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謝靈運的簡介 和王羲之的關系
王羲之是謝靈運的太姥爺。
謝靈運(385年-433年),原名公義,字靈運,以字行於世,小名客兒,世稱謝客。出身陳郡謝氏,祖籍陳郡陽夏,生於會稽始寧(今紹興市嵊州市三界鎮)。南北朝時期詩人、文學家、旅行家。
晉安帝元興二年(403年),謝靈運繼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義熙元年(405年),出任大司馬司馬德文的行參軍。
此後任撫軍將軍記室參軍、太尉參軍等職。劉宋代晉後,降封康樂侯,歷任永嘉太守、秘書監、臨川內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劉義隆以「叛逆」罪名殺害,年僅四十九歲。
謝靈運的母親劉氏是王羲之與郗璿的獨女王孟姜的女兒,所以王羲之是謝靈運的太姥爺。
(1)謝靈運擴展閱讀:
王羲之和謝靈運的家族關系:
王導是東晉政權的奠基者之一。王導的祖父王覽官光祿大夫,是王羲之的曾祖父,王導的父親王裁與王羲之的祖父是親兄弟,王羲之父親王曠與王導是堂兄弟。王導父親王裁,任鎮軍司馬。
王羲之父親王曠與王導除了堂兄弟外,還是襟兄弟,也就是他們的妻子是親姐妹。
王廙是王曠的弟弟,與晉元帝為姨表兄弟。王敦,東晉初權臣。王導從兄,娶晉武帝司馬炎女襄城公主為妻。
王祥是王羲之的曾祖兄弟,西晉時官至太保,他卧冰求鯉,奉孝母親的故事被編入《二十四孝》,為後人傳頌。王祥與王覽為兄弟,琅琊王氏從他們南遷以來一直是名門望族。
謝安大名士謝尚的從弟。謝氏家族在朝中人物盡數逝去時,謝安乃東山再起,後官至宰相,成功挫敗桓溫篡位,為東晉贏得幾十年的安靜和平。
謝尚是豫章太守謝鯤的兒子。謝鯤,兩晉名士, 精通音律,善舞蹈,工書法,尚清談。歷任江州刺史、尚書僕射,世稱謝鎮西。謝尚為陳郡謝氏取得了地方藩鎮的實權,為謝氏的崛起貢獻極大。有「鎮西妖冶故」之說。
謝安是禮部尚書謝裒的兒子。謝裒的兒子還有:謝奕、謝據、謝萬(妻王荃,揚州刺史太原王述之女,豫州刺史)、謝石(東晉名將)、謝鐵。
謝奕的兒子是謝玄、女兒謝道韞。
謝玄是東晉名將,謝靈運的祖父。
謝道韞是王羲之的兒媳婦,謝靈運的姑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謝靈運
2. 謝靈運相關資料
簡介
謝靈運(385~433)東晉和南朝宋時代的詩人,漢族。是南北朝時代與陸機齊名的詩人。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出生於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因從小寄養在錢塘杜家,故乳名為客兒,世稱謝客。又因他是謝玄之孫,晉時襲封康樂公,故又稱謝康樂,墓葬於今江西省萬載縣。
作品
謝靈運除詩歌外還有賦10餘篇,其中《山居賦》、《嶺表賦》、《江妃賦》等比較有名,景物刻劃頗具匠心,但成就遠不及詩歌。謝靈運早年信奉佛道,曾注釋過《金剛般若經》,潤飾過《大般涅經》,有《辯宗論》為其闡釋頓悟的哲學名篇。謝靈運還於元嘉間奉詔撰《晉書》,《隋書·經籍志》著錄36卷,已佚。《隋書·經籍志》又著錄有《謝靈運集》19卷,已佚。明代張溥輯有《謝康公集》2卷,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另有明代李獻吉等輯刻的《謝康樂集》。近人黃節也作有《謝康樂詩注》等。
