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色列有哪些城市
截至2018年,以色列有六個城市。
分別是:耶路撒冷區、北部區、海法區、中央區、特拉維夫區、南部區。
以色列位於西亞巴勒斯坦地區,地中海的東南方向;亞洲西部,亞、非、歐三大洲結合處。
以色列北靠黎巴嫩、東瀕敘利亞和約旦、西南邊則是埃及。以色列西邊有著與地中海相連的海岸線、在南邊則有埃拉特的海灣。
以色列全國總面積為2.5萬平方公里,其中內蓋夫地區佔一半以上面積,達到1.2萬平方公里以上,以色列與埃及邊界長達220公里,與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區有51公里的邊界。為加沙地帶和約旦河部分地區。
(1)以色列最大城市擴展閱讀:
以色列歷史沿革:
1980年,以色列立法認定耶路撒冷是該國「永遠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多數國家都將大使館設在特拉維夫。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國的首都。耶路撒冷由以色列實際控制。
在1992年的選舉中,新移民們大量投票給工黨,使得左派再次抬頭。在選舉之後,伊扎克·拉賓成為了總理。在選舉中工黨曾經承諾將會大為改善以色列的國內治安和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
1993年底,以色列政府拋棄了1991年的馬德里協議框架,改與巴解簽訂奧斯陸協議。在1994年,約旦成為繼埃及之後第二個承諾與以色列和平共處的阿拉伯國家。
1995年11月4日,拉賓遭到一名極端的以色列民族主義者刺殺。
由於拉賓的遇刺,大眾對於奧斯陸協議的觀感也稍有好轉,大為提升了西蒙·佩雷斯的支持度,使他贏得了1996年的大選。不過,新的一波自殺炸彈攻勢加上阿拉法特贊美炸彈客的聲明,使得公眾輿論再次扭轉,並且在1996年5月輸給了聯合黨的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2017年10月12日,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表示,以色列將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7年12月,上合組織秘書長拉希德·阿利莫夫表示,以色列數次提出了申請加入上合組織。
2017年12月6日(北京7日凌晨2點),特朗普正式在白宮外交廳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2018年5月14日,美國駐以色列使館正式在耶路撒冷開館。
2018年7月19日,以色列議會通過猶太民族國家法案。
2019年1月1日,以色列正式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B. 以色列最大的城市是什麼
以色列最大的城市是耶路撒冷,自1975年起,超過特拉維夫,成為以色列最大的城市。2011年,耶路撒冷的面積為126平方千米,擁有人口80.1萬人,這兩項指標均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各城市之首。而且無論是猶太人數量還是非猶太人數量,都居以色列各城市的首位。
耶路撒冷的地理坐標是北緯31度47分,東經35度13分 ;位於猶大山地南部的高原,包括橄欖山和瞭望山。耶路撒冷舊城的海拔高度約為760米。整個耶路撒冷周圍被山谷與乾涸的河床所包圍,只有北面不是十分明顯。
在耶路撒冷有3道明顯的山谷:汲淪谷、欣嫩子谷和泰羅普河谷,在耶路撒冷城南交叉。汲淪谷經過舊城以東,將橄欖山與城市隔開。欣嫩子谷在耶路撒冷的西面,在聖經末世論中是地獄的象徵。泰羅普河谷位於西北方,靠近今天大馬士革門的位置,向南-東南注入西羅亞池。
C. 以色列前三個城市的基本情況
耶路撒冷(阿拉伯語:القدس الشريف 、英語:Jerusalem、希伯來語:ירושלים 、拉丁語:Yerushalayim或Yerushalaim),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雙方都有爭議)和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耶路撒冷區的首府、原巴勒斯坦最大城市。
特拉維夫-雅法(希伯來語: תֵּל־אָבִיב-יָפוֹ,阿拉伯語:تَلْ أَبِيبْ يَافَا,英語:Tel Aviv-Yafo ),通常簡稱為特拉維夫,或譯台拉維夫,是以色列第二大城市。人口38.25萬,主要為猶太人,阿拉伯人約占總人口的4%。
海法(英語:Haifa),以色列北部港口城市,以色列第三大城市,僅次於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也是以色列最大的港口城市。該市面積為60平方公里,人口267800人(2006年6月),都市區人口達到1039000人。
(3)以色列最大城市擴展閱讀
以色列國(希伯來語:מְדִינַת יִשְׂרָאֵל ;阿拉伯語:دولة إِسْرَائِيل),簡稱「以色列」。是一個位於西亞黎凡特地區的國家,地處地中海東南沿岸,北靠黎巴嫩、東臨敘利亞和約旦、西南則為埃及。1948年以色列宣布成立。
2019年以色列總人口902萬人 ,其中猶太人口共669萬人,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
