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馬的功效和做法
[性味] 甘溫。
[功用] 補腎壯陽,消症瘕。
[主治] 腎虛陽痿、難產、症瘕、疔瘡腫毒等症。
[用量] 3.5g~10g。
木香湯
原料:雌雄海馬各1隻,木香30g,炒大黃、炒白牽牛子各60g,巴豆49粒,青皮60g。
製法:用童尿浸軟木香、大黃、白牽牛,用之包裹巴豆,再放入童尿內浸泡7日,取出用麩炒黃色,去巴豆不用,取青皮共研成粉, (海馬亦搗粉)。每日水煎服1次,每次6g,睡前溫服。主治多年虛實積聚症塊。
海馬酒
原料:海馬50g,白酒500ml。
製法:將海馬研碎浸泡於酒中,歷10日後飲用。每日2次,每次lOml。
功效:溫腎壯陽,活血散寒。適用於腎陽虛虧所致的畏寒腰酸,神疲乏力,陽痿早泄,男子不育,尿急尿頻及跌打損傷等。
備註:海馬酒,性味甘,溫,功能溫腎壯陽,調氣活血,臨床上常用於腎陽虛虧所致的陽痿早泄,腰酸不育及跌打損傷等症,具有良好的補益強壯的功效。
海馬童子雞
原料:童子雞1隻,海馬lOg,蝦仁lOOg,料酒、鹽、味精、蔥、姜等各適量。
製法:童子雞去毛及內臟,將雞放入蒸缽內,蝦仁放在雞周圍,加蔥姜,料酒,鹽,味精等,上籠蒸熟,吃雞肉,蝦仁,飲湯。
功效:補精益氣,溫中壯陽。適用於氣虛,陽虛,體質虛弱,乏力怕冷,早泄等。
備註:海馬性味甘,溫,有補腎壯陽,調氣活血之功,蝦肉補腎壯陽,童子雞益氣補精。三味配伍,不僅肉質細嫩而鮮美,氣味芳香,營養豐富,而且有較好的溫腎壯陽補虛的功效,是腎陽虛,陽痿,早泄,體質虛弱者調補佳品。
海馬童子雞蓋交飯
原料:童子雞250g,海馬3g,蝦仁50g,蔥、姜、料酒、鹽、味精各適量,粳米飯250g。
製法:雞肉洗凈,切小塊,放入燉盅內;海馬,蝦仁用溫水浸泡10分鍾,放於雞肉上。再放蔥、姜、料酒和少量水,上籠蒸熟,取出。去蔥、姜,加鹽和味精,並用濕澱粉勾芡,然後「蓋」在熱粳米飯上。
功效:補腎壯陽,調氣活血。適用於腎陽虛,陽痿,遺尿,虛喘等。
備註:海馬與蝦仁配伍,能增強海馬的補腎壯陽之功。童子雞有溫中,益氣,補虛的作用,配以粳米更可健脾益氣,脾胃同補,能治腎陽虛所致的陽痿等症。但陰虛火旺者忌食。
海馬散
原料:海馬l對(雌雄各1隻)。
製法:將海馬炙焦,研末,每日睡前服1.5g。主治陽痿,虛煩不眠,神經衰弱等。
海馬平喘散
原料:海馬5g,當歸10g。
製法:先將海馬搗碎,加當歸和水,共煎2次。每日分2次服。主治腎虛哮喘。
還童丹
原料:海馬l對,沉香、白茯苓、木通、熟地、晚蠶蛾、桑螵蛸、巴戟、安息香、益智仁、牛膝、葫蘆巴各37g,木香55g,紅花,沒葯,蓮子芯,凈蓮肉,細墨,龍骨,硃砂各18g,菟絲子 26g,蓯蓉39g,破故紙,青鹽各llg,麝香3g,母丁香26g。
製法:海馬微炙炒;巴戟酒浸去心,牛膝,胡蘆巴,菟絲子,蓯蓉,破故紙分別酒浸;沒葯研末;龍骨煅灰;安息香研細。
以上各品共搗為粉,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1次,每次30丸,漸加至50丸,空腹用溫酒或溫開水送服,夏季可用清茶送服更佳。主治陽痿,早泄,腎陽不固,氣血不足,筋骨不壯,食少,早衰等症。
立嗣丹
原料:海馬1對,石燕9g,陽起石9g,全蠍1隻,蛤蚧9g,鹿茸9g,大麻子9g,肉蓯蓉9g,龍腦香0.3g,麝香0.3g。
