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難得糊塗的意思
鄭板橋從不糊塗,他之所以興嘆「難得糊塗」,自有其苦衷在。朱鐵志認為「鄭板橋是個極為清醒的人。唯其清醒,正派,剛直不阿,而對讒言無能為力時,才會有『難得糊塗』的感嘆,『難得糊塗』的難在那裡呢?難在他畢竟清醒自明,心如明鏡,無法對惡勢力充耳不聞,視而不見;難在他一枝一葉總關情,對百姓的疾苦不能無動於衷。他只有假裝糊塗,然則終不能無視現實,遂於痛苦於內,淡然於外,而生『難得糊塗』之嘆。」(《讀書參考》)
鄭板橋以「難得糊塗」而出名。他所說的「難得糊塗」,卻有不同的解釋,有望文生義的;有作詞語解釋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內涵進行探討的,諸說不一。那麼它該作何種解釋更為恰切呢?看來,「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論古人之辭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世,亦不可以謬其文也。」(《文史通義.文德》)後人難知前人心態和處世的復雜文化環境,要有正確的解釋,有時也難以自圓其說了吧。
Ⅱ 「難得糊塗」的意思是什麼
釋義:就是說人有的時候不如糊塗一些,很精明的話就會多了很多的煩惱。
Ⅲ 「難得糊塗」什麼意思
難得糊塗,指人在該裝糊塗的時候難得糊塗。
「難得糊塗」是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傳世的名言,乃是他為官之道與人生之路的自況。後人感慨這「難得糊塗」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橫幅的形式掛於家中,作為每每處世的警言。
鄭板橋的這種心理和處世哲學,既有積極的一面,即表現了不同惡勢力同流合污的立場和骨氣;也有消極的一面,即看破紅塵的悲觀脫世思想。「難得糊塗」中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消極的脫世思想。
(3)難得糊塗的真正意思擴展閱讀:
有人認為這是鄭板橋自我解嘲說
鄭板橋從不糊塗,他之所以興嘆「難得糊塗」,自有其苦衷在。朱鐵志認為「鄭板橋是個極為清醒的人。唯其清醒,正派,剛直不阿,而對讒言無能為力時,才會有『難得糊塗』的感嘆,『難得糊塗』的難在那裡呢?
難在他畢竟清醒自明,心如明鏡,無法對惡勢力充耳不聞,視而不見;難在他一枝一葉總關情,對百姓的疾苦不能無動於衷。他只有假裝糊塗,然則終不能無視現實,遂於痛苦於內,淡然於外,而生『難得糊塗』之嘆。」
Ⅳ 人生在世難得糊塗什麼意思
「人生都道聰明好,難得糊塗方為真。」「難得糊塗」鄭板橋說了多少年了?然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不如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
可不是么?人生在世,在智力上達到「聰明」的狀態很難,因此世上有許多稀里糊塗生活、渾渾噩噩處世的人。沒有聰明的頭腦又要謀生怎麼辦?只得出賣自己的體力,還得以「身體健康」做本錢。十個指頭伸出來都不是一般齊,何況是人?因此,這輩子出來老實做人,踏實生活,對於那些高官厚祿之人我還是敬而遠之為好,不管他們歌舞笙平,還是荒淫無度,還是「糊塗」點好啊!免得自己犯「紅眼病」,惹人笑話,我們少吃後,滿行動,偶爾想想欄里的豬,微笑一下,很好。
但我並不否定「聰明」的價值,也不會把聰明和糊塗對立起來。人世間努力使自己變得聰明的人很多,雖然並不聰明但卻自以為自己很聰明的人更多,而真正意義上承認自己不聰明,老老實實做人的所謂糊塗者很少。可見,聰明人難做,糊塗人也難做。
然而,人若達到聰明的境界之後,再由聰明而轉入糊塗則更難。若一個人對於人生事理了解透徹的話,這個人就會看到人性中的很多缺點和弱點。過於明查的人就會因此而在為人處世上處處挑剔,難以容人。而對於不正直的人來說,他可能會因此利用人性的弱點為自己謀取私利,敗壞社會綱紀法度。
因此,從過於明察苛求的聰明轉入寬以待人的「糊塗」則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大概才是板橋先生「難得糊塗」的真實目的所在。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遇事須從公心出發,放一著讓人,退一步行動。然,這個充滿私慾的時代有幾人不是為了自己事後求得別人或者上天的福報,而是為了處世的當下心安理得?又有多少人做事於心無愧?
