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月3日生日的是什麼星座
姻緣分析
姓名配對
八字合婚
星座配對
3月3日生日命運,三月三日是什麼星座?
2015-03-26 10:59:00作者:Sara
第一星座網
一個人什麼時候能夠感到安心呢?大概就是什麼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握當中,不再害怕自己掌握不了全局,發生不必要的意外。當你對自己覺得足夠的自信,你才能從中感到安心,對自己覺得自信。
那麼,在生日命運中,三月三日生的他們有著怎樣的神秘感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日期:3月3日
星座:雙魚座
3月3日性格:3月3日出生的人在做事之前,總會在心中做好全盤的計劃。
或獎勵的人;他們往往在發現實質的需要之後,才會展露才華全心投入。除了籌劃大計,細節問題他們也能一一顧及。這樣的務實做法並不會損及他們想像的能力,相反地,一步一腳印,凡走過必留痕跡的努力與務實,往往可以減少錯誤,促使他們更容易實踐理想。
這天出生的人通常適合從事團隊工作,不過,私底下他們卻嚴格要求要有個人空間、私人生活,喜歡把個人的私生活和公事分開。
在這一天出生的人可能有一點點逃避主義的傾向,他們不是讓自己完全地投入世上的名利之爭,就是沉溺在虛幻天地追逐羅曼蒂克的生活;非常的極端。當然,也有一些3月3日出生的人是例外,他們可以讓自己在公、私方面的生活都得以平衡而不致於顧此失彼。不管他們是較世俗化或是較趨於自我保守的類型,3月3日出生的人通常是團體里運籌帷幄的中心角色。為每一件事情謹慎地做好事前的准備是他們的天性,此外,在行動前一再地檢視問題本身也是他們的習慣。
3月3日愛情運:「如果你給我愛,我只想到你的愛」,這是3月2日生的詩人伊麗莎白·巴勒特·布朗寧的詩。
就像這句話一樣,3月1日~3月12日生的人,對純潔無垢的愛情有著憧憬。但是從布朗寧其它的詩來看,隱約可以見到雙魚座性格中的其它部分,像:容易陷溺在感情汪洋中的傾向等等。今天的人也跟女詩人一樣,追求大量的愛,而且容易受傷,因此,對戀愛關系十分慎重,可是卻不會因此而對愛欠缺熱情。只要是他相信的人,今天的人就會不惜付出愛情。他是溫柔、誠實的伴侶,而且對愛情充滿憂患意識。但是,相反地,當他失戀時,可能會出現沒有分寸的任性呢!在被??只不過是帶著很篤定的清晰想法往前走罷了。假如他們從事某種工作,便一定會朝有機會晉升的職位去奮斗,但不至於太過鑽?
3月3日金錢運:今天的人比其它日子生的雙魚座人更能把握物質方面的生活。投資活動,可以增加許多財富。
今天的人在管理錢財方面,最好採用三分法,也就是把財產化為多元性的儲存會比較安全。這天生的人與生俱來就有這樣的手腕,蓄財的方法十分多樣化,並且靈活得讓他人望塵莫及,因此在任何情況之下,他都有應變的生財之道。不過,前面曾經提到過的慷慨,常常會不經意的冒出來,所以有時別人會意外的從他們那裡得到一些好處,可是當別人對他有所期待時
2. 3月3日是什麼日子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
1998年3月,在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社會福利組15名委員針對我國耳聾發病率高、數量多、危害大,預防薄弱這一現實,提出了《關於建議確立愛耳日宣傳活動》的第2330號提案。
這一提案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經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衛生部等10個部門共同商定,確定每年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
(2)3月3日擴展閱讀:
歷屆主題
2000年3月3日第一次「全國愛耳日」主題:預防耳毒性葯物致聾
2001年3月3日第二次「全國愛耳日」主題:減少耳聾發生 實施早期干預
2002年3月3日第三次「全國愛耳日」主題:聽力助殘----救助貧困聾兒
2003年3月3日第四次「全國愛耳日」主題:提高人口素質,減少出生聽力缺陷
2004年3月3日第五次「全國愛耳日」主題:防聾走進社區
2005年3月3日第六次「全國愛耳日」主題:全社會共同關愛老年人——健康聽力,幸福生活
2006年3月3日第七次「全國愛耳日」主題:預防聽力損傷和耳聾,人人享有健康聽力
2007年3月3日第八次「全國愛耳日」主題:珍愛聽力,快樂成長
2008年3月3日第九次「全國愛耳日」主題:奧運精彩—我聽到
2009年3月3日第十次「全國愛耳日」主題:正確使用助聽器
2010年3月3日第十一次「全國愛耳日」主題:人工耳蝸——重建聽力的希望
3. 3月3日是日本的什麼節日
是女兒節又稱人偶節
因每年3月3日在祭壇上擺供用土、紙等製成的外飾服裝的偶人而得名。過偶人節最早源於古代日本人流放偶人的習俗。所謂流放偶人,即給燒製成的泥娃娃穿上紅色紙服,連同祭品一起放在稻草筏上,讓其順水漂流而去。據說這是為讓偶人把人身上的污垢臟物順水帶走,以消災滅禍。偶人節到了江戶時代被定為全年五大節日之一。過去在3月3日,孩子們可到鄰近的各家去玩,不經大人許可
