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飛船起飛時爆炸是那年
1986年,是太空梭不是飛船。
挑戰者號太空梭於美國東部時間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時39分(格林尼治標准時間16時39分)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發射,發射後的第73秒解體。
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後,因其右側固體火箭助推器(SRB)的O型環密封圈失效,毗鄰的外部燃料艙在泄漏出的火焰的高溫燒灼下結構失效,使高速飛行中的太空梭在空氣阻力的作用下解體爆炸。
(1)美國火箭升空後爆炸擴展閱讀
挑戰者號升空下一個發射時的視頻回放點顯示,在T+0.678時,一股黑灰色的煙霧從右側SRB尾部靠近連接該部件與外部艙的支架處噴出,大約在T+2.733時煙霧不再噴出。
助推器的外殼在點火產生的壓力下有所膨脹,作為膨脹的結果,外殼的金屬部分崩離了其他的部分,打開了一個泄漏溫度高達華氏5,000度(攝氏2,760度)氣體的裂縫。
主O型環是設計用於封閉該裂縫,在過低的溫度下它沒能在第一時間內密封住,副O型環又因為金屬部分的崩離而偏離了原有位置。
2. 美國哪個火箭爆炸
美國在剛研發載人火箭時都經常有爆炸的場面,不過那些火箭的資料很難找齊,
一部分火箭爆炸的資料: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從卡納維拉爾角升空72秒後爆炸,包括一名教師在內的7名美國宇航勇士喪生。
1986年4月18日:據信攜帶著軍事偵察衛星的一枚美國大力神34D運載火箭從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起飛8.5秒後發生爆炸。
1986年5月3日:攜帶有價值5700萬美元的一顆氣象衛星的美國德爾它運載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起飛71秒後主發動機突然熄火,90秒時自毀。
1990年9月7日:美國一枚大力神火箭的部分箭體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從吊車上墜地,引發的大火火焰高達45米,造成至少1人死亡。
1991年6月18日:攜帶有美國航宇局及幾所大學的10個試驗件、高15米的勘探者火箭在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後因偏離正常飛行路線而被自毀。
1993年8月2日:據信攜帶著造價高昂的軍事間諜衛星的一枚美國大力神4型火箭在從范登堡空軍基地起飛約2分鍾後爆炸。
1994年12月1日:歐洲一枚阿里安火箭在法屬蓋亞那庫魯進行第70次發射時,升空後墜入大西洋,價值1.5億美元的泛美衛星3被毀。
1995年10月23日:攜有14個試驗件的一枚美國大篷車運載火箭在從美國航宇局建在弗吉尼亞的設施起飛45秒後發生爆炸。
1997年1月17日:美國一枚德爾它2型火箭在發射一顆全球定位系統(GPS)衛星時,於起飛後13秒發生爆炸。
1998年8月12日:美國一枚大力神4A運載火箭起飛後不久發生爆炸,火箭連同所帶的間諜衛星價值在10億美元以上。
1998年8月27日:攜帶通信衛星的美國德爾它3運載火箭在卡納維拉爾角進行首次發射時,於起飛後不久化作一團價值2.25億美元的火球。
來源於:http://wenwen.soso.com/z/q158266448.htm
火箭爆炸的視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3Njk5Mjg=.html的1分33秒到52秒都是火箭爆炸的場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wODgxNTMy.html
還有電影《太空英雄》里都有許多搞笑而且真實的發射失敗的鏡頭。
3. 美國航天飛船有那三起爆炸事件
就知道兩個。
挑戰者號太空梭在1986年1月28日進行代號STS-51-L的第10次太空任務時,因為右側固態火箭推進器上面的一個O形環失效,導致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並且在升空後72秒時,爆炸解體墜毀。機上的7名宇航員全在該次意外中喪生。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2003年2月1日,在代號STS-107的第28次任務重返大氣層的階段中與控制中心失去聯系,並且在不久後被發現在德克薩斯州上空爆炸解體,機上7名太空人全數罹難。
4. 1983年美國火箭升空後爆炸
是1986年1月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發射升空後發生爆炸,機上7名航天員全部遇難!謝謝!