謝靈運全集
善哉行
陽谷躍升。虞淵引落。景曜東隅。晼晚西薄。三春燠敷。九秋蕭索。涼來溫謝。寒往暑卻。居德斯頤。積善嬉謔。陰灌陽叢。凋華墮萼。歡去易慘。悲至難鑠。擊節當歌。對酒當酌。鄙哉愚人。戚戚懷瘼。善哉達士。滔滔處樂。
隴西行
昔在老子。至理成篇。柱小傾大。綆短絕泉。鳥之棲游。林檀是閑。韶樂牢膳。豈伊攸便。胡為乖枉。從表方圓。耿耿僚志。慊慊丘園。善歌以詠。言理成篇。
日出東南隅行
柏梁冠南山。桂宮耀北泉。晨風拂幨幌。朝日照閨軒。美人卧屏席。懷蘭秀瑤璠。皎潔秋松氣。淑德春景暄。
長歌行
倐爍夕星流。昱奕朝露團。粲粲烏有停。泫泫豈暫安。徂齡速飛電。頹節騖驚湍。覽物起悲緒。顧已識憂端。朽貌改鮮色。悴容變柔顏。變改茍催促。容色烏盤桓。亹亹衰期迫。靡靡壯志闌。既慚臧孫慨。先愧楊子嘆。寸陰果有逝。尺素竟無觀。幸賒道念戚。且取長歌歡。
苦寒行
歲歲層冰合。紛紛霰雪落。浮陽減清暉。寒禽叫悲壑。飢爨煙不興。渴汲水枯涸。
苦寒行
樵蘇無夙飲。鑿冰煮朝飡。悲矣採薇唱。苦哉有餘酸。
豫章行
短生旅長世。恆覺白日欹。覽鏡睨頹容。華顏豈久期。茍無回戈術。坐觀落崦嵫。
相逢行
行行即長道。道長息班草。邂逅賞心人。與我傾懷抱。夷世信難值。憂來傷人。平生不可保。陽華與春渥。陰柯長秋槁。心慨榮去速。情苦憂來早。日華難久居。憂來傷人。諄諄亦至老。親黨近恤庇。昵君不常好。九族悲素霰。三良怨黃鳥。邇朱白即頳。憂來傷人。近縞潔必造。水流理就濕。火炎同歸燥。賞契少能諧。斷金斷可寶。千計莫適從。萬端信紛繞。巢林宜擇木。結友使心曉。心曉形跡畧。畧邇誰能了。相逢既若舊。憂來傷人。片言代紵縞。
折楊柳行
騷屑出穴風。揮霍見日雪。颼颼無久搖。皎皎幾時潔。未覺泮春冰。已復謝秋節。空對尺素遷。獨視寸陰滅。否桑未易系。泰茅難重拔。桑茅迭生運。語默寄前哲。
泰山吟
岱宗秀維岳。崔崒刺雲天。岝崿既嶮巘。觸石輒芊綿登封瘞崇壇。降禪藏肅然。石閭何晻藹。明堂秘靈篇。
3. 謝靈運是哪個朝代的 謝靈運是誰 謝靈運簡介
謝靈運(385年-433年),漢族,浙江會稽人(今紹興),原為陳郡謝氏士族。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小名「客」,人稱謝客。又以襲封康樂公,稱謝康公、謝康樂。著名山水詩人,主要創作活動在劉宋時代,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主要成就在於山水詩。由靈運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流派。
謝靈運,原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生於始寧(今嵊州和上虞交界),世居會稽(今浙江紹興縣)。出身江南士族陳郡謝氏,祖父謝玄為東晉名將,是淝水之戰的英雄。靈運幼年即穎悟,父親謝瑍卻是不太聰明,謝玄覺得奇怪,曾說:「我乃生瑍,瑍那得生靈運!」
謝靈運小時,在錢塘杜明師的道館中寄養,十五歲回建康,故小名客兒、阿客,後人稱靈運為「謝客」,靈運「博覽群書;文章之美,江左莫逮。」十八歲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公、謝康樂。
406年,謝靈運出仕。義熙二年(407年),改從撫軍將軍、豫州刺史劉毅任記室參軍。義熙八年(413年),劉毅反劉裕,兵敗自殺,謝靈運返京任秘書丞。