製法:石燕炒7次,全蠍炒熟,蛤蚧用酒炙至黃色,大麻子去油,肉蓯蓉用酒浸一夜,焙乾。以上各品共研細末和勻,再用甘草熬膏製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日1次,每次9丸,用鹽酒送服,睡前服。主治陽痿
海馬追風膏
原料:制乳香、制沒葯各130g,海馬、豹骨、當歸、紫荊皮,透骨草,牛膝、白附子各 120g,赤芍,骨碎補、穿山甲、桂枝、制川烏各 60g,紅花、追地風、千年健、血竭各30g。
製法:先將乳香,沒葯,海馬,血竭等分別搗碎研末,和勻,其它各品入油(麻油)鍋炸焦,去渣,加適量廣丹熬至滴水成珠狀,再加入已研碎之品,邊熬邊和勻,趁熱排在紅棉布上。每張膏45-60g,使用時先溫熱,使膏葯變軟,貼穴位患處,每周換葯1次。主治風寒濕痹,肩背疼痛,腿疼腿軟,筋骨疼痛等,但孕婦忌貼肚腹。
三鞭酒
原料:鹿鞭、海狗鞭、狗鞭,蛤蚧,海馬,鹿茸,人參,青桂花,沉香,龍骨,陽起石,覆盆子,桑螵蛸。
製法:共切碎浸入酒中,10日後飲酒。每日2次,每次50ml,早晚服。主治腎虛遺精,陽痿,神經衰弱,腰背酸痛,貧血頭暈,驚悸健忘,自汗盜汗等。
Ⅱ 海馬具有什麼葯用價值
俗稱「龍落子」。魚鋼,海龍科。海馬大多較小,體長45至100毫米。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及我國沿海。海馬的體形十分古怪:頭部彎曲與軀干垂直,形似馬頭;嘴在特有的吻管頂端,不能張開,無牙;體無鱗,身由許多骨板包裹,骨板上有刺狀突或帶狀突,猶如披甲的戰馬;胸鰭很小,背鰭卻像一把錦扇,在水中漂動;尾細長,環節狀,伸屈自如。
運動時靠背鰭擺動,以垂直狀態游泳,有時也用尾進行彈跳。平時,常用尾捲住水草或藻類的莖葉休息。海馬的食性很狹窄,只有和口大小相當的小形甲殼類才能被吞進口裡,覓食時,眼睛盯住食餌,吸管狀的吻連水帶食物一起吸入口中。海馬的繁殖也很奇特。雄海馬在繁殖季節,體側的腹壁生出皺褶,折連成肥大的「育兒袋」,「袋」的前端具一孔。雌海馬將卵產於雄海馬的「袋」內。「育兒袋」中的皮膚折皺成海綿狀,富有血管並連絡成血管網與胚胎相連提供必要營養。卵產出後二十天左右,小海馬育成,離開「育兒袋」。海馬這種類似胎生的方式,既保護了後代,又加速了雌海馬的再次產卵。海馬一年可產卵10至20次,每次30-300尾。海馬葯用價值很高,有健身作用,對神經系統疾病也有一定療效。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南海地區開始大量養殖,產量不斷提高。
Ⅲ 海馬的營養價值是什麼
海馬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抗衰老等功效與作用。
海馬屬於一種水生動物,曬干後的海馬能夠變成一種名貴的中葯材,對身體滋補作用很強。適量的服用海馬,能夠使人的精力充沛,緩解疲勞感,還能提高人體免疫細胞的活性,增強免疫功能,幫助提高人體免疫力。
其次,海馬能抗衰老。海馬可以消除體內多餘的自由基和過氧化脂質物質,防止對細胞的損害,延緩細胞的衰老時間,有效避免皺紋的產生。