如今的官場也流行那句「難得糊塗」。但是「難得糊塗」卻了成了「不分是非,不負責任。」對人對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與世俗社會同流合污,做事沒有原則。有幾人能理解板橋先生的「糊塗」,是一種清醒的蔑視,是對腐敗現實的抗議,是清風自拂的坦盪胸懷。
可見「難得糊塗」真難!
「難得糊塗」,難得糊塗!中文中「糊塗」一詞看似針貶,卻深意頗多,除卻囫圇愚鈍,不甚精明之外,還可引申為韜晦,收斂,包容,此中情情種種,若被運用的妙趣自在一心,藉此收益良多的高人,便被稱做大智若愚了。宰相劉羅鍋的「難得糊塗」,不愧為大愚中的大智大悟。
金庸小說的如斯高人有一個,便是金毛犻王謝遜。其中情由節節糾纏,大約可看做他因悲憤而至糊塗,由糊塗而至瘋狂。在冰火島上,他雙目被創,也糊塗了事,所性與有奪目之仇的張氏夫婦結義。人家生了娃娃,為防他起意加害,尊他為義父,他也糊塗認了,謝遜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金庸沒說。
這里的「難得糊塗」是人屢經世事滄桑之後的成熟和從容。這種糊塗與不明事理的真糊塗截然相反,它是人生大徹大悟之後的寧靜心態的表現,是一種很高的精神境界,談笑間淡泊名利和恩怨,把苦、難、疼、傷深埋在心中,在夜深人靜遠離人群的海邊對天仰笑……
其實在我說來「難得糊塗」是一種經歷,只有飽經風霜、人生坎坷的人才能深得真諦;同時,「難得糊塗」也是一種境界,心中有大目標的人,自然對枝節雜碎不屑一顧,只著眼大方向,為全局負責,能做中流砥柱。它還是一種資格和智慧。名利淡泊、寧靜致遠的人物,他們內涵豐富、底蘊深厚,以平常之心、平靜之心對待人生,泰然安詳。在紛繁變幻的世道中,能看透事物,看破人性,能知人間風雲變幻、處事輕重緩急、舉重若輕、四兩撥千斤。
「難得糊塗」需要超凡脫俗、胸襟坦盪、氣宇軒昂、灑脫不羈、包容萬象的氣度。這樣的人少之又少,而做豬就不用考慮那些復雜的問題。
有人說「糊塗」是福,我們不妨偶爾也來點兒小糊塗。不過,若有來生,我還是甘當一隻頭腦簡單的小豬吧。
Ⅳ 如何理解「難得糊塗」
人人都知道鄭板橋曾經說過「難得糊塗」四個字,但真正理解其含義的,又有幾人呢?
當初鄭板橋為官之時,將官場、世事看得太清楚、太明白、太透徹而又無以為釋之時,又因其性情剛直,不諂媚、不圓滑,而不平不公之事太多,憑一己之力卻又無能為力的時候,只好在「糊塗」之中尋求遁世之術。
如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聰明,越聰明越好,越聰明越顯示自己為人處世的高明。可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聰明過頭,並非是件好事。王熙風不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嗎?看來一個人還是別過於精明,知道的太多,事事計較,反而會讓人傷神。
聰明有大聰明與小聰明之分,糊塗亦有真糊塗、假糊塗之別。北宋人呂端,官至丞相,是三朝元老,他平時不拘小節,不計小過,彷彿很糊塗,但處理起朝政來,他卻機敏過人,毫不含糊。宋太宗稱他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有一種人恰恰相反,只要是便宜就想占,只要是好處就想貪。為了一點小利,不顧前程;為了一點小過,爭個你死我活。這種人看似聰明,其實再糊塗不過。
人畢竟沒有三頭六臂,當你事事比別人聰明時總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和嫉妒,終究「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導致自己受到無謂的傷害,甚至犧牲。真正聰明的人,正直的人大可不必在一些瑣碎小事上錙銖必較,此時「糊塗」一下又何妨?只要能在大事上,原則上保持清醒頭腦就行了。為人處世,千萬不要在小事上糾纏不休,搞得自己精疲力竭,心緒不寧,而到了大事面前,卻又真的糊塗了。這樣的生活,太得不償失了。俗話說:真正聰明的人,往往聰明得讓人不以為其聰明。這句話的本意不也就是難得糊塗的內涵嗎?聰明的人表面愚拙,糊塗,實則內心清楚明白,這不是一種更為高明的處世藝術嗎?