義熙十一年(416年),轉中書侍郎。義熙十四年(419年),劉裕在彭城建宋國,謝靈運任宋國黃門侍郎。420年,劉裕代東晉自立,創劉宋,是為宋武帝,謝靈運爵位由公降為侯,任太子左衛率。永初三年(422年),劉裕死,少帝繼位,謝靈運被權臣排擠出京,任永嘉太守,在職一年,即稱病返鄉隱居。
元嘉三年(426年),文帝誅權臣徐羨之等,召謝靈運回朝任秘書監,因不受重用,心有不平,多稱疾不上朝而肆意遨遊。借文帝諷旨令其自解之機,請病假東歸,二次隱居故鄉。因日夜遊宴,謝靈運於元嘉五年(428年)被免職。
元嘉八年(431年),因決湖造田之事,被會稽太守孟顗告發,他上書申辯。文帝知其被誣,未予追究,任其為臨川內史。但他依然荒廢政事,遨遊山水。司徒劉義康譴使收錄,靈運興兵拒捕,犯下死罪。文帝愛其才,降死一等,流放廣州。
元嘉十年(433年),有人告發謝靈運在廣州參與謀反,文帝下詔,在廣州對其行棄市的死刑。靈運頗信佛教,死前布施,捐出自己的胡須,裝飾南海祗洹寺的維摩詰佛像。唐時,唐中宗之女安樂公主將維摩詰佛像之須,剪取一半,以備鬥草之用。又恐他人所得,因剪棄其餘。今遂絕。
4. 謝靈運的生平簡介
謝靈運,字靈運,小名客兒,陳郡陽夏縣(今河南省太康縣)人,東晉至劉宋時期大臣、佛學家、旅行家,山水詩派鼻祖,秘書郎謝瑍之子,母為王羲之外孫女劉氏。謝靈運年少好學,博覽群書,工詩善文。
謝靈運山水詩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有賴「雕琢」之功。謝靈運山水詩的「雕琢」是對自然的一種細致的擬態,謝靈運又在擬態的過程中,加入自身的主觀色彩,使山水景物呈現出源自現實的真實而又不同於現實真實的獨特面貌。謝靈運山水詩中「雕琢」的功力,既體現在對細微景物的細致描摹上,又表現為對多種意向的結構組織中,而兩者往往結合在一起,合力展現出山水的姿態各異而又變化萬端。
(4)謝靈運擴展閱讀:
謝靈運的影響
謝靈運及他的山水詩創作在劉宋時期已產生巨大影響,沈約、謝脁等人對其繼承與發展促進了山水詩的逐步完善。謝詩語言富麗精工而近自然,追求細致入微的描摹景物,這對後世詩人詩歌語言及寫景技巧都有示範作用。謝靈運的山水詩追求駢偶對仗,這一特點一方面直接影響了稍後的齊梁文學,促進永明體的出現,另一方面又間接推動了近體詩的出現,為初盛唐山水詩走向律化起了應有的作用。
5. 謝靈運的詩
《廬山慧遠法師誄》、《歸途賦》、《述祖德詩》等詩篇
6. 謝靈運的故事是什麼
謝靈運對詩鯉魚精的故事:景寧的沐鶴溪邊有「浣紗潭」三個大字,下署「永嘉太守康樂公謝靈運題。」東晉的大詩人怎會跑到這山鄉僻壤的水潭邊呢?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東晉年間,謝靈運受命任為永嘉太守,這日,他來到沐鶴溪畔,只見波清水碧,風景如畫。他詩興大發,正想吟上幾句,忽見前面垂柳下,有兩位紅衣姑娘在水邊浣紗,輕輕的笑語順風傳來。
謝靈運的故事
謝靈運對詩鯉魚精的故事
景寧的沐鶴溪邊有「浣紗潭」三個大字,下署「永嘉太守康樂公謝靈運題。」東晉的大詩人怎會跑到這山鄉僻壤的水潭邊呢?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東晉年間,謝靈運受命任為永嘉太守,這日,他來到沐鶴溪畔,只見波清水碧,風景如畫。他詩興大發,正想吟上幾句,忽見前面垂柳下,有兩位紅衣姑娘在水邊浣紗,輕輕的笑語順風傳來。謝靈運舍舟登岸,向兩位姑娘走去。
兩位姑娘忽然見一個陌生人走到身邊,立即收起笑語,低頭不作聲。謝靈運心想,我何不來個投石問路,試試兩位姑娘的才氣,就清了清喉嚨,隨口吟到:
浣紗誰家女,香汗濕新服。對人默無言,何事甘辛苦?