此外,食用海馬還具有補腎壯陽的效果,因為海馬能夠促進體內性激素的分泌。特別是男性服用可以增強性能力,可以治療早泄、陽痿、遺精等問題。女性服用的話可以提高卵巢的功能。將海馬泡酒喝會起到補腎的效果。此外,海馬還可以提高人體的神經功能,主要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防止神經功能進一步退化,使人的情緒得到調節,能更好地緩解神經衰弱、焦慮、失眠多夢等症狀。
Ⅳ 什麼叫海馬
海馬與馬毫不相關,它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魚類,只是因為頭部像馬頭,因而得名。海馬體形很小,只有10——20厘米長。海馬是一種引人注目的動物,它的模樣十分特別,這種拇指大小的魚,卻有一個大大的馬腦袋似的頭,並且總是高高地仰起。有些人以為海馬不是魚,其實,海馬的確屬於魚類,只是長相不同於其他魚類罷了。
Ⅳ 海馬的種類有哪些
海馬的種類有哪些?
海馬的種類有54種,今天挑出了其中最受歡迎的10種,希望你喜歡他們!
NO.1管海馬
分布:日本、印度洋、新加坡、菲律賓、夏威夷群島、澳洲及非洲東部、台灣、香港以及渤海、東海、南海等海域。
大小:最大長18cm
棲息地:沿海海灣,海港,潟湖,養魚的圍欄和淺水區的海草床
生活習性:身體纖細,側扁,被骨環包裹,體色多變,從黃色,褐色,黑色,甚至橘紅色都有,但通常都是深背景色上帶有淺色的斑點和雜亂的圖案。常成對或鬆散的聚成一群在棲息地附近活動,尾部纏繞海草、珊瑚或石塊上。
NO.2刺海馬
分布:括日本、新加坡、紅海、台灣島以及中國東海
大小:最長達15cm
棲息地:安靜水域和淺水區的海灣,潟湖海草床
生活習性:長長的吻,身體上有尖刺狀的棘,典型特徵是吻上有白色的帶狀圖案,體色多變化,通常為黃色和淡綠色
NO.3條紋海馬
分布:中西太平洋的澳洲東北部海域
大小:最長達8cm
棲息地:棲息在20-69米的海草床
生活習性:外表像斑馬一樣黑白分明,條紋海馬的背鰭鰭條共17條,尾環38-39個,骨冠呈錐形。
NO.4膨腹海馬
分布:於西南太平洋區的澳洲及紐西蘭海域
大小:最長達35cm
棲息地:棲息在礁石區,港口和避風的沿海海灣
生活習性:特徵是肚子圓鼓,環12至13個,背鰭鰭條27-28枚;胸鰭鰭條15-17枚;無尾鰭,具有突出的圓形眼棘。體灰白色,在頭部與軀幹上有深色的斑點與污點;尾部有交互的深色與淡色的條紋;雄魚有的黑色斑塊比雌性多。
NO.5虎尾海馬
分布:分布於東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活動記錄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泰國和印度(安達曼群島)海域
大小:體長可達18.7cm
棲息地:棲息在珊瑚礁上
生活習性:最常見的樣子是尾巴黃色和黑色交替。這些海馬通常成對出現在珊瑚礁,海綿花園,海帶或浮動的馬尾藻上。
NO.6克式海馬
分布:我國分布於北起浙江省披山,南至海南省三亞的東海、南海海域,國外分布於朝鮮、日本、菲律賓海域。
大小:最大長32.5cm
棲息:近海海藻叢或珊瑚礁叢非常繁茂的地帶
生活習性:全體均呈淡黃色,體側具有一些不規則的白色線狀斑點。吻部細長,呈管狀。頭部及腹側的棱棘較為發達,軀體上的各棱棘較為短而銳利,呈瘤狀突起。
NO.7矛盾海馬
分布:東印度洋的西澳大利亞海域
大小:6.5cm