5. 1986年美國的什麼太空梭和什麼火箭先後爆炸
1986.4.18. 美國空軍的一枚大力神火箭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幾秒鍾後爆炸。爆炸摧毀了基地的發射台和所攜帶的價值3億多美元的KH-11型秘密電子通訊衛星,有58人受傷。爆炸時升起一個巨大的桔紅色火球,一團帶有毒氣的濃煙彌漫天空,火箭碎片散落到基地各處。這是繼去年8月28日用這種火箭發射KH-11型偵察衛星爆炸之後的又一次發射失敗。
1986.1.28.「挑戰者」號太空梭在升空後不久發生爆炸,7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6. 《美 挑戰者 號太空梭升空後爆炸》全文
美「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後爆炸
《美 挑戰者 號太空梭升空後爆炸》全文
選自1986年1月30日《人民日報》。
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里根總統表示哀悼
張允文本報華盛頓1月28日專電記者張允文報道:今天上午美國東部標准時間11點38分,「挑戰者」號太空梭在升空約1分12秒後突然爆炸,機上七名宇航員全部罹難。這是美國宇航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國進行的56次載人宇宙飛行活動中發生在空間的第一次大災難。1967年發射「阿波羅」飛船時曾經發生過發射台上的爆炸,造成三名宇航員喪生。
「挑戰者」號在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基地起飛後,以三倍於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羅里達五萬英尺的藍天時發生爆炸。爆炸後,太空梭變成熊熊燃燒的巨大火球,拖著長蛇般的、然後分叉的火焰和黃白色濃煙墜入距發射地點20英里外的大西洋。燃燒著的飛機碎片散落在廣闊的海面,持續了一個小時。
這架耗資12億美元的太空梭失事後,美國全國上下極為震動,人們幾乎中斷了一切活動,等待有關這場災難的詳細消息。各大電視網作了整天的特別報道。華盛頓和全國各地下半旗致哀。紐約市通常燈火輝煌的帝國大廈今晚熄了燈火,以示哀悼。
里根總統在白宮內電視機旁看到爆炸時「震驚得一語不發」,里根夫人失聲喊道:「天哪,不可能!」在同國會領袖們商議之後,里根決定把原定於今晚發表國情咨文講話的時間推遲到下星期二,並派布希副總統前往佛羅里達太空中心慰問死難者家屬。正在開會的眾議院中斷了會議並隨即宣告休會。華盛頓大教堂響起了哀悼死難者的鍾聲。
今天在卡納維拉爾角太空中心觀看發射實況的觀眾目擊這一悲劇時,由震驚而轉為悲痛,不少人失聲痛哭。
今天晚上,里根總統在向全國發表的電視講話中,對七名宇航員不幸罹難表示哀悼。他把這一事件稱為「全國的損失」。他說:美國將繼續對宇宙進行探索,將有更多的太空梭和宇航員進入太空。
在今天下午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美國宇航局官員宣布,已成立臨時的調查小組,立即著手初步的調查,日內將組成正式的調查委員會,對這一事件進行全面的調查。同時,美國派出飛機和艦只在太空梭墜毀的長160公里、寬80公里的水域尋找倖存者。由於碎片散落時間長,救援人員只能在三個小時後進入出事地點。
美國宇航局官員表示,在搜集和徹底研究全部數據之前,他們對造成這一悲劇的原因不作任何推測,不表示任何看法。然而據來自宇航局的消息,宇航局的專家們把注意力集中於太空梭的兩個固體燃料助推器和龐大的主燃料箱上面。據研究了錄像帶的專家說,問題可能出在外掛燃料箱上。燃料箱中存放著200萬升液態氫和液態氧,用以推動太空梭進入軌道。爆炸時,外部燃料箱的尾部首先斷裂,把兩個固體燃料助推火箭猛推到相反方向。有的專家認為,助推器有燃料外泄的跡象。