兩位姑娘聽了,並不作答,只是抬起頭來對謝靈運淡淡一笑。哎喲,姑娘真美,笑得更美。謝靈運眼前一亮,正待上前再搭話,誰知兩位姑娘提起竹籃,順溪岸跑了。謝靈運跟著沿溪而下,來到一個深水潭邊,見兩個姑娘放下竹籃,雙雙俯身浣紗。謝靈運心想:好傲氣的村姑,你們不理睬我,我偏要戲弄一番,看你倆開口不開口?於是又走到兩位姑娘身旁,揚聲吟道:
我是謝康樂,一箭射雙鶴。試問浣紗女,箭從何處落?
吟罷,只聽見兩位姑娘「吃吃」一笑,隨即異口同聲回吟道:
妾本潭中鯉,偶爾灘頭嬉。嬉罷自返潭,萍蹤何處覓?
吟聲剛落,兩位姑娘雙雙挽著手,縱身躍入碧波深潭中去,潭水濺起一陣水花,隨即又平靜如鏡,仔細看時,只見碧波中游著兩尾紅鯉魚,它們朝謝靈運將頭點晃三下,尾巴搖擺三下,雙雙潛入水底去了。
謝靈運見姑娘雙躍潭,大吃一驚,後見雙紅鯉對他點頭搖尾,又仔細體味姑娘回吟的詩句,不由又驚喜又惋惜,對著丘潭長長嘆了一口氣,而後取出筆墨,在深水潭旁題了「浣紗潭」三個字。自此,民間就傳開了謝靈運對詩鯉魚精的故事。謝靈運題字的「浣紗潭」,人們也稱為鯉魚潭。沐鶴溪的上游,也被稱為浣紗溪。
謝靈運才高八斗的故事
謝靈運的詩,大都描寫會(kuài)稽、永嘉、廬山等地的山水名勝,善於刻畫自然景物,開創了文學史上的山水詩一派。他寫的詩藝術性很強,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詩篇一傳出來,人們就競相抄錄,流傳很廣。宋文帝很賞識他的文學才能,特地將他召回京都任職,並把他的詩作和書法稱為「二寶」,常常要他邊侍宴,邊寫詩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謝靈運受到這種禮遇後,更加狂妄自大。根據《釋常談》記載:有一次,謝靈運一邊喝酒一邊自誇道:「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於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謝靈運說曹子建才高八斗主要應該是謝靈運比較崇拜曹子建,尤其是那篇洛神名賦,當然誇張的成分是很大的。謝靈運說這話一方面高抬了曹植,另一方面又未免有自謙之詞,其實他的文學才華與成就,並不在曹植之下。
謝靈運入朝被誣的故事
劉義隆即位後,政局起了變化,謝靈運的政敵徐羨之、傅亮先後伏誅。元嘉三年(426)三月,太祖征為秘書監,「再召不起,上使光祿大夫范泰與靈運書敦獎之,乃出就職。」這才離鄉北上,經丹徒,謁廬陵王墓,再進京任職,時間為元嘉三年秋。「既至,文帝(即太祖劉義隆)唯以文義見接,每侍上宴,談賞而已……靈運意不平,多稱疾不朝直……出郭遊行,或一日百六七十里,經旬不歸,既無表聞,又不請急,上不欲傷大臣,諷旨令自解。靈運上表陳疾,上賜假東歸。元嘉五年(428)春至八年(431)春,靈運第二次回始寧隱居,也是三年。「靈運既東歸,與族弟惠連、東海何長瑜、穎川荀雍、泰山羊浚之以文章賞會,共為山澤之游,時人謂之四友。''這時期主要作品有《入東道路》、《登臨海嶠初發強中》、《酬從弟惠連》,《登石門最高頂》、《石門岩上宿》等。這次回鄉,謝與會稽太守孟顗不和直至發生沖突。「孟事佛精懇,而為靈運所輕。嘗謂顗日:得道應需慧業,丈人升天當在靈運前,成佛必在靈運後。顗深恨此言。」「會稽東郭有回踵湖,靈運求決以為田,太祖令州郡履行,此湖去郭近,水物所出百姓惜之,顗堅守不與。靈運既不得回踵,又求始寧坯嶂湖為田,岩又固執。靈運謂顗非存利民,正慮決湖多害生命,言論毀傷之,與顗遂構讎隙。」於是顗一而上疏文帝(即太祖),謂靈運有「異志」,一面如臨大敵,發兵自防。靈運獲知,急馳京都,上表文帝自辯。文帝知其被誣,不加罪,也沒讓他回始寧。靈運暫住京中,元嘉八年(431)冬被派往臨川任內史。從此,靈運再也沒有回過故鄉。
謝靈運得罪權貴的故事
謝靈運自恃門第高貴,又才華橫溢,恃才傲物,自以為在政壇上應受到格外的器重,殊不料反遭朝廷排擠,被調離京城建康(今南京)所以在郡心情煩悶,不理政務,一味縱情山水。平日寫寫詩文,以宣洩胸中塊壘。一年後,稱疾辭官。
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文帝為鞏固其統治,對世家大族採取籠絡政策,由於謝靈運名氣大,被徵召為秘書監,還被指定撰修晉史。但時隔不久,謝靈運就看出皇帝對他表面上尊重,實際上「惟以文義接見」,只是要他充當一名文學侍從罷了,並無政治上加以任用的意思。不久,謝靈運再辭官歸始寧,與朋友往來吟詠,或率領數百隨從出入於深山幽谷,探奇覓勝。
謝靈運視死如歸的故事
元嘉八年(431年),文帝以之為臨川內史,賜秩中二千石。在郡游放,與任永嘉太守時同樣不理政務,為有司所糾。司徒遣使隨州從事鄭望生拘捕之,謝反而將鄭扣押,並興兵叛逸,並賦詩一首:「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本自江海人,忠義感君子。」以張良、魯仲連自比,暗示要像他們那樣為被滅亡的故國復仇雪恥。文帝愛其才,欲免官而已;彭城王謂不宜恕,但宜宥及後嗣,可降死一等,徙付廣州。其後,有人犯趙欽,招供有人慾於三江口將謝劫走,有司又奏依法收治,太祖詔於廣州行棄市刑。臨死作詩曰:「龔勝無餘生,李業有終盡。嵇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殞。凄凄凌霜葉,網網沖風菌。邂逅竟幾何,修短非所愍。送心自覺前,斯痛久已忍。恨我君子志,不獲巖上泯。」詩所稱龔勝、李業,猶前詩子房、魯連之意也。時元嘉十年,年四十九。參考 http://www.ekoudai.com/sucai/mingren/7632.html
