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業分析報告怎麼寫
寫報告應該先做背景研究,對整個行業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後根據行業特點設定大綱,搜集資料、數據,分布研究匯總。寫行業分析報告三句話兩句話說不清,最佳的方式是去找一個現成的行業報告作參照,參照他的報告內容來做。直接網路很多範文
2. 行業分析報告有哪些用途
行業分析報告是項目實施主體為了實施某項經濟活動需要委託專業研究機構編撰的重要文件,其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作用:
1. 用於向投資主管部門備案、行政審批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2. 用於向金融機構貸款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3. 用於企業融資、對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4. 用於申請進口設備免稅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5. 用於境外投資項目核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6. 用於環境評價、審批工業用地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3. 如何做行業分析報告
找到開啟市場的鑰匙
首先第一步,我們要進行行業分析,產出行業分析報告,行業分析的過程大概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進行市場規模的分析,就是說我們要進入的市場的規模大小,根據市場規模的大小來決定要不要去做,因為只有市場規模的空間足夠大,才有機會將我們的產品做大,例如我們經常聽到的「你的天花板在哪裡」「你的用戶量有多大」等;
第二階段,進行產業地圖的分析,這一階段我們需要找出這個行業是怎麼運轉的、為什麼這么運轉、產品的運轉邏輯、上下游關系等;
第三個階段,典型競品分析,就是說我們的idea在市場上有沒有競爭對手,這些競爭對手都在做什麼,如果讓我們去做,我們的機會點在哪裡等等,
第四階段,典型用戶分析,分析現階段用戶在競爭對手的產品上是怎麼使用的,用戶的分布情況是怎麼樣的,
最後一個階段得出分析結論,我們的idea要不要做,怎麼做,機會點是什麼,然後產出行業分析報告。
總的來說,需要從市場、產品與用戶三方面進行分析,從而找到開啟市場的鑰匙
4. 在哪裡能找到各行業的分析研究報告
信息收集渠道:通常的渠道有公司官網、咨詢公司官網、券商研究、資料庫、微信、知乎、搜索引擎、網路爬蟲等。那麼究竟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渠道呢?下面逐一介紹。
公司官網:通常來說公司的官網包含信息很多,公司介紹、產品介紹、公司年報、招股說明書等,這些資料的可靠性通常比較好。上市公司的年報在經營分析內容裡面會對該公司的業務銷售情況、利潤的推動因素等進行分析,因此當你想知道上市公司的業務發展情況,年報是不錯的選擇。上市公司的年報獲取途徑可從證券交易所,公司官網、巨潮、雪球等渠道去獲取。
咨詢公司:咨詢公司報告通常可以幫助我們知道非公開的信息,因為咨詢公司通常會有自己的方法論對市場進行自己的定性分析,市場調研等,因此對於消費者的洞察、行業的趨勢研判通常找咨詢公司的報告,但是它同時也存在數據往往口徑難以統一。市面上的咨詢公司通常分為市場調查類咨詢公司和管理咨詢公司,前者一般為後者服務。市場調查類咨詢公司例如艾瑞、尼爾森、益普索等公司通常在消費者調研、行業分析等方面提供自己的洞察,他們並不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戰略決策。這類咨詢公司的研究成果往往在他們的公司官網上都可以免費下載,可以作為我們行業研究數據的來源。管理咨詢公司有必要則會聘請市場調查類咨詢公司提供專門的調研分析,由管理咨詢公司為企業給出具體的戰略建議。當然像麥肯錫、貝恩、BCG、羅蘭貝格等在自己的官網也會分享自己的行業洞見,這些信息都是幫助我們作出行業發展研判、商業模式分析的重要信息來源。