棲息:棲息在大陸棚
生活習性:全身是黃色奶油色,它覆蓋著小棕色斑點,一系列類似小鰭的葉片構成了這條魚的大部分身體。葉片開始於海馬軀乾的中線附近,並繼續到海馬尾巴的末端。
NO.8豆丁海馬
分布:從日本南部到印度尼西亞的太平洋西部海域。
大小:最長達2cm。
棲息地:僅見於15米深及更深水域中的海扇群落,常在洋流多的水域活動。
生活習性:目前已發現的豆丁海馬體色有紅,灰,黃,白,且會隨著居住的海扇軟角珊瑚顏色變化而變化。它的身上有肉瘤狀凸起物,一般都攀附在特殊的扇形珊瑚上。
NO.9彭式豆丁海馬
分布:從一度尼西亞北部到西八布亞省的太平洋西部海域
大小:最長達1cm
棲息地:據說僅在水螅上發現過
生活習性:身體小而纖細,有一條可捲曲的尾巴。頭部相對較大,約占身體大小的25%, 眼睛很突出。它有一個中等長度的鼻子,身體頭部和背部呈黃色至粉紅色,細紅線也可以從皮膚細絲的起點從其背面延伸,尾巴也有一些紅色的條紋。
NO.10丹尼斯豆丁海馬
分布:西太平洋區的新喀里多尼亞海域
大小:最長可達1.2cm
棲息地:生活在海底的柳珊瑚中
生活習性:它們有多種形狀和顏色,它們凸起的結節形狀取決於居住的柳珊瑚的伸縮息肉的樣子,光滑的豆丁海馬生活在光滑的柳珊瑚上,有結節的豆丁海馬生活在凹凸不平的柳珊瑚上。顏色有紅色,橙色,褐色,總是和珊瑚的顏色一致。
Ⅵ 海馬的功效
海馬,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歐洲、太平洋、澳大利亞等地。富含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20多種氨基酸,尚含有葯用價值較高的牛磺酸。具有強身健體、補腎壯陽、舒筋活絡、消炎止痛、鎮靜安神、止咳平喘等葯用功能。
1.補腎壯陽
海馬酒是海馬的主要食用方法,海馬酒是一種具有很強壯陽作用的葯用酒,有性激素樣的作用,用海馬酒喂養小鼠,能延長小鼠的動情期,使雌性小鼠的子宮和卵巢的重量增加,對雄性小鼠的效果更好,能使小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都增加,具有雄性激素的作用,因此,海馬酒是一種強效的壯陽補腎酒。
2.保護神經
海馬的提取物對鈣離子的專有的鈣通道有很好的阻斷作用,因此,在臨床上經常被用來阻斷鈣離子內流,保護神經元的功能。
3.抗衰老
海馬中含有很多抗氧化成分,在給小鼠喂養海馬之後明顯的發現小鼠體內的過氧化脂體的含量以及單胺氧化酶的活性都表現出降低,因此,海馬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4.抑癌抗癌
海馬的水提取物具有促進正常人外周血中淋巴細胞轉化作用,從而一直人癌細胞的生長增殖。另外,在低倍顯微鏡下能觀察到癌細胞與不同劑量的海馬提取物接觸後均有溶解現象,劑量越大溶解率越高,因此,海馬具有抑癌抗癌作用。
Ⅶ 海馬大小功效有區別嗎
基本沒有區別,只是大海馬傳統上認為質量高於小海馬。
傳統認為,海馬以體長大、骨質堅硬、無雜質者為佳。市場上常將大海馬、線紋海馬、三斑海馬稱為「平馬」或「光海馬」,質量較好,價格較高,其中又以大海馬、線紋海馬質量最佳;刺海馬稱為「刺馬」,質量較「平馬」稍次;而小海馬質量又次之,價格較以上海馬便宜。
海馬選購技巧:
1、若海馬表面顏色斑駁,且有明顯的腥臭味,則多數是死海馬曬干,不宜選用。
2、若海馬體表有瘢痕,且體較重,應查看海馬腹部是否有填充物。
3、海馬與其他動物不同,雄性海馬腹部有育兒囊,承擔孵化責任。
4、市面上以大小相近,雌雄各一,稱為「對馬」。
(7)海馬擴展閱讀:
海馬屬於名貴中葯材,夏秋二季捕撈,洗凈,曬干;或除去皮膜和內臟,曬干。其中線紋海馬又稱克氏海馬,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浙江、福建、廣東沿海有進行海馬的人工養殖。國產海馬未能滿足市場需求,還要依賴進口,進口海馬品種有大海馬、三斑海馬與刺海馬等三種。
海馬有溫腎壯陽、散結消腫的功效,常用於陽痿,遺尿,腎虛作喘,症瘕積聚,跌撲損傷等;外治癰腫疔瘡。
Ⅷ 海馬一隻大概多少錢
海馬的價格在15-30元/克左右。
不同大小價格會有所不同,海馬的價格在15-30元/克左右。 海馬是名貴的葯用魚,素有南參之稱。 是一種海洋捕撈對象,但沒有特殊的捕撈工具,是用於拖蝦作業的產品。
海馬體成為繁殖對象,我國從南到北一直在繁殖。 在繁殖條件下,初產海馬幼魚在飼養3個月後可長到5.5厘米(達到商業規格)。經過24個月的監護,體長可達8至9厘米。
海馬泡酒注意事項
1、容器的選擇
浸泡海馬酒時,不要使用塑料製品,以免酒中有害成分溶解。 選擇浸泡海馬酒,最好使用玻璃罐或陶製品。
2、避光
浸泡過的海馬酒不應受到陽光直射或灼熱。 房間不能長時間保持在高溫狀態。 最好避光,然後通風乾燥。
3、變質的葯材應丟棄
凡已腐爛或發霉的動物葯材均應丟棄。
Ⅸ 什麼是海馬
在浩瀚的大海里,生活著一種形狀十分奇怪的小魚,其頭部酷似馬頭,因而人們稱其為海馬。它是一種奇特而珍貴的近陸淺海小型魚類,隸屬海龍目海龍科海馬屬。頭側偏,每側有2個鼻孔,頭與軀干成直角形,腹部凸出,由10~12個骨環組成,就像穿了一副堅硬的甲胄;身體無法彎曲,全身完全由膜質骨片包裹;有一無剌的背鰭,無腹鰭和尾鰭,尾部細長,常呈蜷曲狀;尾部的末端可以自由活動,休息時,利用它纏繞在海藻或其他植物上。
雄海馬腹面有一個育兒囊,每當繁殖季節來臨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一幕奇特的景象:剛剛孵化出來的小海馬,隨著大海馬的身軀不停地做伸值與彎曲的搖擺動作,然後,大海馬便把這些小海馬一個個從腹部排放出來。其實,生出小海馬的並不是海馬媽媽,而是海馬爸爸。原來,當生殖期來臨的時候,雌海馬就把成熟的卵子悄悄地產到了雄海馬的育兒囊內;雄海馬在給卵受精後,便把育兒囊的口封閉,從此就擔任起孵卵哺乳的重任,帶著這個「包袱」辛苦度日。由於育兒囊內的血管能提供充足的氧氣和營養,胚胎在這里度過20天左右,便孕育出小海馬了。小海馬在剛開始學游泳時,若遇到危險信號,還會再進入囊中,而海馬媽媽一旦離開,就再也不回來了。
海馬全世界都有分布,以熱帶、亞熱帶數量較多。海馬通常生活在沿海海藻叢生或暗礁多布的海區,或附著於漂浮物上隨波逐流,可用背鰭擺動做直立游泳,以小型甲殼類為食。海南島四周沿海和西南群島近海都十分適宜海馬的繁衍生長,共有10餘個品種。海馬是名貴的中葯材,可與人參相提並論,故歷來就有「北人參,南海馬」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