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聞聯播又出錯了
共商國是
「共商國是」原本是「共定國是」,其源出於南朝范曄的《後漢書•桓譚馮衍列傳》:
昔楚莊王問孫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為國是也。」叔敖曰:「國之有是,眾所惡也,恐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獨在君,亦在臣乎?」對曰:「居驕士,曰士非我無從富貴;士驕君,曰君非士無從安存。人君或至失國而不悟,士或至飢寒而不進。君臣不合,則國是無從定矣。」庄王曰:「善。願相國與諸大夫共定國是也。」
「國是」並不是一般的國事,而是治國的大政大策。 「是,則也」(《爾雅•釋言》),而「則,常也」,「法也」(《爾雅•釋詁》)。「願相國與諸大夫共定國是也」中的「是」即為則也,常也,法也,是國家長治的大政。「共,同也」(《說文解字》),即齊心協力的意思。這樣看來,共商國是,即可解釋為「齊心協力地商定國家大事」的意思。
國事」與「國是」是近義同音詞,二者都是名詞,都指國家的政務、政事。但二者同中有異:
(1)詞義范圍不同,「國事」既可以指對國家有重大影響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國家事務;而「國是」則專指國家決策、規劃等重大事務。
(2)適用對象不同,「國事」可用於國內,也可用於國際,如「國事訪問」是一國首腦接受他國邀請所作的正式訪問;「國是」所指的國家大事則嚴格限用於國人在中央所議之國家大事。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構,全國人大代表到北京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就是「共商國是」。
(3)語體色彩不同,「國事」是頗具口語色彩的詞,「國是」是用於書面語的文言詞。
(4)語法功能不同,作為名詞,二者都能作主語、賓語,但「國事」還能作定語,如「國事訪問」;而「國是」就無此用法。
⑵ 新聞聯播播報員說錯了咋辦
說錯了就扣錢啊,沒有辦法,因為是直播。
⑶ 新聞聯播出錯怎樣懲罰
⑷ 近年來央視新聞節目出過那些錯誤
在8日晚直播的《新聞聯播》中,其中一條新聞的畫面正在播放,但還未播完畫面立刻切換到了主播李梓萌身上。李梓萌調整了一下表情,又開始對下一條新聞進行播報。不料上一條新聞的畫外音仍在持續,於是兩個新聞便形成了幾秒鍾的「混音」。在直播中出現畫面切換錯誤,或者說出現「混音」的情況,觀眾可以理解。《新聞聯播》從錄播到直播是一大進步,使新聞的時效性大大提高了一步。但直播又是一把雙刃劍,出現差池也是難免的。過去,《新聞聯播》出現這樣那樣的口誤並非罕見。而這一次出現了畫面切換的失誤,從程度上來看,稍顯大了一些。好在央視新聞官方微博於當晚9時許進行了解釋和道歉,「今晚《新聞聯播》因導播員口令失誤,導致畫面切換錯誤,特此向觀眾朋友表示歉意。」對於觀眾來說,糾結的心緒多少得到了一些緩解。近年來央視新聞節目出過哪些錯誤?補妝門2008年3月19日央視的《晚間新聞》中,當畫面切到一條國際新聞後不久,就出現了主持人賀紅梅低頭補妝的畫面,該畫面在新聞中播出了大概兩秒鍾。哈欠門2008年4月17日,央視女主播文靜在早間新聞欄目《朝聞天下》中,竟然在鏡頭前大打哈欠,顯出一臉疲態。直到搭檔趙普把串聯詞說完,她才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失態,立刻端正了坐姿。白字門2008年4月26日的《新聞聯播》中,央視主播郭志堅將一條新聞中四處圈(juàn)養全部念成了圈(quān)養,被網友稱為「白字門」事件。字幕門2008年10月1日《新聞聯播》中一條《別樣節日別樣情,多種活動同祝福》中的一段新聞記錄了祖國各個地方的人們歡度國慶的新聞,在播放到河北邯鄲市民歡慶的鏡頭時,其視頻中的字幕顯示的是「北邯鄲」。打嗝門2008年11月3日,張宏民在《新聞聯播》播音過程中打嗝的視頻被網友發上網。
⑸ 剛新聞聯播似乎讀錯字了
你好,首先我要糾正一下你的錯誤,
餛飩(漢語拼音:hún tún 或者hún tun 輕聲;)
一般說來口語叫hún tun 輕聲。
《新聞聯播》4隻熊貓拜年
中國青年網2月6日報道 曾經有許多網友疑惑,《新聞聯播》結束時,兩位主播在交流什麼呢?5日的《新聞聯播》給了全國觀眾們一個驚喜:結束時的畫面不再是兩位播音員,取而代之的是熊貓小F4的可愛畫面,它們是喜歡泡澡的「奧莉奧」、最愛掛樹上的「淼淼」、愛騎木馬的「成雙」和淘氣的「成對兒」。這畫面被評為《新聞聯播》史上最萌的結尾。
這樣的改變很好。
望採納,謝謝!
⑹ 新聞聯播播音員說錯、口誤、開小差會怎麼樣
說錯就會馬上改正
口誤也一樣馬上改正+
開小差??不會吧!那是看幕後人員的指示而已!
如果你說會不會扣錢之類的,你還是打電話去新聞聯播去問問。
⑺ 新聞聯播會不會出錯
一般情況下不會的。出錯就是重大失誤。
⑻ 新聞聯播出現嚴重的錯誤
人有錯總是難免的`關鍵改正了就好`
新聞聯播我每天都看`
你的問題時時關心
國事天天關心
家事事不關心
天下事偶爾關心
⑼ 新聞聯播播放有錯誤怎麼留言
《新聞聯播》如果播放有錯誤的話,你可以在網上進行留言,網上的話是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