「挑戰者」號上的七名宇航員中,有一名來自新罕布希爾州中學的女教師麥考利夫。她是第一名來自民間的太空梭乘員,是從11 000名報名應征的教師中選出來的。她為參加這次飛行接受了120個小時的宇航訓練。她准備在軌道上向她的學生講授「太空課」。今天,興高采烈的學生們在教室里觀看載有自己的教師的太空梭騰空實況後,突然陷入混亂和悲哀。
美國共有四架太空梭,迄今共進行了24次飛行。這次失事的「挑戰者」號已進行了十次飛行,是歷來技術故障最少的一架太空梭。宇航局已宣布,在查明這次事故原因之前,將中止一切太空梭的活動。
今年美國原定將有15次太空梭的發射,是「太空時代開始後的最重要一年」。宇航專家和輿論普遍認為,今天發生的事故不只是一次損失七名宇航員的悲劇,而且是美國整個太空計劃的重大挫折,將大大推遲各項太空活動,其長遠影響尚難估計。
7. 1986年美國太空梭是怎麼爆炸的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第十次發射升空後,因助推火箭發生事故凌空爆炸,艙內十名宇航員全部遇難。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億美元,太空梭停飛近3年,成為人類航空航天史上最嚴重的一次載人航天事故,使全世界對征服太空的艱巨性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美國的太空梭中是佼佼者。在這次發射升空前,它已經成功地在地球和太空之間往返了九次。
「挑戰者」號的這次飛行的原定日期是1986年1月2日。但由於天氣惡劣和其他一些原因,連續幾天推遲了發射。
1月28日,總算等來了一個萬里無雲的好天氣。一夜凜冽的海風吹散了卡納維拉爾角上空的浮雲,聳立在發射台上的「挑戰者」號太空梭在深邃的藍天映襯下,像一個翹首望天、積蓄著無窮力量的巨人。
由於太空梭的前九次飛行都安然無恙,全世界的人們也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一次飛行也不過是今後的無數次成功飛行中的一次。
何況作為美國研製的第二架太空梭,同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相比,它在結構、材料和設備方面都有一些改進:「哥倫比亞」號不裝燃料時重量為七十五噸,「挑戰者」號由於使用了改進的內部燃料箱,重量比「哥倫比亞」號減輕四點五噸,因而能裝載更多的貨物;防熱瓦也有所改進,採用了新型的加固矽片。此外,宇航員的座椅、著陸系統、儀表盤都有所改進。
但1月28日這天天氣雖然晴朗,氣溫卻偏低。由於一夜的大風氣溫已驟然下降到零下四度,「挑戰者」號太空梭外殼上結了一層冰。
原定發射時間為上午9時30分,但由於高空出現了強風等原因,又一次幾次延遲發射。工作人員用了近兩個小時來給「挑戰者」號太空梭化冰。
就在發射升空前二十分鍾,在加利福尼亞坐在閉路電視前觀看發射實況轉播的羅克韋爾國際公司的一位工程師卻另有發現。
他看見發射架和太空梭下部掛著酒杯粗的冰柱!他不假思索就立刻打電話給美國航空航天局,要求「挑戰者」號太空梭推遲發射。
但專家們認為這無礙於「挑戰者」號的第十次太空飛行。肯尼迪航天中心主任史密斯經過權衡後決定繼續倒數計時。
以前也有過這種情況:在太空梭還有幾秒鍾就要升空時,計算機突然發現了一個明顯的故障,於是自動停止倒數計時。不過這次「挑戰者」號似乎很幸運,計算機收集到的來自太空梭上的二千多個感測器的數據都顯示「一切正常」。起飛前2分20秒,肯尼迪航天中心的電視實況轉播解說員哈里斯向守候在電視機前的無數關心者宣布說一切盡如人意,太空梭可以在11時38分准時升空。
倒數計時順利地進行著。太空梭燃料箱中的液態氧開始注入,一切條件已經具備,「挑戰者」號發出震動大地的隆隆巨吼聲。
倒數計時至一,是美國東部標准時間11點38分,格林威治時間16點39分。