猶太人遠祖希伯來人。公元前13世紀末遷居到該地區。後被羅馬帝國征服,開始流亡歐洲。1917年英國佔領該地區。1922年國際聯盟決議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民族之家」。
194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在巴分別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正式成立。此後同阿拉伯國家先後爆發四次中東戰爭,實際控制面積不斷擴大。
D. 以色列面積相當於中國哪個城市
以色列全國總面積為2.5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小的省、自治區是海南省,陸地(主要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所以,以色列的面積小於中國任何一個省和自治區。與北京市(1.64萬)和天津(1.2萬)相當。
以色列位於西亞巴勒斯坦地區,地中海的東南方向;亞洲西部,亞、非、歐三大洲結合處。沿海為狹長平原,東部有山地和高原。
以色列北靠黎巴嫩、東瀕敘利亞和約旦、西南邊則是埃及。以色列西邊有著與地中海相連的海岸線、在南邊則有埃拉特的海灣(又被稱為亞喀巴灣)。
(4)以色列最大城市擴展閱讀:
一、以色列地域:
以色列可分四個區域:海岸平原、中部丘陵、約旦大裂谷(東非大裂谷北部起點)以及內蓋夫沙漠。
地中海沿岸的海岸平原從北部的黎巴嫩邊界一直延伸至南部的加沙,該地區土壤肥沃而潮濕,是農業和水果栽種的重要地帶。海岸平原的東部是中央的高原地帶,高原地帶的北邊是加利利山脈的山丘,更南邊的地區是由許多小型而肥沃的溪谷地區所組成的撒馬里亞山脈。
再往南則是荒蕪的朱代(Judea)山丘地區。中央高原地帶的東部是約旦大裂谷,屬於長達6500公里的東非大裂谷的一部分。
在以色列境內的裂谷是由約旦河、加利利海、以及死海所構成。內蓋夫沙漠由大約12000平方公里的沙漠組成,占據了以色列的一半土地面積,在地理上內蓋夫沙漠是屬於西奈半島的延伸。
二、海南省簡介:
海南,簡稱「瓊」,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海口。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對望, 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省內的三沙市是中國地理位置最南、總面積最大(含海域面積)、陸地面積最小且人口最少的地級區劃。海南省下轄4個地級市,5個縣級市,4個縣,6個自治縣;截至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25.76萬人。
海南省陸地(主要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海南島是僅次於台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海南省是中國國土面積(含海域)第一大省。
海南別稱瓊崖、瓊州,西元前110年,中央政府在海南島設置珠崖郡、儋耳郡,屬交州刺史管轄,標志著海南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1988年4月13日,海南行政區從廣東省劃出,獨立建省,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正式成立。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國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
E. 以色列主要的城市是哪一個
以色列的主要城市目前是特拉維夫。特拉維夫在希伯來語中的含義是春天的小丘。「春天」是萬物復甦的象徵,隱喻古代的以色列,國家有復國的希望;而「小丘」在希伯來語中有一個不常用的含義,在考古學中表示「堆積的廢墟」,因此是古代以色列國毀滅的象徵。特拉維夫是以色列首都,是地中海沿岸一座新興的港口城市,位於北緯32°05′,東經34°46′。特拉維夫北起維爾貢河下游,南到雅法灣,面積約50平方公里,城市區域狹長,沿海岸綿延約9.6公里。氣候冬、春溫和,夏季潮熱,1月平均氣溫13度,8月平均氣溫26度。年平均雨量559毫米。19世紀末,特拉維夫還是個小漁村,後來由移居雅法市郊的猶太人建設成城市。特拉維夫原名阿胡扎特巴伊特,1910年正式命名為特拉維夫,意思是「春之丘」。1923年,特拉維夫在行政上與雅法分離,1948年以色列國成立時,被定為首都。後又與雅法合並,稱為特拉維夫-雅法。但以色列統治者認為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無可爭議的首都,這也是引起巴以沖突的焦點. 一直以來我所知道的以色列國的首都是特拉維夫(Tel Aviv)。這也是中國政府一直宣揚的。國際上承認的以色列的首都是特拉維夫,聖城耶路撒冷是宗教遺留問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稱其為自己的領土和首都,但巴以爭端由來已久,目前耶路撒冷從法律上講還不屬於這兩個地區和國家。
F. 以色列最大的城市是
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地區中部城市,世界聞名的古城。
人口44.7萬(1984),居民主要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相傳公元前十世紀,以色列的大衛王曾在此築城建都。為巴勒斯坦最大城市。
