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海話「昂山」啥意思
其實就是很差勁、很不好的意思。
比如說,迭額人勞昂山額,就是說這個人很差勁,很蹩腳。
又比如,迭樁事體做了勞昂山額,就是說這件事辦得不好,辦得很差勁。
B. 昂山將軍為什麼被殺,昂山將軍遇刺原因,世界上有名
因為他要領導人民獨立,而他先前在日軍侵略緬甸時就曾領導人民起義。英國人害怕緬甸獨立,暗殺了他,緬甸就會像南斯拉夫沒了鐵托一樣陷入內戰之中,這是英國希望看到的。
C. 昂山將軍 子女
昂山素季(台灣譯為翁山蘇姬,港澳譯為昂山素姬,馬新譯為昂山舒吉,拉丁轉寫:Aung San Suu Kyi,1945年6月19日-)生於緬甸仰光,是緬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
D. 昂山素姬為什麼被軟禁
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緬甸政治家、199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99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988年緬甸政局的突變把昂山素姬推上了政治舞台。從此,她清麗的面頰抹去了學者的斯文,取而代之的是政客的果敢。她是政壇上迅速崛起的奇才,更是反抗壓迫、顯示平民勇氣的重要象徵。昂山素姬應該是亞洲最美貌的女政治家。但是在緬甸人民心中,她是神聖的正義女神。昂山素姬回國後,剛好遇上緬甸學運爆發,大時代的洪流浩浩盪盪,她很快就被推舉為民運領袖,領導全國民主聯盟,在大選中贏得壓倒性勝利。人民需要她,緬甸軍政府卻害怕她,以莫須有罪名把她軟禁在仰光寓所。
E. 緬甸的昂山....
到也談不上投靠吧,本來昂山就是帶領緬甸人民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日本人來了,就和日本人合作打英國人,可後來發現形勢轉變了,日本人是更兇殘的殖民者,緬甸和英國殖民者的矛盾轉化成次要矛盾了,就投入到與日本侵略者的戰斗中去了。
總之,昂山始終是為民族自決而戰。
F. 昂山的簡介
1915年2月13日,出生於緬甸北部,入仰光大學後,成為學生運動的領導人。1936年2月與吳努一起領導學生罷課。1938年加入德欽黨,1939年至1940年任該黨總書記。1940年為反抗英國統治而尋求外國的支持,最終選擇與日本合作。日本協助他建立了緬甸獨立軍。這支軍隊協助日軍擊敗了英軍及中國遠征軍佔領了緬甸。1943年至1945年昂山在巴莫為首的緬甸政府中任國防部長。1944年8月見日本敗局已定其又秘密成立反法西斯聯盟,任主席。1945年3月率緬甸國防軍倒戈進攻日軍,直至日本投降。1946年任緬甸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實際等於總理。1947年1月,率代表團赴英進行談判,於1月21日簽訂了「昂山——艾德禮協定」。根據協定,緬甸成立了以昂山為首的臨時政府。但時隔不久,英方在「臨時政府成立1年後,緬甸將完全獨立」的條款上採取了搪塞的態度,他公開譴責英國政府背信棄義的行為,同年4月選舉制憲會議,他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在202個席位中贏得196席。同年7月19日,與其他6名部長同時遭英國刺殺。這一天,後被定為緬甸的「烈士節」。
G. 昂山家族是中國的朋友還是敵人
不是太友好,但是暫達不到敵人的程度。在國際社會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昂山(Aung San,1915—1947年)緬甸獨立運動領袖、將軍,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緬甸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後來退黨),著名民族英雄。1947年7月19日,昂山等6人在部長會議室舉行會議時,被緬甸愛國黨主席吳素所派殺手刺殺,其遺體於1948年4月11日從仰光市柔美里大廈遷入烈士墓地安葬。
昂山素季(台灣譯為翁山蘇姬,港澳譯為昂山素姬,馬新譯為昂山舒吉,拉丁轉寫:Aung San Suu Kyi,1945年6月19日-)生於緬甸仰光,是緬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
1988年9月,緬甸全國民主聯盟(NLD)成立,昂山素季擔任總書記。1990年帶領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的勝利,但選舉結果被軍政府作廢。其後21年間她被軍政府斷斷續續軟禁於其寓所中長達15年,在2010年11月13日終於獲釋。1990年獲得薩哈羅夫獎,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13年,昂山素季宣布競選緬甸總統。
2015年6月10日至14日,昂山素季應中共邀請訪華。
H. 昂山是什麼民族
昂山(Aung San,1915—1947年)緬甸獨立運動領袖、將軍,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緬甸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後來退黨),著名民族英雄。
民族緬族
I. 丘吉爾為什麼罵昂山即為緬奸又為英奸
昂山將軍生於1915年,就讀仰光大學,年輕時就是學生運動的領袖,主張民族獨立,要趕跑英國殖民者。如此激進的反英,本來沒什麼大不了——但不久,二戰開始,日本魔爪伸向亞洲,認為「亞洲是黃種人的亞洲」,宣稱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提倡「亞洲人共辱共榮」,這樣的主張跟昂山不謀而合。昂山主動請纓,日本特務將昂山接入海南島,秘密訓練之後派回緬甸。
日本人殺入緬甸,昂山投靠日本,日本叫他配合反英,並承諾:一旦贏了二戰,日本人不會像白人一樣佔領你們的緬甸,馬上讓你們獨立,而你會做開國元首。昂山相信了日本人,替日軍剿滅隸屬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克倫族游擊隊,而昂山是當時的日本駐緬的戰爭部部長,殺害的還包括中國抗日誌士。那一年,昂山芳齡二十八歲。
昂山替日本人賣命,一直將英軍打到緬甸邊境,邱吉爾恨透了這個投機份子,反英是其次,但跟日本勾結,就是公然與正義為敵。
美國參戰,日本敗象浮現,昂山卻倒戈頻密接觸英國王室,得到英女王的歡心。二戰結束,邱吉爾下台,工黨的艾德禮旗開得勝,做了英國首相,昂山朝見艾德禮,艾德禮批准緬甸獨立,並允許他做開國元首。
邱吉爾當場拍台起鬨,不承認這個結果,認為昂山是賣國賊,是緬奸和英奸。他找來英國駐緬總督史密夫,商討對策,阻止這個叛徒上位。恰好,史密夫有一位親信,名字叫吳梭(U
Saw),二戰時候是忠於英國,兩人不惜工本想扶持他做緬甸元首。可惜昂山民望極高,吳梭根本無法與之抗衡。於是,邱吉爾出茅招——提供了武器軍火,讓吳梭在一個清晨,將昂山等人全部斃掉,無一倖免。
後來吳梭被捕,判了絞刑,做了替死鬼。邱吉爾不好意思表態,而史密夫就忙於奔波各政府機構,要求特赦吳梭,但效果不大。昂山死了,吳梭也死了,就在群龍無首的狀態下,大軍閥奈溫上台,從此緬甸就展開了漫長的血腥統治。英國有愧於緬甸,感到內疚,要贖罪,就只好竭盡全力幫助昂山的遺女昂山素姬。
J. 昂山在哪個城市
昂山似乎是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