點火器點燃了火箭推進器,震耳欲聾的轟鳴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場傳向四面八方。伴隨著濃烈的煙火,「挑戰者」號太空梭在一把巨大的火炬托舉下徐徐升空。
11時38分7秒,「挑戰者」號超越了發射架,拖著火焰和白煙,越來越快地向預定的東南方向爬升,一切正常。
11時38分9秒,「挑戰者」號根據常規程序,緩緩轉了九十度,一切正常。
11時38分35秒,根據常規程序,「挑戰者」號軌道器的主發動機開始減速到它們全部推力的百分之六十五,這是為了減輕地心引力等對太空梭在飛行最初階段產生的緊張壓力,一切正常。
11時39分6秒,地面指揮中心對「挑戰者」號發出指令:「挑戰者,加速。」
11時39分12秒,「挑戰者」號指令長回答:「明白,全速上升。」
這時,速度是每小時3163公里,已經突破了音障,離地面的高度是16公里。
這時太空梭的速度超過音速三倍。
也就是在這時,「挑戰者」號外燃料箱右下方突然閃出一個桔紅色的小火球,緊接著在它的另一邊靠近「挑戰者」號軌道器的胸部又閃出另一個較大的火球。
這蔚為壯觀的景象立即引起了觀禮台上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有人甚至為自己能看到這一罕見場面而慶幸不已。
但兩三秒鍾不到,也即太空梭升空後的75秒鍾——11時39分15秒,「挑戰者」號太空梭在離地五萬英尺的高空燃起一片黃白相間的熊熊大火。
無線電聯系猝然中斷,地面控制中心電視屏幕的數據也陡然消失。
太空梭爆炸了!
頃刻之間「挑戰者」號變成了一團駭人的紅色火霧,迅速擴展開來。兩台固體燃料助推火箭像兩柄利劍兀自朝藍天刺去,尾巴還拖著兩縷扭曲的「Y」形煙柱。
隨後無數燃燒著的太空梭碎片從濃煙中鑽出,像流星雨似的散落在廣闊的海面上,持續了一個小時之久。
「挑戰者」號太空梭墜入了距發射地點20英里以外的大西洋。
發射場訓練有素的搶險隊在數分鍾後,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出事地點。九艘軍艦和十架飛機也同時前往。由於爆炸碎片散落持續時間長,搶險隊在三小時後才進入現場,在3120平方公里的洋面上展開搜索工作。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罹難,這是美國宇航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國進行56次載人宇宙飛行活動中,發生在空間的第一次大災難。
從洪荒到今日,人類以其勇敢和智慧占據了整個地球,甚至把觸角伸向了太空。人類是偉大的,但人類又是悲哀的。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事件成為人類航天史上最嚴重的事故,它使全世界進一步認識到征服太空的艱巨性。
到目前為止,對「挑戰者」號爆炸事件發生的起因,還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不管怎樣,導致「挑戰者」號失事的原因,不可否認有多種人為的因素,從這次血的代價中吸取寶貴的教訓,對於宇航業的進一步發展是極為有益的。
「挑戰者」號的失事,是震撼世界的悲劇,但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它意味著人類對宇宙太空的挑戰與征服是充滿著艱難與風險的,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艱苦的勞動,每一項成果,也都浸透著辛勤的汗水,甚至鮮血。
8. 挑戰者號(美國升空爆炸的火箭,有7名宇航員死亡的)是由於什麼原因導致爆炸的
事故原因最終查明:起因是助推器兩個部件之間的接頭因為低溫,變脆,破損,噴出的燃氣燒穿了助推器的外殼,繼而引燃外掛燃料箱。燃料箱裂開後,液氫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爆炸。