1980年,以色列國會立法確定耶路撒冷是該國「永遠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是,大多數國家不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認為該市的最終地位尚未確定,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談判決定。
G. 以色列到底有幾個主要城市
1947年分治前巴勒斯坦地區總面積為2.7萬平方公里。1947年11月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第181號分治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的阿拉伯領土面積為1.15萬多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被以色列全部佔領。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宣布成立巴勒斯坦國,但未確定其疆界。巴民族權力機構已經在加沙地帶60%和約旦河西岸42.9%的土地上實行完全自治,巴控制的實際面積約2500平方公里 。
H. 以色列的第二大城市是哪裡
以色列第二大城市是特拉維夫,其全稱是特拉維夫-雅法,它是兩個相鄰的城市合並而成的。它是一個具有4000多年歷史的港口城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I. 以色列的三大城市
序號 主要城市 所在地區
1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
2 特拉維夫-雅法 特拉維夫
3 海法 海法
4 霍隆
5 佩塔.堤瓜 佩塔.堤瓜
6 巴特.雅姆 巴特.雅姆
J. 以色列的首都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是一座舉世聞名的歷史古城,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四周群山環抱,面積158平方公里,由東部舊城和西部新城組成。海拔835米,人口60萬,是以色列最大城市,也是以政治、文化中心。
耶路撒冷老城是一座宗教聖城,是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發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視為自己的聖地。體現出古老與現代的對立,它的居民來自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不同的宗教。老城被一層城牆圍繞,分為四個區:猶太區、基督區、亞美尼亞區和穆斯林區。
耶路撒冷的魅力在於她的神秘和神聖的宗教色彩,耶路撒冷是世界上唯一被三大宗教——猶太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認定為信仰源流和精神指針的聖地城市。猶太教的聖殿哭牆便在此處,聖經曾多次述及此城是上帝祝福的城市;耶路撒冷也是伊斯蘭教三大聖地之一,是全世界最美麗的清真寺——金頂清真寺所在地;對於基督教來說,這里是耶穌傳福音、背十字架受釘以及復活的聖地。這里保存著完善的歷史古跡,吸引著世界千萬信徒來此朝拜敬仰。三大教的信徒都熱愛聖城,為了爭奪聖地,幾千年來這里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殘酷的征戰。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說,世界的麻煩在中東,中東的麻煩在阿以,阿以的麻煩在耶路撒冷。在戰亂中,它先後18次被毀滅,成為廢墟後,毀城者還要用犁再鏟一遍,滅絕任何讓人懷念的種子,但它又一次次奇跡般地重建,每一次復興後依然匯聚著世上最狂熱的愛和恨。
根據傳說,耶路撒冷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登天接受天啟的地方,因而它被列為伊斯蘭教第三聖地,其地位僅次於伊斯蘭教第一聖地麥加和第二聖地麥地那。據傳,公元621年7月17日夜晚,51歲的穆罕默德在天使伽百利勒的帶領下,乘天馬從麥加火速趕到耶路撒冷聖殿山。他信步登上巨石升霄,遨遊七重天、天園和地獄。穆罕默德見到了古代諸位先知,並帶回安拉對穆斯林的啟示。穆罕默德即從天上降下,於黎明前又乘天馬返回麥加。穆罕默德遂告訴穆斯林,安拉指定耶路撒冷為穆斯林朝拜方向。直到公元623年,穆罕默德才把穆斯林的朝拜方向改為麥加。後來,伊斯蘭教規定每年回歷7月17日為登霄節。聖殿山的山上至今還留有穆罕默德登天時的腳印,穆斯林把這塊巨石視為聖石,認為它與麥加禁寺天房中的玄石同等神聖。
耶路撒冷城內共有38座清真寺,其中最著名、在伊斯蘭世界最有影響的清真寺有兩座,一座是薩赫拉清真寺,另一座是阿克薩清真寺。在伊斯蘭世界中,阿克薩清真寺的知名度很大。伊斯蘭教律規定:去阿克薩清真寺朝覲,安拉會赦免他的罪過,死在聖城猶如死在天上。穆斯林把阿克薩清真寺視同麥加禁寺和麥地那聖墓一樣神聖。
阿克薩清真寺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聖殿山上,聖殿山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聖跡集中的地方,伊斯蘭教聖跡阿克薩清真寺的西牆與猶太教聖跡哭牆相連接。兩個教派為爭奪這塊地盤發生了無數次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