就可拿走供壇上的偶人和食品。今日本人過偶人節,凡是有女孩的家庭,約從2月20日起就設置5~7階的梯形偶人供壇,上面供上以取形日本天皇和皇後為首的各種古裝偶人,一直擺到3月7日以後。偶人的排列一定要男女成對,寓意夫婦和睦。3月3日這天,全家人要坐在擺滿偶人的供壇前,向女孩贈送禮物,祝賀節日
4. 3月3日是什麼星座
3月3日是雙魚座,雙魚座出生的時候天氣是很寒冷的,所以雙魚座的人都很怕冷,在寒冷的天氣也不願意外出。
雙魚座不會讓自己陷入麻煩的境地,所以在遇到麻煩的時候,雙魚座總是能很快地抽身。雙魚座最擅長的就是推卸責任,雙魚座會給自己找理由,只要找到理由,雙魚座就會覺得錯不在自己,就能立馬擺脫不好的情緒,重新歡樂起來。
5. 3月3日在日本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全國愛耳日、俗稱「女兒節」(日本)。3月3日是日本傳統的女兒節。日本女兒節緣起中國傳統的上巳節,是中國文化在日本的延伸和發展。
每逢此時,有女孩的人家都會擺出做工精湛、造型華美的宮裝人偶來祝福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長。日本的風俗認為,人偶為人們帶走更多的疾病和悲傷。
(5)3月3日擴展閱讀:
女兒節本來只是八世紀平安時代宮廷貴族女子之間,互相在紙偶人身上換穿衣裳的游戲,與現代小女孩辦的家家酒游戲類似。流傳到十三世紀室町時代時,才逐漸統一在三月三日過節。直至十六世紀江戶時代,這個節日才在庶民之間盛行起來;也是在江戶時代,開始裝飾起雛偶人。
女兒節的正式名稱是「雛祭」,又因為是桃花盛開的季節,所以也稱為「桃花節」。這天,如果家中有未滿周歲的女兒,當母親的就得准備「散壽司飯」(壽司飯上添加許多魚介、蛋絲等)與蛤蜊湯,招待來慶賀節日的親朋好友們。「散壽司飯」因為看上去鮮艷華麗,很適合女兒節的主菜;蛤蜊湯是因為蛤蜊的貝殼,只能是唯一的一對,所以象徵女孩子的貞操。
6. 3月3日是日本什麼節日
女兒節,是日本女孩子的節日,又稱人偶節。屬於「五節句」之一的「桃之節句」(桃の節句) 本來在農歷的三月三日,明治維新後改為西歷3月3日。
在日本,關於三月三節日習俗的記載,最初是曲水流觴的活動,並被公認是由中國傳入延續下來,但至今所通行的用雛人形慶祝的形式則始於近世,並逐漸演變為日本的女兒節。
關於曲水宴風俗,最早能看到這一記載的日本文獻是公元720年編成的《日本書記》,顯宗天皇元年(485)三月條載:「三月上巳,行幸後苑,另設曲水宴。」
在平安時代初期,日本逐漸形成了「和風文化」,那時在貴族中宮廷貴族女子之間非常流行賞玩偶人、互相在紙偶人身上換穿衣裳的游戲,與現代小女孩辦的家家酒游戲類似。
7. 3月3日是什麼節日
3月3日是公全國愛耳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
針對大陸耳聾發生率高、數量多、危害大,預防工作薄弱的現實,衛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老齡協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10部委局共同確定:每年的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是為提高人們對世界野生動植物的認識,由聯合國大會於2013年12月20日決定設立的節日。
8. 3月3日是什麼日子啊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還是日本的女兒節
9. 農歷3月3日是什麼節日
農歷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苗族、瑤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在壯族傳說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漢族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軒轅說法,三月三拜蚩尤。
農歷三月三,不僅僅是單純的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現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法定傳統假日,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天。