9.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太空梭在升空7秒後發生爆炸,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1986年1月28日,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72秒鍾後在1.5萬米高空突然爆炸,7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飛機在頃刻之間炸成一團紅白色火霧,飛機的殘骸碎片在一小時內散落到距發射中心9公里的大西洋洋面。
1月28日,「挑戰者」號剛剛離開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台不久,就在一團火球中爆炸了。這是美國宇航史上最慘重的事故。數以千計的佛羅里達觀看者和數百萬電視觀眾目睹了這令人心碎的災難。
殉難者中有機長弗朗西斯-R-斯科比、駕駛員邁克爾-J-史密斯、宇航員朱迪恩-A-雷斯尼克、羅納德-E-麥克納克、埃利森-S-奧尼朱卡、格雷戈里-B-賈維斯和克里斯塔-麥考利夫。麥考利夫是一名來自新罕布希爾州康科德的女子中學教師,預期成為宇宙中的第一位普通公民。麥考利夫夫人是從許多候選人中挑選出來完成這次航天使命的,今天她的學生們也同數百萬美國人一起在電視上目睹了這一不幸。
對這次事故的原因還沒有任何線索。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官員說,在進行調查期間所有的航天飛行都應停止。
「挑戰者」號的發射時間原定在1月25日。由於天氣不好,推遲了3天。升空時間計劃在上午9時38分,但不尋常的低溫使太空梭的機體及其地面支撐結構上結了冰,故又推遲2個小時。
上午11點8分,「挑戰者」號離地升空,一切正常地上升了74秒。隨後,當「挑戰者」號距地面10英里其主引擎正要被推至全速時,太空梭在一團火球中爆炸了。來自太空梭的最後一句話是:「明白,全速前進!」這是斯科比對飛行控制中心說的。爆炸時出現兩股巨大的白色煙雲,接著,殘骸碎片雨點般落下。起初,在數以千計的旅遊者、宇航局的官員、記者和其他觀眾中包括克里斯塔-麥考利夫的丈夫、兩個孩子及其父母,沒人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但當桔紅色火團在空中墜下時,為「挑戰者」號歡呼的人們愕然止聲。
爆炸發生幾個小時後,太空梭工程總指揮傑西-穆爾出席了記者招待會,他宣布委派一個臨時調查小組負責審查和保護飛行數據,直至正式調查委員會成立。穆爾還說,所有計算機磁碟、記錄及數據都將要妥善保管,以備調查。他否認推遲的3天對航空航天局在總統每年一月向國會提出國情咨文之前(預定在發射的當晚)發射太空梭有任何壓力。「發射這架太空梭不存在任何壓力」。穆爾說,「我們一直堅持的原則是飛行的安全居航天工程的首位。」
宇航局的官員不完全相信卡納維拉爾角的寒冷或許是導致太空梭爆炸的一個因素的推測。據分析可能是裝有38.5萬加侖的液體氫和14萬加侖的液體氧的外部燃料箱破裂或燃料管道破裂造成了這一悲劇。通過望遠鏡拍攝下的爆炸慢動作錄像表明開始是小火舌在外部燃料箱基部出現,接著兩個固體燃料火箭斷開,然後火團吞噬了太空梭。
宇航局艦隊的海岸警衛隊船隻仍在搜集爆炸後一小時內墜入大洋中的殘骸。打撈工作還要在佛羅里達海岸18至20英里范圍內的爆炸現場進行幾周,政府要求居民將發現的漂到佛羅里達海岸的所有飛機碎片上交。沒有發現宇航員的遺物。
這一年是宇航史上最忙碌的一年,預計實施15項航天計劃。然而「挑戰者」號失事使美國宇航工程處於停頓狀態,因為宇航局沒有預備發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