券商報告:券商的研究報告大多針對的是上市企業及未上市的龍頭企業,因此當你想深度的了解某個行業的時候,可以考慮找10篇深度分析仔細研究,就算對行業有所了解了。上市公司的最新動態,公司策略行動都可以在券商的研究報告裡面找到。行業的數據也在這裡面可以找到,但是也可能存在多家券商報告的數據不統一的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交叉驗證,選取合適的值。在這里推薦一個我常用的券商報告查詢網站,蘿卜投研。
專業資料庫:專業資料庫一般是收費的,但是信息也全,向Wind、惠博智能策略終端,有條件的可以考慮一下。當然也有免費的,一般多為政府部門網站,如國家統計局可查行業發展數據、人口數據,GDP數據等。另外還有工業相關的工業信息化部、金融相關的證監會、銀監會、證券交易所、中國人民銀行,進出口相關的中國海關,專利相關的國家知識產權網站,工商信息公示系統,查企業股權結構的企查查/天眼查、查政府政策的各級政府官網,各行業的行業協會,衛生統計局的人口情況查詢。
搜索引擎:學會利用微信、知乎等搜索渠道,常常會獲得一些業內人士的總結和分享,也是我很喜歡的信息獲取渠道。對於直接使用搜索引擎雖然快但是信息的真偽需要辨別,適用於在不知道該怎麼入手可用來模糊搜索,然後再溯源找到來源。在關鍵詞後面加pdf,關鍵詞中加「」,加網站名等通常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使用網路爬蟲等需要一定的技術基礎。關於信息搜索的渠道,請看我之前的這篇回答。
渠道判斷:你會發現上市公司、成熟行業我們很容易通過年報、券商報告、招股說明書、監管機構、專業的資料庫獲取信息,但是有些小企業,新興的行業我們怎麼獲取信息呢?答案是專家訪談、公開新聞、咨詢公司、消費者調研。前面說過咨詢公司報告常常會存在數據口徑不一致的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多個數據來源做驗證,根據咨詢公司做的假設、時間是否是最新、數據推導的邏輯、渠道來源等綜合判斷自己應該採取的數據。
非公開的渠道獲取信息:對於很多信息你很可能在公開的渠道是沒辦法獲取的,這個時候問卷調研、打陌生電話、專家訪談、焦點小組進行頭腦風暴、實地調研等方法就成為了咨詢公司獲取非公開信息的渠道。當然每種方法都有自身的優點和局限性,下面我將一一分析。
專家訪談:特點就是貴,但是效率高,可以深入了解非公開的信息,例如知道行業的競爭格局、未來的行業發展趨勢、行業的關鍵成功要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等。這個時候行業訪談就要注意時間的把控,一般在半個到1小時。通常我們可以通過凱盛、三橋等專家庫公司幫助我們介紹專家,要針對訪談的目的,尋找那些剛剛離職的專家是最恰當的,畢竟在職的專家還是有所顧忌。提前准備好問題,一般10個左右,把重要的問題放在最前面,目的在於檢測專家的專業性以判斷是否繼續訪談,減少成本的同時可提高效率。整個過程中應該注意節奏的把握,引導專家往你的想要了解的問題走,做好信息記錄。隱私問題要學會站在專家的角度問題考慮,例如你如果直接問你所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往往會給專家尷尬,我們換個問題,例如像如果讓您來運營一個和你們類似的企業,您覺得什麼最重要?這樣通常能夠減少專家的心理負擔。而對於數據性的問題,切忌一口氣問一大推關鍵數據指標,往往很難讓人一口氣回答。記得將問題進行分解,一個復雜問題拆解為多個問題,層層推進,最後總結和對方確認即可。
陌生電話:耗時耗力,但也可以獲取專家訪談獲取的信息。因為給陌生人打電話,因此需要作合理的身份假定,做好心理建設,同時得到信息要作交叉驗證,以確保被拜訪人不是亂回答一通,准備的問題5個以內,想了解多個問題的時候可以隔幾天再拜訪。遇到前台應表現簡短直接的語氣,提供公司的員工名字等增加信任度,要多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打這個電話會給對方帶來什麼好處?
