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志願軍被俘的最高級別軍官,回國後曾被開除軍籍,後來過得怎樣呢
不同於麥克阿瑟的輕視,李奇微自調入朝鮮戰場後就開始認真分析之前的戰報,得出了志願軍後勤不足的結論,所以此後針對性的部署讓志願軍吃了不少苦頭。
第五次戰役志願軍經過五十多天的戰斗,成功殲滅了8.2萬“聯合國軍”,但本身付出的傷亡也是很大。
尤其是在美軍反攻之時,機械化的行進給志願軍的撤退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其中志願軍180師因為進攻時穿插得比較深入,後來與大部隊斷絕了聯系。
這讓吳成德根本無法入睡,精神很受折磨。1953年時,美方更是企圖破壞戰俘遣返,強行將吳成德送去台灣。不過吳成德立場堅定誓死不從。
⑵ 吳成德、王芳、魏林、孫振冠、張澤石等138名戰俘是如何得以遣返回國的
1951年9月6日,在強大的輿論譴責、揭露及我方板門店談判代表的多次嚴正抗議下,美方終於將吳成德、王芳、魏林、孫振冠、張澤石等138名戰俘遣返回國。
⑶ 關於韓先楚的一些問題
40軍的韓先楚部隊在參加抗美援朝的戰爭中78師只是被美軍打敗了,並沒有被美軍全殲。被全殲的不是韓先楚的部隊,而是陳賡手下的三兵團。最後,軍旗是被勝利的美軍搶走的。
1950年秋,韓先楚同志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志願軍黨委常委,兼任19兵團司令員,參與指揮了第一、二、三、四次戰役。第二次戰役中,他指揮部隊在德川、寧遠地區將偽軍兩個師大部殲滅,打開了戰役缺口,繼而在三所里地區截殲美軍及其盟軍部隊,對奪取戰役勝利起到決定性作用。
(3)吳成德擴展閱讀:
全國抗日戰爭開始後,韓先楚同志任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副團長、689團團長,率部參加平型關戰斗,並隨八路軍129師主力南下創建晉冀豫抗日根據地。1938年4月,在晉東南反日偽軍九路圍攻中,他於武鄉地區率部與敵進行白刃格鬥,掩護了兄弟部隊安全轉移。
韓先楚同志是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和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擔任過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1958年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被增選為中央候補委員。1968年增補為中央委員,他是黨的第九、十、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黨的七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⑷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中職務最高的被俘者是誰
在朝鮮戰爭中,志願軍官兵先後有2萬多名被俘。原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第六十軍第一八○師代政委、政治部主任吳成德,是所有志願軍被俘官兵中職務最高的一位。
當年一八○師被打散後,吳成德和部隊在敵後堅持14個月後被俘,回國審查後被開除黨籍、軍籍,安置在遼寧省盤錦農墾局大窪農場任副場長,1982年3月恢復黨籍,恢復老紅軍待遇,其坎坷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
吳成德當初是原60軍180師的代政委,在抗美援朝發生第五次戰役的時候,他接到上級的命令,要求帶領軍隊立即趕去前線作戰。到了1951年5月的時候,因為後勤沒有給到充分的補給,所以主力軍撤退了回來,而吳成德帶領的180師要負責抵抗敵軍。
在抗戰期間當時有一隊隊或騎馬、或步行的官兵從近旁經過,吳成德高聲鼓勵他們趕快突圍。同時,他把傷員40人分為一組,每組由一兩名幹部帶領,然後讓大夥互相攙扶著,開始了突圍。在山區堅持14個月後被美軍搜山隊所俘。吳成德被送進了釜山「戰犯」監獄。在這里,面對敵人的威脅利誘,吳成德始終沒有放棄返回祖國的信念。
在歷盡千難萬險之後回國,最後經過組織部門的重新鑒定與處理,吳成德享受部隊軍級幹部待遇,具體事項由地方負責。數十年前遺留的政治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吳成德終於可以拜見家鄉父老了,他帶著自己的家人回到了老家山西運城落了戶,在運城軍干所度過了他最後的時光。1996年3月,吳成德去世,享年78歲。
⑸ 180師師長結局是什麼
180師師長被進行了降職處分,但是後來也有一定幅度的升職,然後退休回到老家安度晚年了。
180師師長是鄭其貴,他1913年出生,安徽金寨縣人。
1951年3月,志願軍60軍180師跨過鴨綠江,踏上了極其悲壯的征途。第五次戰役爆發,180師倉促准備後便投入戰斗。然而由於戰線拉得太長,後勤補給跟不上,第五次戰役後來宣布結束,部隊開始撤退。180師奉命掩護主力撤退,但在美軍的快速穿插下,部隊深陷重圍,損失慘重。全師入朝時有1.1萬餘人,但戰後歸建只有四千餘人,近七千餘人戰死或被俘虜。
