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信誓旦旦什麼意思
成語解釋:誓言說的誠懇可信。信誓:表示真誠的誓言;旦旦:明白確實的樣子。
中文發音:xìn shì dàn dàn。
成語出處:《詩經 衛風 氓》:「總角之宴,言笑晏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譯文:回想少時多歡樂,談笑之間露溫柔。海誓山盟猶在耳,不曾想過會違背誓言。
成語使用: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發音技巧:誓,不能讀作「sǐ」。
書寫技巧:旦,不能寫作「但」。
褒貶解析:屬褒義成語。
(1)信誓旦旦擴展閱讀: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衛國淇水邊住著一個被丈夫遺棄的女子,他年輕天真漂亮。一個奸詐男子看中她,甜言蜜語向她求婚,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與她白頭偕老。秋後,他們結為夫妻。丈夫違背先前的諾言,佔有她的財物,並無情地拋棄了她。
B. 「信誓旦旦」是什麼意思
【解釋】:信誓:表示誠意的誓言。旦旦:誠懇的樣子。誓言說得真實可信。
【出自】:《詩經·衛風·氓》:「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釋義】:談笑之間露溫柔,海誓山盟猶在耳。
【示例】:臣乃脈定於內,心正於懷,~,秉志不回,翻然高舉,與彼長辭。◎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十篇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例 句:戰國晚期,關東六國聯合抗秦。但六國由於存在利害沖突,表面上~,實際上各有打算,因此終於被秦國各個擊破。
(2)信誓旦旦擴展閱讀;
近義詞;
1、海枯石爛
[ hǎi kū shí làn ]
海水枯乾,石頭粉碎。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多用於誓言,表示意志堅定,永不改變。
出 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這天高地厚情,直到海枯石爛時。」
例 句:海枯石爛,至死不渝的愛情一直為青年朋友們所嚮往。
2、指天為誓
[ zhǐ tiān wéi shì ]
誓:發誓,指著天誓。表示意志堅決或對人表示忠誠。
出 處: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真若可信。」
釋義:指著天日流淚,發誓不論生死誰都不背棄朋友,簡直像真的一樣可信。
C. 信誓旦旦 旦旦是什麼意思
誠懇的樣子
D. 信誓旦旦的意思是什麼
信誓旦旦的意思是:
誠懇的承諾使人精神振奮,「信誓」指表示誠意的誓言;「旦旦」指誠懇的樣子。
成語出處:
《詩經·衛風·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示例
臣乃脈定於內,心正於懷,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舉,與彼長辭。——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十篇。
戰國晚期,關東六國聯合抗秦。但六國由於存在利害沖突,表面上信誓旦旦,實際上各有打算,因此終於被秦國各個擊破。
E. 信誓旦旦信是什麼意思
釋 義 信誓:表示誠意的誓言;旦旦:誠懇的樣子。誓言說得真實可信。信:真心誠意的意思
F. 信誓旦旦是什麼意思
出處:《詩經·衛風·氓》:「總角之宴,言笑晏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解釋:信誓:表示誠意的誓言;旦旦:誠懇的樣子。誓言說得真實可信。
G. 信誓旦旦的讀音
信誓旦旦 [xìn shì dàn dàn]
[釋義] 信誓:表示誠意的誓言;旦旦:誠懇的樣子。誓言說得真實可信。
[出處] 《詩經·衛風·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H.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什麼意思
海誓山盟猶在耳,不曾想過會違背誓言。
出自《國風·衛風·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作者無名氏。這是一首棄婦自訴婚姻悲劇的長詩。詩中的女主人公以無比沉痛的口氣,回憶了戀愛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後被丈夫虐待和遺棄的痛苦。
全詩(節選)如下: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譯文如下:
婚後多年守婦道,繁重家務不辭勞。起早睡晚不嫌苦,忙裡忙外非一朝。誰知家業已成後,漸漸對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處境,個個見我哈哈笑。靜下心來細細想,獨自傷神淚暗拋。
當年發誓偕白頭,如今未老心先憂。淇水滔滔終有岸,沼澤雖寬有盡頭。回想少時多歡樂,談笑之間露溫柔。海誓山盟猶在耳,哪料反目競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終結便罷休!
(8)信誓旦旦擴展閱讀:
第六章賦兼比興,在抒情中敘事,當初他們相戀時,有說有笑;男子則「信誓旦旦」,表示白頭偕老。可是他還未老時就產生怨恨,而且無法挽回。這里用了兩個比喻:浩浩湯湯的淇水,總有堤岸;廣闊連綿的沼澤,也有邊際。
言外之意是:我的痛苦為什麼竟沒有到頭的時候?《詩集傳》指出「此則興也」,其實它是比中有興。詩人運用這兩個比喻,強烈地抒發了一腔怨憤,訴說了棄婦無邊無際的痛苦。
為了擺脫這些痛苦,她下決心與那男子割斷感情上的聯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從此後不再希望他回心轉意,算了,算了。然而她果真能做到嗎?
方玉潤認為:「雖然口縱言已,心豈能忘?」(《詩經原始》)從這女子一貫鍾情的性格來看,她對男子不可能在感情上一刀兩斷,這就是今天常說的悲劇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