7. 謝靈運和謝朓是父子嗎
謝靈運和謝朓不是父子。
謝靈運385年在陳郡陽夏出生,晉安帝元興二年,謝靈運繼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義熙元年,出任大司馬司馬德文的行參軍。
此後任撫軍將軍記室參軍、太尉參軍等職。劉宋代晉後,降封康樂侯,歷任永嘉太守、秘書監、臨川內史,元嘉十年被宋文帝劉義隆以叛逆罪名殺害,年僅四十九歲,謝靈運的一生當中只有一個兒子 ,名叫謝鳳。
而謝朓464年出生,19歲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參軍。永明五年,與竟陵王蕭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
永明九年,隨隨王蕭子隆至荊州,十一年還京,為驃騎咨議、領記室。建武二年,出為宣城太守。兩年後,復返京為中書郎。
之後,又出為南東海太守,尋遷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元年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死獄中,時年36歲。
謝朓高祖謝據為謝安之兄,祖父謝述,吳興太守,祖母是史學家范曄之姐。父親謝緯,散騎侍郎,母親為宋文帝之女長城公主。因此謝靈運和謝朓不是父子關系。
(7)謝靈運擴展閱讀:
謝靈運出身名門,兼負才華,但仕途坎坷。為了擺脫自己的政治煩惱,謝靈運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覽勝。
謝靈運的詩歌大部分描繪了他所到之處,如永嘉、會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勝。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寫春天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寫秋色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寫冬景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等等。從不同角度刻畫自然景物,給人以美的享受。
謝靈運的詩歌雖不乏名句,他的詩文大都是一半寫景,一半談玄,仍帶有玄言詩的尾巴。但盡管如此,謝靈運以他的創作極大地豐富和開拓了詩的境界。
使山水的描寫從玄言詩中獨立了出來,從而扭轉了東晉以來的玄言詩風,確立了山水詩的地位。從此山水詩成為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一個流派。
謝靈運善於用富艷精工的語言記敘游賞經歷、描繪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鮮明、意境優美的佳句,對唐代的詩歌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唐朝大詩人李白對謝靈運頗為推崇,曾有吾人詠歌,獨慚康樂之句。
8. 謝靈運的詩歌賞析
山水詩鼻祖
謝靈運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也是見諸史冊的第一位大旅行家。
其詩充滿道法自然的精神,貫穿著一種清新自然恬靜之韻味,一改魏晉以來晦澀的玄言詩之風。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諸大家,都曾取法於謝靈運。
南朝宋國有謝靈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山水詩作家。他的詩,大都描寫會(kuài)稽、永嘉、廬山等地的山水名勝,善於刻畫自然景物,開創了文學史上的山水詩一派。他寫的詩藝術性很強,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詩篇一傳出來,人們就競相抄錄,流傳很廣。宋文帝很賞識他的文學才能,特地將他召回京都任職,並把他的詩作和書法稱為「二寶」,常常要他邊侍宴,邊寫詩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謝靈運受到這種禮遇後,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邊喝酒一邊自誇道:「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於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從他的話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華都不在他眼裡,自我評價非常高。