作為師長的鄭其貴,自然難逃其咎,他當即被撤銷師長職務。審查結束後,鄭其貴被任命為第3兵團管理處處長,從正師級降為正團級。1955年授銜,鄭其貴被授予上校軍銜,後來又晉升為大校。1982年,鄭其貴以老紅軍、副軍級待遇離休,在安徽合肥安度晚年。
(5)吳成德擴展閱讀
另外180師的政委吳成德(抗美援朝中被俘虜的最高將領)也倖存下來,但是被美軍俘虜,停戰後被遣返回國,同樣回到了家鄉安度晚年:
180師政委是吳成德,他1912年出生,山西新絳縣人。吳成德早年在家鄉學校教書,抗戰爆發後參加八路軍,十幾年的戰火洗禮,讓他從普通戰士逐漸成長為我軍優秀的將領。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吳成德被任命為180師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80師後來被打散,吳成德於是率部在敵後堅持游擊戰爭,14個月後才被美軍搜山隊俘虜,他也由此成為了志願軍被俘的最高將領。
朝鮮停戰後,吳成德被遣返回國,但他卻遭到了不公正的對待,被開除了黨籍和軍籍,下放到一個農場任副場長。直到1982年3月,吳成德才恢復了黨籍,享受老紅軍和軍級幹部待遇。晚年的吳成德回到山西老家,在運城市干休所度過了最後時光。
⑹ 四川益德順醫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四川益德順醫葯科技有限公司是2017-08-16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綿陽市高新區路南工業區5幢1-4層。
四川益德順醫葯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10700MA665EPJ3F,企業法人吳成德,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四川益德順醫葯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醫學研究和試驗發展;銷售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醫療實驗室及醫用消毒設備和器具製造;銷售化妝品;生活清洗、消毒服務;文化、體育用品及器材專門零售;日用塑料製品製造;機械設備、五金產品及電子產品批發;銷售醫療器械;保健食品製造;食品、酒、飲料及茶生產專用設備製造;企業形象策劃服務;會議及展覽服務;公司禮儀服務;銷售工藝品;銷售建築材料;銷售服裝;銷售箱包;銷售金銀飾品;銷售紡織品、針織品;銷售文化用品;銷售鞋帽;銷售體育用品,預包裝食品、乳製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的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四川益德順醫葯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⑺ 苦戰14個月被俘,27年後恢復軍人身份,他是誰
在所有戰爭時期,都會發生一些令人感嘆稱贊的故事。抗美援朝時期,也有這樣一位志願軍代政委叫吳成德。他的部隊是180師,當他們被打散後,吳成德就率領著一個小部隊開始打游擊戰。在堅持了第14個月後被敵軍俘虜,也是俘虜中級別最高的人。
但這些經歷都沒有讓他放棄自己的原則和自己的軍人本質。27年後他重新恢復了軍人的身份,他值得這個稱號。
⑻ 吳成德的介紹
吳成德,山西新絳縣人,在抗美援朝時,任志願軍60軍180師代政委、政治部主任。昔日出身於一名教員的極具傳奇色彩的高級戰俘,從作戰到被俘以及遣送國內歷經種種磨難的整個過程,吳成德從始至終都無愧於軍人的光榮稱號,鐵血丹心,昭日可鑒。
⑼ 戰爭後的俘虜明知道自己難免一死,為什麼還不反抗
在那個思想狂熱激進的年代裡,許多人對戰俘存在著偏激的認識,在他們頭腦里,「戰俘」這個詞與「叛徒」、「特務」之類的名詞沒有太大的區別。即不管在什麼情況下,被俘本身就是怕死,就是可恥的。不然的話,為什麼不和敵人拚命或自盡?一個怕死被俘的人,在戰俘營怎麼能和敵人做堅決的斗爭呢?即使有些斗爭,也僅是迫不得已的反抗;由於曾經被敵人俘虜過、教育過,因此他們很可能「已經變質了」。功是功,過是過,功過不能相抵......1954年6月,上級下達了對這批遣返人員的具體處理結果,被遣返的6400多人中,絕大部分離開了軍隊。像吳成德這樣的人,自然也是不可能繼續留在部隊的。他被開除黨籍和軍職,安排去了有「南大荒」之稱的遼寧盤錦的大窪農場。當時的志願軍戰俘在戰後一部分去了台灣,一部分回國,回國的戰俘受到了國內的不公正對待,很多老兵被毆打槍斃自殺;而去很多台灣的戰俘們在若干年後卻以台商的身份回國而大受歡迎!於勁《厄運》記載馬興旺曾流落在京而遇上西裝革履的台商對他驚呼「營長」。《生命只有一次》中記載張城垣見到回家鄉的台灣戰俘受歡迎場景很受刺激。吳成德回國後找郭鐵談黨藉,後者說「只有你死在朝鮮,才能證明你不是叛徒」。多少年來,吳成德與其他散落在各地的志願軍戰俘們一樣,從沒停止為自己的不平遭遇而奔走呼號,僅吳成德一人就向上級有關部門寫了數十封上訪信。他們只求組織上給他們一個公正的結論。這一天終於盼到了。1980年,中共中央下發了《關於志願軍被俘歸來人員問題的復查處理意見》的第74號文件,全面地、正確地規定了對志願軍被俘歸來人員的重新審查、正確處理辦法。