標選定承辦大病保險的商業保險機構。符合基本准入條件的商業保險機構自願參加投標,中標後以保險合同形式承辦大病保險,承擔經營風險,自負盈虧。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大病保險的保費收入,按現行規定免徵營業稅。
3、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基金有結余的地區,利用結余籌集大病保險資金;結余不足或沒有結余的地區,在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年度提高籌資時統籌解決資金來源,逐步完善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多渠道籌資機制。
❸ 農村戶口大病補貼標准
1、患22類重大疾病的參合農村居民,其住院和大病門診納入新農合報銷政策范圍內的;
2、個人自負費用年度累計超過3000元以上部分,按60%比例給予救助。
3、新農合報銷政策范圍外費用年度累計超過3000元以上部分,按20%比例給予救助。
4、農村大病醫療救助費用和救助金額累計時間按自然年度計算,年度救助額封頂線10萬元。
新農合大病報銷補助比例
1、門診統籌鄉、村補助比例分別為65%、75%。一級醫療機構住院費用在400元以下者,不設起付線;
2、二級醫療機構補助比例為75%~80%;三級醫療機構補助比例為55%~60%。省三級醫療機構補助比例為55%。
3、兒童先心病等8種大病新農合補助病種定額的70%,肺癌等12種大病,新農合補助病種定額力爭達到70%。
(3)農村大病救助擴展閱讀:
農村戶口大病救助內容
一、救助對象
重點優撫對象 : 包括在鄉老復員軍人、在鄉三等以上傷殘軍人、紅軍失散人員、蘇區老幹部 , 集中居住在縣光榮院、縣工 療站的優撫對象。
農村五保對象 ;農村低保對象 ;城市低保對象 ;縣人民政府確定的有其他特殊困難的貧困對象。
二、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享受醫療救助
參與賣淫、嫖娼而染上性病的 ;違章造成交通事故或工傷事故的 ;
酣酒傷害、打架斗毆、自殺、自傷的 ;超出醫療保險用葯目錄 ,;
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所發生費用的 ;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三、醫療救助的病種
惡性腫瘤;尿毒症 ( 腎衰竭 );重症肝炎 ( 肝硬化或急性肝壞死 );
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壞死性胰腺炎;
縣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每年醫療費負擔 2 萬元以上的其它疑難雜症;
救助對象患國家規定的特種傳染病 , 按國家相關規定給予救助。
❹ 農村戶口大病補貼標准
農村戶口大病補貼標准寫回答
農村戶口大病補貼標准
農村戶口大病補貼標准
寫回答有獎勵 共13個回答
高粉答主
2019-10-22 每個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關注
1、患22類重大疾病的參合農村居民,其住院和大病門診納入新農合報銷政策范圍內的;
2、個人自負費用年度累計超過3000元以上部分,按60%比例給予救助。
3、新農合報銷政策范圍外費用年度累計超過3000元以上部分,按20%比例給予救助。
4、農村大病醫療救助費用和救助金額累計時間按自然年度計算,年度救助額封頂線10萬元。
新農合大病報銷補助比例
1、門診統籌鄉、村補助比例分別為65%、75%。一級醫療機構住院費用在400元以下者,不設起付線;
2、二級醫療機構補助比例為75%~80%;三級醫療機構補助比例為55%~60%。省三級醫療機構補助比例為55%。
3、兒童先心病等8種大病新農合補助病種定額的70%,肺癌等12種大病,新農合補助病種定額力爭達到70%。
(4)農村大病救助擴展閱讀:
農村戶口大病救助內容
一、救助對象
重點優撫對象 : 包括在鄉老復員軍人、在鄉三等以上傷殘軍人、紅軍失散人員、蘇區老幹部 , 集中居住在縣光榮院、縣工 療站的優撫對象。
農村五保對象 ;農村低保對象 ;城市低保對象 ;縣人民政府確定的有其他特殊困難的貧困對象。
二、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享受醫療救助
參與賣淫、嫖娼而染上性病的 ;違章造成交通事故或工傷事故的 ;
酣酒傷害、打架斗毆、自殺、自傷的 ;超出醫療保險用葯目錄 ,;
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所發生費用的 ;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❺ 農村大病花費多少才夠大病救助條件具體怎麼申請辦理
由於如今的醫療保險,包括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都是實行地市級城市統籌,所以對根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的規則,不同的統籌區詳細規則是完整不同的。
綜上所述,參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在生病住院以後,首先是依照根本醫療保險的方式停止報銷,在第一次報銷以後個人自費的費用到達大病醫保的起付規范以上的,契合大病醫保報銷范圍的依照大病醫保的規則比例停止報銷。契合報銷條件的人員,不需求自己提出申請,只需契合報銷條件都是在醫院停止實時結算,然後再由醫院和醫保機構停止結算。
❻ 農村病人如何申請大病救助
各地都有《城鄉貧困群眾醫療救助實施辦法》,細則略有出入,大體申請條件和需要的材料如下:
一、申請條件:
1、城鄉低保對象;
2、農村五保對象、城市三無人員;
3、政府供養的孤殘兒童;
4、因患病造成實際用於日常基本生活消費支出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貧困家庭;
5、以上救助對象需要具有本地戶口,參加城鎮(職工、居民)醫保或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並在指定醫療機構就治,且經過醫療保險報銷的。
二、所需資料:
1、填寫《慈善救助大病患者申請表》;
2、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正規醫療費用票據和基本醫療保險管理部門出具的報銷結算原件及復印件;
3、本人身份證、戶口簿復印件;
4、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城市三無、孤兒等需提供《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農村五保供養證》等有效證件或者證明;
5、社會困難家庭需要由單位或者居委會開具收入證明;
6、其他申報材料。
三、申請和審批程序:
城鄉困難居民大病醫療救助的申請、審批程序為:
1、救助對象向戶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2、村(居)民委員會接到申請後,應對申請人提交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申請人家庭收入的情況進行調查核實,並將調查核實意見提交村(居)民代表會議進行民主評議;
3、經村(居)民代表會議民主評議後,由村(居)民代表會議提出民主評議意見,並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在村(居)務公開欄內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於3日;
4、對公示無異議的,由村(居)民委員會提出初審意見,並將其他材料一並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核;
5、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對村(居)民委員會報送的材料進行審核,並將審核意見和其他材料報縣(市、區)民政部門審批;
6、縣(市、區)民政部門對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報送的材料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填寫批准意見和救助金額,發放由市民政局、衛生局統一印製的《城鄉困難居民大病醫療救助證》,並送同級財政部門復核;對不符合救助條件的,應及時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PS:一些重大疾病除了可以報農村醫保,還可以申請貧困家庭醫療救助民政補助,具體情況可咨詢當地民政部門。
❼ 民政局的大病救助能救助多少錢
民政大病救助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償後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給予保障;實際支付比例不低於50%,實際報銷比例高達95%,不過各地政策有所不同,結算由醫保部門通過數據系統自動審核辦理。
民政大病救助的條件:對包括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孤兒、重度一二級殘疾人、重點優撫對象、民政建檔特殊困難家庭成員、貧困大學生、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等共九類困難人群實施醫療救助。只要屬於上述范圍的對象,均可以享受到醫療救助。對於暫未納入救助范圍的困難群眾,由於大病費用支出過大導致貧困的家庭可向鄉鎮(街道)民政辦申請納入「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或「民政部門建檔特殊困難家庭成員」,街道(鄉鎮)會按照程序對申請者家庭情況、財產收入情況等進行核實比對,並將符合條件的困難對象名單報送區縣民政部門審核後及時納入醫療救助范圍,讓其享受醫療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