問卷調研:一般包括明確目的,設計問卷,問卷發放回收並分析。首先我們先明確本次問卷調研的目的是什麼,調研的對象,需要收集的信息。關於問卷的設計,應該將重要的問題往前面放,因為人往往最開始是最有精力的,因此為了保證質量,問卷花費的時間不宜超過20分鍾,同時在不同提好設置相似問題來進行交叉驗證。一般而言調研問卷應該是設計好之後先小規模投放,尋找出問題,例如問問題的方式是否有不合適的,是否有歧義的地方,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例如不用像偶爾,幾乎不這樣有不同理解的詞語,選項之間要相互獨立,完全窮盡,遇到敏感問題要想辦法消除對方的顧慮,如提示對方問卷結果將嚴格保密,不引導對方得出答案等。在修改完成之後再進行大規模的投放,之後就是搜集分析。
實地調研:在選擇實地調研的地方應該從時間和地點兩個維度去考慮。首先時間上面應該考慮早中晚,周末和工作日。地點應該在市中心、市郊、商業區、居民區都應該選取調研的樣本,這樣才更加的有代表性。
焦點小組:焦點小組的重點在於讓每個參與者能夠充分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如何做到?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每個人明確本次討論的目的,讓參與者提前准備,這樣才不至於最開始的冷場。小組討論開始前最好都進行自我介紹,人往往願意和自己熟悉的人進行經驗分享。既然是頭腦風暴,因此設計的問題不應該是yes or no的問題,而應該是能夠引起廣泛討論的,難題放中間,因為中間時段是大家最活躍的時期。主持人的作用就是保持中立,明確主題,確保大家在正確的道路上,同時別忘記了記錄好討論的內容。
5. 什麼是行業分析報告
行業分析報告:
與國民經濟中的其他商品或服務一樣,市場是行業發展的基礎,市場容量決定廠商規模。行業分析作為一種系統性信息成果,無疑會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如果企業不論行業狀況進行投資,而置行業分析這樣的系統性信息於不顧,顯然不符合效率的原則。因為信息是一種稀缺的資源,企業家在決策過程中總要充分利用各種可以利用的信息,發現行業商機、准確把握市場脈搏、最大限度降低決策風險。這些信息不僅包括所有經濟變數的時間序列,而且包括對於經濟系統的結構的知識。
6. 中國團餐行業分析報告
中國團餐成為餐飲行業黑馬,建國快餐品牌不斷完善市場調研,根據公開發布的《2016-2017年度團餐發展報告》,2017年受調查的125家團餐企業總營業收入185億,較上年增長21.71%,整個團餐行業整體營業收入增長近30%。綜合國家統計局,教育部官方網站盒中國餐飲大數據研究中心的數據進行估算,2017年團餐市場份額在整體餐飲市場中約佔28%,總營收1.19萬億元,根據《2018年中國團餐行業餐飲大數據研究報告》披露,全國團餐受眾群體約為6.7億人,人均團餐消費額在1,300-1,500元之間。
7. 行業分析報告的報告用途
行業分析報告是項目實施主體為了實施某項經濟活動需要委託專業研究機構編撰的重要文件,其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作用:
1. 用於向投資主管部門備案、行政審批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根據《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國發(2004)20號的規定,我國對不使用政府投資的項目實行核准和備案兩種批復方式,其中核准項目向政府部門提交項目申請報告,備案項目一般提交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同時,根據《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對某些項目仍舊保留行政審批權,投資主體仍需向審批部門提交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2. 用於向金融機構貸款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我國的商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和進出口銀行等以及其他境內外的各類金融機構在接受項目建設貸款時,會對貸款項目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評估。項目投資方需要出具詳細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銀行等金融機構只有在確認項目具有償還貸款能力、不承擔過大的風險情況下,才會同意貸款。
3. 用於企業融資、對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此類研究報告通常要求市場分析准確、投資方案合理、並提供競爭分析、營銷計劃、管理方案、技術研發等實際運作方案。
4. 用於申請進口設備免稅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主要用於進口設備免稅用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請辦理中外合資企業、內資企業項目確認書的項目需要提供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5. 用於境外投資項目核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企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對國外礦產資源和其他產業投資時,需要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報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或省發改委,需要申請中國進出口銀行境外投資重點項目信貸支持時,也需要可行性研究報告。