「糊塗」常可使我們心境平靜,無欲無貪,正如「值利害得失之會,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則起趨避之私」一樣。沒學「糊塗」學之人終於在凡塵俗世中不得安寧矣。
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許多事情非要尋出個究竟,有時也是不現實的,倒不如多一點「糊塗」,少一點執拗,何嘗不是另一番開朗、超脫的生活風光呢?
只要我們心中「精明」,即使給人的印象糊塗一點,又有何不可呢?有時這種糊塗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廣闊的生命空間。
Ⅵ 「難得糊塗」是什麼意思
就是對有些事情不必要太較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我們究其根本,比如說婆媳關系,就是需要用「難得糊塗」的態度去對待,如果在相處的過程中,每件事情都要弄得清楚明白,那麼必然是會時不時的產生矛盾。
舉個例子,拿家庭衛生來說吧,如果兒媳是非常干凈的,但是婆婆確是不太在意這些的,一旦生活在一起,家庭衛生方面就會出現混亂的場景,怎麼辦?!
如果聰明的兒媳就應該,首先自己先不要生氣,然後,時常勸慰自己,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夠達到自己這種干凈的標准,最後,就是喜歡收拾就收拾,不喜歡收拾就出去逛街好了。
人活著,就是要用糊塗的態度善良的心才能夠把生活過好過得快樂。同樣的作為婆婆,知道自己不擅長家務,那麼就要再其他方面跟兒媳好好相處了,總之,婆媳相處講究的也是將心比心啊,要共同尋找彼此共同的愛好,再加上該糊塗的時候就糊塗一點沒什麼不好的。
挺喜歡一個成語的,大智若愚,說的就是難得糊塗的人。往往在我們生活中那些深藏不露的人都是一些看上去並不出奇的人,但是卻能夠出其不意,明明是早就看出事情的端倪,但是如果有人出了頭,那麼一般大智若愚的人就會靜觀其變,就是說低調為人處世,但是在別人真的糊塗不能解開謎題的時候,便是這類人不糊塗的時候了。
真正能夠做到「難得糊塗」的人,只能證明她是一個情商很高的人。糊塗的人,一般都會過的相對快樂。
Ⅶ 難得糊塗的意思是什麼
難得糊塗
難得糊塗,指人在該裝糊塗的時候難得糊塗。
"難得糊塗"是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傳世的名言,乃是他為官之道與人生之路的自況。
後人感慨這"難得糊塗"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橫幅的形式掛於家中,作為每每處世的警言。
Ⅷ 難得糊塗的真正意思
人們常說「難得糊塗」,其實這里的糊塗並不是一般概念里的糊塗。字面上解釋糊塗就是沒有判斷力,做事沒有方向感,看什麼都是霧里看花。而「難得糊塗」里所指的糊塗,卻是一種巧妙的人際溝通時的「手段」,這種糊塗需要一定的修養和容量。在人際關系中,沖突往往是很難免的,通常雙方會選擇心平氣和的方式解決,但總有失去理智的一方,甚至雙方都失去理智。人的一生不過數十年而已,如果人人都沉浸在無法彌補的事情上,或者斤斤計較那些已經過去的小事,那你這一生就會被如此「揮霍」去大半。所以,有必要的時候在一些小事上不如糊塗一點。糊塗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無論是與身邊的親朋還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在相處的時候,都免不了有摩擦。與其斤斤計較,自己想不開,不如嘗試著「糊塗」,自然能減少煩惱。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糊塗」可以讓人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事情上,如果一味在名譽、地位和利益上過分計較,還把有限的精力浪費在和別人的勾心鬥角上,那這個人就不可能在自己的事情上取得任何成績。官渡之戰結束之後,有人從逃竄的袁紹大帳內找到一些信件交給曹操,其中有一些是戰前從曹營發出的,多是贊揚吹捧袁紹的,還有的表示要投奔袁紹。曹操看後吩咐手下把那些信件全燒了。之後那些曾經寫信的人感覺很慚愧,從此一心跟隨曹操,不再二心。曹操用裝糊塗籠絡了人心,就是說,糊塗其實有的時候可以消除隔閡和矛盾,甚至化解不必要的沖突。「人生天地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不也是說明了人生苦短,不要為小事耿耿於懷,大事則以糊塗化解成小事的道理嗎? 所以,所謂的「難得糊塗」不是讓你隨字面意思真的去糊塗,而是用聰明的另一面去化解大事,解決小事。你不妨把「難得糊塗」幾個字寫在明顯的、常見的地方。分清楚什麼是真糊塗,什麼是假糊塗,在適當的時候適當應用你的「糊塗」。但要記住把握分寸,千萬不要糊塗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