也是廣西壯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歌節不僅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亦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據記載,歌節已有上千年歷史。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會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頭或江邊飲宴歡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數百人以致數千人聚唱的大規模「歌圩」。
(9)3月3日擴展閱讀
民族特色
壯族
壯族「三月三」習俗,很多人只知道對歌談情,其實壯族「三月三」習俗有很多,搶花炮、拋綉球、吃五色糯米飯等也是有趣的節日習俗。
包五色糯米飯
節前家家戶戶准備五色糯米飯和彩蛋。人們采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米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贊賞後流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祭祀歌仙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彩蛋則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際傳達情感的物品。
搶花炮
在農歷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後,廣西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民間會自發組織搶花炮運動。
參與搶花炮的每支隊有8人,隊員通過突破、擋人、變向、快沖等方式沖進對方炮台,將花炮放入算得分。規則類似於西方的橄欖球運動,故被稱為「東方橄欖球」。
傳統的「花炮」是一個鐵制圓環,直徑約5厘米,外用紅布或紅綢纏繞。比賽場地通常設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數,也不分隊數,每炮必搶,三炮結束。
綉球傳情
歌圩的綉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制的工藝品,製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著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綉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綉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綉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著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徵著純潔的愛情。
侗族
侗族「三月三」又名「播種節」、「討蔥節」、「花炮節」。侗家傳說,古時他們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為插秧節。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
為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到三月三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並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了。侗族多於三月三這天舉行搶花炮、鬥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故亦稱「花炮節」。
瑤族
瑤族的三月三為紀念這位民族英雄,人們把這天取名為三月三,又名「乾巴節」。每年三月三之前,瑤族男人都提前一個星期到老林狩獵、捕殺野獸,下河撈魚摸蝦,且烤成乾巴帶回家,按戶分配,共享收獲的歡樂。
婦女們上山採摘小靛葉等天然染料,煮水後染成紅、黃、藍、紫4種顏色的糯米飯,用於敬獻盤古。節日當天,瑤族人民放下手中的農活,集體休息1天,男人們讀經書、喝酒、娛樂,姑娘和小夥子們則相約到寨子邊的荒山上、樹林里對歌、玩耍、談情說愛。
布依族
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是貞豐、望謨等地布依族的民族傳統節日。
在傳統的觀念中,為了使全寨人達到「禳災祈福、寨子安寧、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目的,祖祖輩輩生活在北盤江畔的貞豐布依族人民在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都要舉行相應的祭祀活動。
祭山活動是布依族「三月三」的主要活動之一。祭祀山神要在「掃寨驅邪」之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