6. 用於環境評價、審批工業用地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我國當前對項目的節能和環保要求逐漸提高,項目實施需要進行環境評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可以作為環保部門審查項目對環境影響的依據,同時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也作為向項目建設所在地政府和規劃部門申請工業用地、施工許可證的依據。
8. 什麼是行業分析報告
行業研究的理論基礎是產業組織理論(Instrial Organization),又稱產業經濟學(Instrial Economics),是20世紀40年代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個微觀經濟學的一個應用分支學科。根據美國《經濟文獻雜志》(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的最新學科分類體系,產業組織理論主要研究內容包括6個方面:(1)市場結構、企業戰略和市場績效(Market Structure, Firm Strategy, and Market Performance);(2)企業目標、組織和行為(Firm Objective, Organization, and Behavior);(3)非盈利性組織和公眾公司(Nonprofit Organization and Public Enterprise);(4)反壟斷政策(Antitrust Policy);(5)管制和產業政策(Regulation and Instrial Policy);(6)行業研究(Instry Study)。行業研究作為產業組織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最具有商業價值的研究。根據《經濟文獻雜志》的學科分類,行業研究分製造業、初級產品和建築業、服務業、運輸和公用事業四個大類31個行業,每個行業下又細分為具體的產品和服務。
與國民經濟中的其他商品或服務一樣,市場是行業發展的基礎,市場容量決定廠商規模。行業分析作為一種系統性信息成果,無疑會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如果企業不論行業狀況進行投資,而置行業分析這樣的系統性信息於不顧,顯然不符合效率的原則。因為信息是一種稀缺的資源,企業家在決策過程中總要充分利用各種可以利用的信息。這些信息不僅包括所有經濟變數的時間序列,而且包括對於經濟系統的結構的知識。
也許在一些財務投資者的眼裡,行業的區別並不重要,他們往往認為行業只是其投資企業的一個形態。然而現實中,一些躊躇滿志的資本高手攜巨資進入某一陌生行業,最後被迫退出的例子比比皆是。關鍵就在於缺乏對行業本身及其經濟技術特點的深入研究。
對於多樣化企業集團、綜合性投資公司、銀行、保險公司等類型的企業而言,全面了解國民經濟各個行業的市場供求、行業競爭、投資回報和風險狀況是非常必要的。近年來,一些證券公司、大型商業銀行、多樣化經營企業開始成立自己的行業分析機構,雖然不一定是經濟的做法,但仍然顯示這些企業對於行業分析的重視程度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企業決策者根據行業分析報告的系統性信息和建議從業務層面進行戰略調整,重點投資有發展前景的行業,迴避、收縮或退出投資收益較低或行業風險過大的行業,必然大大提高企業的資產質量和收益水平;反過來,如果企業不論行業狀況如何,簡單地採取「漁夫撒網」的策略,寄望通過產品或服務的多樣化來分散風險,獲得穩定的收入,很難說是理性的做法。
對於專業化的企業來說,了解行業並因此確定企業戰略是非常必要的。邁克爾·波特在其經典著作《競爭戰略》中,提出了行業結構分析的「五力模型」。波特認為,行業現有的競爭狀況、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客戶的議價能力、替代產品或服務的威脅、新進入者的威脅這五大競爭驅動力,決定了企業的盈利能力。波特因此指出,公司戰略的核心應在於選擇正確的行業,以及行業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競爭位置。可以認為,專業化企業對於所處行業以及希望進入行業的分析報告是有需求的。
近年來,跨國公司紛紛加大了向中國投資的步伐,2002年以來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外商投資國家。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利用外資增長勢頭迅猛,直接吸收外資有望創歷史最高水平。總的來看,當前我國外商直接投資呈現三個重要特徵:一是外商直接投資在規模擴大的同時,質量和水平也不斷提高;二是跨國公司將企業的核心部分開始向中國轉移,生產、管理、采購、品牌等各個方面都加快了本地化的進程;三是外方獨資已成為我國利用外資的主要方式,跨國並購也成為跨國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相對於國內企業而言,跨國公司在投資前期和投資過程中更加重視行業分析,我們可以預言跨國公司將成為未來時期中國行業分析報告的最主要的需求力量之一。
北京理德斯普企業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010-62176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