謝靈運出身名門,兼負才華,但仕途坎坷。為了擺脫自己的政治煩惱,謝靈運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覽勝。謝靈運的詩歌大部分描 謝靈運像繪了他所到之處,如永嘉、會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勝。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寫春天「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寫秋色「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寫冬景「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歲暮》)等等。從不同角度刻畫自然景物,給人以美的享受。
謝靈運的詩歌雖不乏名句,他的詩文大都是一半寫景,一半談玄,仍帶有玄言詩的尾巴。但盡管如此,謝靈運以他的創作極大地豐富和開拓了詩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寫從玄言詩中獨立了出來,從而扭轉了東晉以來的玄言詩風,確立了山水詩的地位。從此山水詩成為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一個流派。
對於自己的才華,謝靈運曾說過一句很狂放的話:「天下才共一石(即十斗),子建(即曹植)獨佔八斗,吾佔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
謝靈運是我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山水詩人,善於用富艷精工的語言記敘游賞經歷、描繪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鮮明、意境優美的佳句,對唐代的詩歌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9. 謝靈運是誰
謝靈運(385年-433年),漢族,浙江會稽人,原為陳郡謝氏士族。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小名「客」,人稱謝客。又以襲封康樂公,稱謝康公、謝康樂。著名山水詩人,主要創作活動在劉宋時代,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主要成就在於山水詩。由靈運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流派。中國南朝宋詩人。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生於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因從小寄養在錢塘杜家,故乳名為客兒,世稱謝客。又因他是謝玄之孫,晉時襲封康樂公,故又稱謝康樂。晉末曾出任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馬行參軍,豫州刺史劉毅的記室參軍,北府兵將領劉裕的太尉參軍等。入宋後,因劉裕採取壓抑士族政策,降爵為康樂侯,出任永嘉太守,臨川內史等職。元嘉十年(433)被宋文帝(劉義隆)以「叛逆」罪名殺害。謝靈運出身名門,兼負才華,但仕途坎坷。為了擺脫自己的政治煩惱,謝靈運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覽勝。謝靈運的詩歌大部分描繪了他所到之處,如永嘉 、會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勝。其中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如寫春天「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 》);寫秋色「 野曠沙岸凈 ,天高秋月明 」(《初去郡》);寫冬景「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歲暮》)等等,從不同角度刻畫自然景物,給人以美的享受。謝靈運的詩歌雖不乏名句,但通篇好的很少。他的詩文大都是一半寫景,一半談玄,仍帶有玄言詩的尾巴。但盡管如此,謝靈運以他的創作極大地豐富和開拓了詩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寫從玄言詩中獨立了出來,從而扭轉了東晉以來的玄言詩風,確立了山水詩的地位。從此山水詩成為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一個流派。
這是網路找到的資料
說下我自己知道的哈
知道李白那首夢游天姥吟留別嗎?裡面有句「謝公宿處今尚在」裡面的謝公就是指謝靈運,好像說他是個隱士而且很喜歡山水然後開創了山水詩 後來和那個陶淵明的田園詩合成山水田園詩,很多時候啊提到他應該就和山水什麼的自然有關啊。
希望能夠幫到你 謝謝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